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女神不应有恨-第6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夕改,政令也来不及在苏州大面积实行,就算想祸国殃民都还没时间。

    每日里回到府衙,自然有一身孝服的锦儿服侍照料。如果是在皇宫,自然不会允许这种并不吉利的事情发生。但崇祯和王承恩都不是迂腐的,更别说在崇祯看来,自己一介君王,龙气护体,百无禁忌。

    这一日正是三日孝期的最后一天,锦儿刚要回去歇息,便被王承恩拦了下来。

    “锦儿姑娘,三日之期已到。今日睡前,就请姑娘把这一身孝服烧掉。新衣服已经送到姑娘屋里了。明日起,还请姑娘尽心服侍公子,如果姑娘肚子争气,说不得将来杂家还要看你脸色。”

    锦儿吓了一跳,系统的鉴定不会出错,她自然不是王承恩心里认为的那样的受过训练的密探,哪里听得明白王承恩言下之意?她只道是王承恩敲打自己,当下惊慌道:“锦儿保证听话,一定用心服侍公子。锦儿能够被公子收留已是万幸,哪敢奢求其它?”

    受过训练的密探一切应对都是模仿所扮演的身份,自然也该是锦儿这样的应对,王承恩只道这姑娘职业素养高,也没深究,点点头就回屋了。

    锦儿回屋自然是照着王承恩吩咐做了,又在父亲灵位前一通祷告,对明天的到来,既害怕,又憧憬。

    第二天一早,崇祯看着换上新衣的锦儿又是眼前一亮。

    王承恩不是傻的,他见了锦儿前后的对比,自然发现纯白的衣服跟锦儿到底是有多搭。虽然没有系统鉴定结果那么准确,但是锦儿适合白衣服这个结论真是太显而易见了。两天时间,以锦衣卫的实力,调来纯白的丝缎给锦儿做一身合体的衣服简直不要太容易。

    孝服虽然也是淡雅,或者叫素雅更加贴切,但毕竟不是以美观为用的,对于锦儿容貌的加成并不显著。锦衣卫送来的这套衣服,却是高手匠人量身打造的,专门为了美观而设计的。

    穿在锦儿身上,虽然没了天赋的爆发,但95的魅力打底,加上本命的淡雅系服饰的加成,看在崇祯眼里,天地间已经完全失了颜色,只剩下眼中这么一朵白莲花。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一百二十七章 七情稍纵春风度() 
崇祯这一天游园都是恍惚的。好在陈洪谧该汇报的之前也都汇报了,这一天也没有什么重要安排,倒是没耽误事。

    这一天晚上到底发生了什么外人是不清楚的,但是第二天一早,是王承恩伺候的崇祯洗漱,整个一天都没有别人见过锦儿,崇祯也没有离开过后衙。

    整整两天,崇祯没有召唤,陈洪谧便也没去打扰,锦儿入府的事情他也在场,又没有欺男霸女,他当然不会多事。

    倒是吴伟业已经回来了,家中一切安好,他便也没在家多待,毕竟是跟皇帝一起来的,皇帝要用他时找不到他乐子就大了。他回来也只是在王承恩的安排下在后衙住下,没有大事,也没去打扰崇祯。

    第三天一早,陈洪谧不得不去打扰崇祯了,京里的消息来了。

    崇祯被叫起来时,倒是没有什么不满,他自己也觉得该起来了。之前只是以没有要事为借口拖延了两天,既然要事来了,他又恢复成那个勤政的崇祯。

    屋里只有崇祯、王承恩、陈洪谧和吴伟业四个人,无论是锦衣卫还是锦儿,自然都没有机会在屋里旁听。

    吴伟业将京中传来的消息读了一遍,就是说山西全境数次突降冰雹,人头大者屡见不鲜,最大者磨盘大小,尚未发现更大的,不过有越来越大的趋势。具体何时何地遇雹也标注得很清楚。

    四个人虽然都相信花雪既然说得信誓旦旦,便不会是信口开河,但是当预测真的被证实时,还是觉得莫名的震撼。

    四人皆是沉默了好一会儿,崇祯才问道:“两位卿家觉得,他有没有可能提前得到消息?”

