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晚明伟业-第2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三十二章 为了公子 奔跑吧 徐水仙() 
曹老三不知道关嘉仁的真实目的,依旧因为公子和汉家营的士兵要获得官身而高兴的他见徐水仙跑了也没觉得什么,便忙劝着关嘉仁:“关先生,你不必担心,这徐水仙啊,估计是跑回村子里了,待会我派几个人去村里找找,保管给你个交待。”

    “可要是她跑出了村子,可如何是好”,关嘉仁有些担心徐水仙会出村子通报消息,但又不好明着问,只是叹息着说:“这要是因为一个玉簪就让水仙嫂不敢回村子,可就是我关某的罪过了。”

    “关先生还真是菩萨心肠,不过你放心,我们村子每一个出口都有守夜的人,一旦有人出去都会有人来通报给我的,我现在就派人去告诉另外两处寨门的兄弟,务必不能让他们放徐水仙出去,怎样?”曹老三说后,关嘉仁只好连连感谢地点了点头。

    “曹兄弟的话,我自然是相信的,但是我还是有些不放心,要不这样,恳请曹兄弟行个方便,将我这几个奴仆放出去找找,若果真,水仙嫂出了村子,我就让他们告诉水仙嫂,我关某不要那玉簪了,请她回来吧”,关嘉仁这样一说,曹老三愈发觉得这关先生是个宽宏大量的人,便立即同意放关嘉仁的几个奴仆出村。

    这里,关嘉仁忙朝身边带领奴仆的刑管家低声叮嘱道:“告诉他们,出去后务必竭尽全力找到那小娼妇,直接将她除掉,免得夜长梦多!”

    关嘉仁还要给曹老三塞些银子,却被曹老三拒绝了,理由是公子有规定,汉家营的所有战士不得不私自接受百姓馈赠和贿赂,若有违反,轻者责打四十军棍,连降三级,重则逐出汉家营。

    汉家营如今的待遇可比普通百姓的收入要高,特别是曹老三这样的标统更是丰厚异常,自然不敢违背军纪。而关嘉仁见此也就打消了将关系渗透进汉家营的心思,不过,他一回来就还是有些担心地问道:“要是徐水仙那小娼妇真的把消息告知给了杨明可如何是好?”

    “老爷您多虑了,先不说我们派出去的几个奴仆都是熟悉这一带的人,找一个女子何其容易,就说那徐水仙真的没被我们抓到,而让她跑去了县城,她能赶上已经去了县城的杨明吗,她一个弱女子一路上能不被野狼吃了就算她造化了”,这管家在一旁劝道。

    “不对,这徐水仙也有可能还没出村子,要是让她去告诉给了堵小媛和兰大夫这些人,可就不好了,你带几个人连夜去村子里各处寻找,并派人盯着她的所住的第一组土楼!”关嘉仁吩咐道。

    这刑管家答应着就出去了,可刚一出门就被关嘉仁叫了回来:“慢着,云蝶和堵小媛所住的第二组土楼也要派人监视,没准那徐水仙真的会去找堵小媛。”

    正如关嘉仁所猜想的那样,徐水仙趁着他和曹老三等人没注意的时候,她已经跑回了村里,且正在第一组的土楼密道里。汉家村土楼与密道建设的图纸是徐水仙和杨明一起画的,可以说,除了杨明,徐水仙是最熟悉村子里的地道暗卡的人了。

    此时的她正悄悄地在第一组土楼外的地道里爬着,嘴里嚼着一从地窖里找来的红薯,待吃完后才小心翼翼地推开一块泥板,泥板上方是一颗白腊树,树外就是第一组的土楼,准备回家带把镰刀换件衣服的徐水仙见土楼外有关嘉仁的奴仆就忙盖好泥板,爬了回来。

    “看来我是回不去了,得立即去找堵小姐,也许只有堵小姐现在才能说服曹老三派人去县城阻止公子”,徐水仙说着就以手量着地道壁的一条白线,待数到五十五时就果断用肘部撞击泥壁,一下子,泥壁就轰然倒地,眼前又出现一条昏暗的小地道。

