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乱入南宋-第9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汝愚无奈,只好跟着李伯言坐上马车,底下淌淌地水声,已经快要渗上来了。

    “大郎,你买这么多粮,真的要屯粮高卖吗?”

    李伯言左右张望了一番,看到永州营的戍卒,已经开始在四处吆喝,将城中百姓带往西山了,便放下帘子,擦了擦额头留下来的水,说道:“老师您觉得我会赚此等不义之财吗?”

    “那你方才跟君举较什么劲?你看把他气的。”

    李伯言一边将袖子的水拧干,一边道:“他活该。学生是说卖,可没说卖给城中百姓。”

    “此话何意?”

    “如今朝廷怕是连受灾的消息都还未等到,等旨意上达行在,朝议、下达圣旨,再调拨船只,运送灾粮,然后派粮赈灾,恐怕整个荆湖南路的粮价早就涨飞上天了!我们快人一步,先将灾粮运来,让各州州府打个白条,等灾情缓解了,再还给我就是。”

    赵汝愚瞠目结舌,让州府打白条?

    牛|逼!

    还跟官府做生意?

    所谓的运粮,到了明清才有的漕帮,就是活脱脱的古代物流了。不过在大宋,还没有所谓的漕帮。一切都是由官船来调度。李伯言要做的,就是开这个先例,民船运官粮!

    “你就不怕这些收了你的灾粮,到时候不还的吗?”

    李伯言笑道:“如此大的洪灾,若是一州治下,百姓无流离失所,能填饱肚子,老师您觉得,这些州官是感激学生,还是憎恶学生呢?”

    这是什么?这是放在嘴边的政绩啊。试问哪个州官会不愿意?

    赵汝愚看着李伯言,又道:“朝廷拨发的灾粮,若是撑不到今年秋收,又该当如何?”

    李伯言笑眯眯地说道:“那就等秋收了在还。”

    反正李伯言每年用来制造味精的粮食消耗,也是大得惊人。

    赵汝愚看着一脸淡定的李伯言,总觉着有些奇怪,便问道:“此番,伯言你怕不是良心发现吧?”

    “……”

    看到李伯言动歪脑筋的样子,赵汝愚呵斥道:“此等天灾,你还有心思笑得出来!”

    “老师,天灾不可避免,与其哭着面对,不如笑着。是,我是有些小心思,但这不影响学生对于受灾百姓的同情。”

    “你冒了这么大风险,在这上边还能捞到钱?”

    李伯言嘿嘿一笑,道:“老师做过宰相,这每年收上来的赋税,转运路耗是几成?”

    赵汝愚眉头一挑,说道:“三成。”

    李伯言呵呵一笑,“老师,当初王朝尚未南迁,自江南运到开封的路耗,就三成,如今有长江、淮水,南方水网密布,这依旧还是三成,您不觉得可疑么?”

    “就你聪明?各地官吏,刮官船的本事,朝廷又不是看不到。巧立名目不说,还分门别类。当中触及到的利益之大,你是想象不到的。所以尽管行在为临安,依旧还是三成的路耗。”

    李伯言搓着手,笑道:“这就是学生的赚钱点了。”

    赵汝愚一愣,立马就明白过来了,刮官船那是朝廷内部利益的划分,但是民船,一来运力不足,二来调度不便,朝廷除了正常的商税外,各地官吏虽然也刮民船,但这下的手不如刮官船下得狠。

0161章 撤股?() 
马车到了月波湖畔,已经成了一片汪洋,好在岸边有杨柳,不然若是驶错了方向,这连人带车都翻到湖里去了。

    李伯言的灾粮,能比朝廷快上一个月左右,那么,这一个月,维持住受灾地区的粮价,灾民就饿不死了,也不必逃难到其他地方了。

    五十万贯,算上获利的三成路耗,那么李伯言从沿途漕运中扣下来的利润,减去本身耗费的一成不到的成本,几乎就能赚上十万贯!

