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乱入南宋-第11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几百年后列强做的,李伯言统统要实现!

    资本输出、商品输出,届时大宋帝国的獠牙将会初显!

    这盘棋,终将只有一个人执棋,那就是李伯言!扶桑的银矿,就像几百年后秘鲁以及墨西哥的金银矿一样,当然那只是一个庞大的骗局,然而这回李伯言在做的,却是真实的。

    大宋如今对于扶桑而言,那是绝对的贸易顺差,若是外汇流入宋境,自然是极其坏的结果,但要是白银呢?那自然是极好的。

    未来,阿拉伯的软黄金、非洲的真黄金、扶桑的白银,四海财富,皆汇于宋,到那个时候,李伯言的印钞机就可以开足马力地唰唰唰了。

    理想是丰满的,现实却是骨感的。说说容易,做起来还需要很大的财力精力。眼下唐茂川这个鳖孙还在死磕着,一天不让唐家垮塌,那李伯言心里就一万个不爽。他想耗着,那李伯言就陪他耗着!

    时下苏州的商贾都以为李伯言是赔本赚吆喝,宁肯赔钱也要跟唐家耗到底,熟不知李伯言不过就是利润薄了,除了布作坊的生产效率是保障外,更有东风物流作为强大的后盾,至于零售,李伯言压根就懒得去做。

    他要是想让整个苏州商贸都崩溃,很简单。疯狂地织布,然后疯狂地卖卖卖!这样带来的结果就是,除了李伯言,其余布商统统破产!工业革命的时代,欧洲破产的作坊不知有多少,大宋时下是正利于李伯言崛起的时代。

    小农经济的优势在于,它能够自给自足,这样资本的浪潮,基本影响不到那些普通的大宋百姓,相反,当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布价下跌、米价下跌,大宋百姓的生活水平,自然而然的就上升了。

    李伯言在等明年的春天,唐茂川同样在等。只要明年的蚕丝价格跌下来,文思院的货供应上了,唐家就能恢复元气。

    只是这个秋冬,唐家是在熬,而在苏州城外的作坊中,又在发生什么破茧成蝶的惊天大事呢?谁也不知道。

    然而眼下李伯言有空发呆幻想,是因为他确实动弹不得了……

    自昨夜戌时起,出宫护送他回到赵汝愚府上的宫人,都守在了赵汝愚府上,任何人不得探访。

    赵汝愚也是满脸的紧张,他甚至没有问李伯言任何的问题,宫闱之事,他已经经历过一次,不想再来一趟,这副老骨头,还是留着教教弟子门生吧。

    师徒二人没有动,可是大内却动起来了。

    最先遭殃的,就是太上皇身边的一个内侍。万岁山旁人进出不得,也只有赵扩以及他老爹可以自由进出。于昭荣为人谨慎,所挑选在赵扩身边的都是心腹宦官,没道理会被人买通,何况去苑囿时,有于昭荣相伴,也没有那个内侍敢胆子大到去摘叶子。

    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太上皇身边那个内侍,在御膳房当过值,那么嫌疑就更大了。除了这个内侍,另外遭殃的还有太医局诊断几个早夭皇子的几个太医,虽然可能都是无辜的,但是秉着宁可错杀一千,不可放过一个的宗旨,还是押送到了大理寺。

    此外,赵扩为了掩人耳目,还多押送了几个宦官以及太医入狱,制造成一个大海捞针,不小心真的捞到人的假象。

    然而就在一步步即将接近真相的时候,一场大火,烧到了大理寺的牢狱之中,关押的几十人,包括牢头,统统被烧得面目全非,有人,又将即将浮出水面的真相,一把按了下去!

    于昭荣看得出赵扩内心压抑的愤怒,连他都没有想到,幕后黑手居然如此狠毒,一旦有异样,居然直接弃子!

    他确实乏了。

    这样敌在暗的算计,真的让他感到无力。

    “官家,那棵树……”

    “留着吧,朕要好好看看!这宫中究竟有多少摘叶子的乱臣贼子!”

