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女神不应有恨-第9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两人正说着,归庄从远处行来,见到朱鹤龄和花雪说话,心下已然明了,昨日吴炎告诉过他潘柽章请了朱鹤龄。

    上前几步,拱手行礼:“潘兄来得好早!这位可是花先生?吴某教子不严,向花先生道歉了。”

    朱鹤龄闻声看去,潘柽章跟他说吴炎请的可是顾绛,他对于归庄的出现并无准备,张口就要打招呼:“归……”

    还好他反应快,听归庄所言,便知端的,又知道归奇顾怪,向来不分彼此,想来是顾绛有事,便让归庄来。当即改口道:“归来数日,却是不曾去拜会尊兄,还请见谅。昨日小犬又牵连了令郎,真是愧见尊兄啊。”

    他接的实在巧妙,归又不是常见姓氏,花雪完全没有怀疑。而归庄看起来脸嫩,但学顾绛的气质惟妙惟肖,倒是凭空添了几分岁月,看起来也不同凡响。

    花雪惯于以貌取人,再加上他其实只需要解决问题,并不关心来的是谁,心下失了谨慎,便没有动怀疑的念头,道:“吴兄客气。令郎好义气,好风骨,可见吴兄家教。今日请两位来,也不是为了追究昨日之事。”

    因为归庄的突然出现,花雪意识到当街说事情着实不妥,尽管这是府衙门前,等闲没有人靠前,但确实不合适。便道:“二位还是先随我进府衙叙话。”

    手一伸:“请。”

    二人回了个请,花雪便也不客气,当先行去,二人紧随。

    因为有花雪引路,衙役们便也不阻拦。花雪请衙役给吴伟业打声招呼晚些去,三人便行至偏殿落座。

第一百七十五章 狐媚惑主亡五载() 
    “今日请二位来,是为了令郎口中所谓姓杨的。”花雪冲自称潘凯的朱鹤龄道。

    杨爱的事情,潘柽章给朱鹤龄讲了,这事情虽是家丑,但连封杀令都发了好几年了,也没有什么不能外扬的了。何况他们堵花雪就是因为这个,根本绕不开。

    而朱鹤龄本来就是吴江人,潘家人下封杀令的时候,把事情经过也在吴江大肆宣扬,朱鹤龄原本就听过很多次,只不过因为柳如是离开五年,这事情也没有再谈论的了,昨晚听潘柽章一说,他立刻就想起这件事了。

    朱鹤龄拱拱手:“花先生可能只听了一面之词,此事还容潘某分辩。”

    花雪面色不变:“请讲。”

    “这事情要从五年前说起。那杨爱本是娼家收养的孤女,先姑父周公怜其孤苦,收入府中,权作丫环使女。哪知此女狐媚惑主,旬月间,便得了周公喜爱,收为侍妾。更是不顾周公年迈,引诱周公旦旦而伐,大好身体,半载掏空。姑母几次三番劝谏,奈何此女媚术高明,姑父深陷其中,难以自拔,当年就撒手人寰了。姑母既哀且怒,怒而欲杀之,终究还有几分理智,克制住了。命人将之赶下堂去,逐出周府。哪知那杨爱不知自爱,出府之后也不加检点,不顾及周府名声,风尘中更是直接打出‘故相下堂妾’的名号,以此自居奇货,邀宠卖笑。自此门庭若市,追逐者众。姑母忍无可忍,又不想再把周府与之牵扯,有辱周公遗声。便命潘某出面,将之赶出苏州,不得再回,以避免朝廷故相,名声受损。”

    花雪面色越来越冷。

    只是听得“狐媚惑主”四字,花雪就想掀桌:那柳如是本来就不是魅惑型的美女,就算不说系统鉴定的结果,这点基础的分辨力还是有的。反而他亲爱的沅姐长得才与媚字沾边,花雪对类似的说法相当忌讳。

    至于什么旦旦而伐,不说那周道登花甲以上的年龄,是否有那心力,单说柳如是只用半年时间,就从一个娼家抚养的孤女,成长为能去松江博取才名的才女,到底花了多少努力?只从时间而论,这半年时间除了学习,难道还有其他的精力?