    花雪是陈洪谧推荐的,陈洪谧不好先发表意见,目视吴伟业,示意他先说。

    吴伟业回答斩钉截铁:“回陛下,完全没有可能。山西遇雹的消息发往京城的时候,还在花雪做出预测之后。没有理由花雪得到消息会比山西送出消息更早。”

    崇祯转头看陈洪谧,陈洪谧道:“臣已经查过,直到昨天,街面上还没有山西遇雹的流言。即便花雪有特殊情报来源,从时间上看,他在做出预测之前得到的消息,也至多只能是最初的一两场冰雹。而那时候最大的冰雹也才拳头大,远远没到引起注意的级别。即便他提前得到消息,对于冰雹大小的预测也过于惊人。”

    崇祯点点头:“虽然消息上还没有他说的比人还大的冰雹,但是已经有磨盘大的了,还有继续变大的趋势,那么已经可以认为他预测准确了。那么他做出的更加可怕的关于今后几年的天灾的预测,就更加有可能是真的了。”

    顿了顿,崇祯叹道:“朕本来还以为先到的会是陈子龙送来的书稿,没想到反倒是京城的消息先到了。”

    陈洪谧在一旁解释道:“苏州到松江,顺流而下,又是轻装简行,两日足矣。但是一来陈大人应该还要整理一下,二来书稿毕竟是重物,回程又是逆流,无论水陆,都麻烦一些。行程恐怕要翻倍。如果快的话,今晚之前,就能到。慢的话,应该也不会晚于明日。如果明日晚间还没到,臣就派人迎一下。”

    崇祯点头,又摇摇头:“朕不是说他们慢,而是京城的消息来得太快了。”

    众皆茫然,消息来得快说明效率高,这不该是叹息啊?

    还是王承恩懂崇祯,插言道:“陛下是觉得消息来得快是因为天灾爆发得太早?”

    崇祯点头。

    三人恍然,崇祯最希望的当然是花雪预测错误,而即便预测得对,每隔一天没来证实,不正是说明灾情晚发生一天吗?灾情发生的越晚,留给朝廷应对的时间越多。

    崇祯冲陈洪谧道:“你派人把小先生先请来吧,既然预测证实了,总要让他知道。”

    陈洪谧领命而去。

    花雪这两天早上照样和陈沅一起晨练,辰时便和陈沅去梨园给班主请安。

    之后陈沅听董白上课,班主在一旁旁听,花雪则不遇多接触董白,尽量在院中与董白相互不照面的地方练武。几日以来,花雪和董白一句话都没有过交流。倒是让陈沅十分满意放心。

    午餐是梨园提供,董白客居也不好意思出手,花雪也只做不知,他也没有理由说明他怎么会知道董白的厨艺。

    晚上回到桃花庵,花雪也不教陈沅其他,只是可劲儿教陈沅数学。

    陈沅问起原因,花雪也不隐瞒,解释道:“先前没有当务之急,姐姐先学什么后学什么,倒也无所谓。这时候,却有一处用到数学的机会。”

    陈沅不解:“什么机会?”

    “先前我跟姐姐说的建议,以织坊的名义召集女工。如今董家绣庄遇到问题,我们帮忙解决,直接用董家绣庄的名义,不是比自己建一个织坊方便的多吗?而且董家绣庄是百年以上的老字号,信誉良好,招人容易得多。”

    陈沅微一沉吟,问道:“你是想收服董白?”

    花雪摇头:“当然不是我,是姐姐去啊!董白才华这么高,又正是落难之时。姐姐只要帮她把问题解决,她还不感激涕零?虽然有市恩的嫌疑,但古往今来,收手下都是这么干的。”

    陈沅不解:“我怎么解决?”