    这本是危急时用于将第一组的村民和物资撤到第二组时的密道,到现在都还没用过,如今却被徐水仙用来做去第二组的通道了。徐水仙不顾洒落在头上的泥土,拼命地爬了许久,当看见一快石头时,才用头往上面一撞,上面的一块泥板就松动了。

    徐水仙打开的这块泥板是在一草垛下面,这草垛是离二组土楼只有几米,徐水仙正要爬出草垛,却见第二组土楼外也有关嘉仁的奴仆,就忙缩了回来:“这可怎么办,二组土楼也有人。”

    “看来只有我自己去找公子了,不行,得快点!”徐水仙发现自己已经耽误很长的时间,情急之下,将碍事的绣花鞋一脱就匆匆忙忙地跑了回去。

    徐水仙同村里的女子一样,都放了脚,这是杨明强制性下的命令,理由是为了让妇女们也能更方便的参与耕作。而且,由于徐水仙的脚放得早,且本来缠的时候就没缠紧,比起其他女子来说,无论是跑还是走都要快捷许多,如今放了脚,就更加的方便快速。

    到村里许多人都已入睡,关嘉仁也抱着丫鬟开始胡搞起来,他的奴仆也已经把村落都搜索完,而这时的徐水仙终于通过一条只有村里几个人知道的密道爬出了村外。

    爬出密道的徐水仙此时正靠在村子的一挡墙下歇息,待缓过劲来就立即站起身来,将头上和身上的泥土抖落在地后就立即循着一条荆棘小路跑了起来。

    徐水仙跟随着张员外去过一次县城,所以她知道县城的路和方向,但她没有选择平稳的官道走,为了能够追上杨明,她选择在官道旁的崖壁丛林间的小路穿梭。不过也正因为这样,她躲过了在官道上拦截她的关家奴仆。

    徐水仙跑呀跑,白皙如雪的藕臂上早已被荆棘树枝挂出了许多伤痕,汗水一滴上去就火辣辣的疼,柔嫩的金莲玉足一踩在硬硬的枯枝石粒上就疼得钻心。而且跑了许久后,她的大腿已经像灌了铅一般,心脏似乎也要跳出来似的。但她现在也顾不了这么多,她知道一旦自己追不上公子,公子就会真的相信哪个狗县令的话去县城,然后被县令给乱刀砍死。

    “徐水仙,快点,要是晚了,公子可就危险了!”徐水仙一边大口呼着气一边激励着自己,就在她缓过气准备加快速度时,却发现前面的树枝上倒挂着一条足有三四尺长的蛇,吓得徐水仙立即退了几步,脸色煞白。基于本能的她正要大叫却见前方转角处有人,而且还是关嘉仁身边的那个小厮,徐水仙硬是憋住没有叫出声来,尽管那条蛇已经离她越来越近。

第三十三章 一条蛇咬了一个人() 
“求求你,别咬我,我还要去救公子!”

    徐水仙心里不停地哀求着眼前的这条蛇,这条蛇似乎已经听到了她的心声,直接爬上了另一树干,然后,就趴在上面一动不动。

    而这时,前来追杀徐水仙的关家奴仆也越来越近。

    徐水仙只得躲进草丛里,不敢发声,心里比刚才看见那条蛇的时候都还要害怕。

    可就在那关家奴仆离徐水仙只有十来步远时,树干上趴着的那条蛇居然动了,吓得徐水仙瞪大了眼睛,后背冷汗直冒,但她却不敢动,深怕一动就让那关家奴仆发现了。

    还好的是,那条蛇没有朝徐水仙这边爬来,而是朝对面爬了过去。

    “啊!”就在徐水仙长舒一口气时,却见前面那一关家奴仆跳了起来,然后就见那关家奴仆吼叫起来:“老子被蛇咬了!”

    其身后的几个人忙过来一看,其中一人就惊得后退几步:“妈呀,这是条五步蛇啊!”