    如果说内力什么的,还有禅法,灌顶,房中术之类的手段,难道连学识都可以通过“旦旦而伐”传授?

    那些说不让自家孩子早恋的老师家长,真应该看一看历史,人家柳如是被“旦旦而伐”了半年,就从识字变成了才女,果然生理需求的满足才是学习的最佳捷径吗?

    至于出府以后,沦落风尘诸事,她一被赶出家门的女子,无田无宅无收入,如果不重操旧业,难道应该饿死?

    至于败坏名声,周道登活着的时候何尝又顾忌过名声?还用别人败坏?他自己才是败坏自己名声最努力的那个。虽然不知道他具体的心里路程,但显然他坚持不懈的自污了四五年。悉心教导柳如是,或许正事他给自己准备的死后翻案的绝招,哪知却被嫉妒的夫人完全破坏。

    花雪冷冷问道:“你见过那杨爱吗?”

    朱鹤龄当然没见过,只是潘凯见没见过他也不知道,一时不知道该怎么答复。

    花雪也没等他回答,直接道:“我见过。你说她容貌出众,我认可。但你说她狐媚,她至少得先有个瓜子脸吧?她一圆脸你跟我说狐媚我怎么信?”

    朱鹤龄和归庄都懵了,狐媚和圆脸瓜子脸有关系吗?

    “你总该见过自己姑父吧?”

    周道登作为吴江故相,吴江学子哪有不前往拜访的?朱鹤龄自然见过。

    “你总不会以为你姑父真的像传言中那样愚蠢吧?”

    朱鹤龄的聪颖都用在书上,对于世事并不敏感,反而是归庄因为性格奇葩,反而更能领悟周道登的自污之道,闻言心中便有猜测。

    “你那姑父因为莫名的原因不得不自污,在朝堂装傻充楞,回家还得给自己加一个好色无度的名声,结果不知道他希望瞒过的人信没信,反而你们这些亲眷信了个十成。连与他同甘共苦,风雨多年的发妻都被嫉妒迷住了双眼,竟然真以为他花甲以上高龄反而纵欲无度。可真有你们的!”

    朱鹤龄毕竟不是真的潘凯,不知道该如何接话了。

    花雪越说越气:“别人我不知道,但那杨爱,原本一介孤女,被娼门收养,也不过勉强识字而已。在周府陪伴周老大人半年,下堂之时已经是才华横溢的才女。你跟我说这半年周老大人和她旦旦而伐,那你们还读什么书?天天伐去吧!”

    朱鹤龄读书成痴,说不该读书的话却听不得:“花先生慎言,我辈读书,宵衣旰食,是为往圣继绝学,怎么能和旦旦而伐相提并论?”

    归庄旁观者清,却是听明白意思了:“花先生说那杨爱跟了周老大人半年,便成才女,可是说这半年间,周老大人一直在悉心教导那杨爱学问?”

    朱鹤龄这才听明白,啊了一声,惊问:“可是此意?”

    花雪从袖中取出一张柳如是自己誊写的前几日所作的《金明池》,递给朱鹤龄:“我请她来,便是为了教内子学问。这是前几日为了验证她才华时,让她现场作的诗。你二人不妨看看,然后扪心自问,你们读了这么多年书,是否能作出这种水平的诗。”

    顿了顿,又道:“我知道天下有过目不忘之人,你们也不用背下来跟我说以前见过。反正她还在,大不了我回去让她再作一首,让你们猜前后句。”

    《三国演义》两人都是读过的,张松背《孟德新书》的那段,虽然史书无载,但着实精彩。两人知道花雪的意思,也不辩解。

    朱鹤龄把纸摊开,归庄与他共阅。

    二人越看越惊,这水平,别说只读书半年,就算这五年来她一直在名师教导之下苦读,若非天纵奇才,难道能有这般水准?别说不以诗词见长的归庄,专心模仿杜甫李商隐十余载的朱鹤龄自问也远远不及,颤声问道:“这真是那杨爱作的?”

