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乱入南宋-第5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伯言这一招七伤拳,伤敌七百,那就得先自损三百。人手、投资、定量特供,这些东西,每一样都是要付出精力、钱财,为的就是一个目的——搞垮唐家的酒楼。

0092章 品牌效应() 
盐场没能抓住唐茂川的把柄,绝对是一次可惜的机会。

    在大宋,商贾虽是富有,然而论权势,恐怕还不及一个九品县官。这也是为何一个商贾之家的后生,都挤破脑袋,想要进入士大夫阶层。

    大宋帝王,与士大夫共治天下,这是赵大定下的祖制,因而终宋一朝,帝王皆不杀士大夫。可商贾,在大宋兴商的制度下,论地位,可能就是跟平民百姓无二,违了法纪,依旧罪处,入仕,就相当于得了块免死金牌。

    那些所谓的世交之家,对于李伯言的定量特供,也是无可奈何。本来之所以大批量的订购味精,就是为了能够倒卖。从李家的手上,一百文一斤买来,自然可能二百文一斤地卖出去,然而李伯言收了钱之后,这些正店、脚店一律都是定量特供,正店每日不超过三斤,脚店每日不超过一斤。

    天气骤冷,王家的埠头上,李伯言的三艘千料大船已剩一艘。其中一艘回了永州,一艘去了临安,所有味精的囤货,都安置在临时的粮仓之中。

    段景呼哧呼哧地夹着账本,哈着气,跑了过来,见到李伯言在写东西,便在一旁站着。过了许久,李伯言抬头时,才发现墙角抖着脚的段景,道:“来都来了,还等在那里做甚?”

    “这不是怕耽误公子课业嘛。这是近五日的账本,公子过目。”

    李伯言扫了一眼,有些惊讶地挑了下眉,道:“可以啊,段景。”这第一日,也就特供了原先预定的那十几家正店,第二日就日销三百余斤,这五日下来,共有五十三家正店、三百余家脚店跟李家签订了味精特供。等于如今,李伯言的味精能日销五百斤,囤在苏州的近二十万斤味精,细算起来,那也得一年多才能售罄。

    “多多发展脚店,苏州千余家脚店,若是能拿下七百家,咱们在苏州可站稳矣。”

    段景苦笑道:“公子如此零售,又不肯倾销,咱们的成本开销太大,划不来啊。”

    “划不来也得硬撑着!”

    段景瞥了眼,轻声道:“东家,其实吧,咱也别跟钱过不去。这个定量特供,吃力不讨好,将来再发展,唐家也有法子从别的渠道搞到咱们的味精不是?”

    李伯言朝小二勾了勾手,过了片刻,从后厨端来两碗粥。

    “这两碗粥,左手这碗是加了味精的,右手这碗是没加的,你尝一尝,有没有区别。”

    段景拿过勺子,分别尝了一口,说道:“左手这碗鲜美一些。”

    “我告诉你,其实两碗粥都加了味精。”

    “这……”段景脸一红,说不出话来。

    李伯言端过一碗粥,突突突地喝起来,说道:“这没加味精跟加了味精,滋味确实有差别,但是都加了呢,味道反而就比对不出来了。咱们现在为什么要在这些正店、脚店门口悬挂特供牌?就是为了立规矩。”

    “立规矩?”段景有些琢磨不明白了。

    “就像你分辨不出这两碗加了味精的粥哪个鲜美一样,食客们同样也分辨不出,但是如今这些收了我们特供味精的酒楼、食铺,他们鼓吹的是什么?就是咱们颁发的味精招牌。那些食客们没吃过加了味精的菜肴,尝到加了味精的之后,立马就会认准这招牌,久而久之,即便之后唐家能够从其他渠道收购到咱们的味精,食客们没见到咱们的特供招牌,跟你尝到我手里的这碗粥一样,觉得是不够鲜美的。”

    段景瞳孔一缩,“东家,人才啊!”

    李伯言微微一笑,说道:“不但如此,咱们还得立规矩,满三十天,这个招牌就升级为精品特供,满一年,就升级为金字招牌。若三十天无特供,便摘特供牌。”

    “跟咱们天上人间的贵宾卡一样?”