    这是什么概念?卖味精,从粮食成本、人工,路耗以及销售成本上,也就基本是三成的利润,如今没有风险,不用担心什么压仓的风险,就能赚上两成的利润,还能落得一个赈灾有功的名声,这对于李伯言,对于整个永州新学,那都是一个百利而无一害的事。

    当然,他眼下并不是为了单单做这笔生意,而是想开这个先例,高级版的漕帮!

    这次天灾来得突然,但对于李伯言来说,同样是个机遇,还有一个大坑,无形之中,被填上了。那就是杂交水稻的坑!

    原本李伯言打算,先利用潘黑炭,在种粮大户潘家手上做些手脚,稳住永州这个大坑的局面,等到土豆再能收割一波,用这个亩产二十石的作物,将原先的坑爹稻种给填上,结果这下好了,一场水灾,什么都没了。

    白楼的地势加上台基本身就高,从石阶上去,连刘记都没被淹,到了天上人间,才发现,原来不少人都到这里避难了。

    陈百川、楚礼芳还有潘家,这一眼望过去,都搁这里躲难来了。

    “大郎啊,你可算来了,哟,赵相公也在呐。”潘老太公悲催的脸上勉强挤出一丝笑容来。发水灾避难,他们第一时间就想到了月波楼以及天上人间,不过来这里,可不仅仅是为了来避避难,还有更重要的事情,愁得让老太公眉毛都要掉了。

    李伯言大概知道老潘家在愁什么了,故意问道:“不知道老太爷这是怎么了?还有家眷困在宅子里?”

    “不是啊,倒是都逃出来了,这是……这……”潘老太公欲言又止。

    一边的楚礼芳也是眉头紧皱,轻声说道:“去年的稻种,都泡汤了。我们这几个,都想问问,那个稻种大郎还有没有存货?或者那个藩商在何处,我等直接去找,也可。”

    “老叔啊,我们李家的庄子也被淹了,这去岁的稻种都淹死了,没辙啊,地里眼看着都要灌浆了,谁知道这天老爷,这么不留情面,唉!”

    听到李伯言如此说,当初得了稻种的富贾们一个个脸色比死了爹都要难看,“如此说来,就……就没了?这不是空欢喜啊!”

    李伯言叹气道:“那个藩商早就找不见了,也不知道这个稻种产地何处,真是无能为力。”

    楼中不少人都侧耳倾听着,去岁二十几家豪门疯狂买地收佃户,搞得永州一下子莫名其妙地多了不少人,这事情还没有个着落,稻种?什么意思?

    老潘家无疑是最瞠目结舌的,这不是要老命么?还指望着来年大丰收呢,现在告诉我没有了?

    “大郎,你我同门,一定要帮帮我们家啊。那三百佃户还要缴纳丁户税呢,五年,五年啊!”潘黑炭也慌了,没了那亩产九石的稻种,这还代缴个锤子?血亏啊!

    “这个,也不能怪我啊!”李伯言尴尬地说道。

    老天爷要助我一臂之力,那就不要怪兄弟我不抬你们潘家一手了。

    楚礼芳皱眉道:“柳子街的商船呢?为何都不见了?”

    “老叔,这等恶劣天,都要运盐?”

    楚礼芳眼神有些闪烁不定,说道:“咳咳,我这好歹也是东风的股东,这调几艘船不过分吧?”

    “就是啊,大郎,眼下这水越涨越大,咱们几个可都出了不下十万贯,征调一艘两艘的船,不很正常?”周林平帮腔说道。

    李伯言冷笑道:“当初入股的时候,几位大股东都是白纸黑字签下的契约,只分成,不干涉东风物流,若是每个人都像二位世叔这样的说辞,我还做不做生意了,干脆给二位世叔跑腿罢了。”

    周林平眉头一挑,喝道:“若是不给,我等就撤股!”