    花雪道:“就是用数学啊!说起来董家绣庄遇到的问题,原本就在于账目被人作假,好好的进账反而变成了欠债。账目问题,归根结底是数学问题。只要你把我教给你的数学学懂,以他们做账的那点手段,必然在你面前无所遁行。”

    “账目有问题,别人看不出来吗?”

    “术业有专攻,积年做账的,自然都有自己的一套作假手段,不是行内人,基本看不懂。如果让娘亲请来厉害的账房,未必发现不了问题。但一来显不出姐姐手段,二来到底能不能发现也不保险,一旦打草惊蛇就麻烦了。而我教你的数学,包含一门叫做会计的学问,是专门用来清算账目的,比他们的手段要高出好多个境界。只要姐姐学会,之后去查账必然万无一失。”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一百二十八章 八字打开细雨迟() 
衙役到桃花庵找花雪,自然没找到,但梨园的门房已经得了班主吩咐,有找花雪的直接招呼一声。

    花雪出门一问,知道是知府找他,回身跟班主母女打个招呼,便跟衙役奔着府衙去了。

    刚到府衙前的街口,正好遇见东边另一个衙役领着一行人也是奔着府衙而去。那衙役见了花雪,喊了一声“花先生”,便把陈子龙给花雪的信递了过去。

    柳如是听着衙役喊“花先生”,自然明白这就是请她回苏州的那位,不由得就开始打量起花雪来。

    花雪身高不高,其貌不扬,武不见豹头猿臂,虎背熊腰,文不见羽扇纶巾,鹤氅皂绦。只有还带着几分稚气的娃娃脸,一身青衫白袍干净利索。

    柳如是上看下看,左看右看,既看不出哪里有才,又看不出哪里有势,心顿时凉了半截。

    花雪接过信,扫了一眼署名是陈子龙,当即就明白跟来的女眷和抬着的行礼是怎么回事儿。

    冲那衙役一抱拳,一块银子便飞到了衙役手中:“有劳这位哥哥千里护送。”

    转身又看向柳如是,扫一眼确认不会喊错人,低头又是一礼:“承蒙柳姑娘瞧得起,愿意做我家姐姐的西席,花雪感激不尽。还请柳姑娘先在府衙稍事歇息,待花雪见过陈知府,再安顿柳姑娘。”

    柳如是回了一礼:“花公子客气。不过不知道花公子是否知道影怜一直不回苏州,是因为在苏州还有麻烦解决不了?如果花公子没有把握解决这些麻烦,说不得影怜还是尽快转身离开苏州最好。”

    花雪一愣,他哪里知道周道登的几个未亡人,将柳如是赶出周府,还不罢休,连苏州都不让柳如是回?不知道就问:“什么麻烦?不知道陈知府能否解决?”

    柳如是一噎,直接问陈知府能不能解决,陈知府是你爹还是你儿子啊?你说帮忙,他就帮忙?

    “这种小事,哪能劳动知府帮忙啊?”

    言下之意,知府肯定能解决问题,但是人家知府肯不肯为这种鸡毛蒜皮的小事出手啊?

    “牵涉到我家姐姐的事情,在我看来没有小事。柳姑娘且安心,知府大人肯派衙役引路,这事情就会管到底。柳姑娘可是应府衙召唤而来,谁敢挑事儿就是挑衅府衙。”

    柳如是扫了一眼衙役一行从松江带回来的行礼,心说:“这衙役去松江的公事是这些东西吧?带我来难道不是陈子龙和你之间的私事吗?”

    见柳如是不信,花雪问道:“柳姑娘的意思,是希望我请陈知府帮你打声招呼,还是想看我个人解决问题的能力?”

    “花公子要是自己能解决,还是尽量不要麻烦知府大人吧。”

    花雪点头:“也好,柳姑娘不妨拭目以待。”

    几人边说边行,这就到了府衙。自有衙役领着柳如是主仆偏衙歇息,花雪和松江来的书稿一行直入大堂。

    等闲杂人等放下书稿,出了大堂,花雪仍是抱拳给几人行礼:“陛下,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