    “聪明。”李伯言笑道,“看上去,暂时是咱们损失些利润,但是放长远看,当食客都认定咱们这个特供牌之后,这个市场,就是由咱们来主导了。”

    “高,东家这一招可真狠!”

    李伯言笑道:“唐茂川再不要脸,也不可能在店门口挂咱们李氏的特供牌,不然还不得让人笑话死。”

    “明白就好,咱们要做的就是品牌效应,等到过了这段时日,就算他唐记的菜肴再鲜美,没牌子就是没面子。”

    “咱们手头的钱可不多了。”

    李伯言看了看笔下的手稿,笑道:“没钱咱们挣钱呐,永州的琉璃,过个半把月也就到了,康头在临安,应该也收到尾款了,到时候咱们就在苏州开张。”

    “东家您说得倒是轻巧,苏州如今的店铺,寸土寸金,哪里买得起?”

    “无妨,咱们去瓦子逛逛。”

    段景嘴巴张得老大,这刚才还谈着生意,一言不合就要去逛瓦子了。

    “东家,用喊上仇姑娘不?”

    李伯言斜眼瞅了下段景,碎碎念道:“就你嘴甜,等着。”

    李伯言敲了敲仇巾眉的厢房。

    屋内传来响动。

    “仇姐姐可有空?”

    “做甚?”

    李伯言笑道:“今日风和日丽,咱们去窑子……哦,不,瓦子,去瓦子逛逛,看看热闹。”

    仇巾眉开了门,见到李伯言嬉皮笑脸的样子,问道:“不去以命搏命了?”

    “有仇姐姐的剑在,小弟何愁性命之忧?”

    仇巾眉踏出房门,忽然有停住了脚步。

    “仇姐姐,怎么?”

    仇巾眉黛眉一皱,道:“等着。”

    等了好些时候,李伯言差点睡着了,仇巾眉才从房内出来。

    李伯言皮笑肉不笑地看着仇巾眉,真是一轮明月照古今,这近千年之前,和千年之后的女子都一样,出门半时辰,化妆一小时啊。仇巾眉虽然薄唇上只抹了极淡的口脂,但是仔细看去,依旧是看得出来。那对耳环,还是李伯言用指甲压青的代价,专门从展柜里掏出来的。

    “我脸上有花?”

    李伯言回过神来,仔细瞧了瞧,“啊?没有啊。”

    仇巾眉的笑肌更加红润了,冷冷地刮了一眼李伯言,“没有你看这么仔细做甚?”

    “……”

    一边夹着账本的段景一哆嗦,内心里吃了一口大大的狗粮。

0093章 瓦舍() 
大宋的娱乐场所,便是形似半个古罗马斗兽场的瓦子。

    瓦子,又称作勾栏。李伯言还未穿越过来之时,一直以为所谓的勾栏,就相当于低端红灯区,类似街头一位小姐姐,坐在昏红的灯光下,翘着二郎腿的休闲房,然而到了苏州一打听,这个勾栏,大抵还是指瓦舍的居多。

    相扑、影戏、杂剧、傀儡、唱赚、踢弄、背商谜、学乡谈,应有尽有。在大宋,娱乐可以分为这样的四类:逛青楼、看瓦舍、游庙会以及踢蹴鞠。苏州城内不下三十处瓦子,各家都有自个儿的拿手好戏。

    为什么叫瓦舍呢?《东京梦华录》之中便有记载:“不以风雨寒暑,诸棚看人,日日如是。”也就是以前这样的杂耍都在露天,也就像庙会似的,现在这些大宋艺人们,都到棚里头表演了,就是所谓的瓦舍。

    瓦舍者,来时瓦合,去时瓦解,易聚易散也。

    瓦子外边,不小小摊,买着各式的零嘴。这些应运而生,相生相伴的商业模式,同样是大宋的特色,若是放在盛唐,该是杂耍的地方,就是杂耍的地方,该是食铺的地方,就是食铺的地方,都有各自的坊市,哪里来如此看似杂乱无章,实则综合实用之地。