0195章 我要卖土豆() 
被象征性地软禁了两日之后,赵汝愚终于带着李伯言出了城。自钱塘门往西二十里,到了这片口头上官家答应的书院建设之地了。

    李伯言选在此处,一来山清水秀,临近西湖,而来就是这里的地,当初来的时候便找人看过,确实便宜……

    赵汝愚被李伯言扶下车,说道:“官家旨意中,这宝石山的山田,皆归书院所有,但是伯言若是要将书院立于山下的这片田埂之中,可就得出点血了。”

    李伯言呵呵一笑,说道:“山上自然可行,不过山上若是要建书院,花销得翻三倍,与其如此,不如买下这些平田,建书院来得划算了。”

    赵汝愚捋须道:“只是此处置办田产,开销甚大啊,官家又不资助,难以为继啊。凭为师那五百户食邑,需要多久才建得起来?”

    “老师还记得当初那土豆吗?”

    赵汝愚一惊,问道:“怎么了?”

    “我决定卖给官家。”

    “咳咳,伯言啊,此等神物,为何不直接呈给官家?”

    李伯言缓缓道:“此等作物,在如今的大宋,只有几个地方可种植,永州不宜推广。”

    “为何?”

    李伯言轻咳两声,说道:“此物与稻谷喜好恰好相反,耐旱不耐涝,喜沙地而不喜沃土,而永州的阳光大棚内,今年深秋这一茬收割后,已经再无可种之地,得寻可种之地。不过老师也明白,如今伯言能打理好东风物流就已经分身乏术了,此物的种植推广只能交由官家了。”

    “依你的意思,大宋之境内,那些地方可种此物?”

    李伯言讪讪一笑,道:“恐怕只有利州路、京西南路已经淮南西路之北域才可耕种此物了。”

    “战地前沿!”赵汝愚唬了一大跳,惊讶地跳了起来。

    李伯言点头道:“这不正好,这些地方也难以耕种稻谷,种此物正好。”

    “你打算卖多少价钱?”

    “一个土豆,一个人。”

    “一个人!这是什么卖法?”

    李伯言哭笑不得地说道:“这片地早就已经是学生的地了,本来打算用作他用,现在为了咱们永嘉新学的大计,学生只好割爱,挪做书院了,但是这钱……总不能再动用东风的钱了,还得官家来。”

    赵汝愚两眼一抹黑,得嘞,这算计来算计去的,还真是欢喜冤家。只是他不知道这事情到底该如何跟赵扩说了。

    眼下作为新学书院的地皮,宝石山连同周围的山地,那都是官家赐的,这西湖边的田,则是算李伯言出钱买的,这在南宋并不稀奇。诸如岳麓书院、白鹿洞书院的重修,都是或多或少由民间出资,官府牵头修缮或者重建的。立学为的是什么,还不是替朝廷输送人才,以往的太学、府学,已经无法瞒住因北人南迁带来求学之地的需求。

    出于对此物产量巨大的考虑,赵汝愚最后还是入宫请求召见了。

    “这次召见,却是在福宁殿。也算是赵扩的意思私下会见。毕竟赵汝愚已经致仕,而是决定不复出了。即便是如此,阵仗依旧够大,不光是赵扩,京镗、谢深甫两位老相公,韩侂胄、陈自强都来了,列在两旁,想要看看赵汝愚又入宫来做甚。”

    对此,赵扩也是无奈。大宋开国,与士大夫共治天下以来,就算皇帝要出趟宫游玩,都要被这些文臣一边又一边地进谏,这也使得大内的苑囿格外多,也省得皇帝不安分,往外跑了。

    “子直公,你看看,一听你要入宫,中枢的几位卿家都过来了,不知道有何事禀报?”