第一百七十六章 功深毖后苦六时() 
    “亲眼所见。此是其手书。”

    两人又是一惊。他们本来以为这是花雪写的,因为年幼,所以笔力不够雄浑,才显得稍有些女气。哪里想到这是柳如是亲笔?

    “这书法中虽有女气,但分明是男儿气概,花先生莫不是诳我?”归庄家学渊源,对书法颇有心得。

    花雪摇头道:“这也是我为什么说所谓‘狐媚’的说法可笑的缘由。那杨爱一身男儿气概,哪有一丝媚意?”

    朱鹤龄目视归庄,希望得到他的判断,他作为同窗,对于归奇的能力自然了解。

    归庄肯定道:“高洁慷慨,并无半分媚意。”

    朱鹤龄心知潘家这次肯定弄错了,这哪里是什么宠妾,这是妥妥的关门弟子啊!

    “花先生想怎么解决?”

    “杨爱被迫改名换姓,颠沛流离。我问她有什么要求,她说别无所求,只有一点深以为憾。周老大人对她恩重如山,她却不能四时拜祭。我就按她的意思,其他一切可以既往不咎,只要你们两家出面正名即可。除此之外唯有一事,你要说服周老夫人,一个关门弟子的名分必须要有。”

    朱鹤龄与归庄当然做不了主:“我二人上面还有长辈,还需长辈拿主意。如果花先生没有其他要求,我二人这就回去了。”

    花雪伸出三根手指:“三天,我只给你们三天时间。如果三天之内没有得到答复,我就要登门追究两位公子带人袭击我的事情了。你们看我出入府衙无忌,不妨猜猜我现在身上背了什么样的身份,看看到时候会是府衙出面呢,还是直接有缇骑登门。”

    两人面面相觑,心说这两个小子这次可是真惹麻烦了。

    拱拱手,告辞离去。

    花雪自去找吴伟业接着编书去了。

    出得府衙,朱鹤龄和归庄皆是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

    “你信吗?”两人同时问道。

    接着又各自叹息了一声,大概是演义里周瑜叹息“既生瑜,何生亮”的感觉:天下间竟有如此聪慧之人吗?

    朱鹤龄问:“你我二人直接去找两个小家伙?”

    归庄想了想:“对那书法是一颇有英气的女子写的,我是信的。但是那词,你确信没有见过吗?”

    朱鹤龄点点头,又摇摇头:“我是肯定没见过的。我虽然也时常作词,但专研的,还是李杜二人的诗。对于其他词作,并不了解。”

    世间生僻的诗词无数,更有不少遗失,没见过,真不一定是原创。谁知道是不是沧海遗珠呢?

    “那这样,你把这词作给我,我带回家让家父品鉴一下,确定其不是代笔。至于你,这词肯定已经记下,不妨先去找几个博闻强识的,看看有没有人见过。顺便把那两个小子叫上,我们下午,嗯,未时末把,就在书院门口汇合。如果两边都没有新发现,我们就带着两个小子,去潘家把事情说清楚吧。”

    朱鹤龄点点头:“令尊假庵公的眼力,堪称火眼金睛,是真是假,必然瞒不过他老人家。而且见到这样好的书法,说不得还要赞你几句有好东西记得孝敬父亲。”

    归庄的父亲归昌世,号假庵,诗,书,画,篆刻,四绝。虽然这四项里面,越往后的他越擅长,书法于他个人而言只是第三强项,但篆刻家的眼力,格外惊人,在鉴赏的领域,可以说是另一绝了。

    对于归庄说他已经把词记下来的判断,朱鹤龄自然默认了,这么多年他遇到的人里面,比他记忆力好的他只见过一个半。

    一个是潘柽章,那怪物天赋异禀,过目成诵比他还快。

    那半个是顾绛。顾绛从单纯的记忆力的角度讲,也就是一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