    在这个歌舞升平的江南,普通百姓,都愿意花上些钱,来此地看场傀儡戏。这种娱乐消费,在晦翁眼里,倒是成了过分的消遣,为此还特地写文劝农夫别看傀儡戏,当然,就像晦翁劝寡妇守节一样,没人鸟。不但没有鸟他,还得被人喷。

    正如某人说的那样,一千多年前的夜晚,全世界的城市都是一片漆黑,只有中国的城市灯火辉煌、光明灿烂。一千多年前的夜晚,全世界的城市都是一片安静,只有中国的城市人流拥动、欢歌笑语。

    尽管偏安江南,尽管灯火阑珊,瓦子里的欢声笑语,早已感染到了任何人。这种歌舞升平,若是能延续千年,何尝不好呢?

    整个勾栏是木结构的,而且是全封闭的,只有一个门供观众进出。李伯言带着仇巾眉、段景,从正门买票而入,看到的,是戏台上的咿咿呀呀,看到的是高朋满座,欢呼喝彩的热闹。

    观席分为神楼、腰棚。神楼是正对着戏台而位置比较高的地方,放着供奉的梨园神之类的神灵牌位,腰棚就是围着戏台的木制观众席。观众席里是没有站席的,每个观众都有座位。座位是不编号的,先到先坐。李伯言他们去得晚了,好位置都坐满了人。

    “那儿有位置,咱们坐那。”李伯言指着最前头的空位笑道,没想到那里还有位置,莫不是有人刚好走了?

    “这位公子,那儿坐不得。”有勾栏之中的伙计笑着将他们拦下来,看来是头一回来看,没有规矩。

    李伯言不解地问道:“为何?”

    “此乃金交椅,是留给皇帝坐的。”

    “……”

    李伯言心说,心还挺大的,皇帝远在临安,还特地过来,看你们演出?真是想多了。

    抢手的位置已经被占满,金交椅又坐不得,只能怪他们来得迟了,便只好选了偏远的一角坐下。还没有看戏台上的演出,立马便有拎着篮子的伙计乐呵呵地过来,“几位客官,热乎的茶汤,要来一杯吗?”

    李伯言点了点头,将铜钱交到伙计手上,人手捧了一杯茶,又买了盒花糕,放在一旁的小几台上。

    段景从来没有见过如此热闹的夜市,然而这个位置,又是如此偏远,惆怅感慨道:“哎呀呀,赶明儿得早些过来,占个好座儿,这犄角旮旯,瞅都瞅不着。”他是没见过如此热闹的场面,然而这个方位望过去,确实很难看清楚。

    李伯言倒是不介意,吴侬软语,在台上咿咿呀呀唱着,还没有隔壁瓦子的相扑好看。说实在的,点茶、相扑,这些古老的东西,在华夏没有传承下来,倒是在小鬼子,小棒子那里,传承至今,这到底是该悲哀呢还是该欣慰。

    仇巾眉到是不介意位置的偏僻,看着那戏剧,目光流转,万般精彩,连李伯言凑近了都没发觉。

    李伯言叼着个茶杯,嬉笑道:“仇姐姐喜欢看这个?要不我把瓦子买下来。”

    还在仰头探望的仇巾眉忽然转过头来,冷冷道:“你别胡闹。”

    “我说真的。”

    仇巾眉摇了摇头,道:“不用。”

    “仇姐姐喜欢,就是天上的月亮我都给你捞过来。”

    仇巾眉欲起身,“不看了。”

    李伯言拉着仇巾眉的衣角,笑劝道:“好了,不逗仇姐姐了。不买还不成。”

    “手。”

    “……”

    边上的段景忽然感觉,瓦子里的风有些冷。

    冷冷的狗粮在脸上胡乱地拍……

    ……

    约莫半个时辰后,瓦子里的人也少了不少,似乎是被这无聊的曲儿给催眠了,准备回家洗洗睡了。不少人,哈欠连连,就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