    “五步蛇!”连徐水仙听了都浑身打颤,她听公子说过,川东地区最毒的蛇就是五步蛇,一旦被咬上一口,基本上就是被判了死刑。

    为此,公子还曾经专门开会叮嘱过村民进山时要小心五步蛇,可她没想到刚才那条离自己不到半尺距离的蛇居然是五步蛇。

    “你说我们老爷也真是的,大半夜的要我们来这荒郊野外找那姓徐的,还要在半路上杀了她。

    这可倒好,人没找到,关龙倒被五步蛇咬了。我看我们还是回去吧,免得又搭上条人命”。

    徐水仙听见其中一关家奴仆埋怨起了关嘉仁,还说要杀自己,不禁暗自后怕起来,心想还好自己没被他们发现,要不然自己可就没命了。

    眼见这些关家奴仆离开后,徐水仙才悄悄地从草丛里钻了出来,却发现自己的衣服早已被汗水打湿,心脏也一直在砰砰直跳,双腿也已经发软。

    但一想到自己深爱的公子有危险,徐水仙就不得不咬着牙继续奔跑起来。

    ……

    杨明不知道这东乡县县令翟相和要加害自己,也不知道自己招揽的秀才关嘉仁来到汉家村是别有用心。

    作为一个现代人,杨明在历史走向上的判断,以及理念思想等方面在明朝人之上,但若论心机阴谋,杨明就没有这些封建士大夫老练了。

    更何况,杨明也希望官府能够承认汉家村的存在事实,而不是按照大明律里流民都得充军发配的律例来处置。

    《明史·食货志》解释,流民即年饥或避兵他徙着曰流民。也就是说,未得到政府允许且未编入迁入地户籍的流动人口皆属流民。

    而汉家村毋庸置疑就是一未编入当地户籍的流民聚集村落,官府或剿或抚全在当地官员的一念之间。

    所以一得到东乡县县令的邀请,杨明就觉得这是一个让汉家村得到官府承认的绝好机会,而没有想到汉家村在东乡县的非法存在不单单是流民的问题,还勾起了当地乡绅官员们的贪欲。

    上千亩良田与近万石的粮食,任谁见了也都眼馋。

    杨明也知道在明末乱世就是一个自耕农大量破产,自然村落被官兵匪寇疯狂劫掠的时代,官僚士绅无节制的兼并土地,朝廷官员无休止的加征税额,而汉家村完全有可能会成为这些统治者瓜分掠夺的对象。

    但现在汉家村实力弱小,击败几股匪寇可以,但实在没有实力同整个帝国统治阶层作对。

    自古以来,掌握国家机器的统治者才是最大的强盗匪寇,弱小的汉家村必须依赖最大的强盗匪寇才能生存下来以至于发展壮大。

    为了能够得到最大的强盗匪寇也就是明朝官府的承认,杨明已经做好了只要县令允许汉家村存在,他可以缴纳税赋的打算。

    大凡税赋的征收效果在各个朝代都是考核地方官员的重要标准,也许这东乡县令为了给自己的政绩加分,允许汉家村编籍入户也未可知。

    而且,自古以来,统治者为了社会稳定也不会将吃相扮演得太难看,只要你交出一点东西孝敬,他也不会剥削得太过分,比如在明朝中期,就有将勋阳一带的流民重新编籍入户,还为此专门设立一巡抚机构的例子,而不是一味的剿灭屠戮。

    没过多久,天已大亮,皎月逐渐变得黯淡,山峦在天际间镀上了一层金边,金边上闪耀出的绚丽光芒让此时正行进在官道上的杨明不得不拿手中折扇挡了挡眼。

    既然是去县城面见县令,所以杨明特地换了一身玉色湖罗衫,宽袖皂带,白底黑靴,头戴方巾,手持折扇。而陈大鹞子与白千则以奴仆打扮伴随左右,让人一看,就以为是大户人家的偏偏佳公子。

    “公子,前面就是东乡县城了”,陈大鹞子将手中的褡裢重新放回了肩上,指着远处隐约可现的东乡县城,兴奋不已地说道。

    “总算到了”,杨明还是第一次亲眼看见这青砖绿瓦的古建筑,正要好好观赏时却见城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