    这些人不得不过来,就在前日,宫闱之中发生了一场清洗,大理寺的一把火,至今还查不出何人所为,寺卿、寺丞皆被贬职外调,这让几位相公惴惴不安,恐赵子直有什么要事禀报。

    “圣上,老臣今日过来,是有一物呈上。”

    “哦?子直公有什么东西要给朕看的。”

    赵汝愚有些尴尬地说道:“此物并不带在老臣身边。”

    韩侂胄眉头一皱,不知道赵汝愚在搞什么名堂。一旁的陈自强,仗着自己年纪最大,便道:“信国公这是在戏弄官家吗?说是要呈上一物,为何又不带来?”

    “此物长与地头,眼下正在运往临安的途中,不过此物亩产二十石,老臣觉得……”

    “什么?”赵扩以为自己耳朵听错了,“子直公说亩产多少?”

    赵汝愚神情严肃地说道:“亩产二十石。”

    赵汝愚眯缝着眼,道:“子直莫非致仕,人老糊涂了,到官家这里来胡说了?”

    “官家没有听错,亩产二十石,只不过不是稻米,而是一种新鲜的作物,老臣亲自见过,如有半句虚假,请官家降罪。”

    赵扩身子一下子坐直了,赵子直脑子很清醒啊,不像是烧坏了,又问道:“真有此物?”

    “不错,不过是臣之学生李伯言所培育,想卖与官家……”

    殿中几位相公们一个踉跄。

    卖……卖与官家?

    嘿,新鲜事哈,这头一回听说跟官家做生意的。

    几人皆不说话,将目光投向赵扩。

    “子直公打算怎么个卖与朕啊?朕可很穷啊。”赵扩说这话的时候,自己都笑了。他确实没有钱,但天下的钱又都是他的,然而赵扩要用钱,自然得经过中枢这些相公们以及满朝文臣的同意。

    赵汝愚讪讪一笑,若是没有遇到李伯言之前,赵汝愚都不敢这么跟赵扩谈条件,如今给疯子当师父,他都有些胆儿肥起来。

    “此物,的的确确可亩产二十石,然而不宜种在江南等地,只可种与利州路、京西南路以及淮南西路等地,作为军粮,一来可免去朝廷沉重的军费,二来,也可减轻百姓肩头的赋税,此等神物,伯言不敢私藏,然如今建书院,经费拮据,所以想以土豆换工部的匠人,负责建书院。”

    赵扩笑道:“这又是李伯言的主意吧?”

    赵汝愚尴尬地笑了笑,并未说话,算是默认了,这天下,敢跟官家做生意的,也就李伯言一人了。

    中枢的几位相公皆轻笑摇头。一来,则是不信有亩产二十石的作物,二来,则是觉得与官家做买卖,这事情太过荒唐了。

    “也罢,本想着子直公的门生赈灾有功,封赏些什么,既然他想与朕做生意,好,韩卿,这门生意,汝替朕去把把关,看是做得,还是做不得。”

    包括赵汝愚在内的几个相公,都惊得目瞪口呆。

    这……

    还真答应了?

0196章 满满的算计() 
卖官家土豆,这事情也就李伯言敢想,赵汝愚敢问,最后赵扩居然敢答应!

    疯了!

    荒唐!

    绝对的荒唐啊!

    然而,就是这样荒唐的事,赵扩交给了韩侂胄来做,老韩也算倒了八辈子血霉了,自己如今风光无限,居然沦落到跟一个商贾谈生意?我……我……

    碍于大宋祖制,外戚不得干政,韩侂胄也明白,这辈子他注定无法登相位,但这并不影响他的权力,利用赵扩对于他的信任,如今的开府仪同三司,将来的平章军国事,那都是特殊赋予的权力,掌控言路,位同宰辅,还有什么能阻挡他的崛起?

    由于此事太过荒唐,以至于韩侂胄都没脸放在政事堂来办,带着计相(即三司使)程松,到李家的别苑,来鸟悄地谈这门见不得人的生意。

    李伯言看着朝堂如今最大的权臣以及掌管大宋钱财的三司使,俯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