    “对,撤股!”跟着周林平起哄的两人,李伯言一眼就认出来了,康记、黄记的两家粮行。这要调船的意图已经很明显了,想趁着这次机会发一笔横财。

    朝廷赈灾,那也得时间筹措,这样的天灾之下,粮价抬高一倍,那都是很正常的事,如果真是这么做,赚得就盆满钵满了。

    “实不相瞒,柳子街的船,都被我调度过去运灾粮了,诸位若是想调度,恐怕不行。”

    “运灾粮!你!李伯言,你疯了!”

    李伯言目光如炬地盯着那俩米铺的东家,冷冷道:“股东只分成,不参与管理,这是东风最初定下的规矩,你们若是想玩玩,可以,一家两家的小股份,我李家还是吃得下的!”

    周林平跟楚礼芳对视一眼,站出来说道:“那如果我们都要撤股呢?”

    李伯言请赵汝愚坐下,自己也坐在一旁,笑道:“可以啊,不过得等到年末。”

    “为了?”

    “契约上的规矩,诸位都不看的吗?若是每个股东跟股民,都将我李伯言当猴子戏耍似的今天入股,明天退股,我这生意还做不做了?”

    周林平气得咬牙切齿,这李疯子不仅不帮着赚钱,还运灾粮?这不是跟他们对着干么?

    “我不服!你把灾粮运来了,我们生意就黄了!这不是拿着我们的钱,来跟我们作对!凭什么?”

    李伯言呵呵笑道:“就凭这里是李家的地盘!康头!”

    “在。”

    “你要干什么!李伯言,你要干什么!”

    李伯言笑道:“本来都是股东世交,这过来避灾,也无可厚非,不过嘛,既然这么不识抬举,刘掌柜。”

    “在。”

    “今日刘记照常收账。”

    周林平冷哼了一声,一副不屑的样子。

    “哦,对了,除了青菜萝卜白米饭,其余菜价,因为物资匮乏,一律改为非本月的特价菜。”

    “卧槽!”一旁的楚明哲还指望吃碗红烧肉,一听到这话,顿时脸都黑了。非本月的特价菜,那特么都是几百贯开卖的啊!李疯子,畜生啊!

    “对了,至于住宿么,在刘记打睡地铺,一天两百文,楼上的都软卧,一间五贯,康头,通知一下楼上的人,若是睡不起的,趁着积水不深,都去西山上避难吧,顶多就是脏些湿些,危险一些。”

    卑鄙啊!

    一群人无声地在心里抗争呐喊着。

    李伯言暗暗一笑,扶着赵汝愚上了楼。

    “伯言啊,你这也太离谱了吧?”

    “老师还听不出来,这群畜|生想要屯粮涨价么?我这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来二十张地铺!”

    李伯言这还没走上楼,底下的潘家老太公,已经先下手为强,怒抢了二十张廉价的地铺……

0162章 退水() 
暴雨又下了两日,这水都要漫到刘记的门槛了,庆幸的是,这十日连雨,终于是停了。水在慢慢的退去,仅仅半日,就退到了膝盖位置。

    滞留在天上人间的诸多富贾,在被李伯言坑了不下十几二十贯后,纷纷各回各家,查看灾情。

    城中走动的人渐渐多起来。永州营的营卫以及驻守的厢军,在街巷上维持着治安,这样暴雨导致的洪涝不可怕,可怕的是之后引起的骚乱,那才是最恐怖的。

    最先遭到围堵的地方,一共两大地方。一是各个米铺,二是来柳子街李家商铺取钱的百姓。这些存钱的百姓,李伯言也不去计较那一文两文的利息,统一按照年利率都分发了下去,庄子上留下的二十万贯,就是以备不时之需的。

    钱没了可以,但信誉一旦倒了,李伯言的钱庄计划,就再也起不来了。

    这些来取钱的人感恩戴德地拿着钱赶紧去城中买米买粮去了。离秋收还有三个月,这场水灾,让各地即将丰收的早稻都烂了根,颗粒无收是基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