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女神不应有恨-第6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样的情况柳如是见得多了,早就见怪不怪,当下便问道:“差爷在哪里当班?”

    衙役也缓过劲儿了,他也不是没听过柳如是大名,只是毕竟是苏州人,非是松江本地,印象不深,送了半天信都没对上。此时方才反应过来自己这也算见了花魁了,这趟回去且有的吹了。

    听柳如是问,不敢怠慢,赶紧回到:“小的是苏州府衙的。”

    花魁并非等闲,交际层面太高,说不定哪个客人可能比知府身份还高。衙役是街面上摸爬滚打惯了的,岂敢轻视?心中却又奇怪,陈子龙说要他领人回苏州,这花魁难道是知府大人要请的吗?他也跟陈洪谧并非一两日了,怎么想知府大人也不是如此急色之人啊?难道真的是有钱变坏了?想到之前分的玉器,衙役心里面嘀咕着。

    “那你怎么会为陈子龙送这封信?他让你来,还说什么了?”

    “知府大人派小的这些日子跟着陈大人听差。来前陈大人说,您如果有回信最好。即便没有,让小的一定要问清楚,您答不答应去苏州,能不能明日起行。如果能,要小的明日就领姑娘一行回苏州。”

    “明日?这么急?”

    “陈大人是如此吩咐的。”

    “这信里内容你知道吗?”

    衙役一愣,还以为是什么机密,赶紧摇头:“小的哪敢偷看?”

    柳如是示意衙役放松:“这也非什么机密。你知道花雪吗?”

    衙役先是一愣,显然没想到柳如是会提及花雪,随即点头:“花小先生虽然年纪小,不出名,却是府衙常客,与知府大人相谈甚欢。”

    “那陈子龙明天也回苏州吗?”

    “陈大人今日归家,方知家中母亲病重,短期内应该不会回苏州。”这事情四邻皆知,没什么可隐瞒的。

    柳如是这才知道陈子龙说的不是托辞,不过以她和陈子龙夫人之间的过节,是肯定不会登门的。

    柳如是思来想去,既然陈子龙短期不会回苏州,应该不是上屋抽梯,想把自己骗去苏州了。这样一来,去苏州反而可以避开他。想到自己还真的没尝试过给女眷教书,这显然比在青楼陪客清雅的多,当下便动了心。同时也对陈子龙如此恃才傲物之人都叹服的神童,起了好奇之心。即便是客套话,能让陈子龙说一个服字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一百一十四章 新欢易散经四番() 
柳如是如今在松江待着其实也无趣的很。

    当年周道登死后,作为侍妾的柳如是因为最受宠,格外受到排挤,被迫下堂而去,重操青楼旧业。只是在苏州是待不下去了,这才流落松江,改旧名,自号“影怜”。

    初来松江时,遇到云间三子的宋征舆,其人年方十六,才气纵横。柳如是受周道登熏陶,自身才华横溢,与这样的才子最是相互吸引。二人于是陷入热恋。

    恰逢时任松江知府方岳贡下令驱逐外地来的“流妓”,柳如是因之前是苏州人氏,处于被驱逐对象,因此找宋征舆商量。

    哪里知道宋征舆是个没有担当的,建议她“姑避其锋”,就是离开松江。

    柳如是找他,还不是想着两人情投意合,可以结为秦晋之好?届时柳如是便不再是“流妓”的身份,自然不在驱逐的范围。可他这么说,显然是不欲娶纳柳如是的。这显然就是“不以结婚为目的的谈恋爱都是耍流氓”了。

    柳如是何等心高气傲,委身相求,本就含羞忍辱。此时人还没走,茶却凉了,凉薄之处,比她欢场中人更甚,这如何能忍?当即大怒,当场翻脸,割袍断义,从此绝交。

    本来这样一来,柳如是离开松江已经是必然了,但是这个时候松江出了大事,海潮溃了堤,淹了农田,一心为民的方岳贡忙得焦头烂额,没空搭理这些小事儿了。柳如是得以继续留在松江。

    之后柳如是仍然不改本色,常着儒服男装,与诸多江南才子,纵谈时势、和诗唱歌。但这个时候,经历过宋征舆这种大才子之后,一般才子都已经不在眼内了。唯一能入眼的,先后只有李待问,陈子龙二人。

    李待问文章写得好,又是大书法家,书法深受董其昌影响,书风恬淡清新,看着是个好说话的,人却是个刚烈的。两人相互欣赏,但是李待问有家室,知道柳如是不肯委身,非要大礼迎娶之后,两人之间文学交流依旧,却再也没有逾越之举了。

    陈子龙虽然和宋征舆并称云间三子,但是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两人之间才华并不能真正相提并论,陈子龙胜过太多。

    陈子龙英年早逝。其死后多年,宋征舆的才华都没赶上年轻时候的陈子龙。何况年少轻浮,不成熟的宋征舆,与风华正茂,创作才华井喷期的陈子龙想比?

    所以当柳如是遇到陈子龙的时候,才知道什么曾经沧海完全是个笑话,之前那分明只是个池塘,眼前这才是真正的沧海。

    陈子龙的妻子是湖广宝庆府邵阳知县张轨端之女,也是书香门第,气质相貌俱佳的才女,跟陈子龙门当户对,才子佳人当年也是佳话。

    但是同样人就是怕对比。张氏的父亲张轨端,连进士都不是,周道登却是实实在在的大学士,虽然教女儿和教妾氏,无论是时间和经历都难以比较。但是二人学问差距实在太大,周道登只要稍微用心,教出来的才女就绝非一般举人苦心培育可比,何况张氏还只是个女儿不是儿子,并没有被用心教授?

    这一对比之下,陈子龙也发现,柳如是与自家夫人相比,年轻、漂亮、气质才华俱胜,就连身份背景,“故相下堂之妾”,非但没有失色,反而增添颇多传奇色彩。李靖的夫人红拂女,当年不也是杨素家里的侍妓吗?

    除了某些洁癖以外,柳如是的吸引力实在比自家夫人大太多,陈子龙又没有那些洁癖,他本人又是个风流不羁的,当下便沉迷柳如是的温柔乡里,不可自拔。柳如是同样被陈子龙才华吸引。两人情切意笃,长居松江南楼,赋诗作对,互相唱和,就此皆是乐不思蜀。

    如果柳如是傲气少一点,陈子龙本身也是有妾氏的,这个时候自然就纳了柳如是为侍妾,就此皆大欢喜了。

    但是,柳如是当年给周道登作妾的时候,即便以周道登对她的宠溺,因为她缺了名分,是周道登买的,仍然被家里大妇欺负折腾的不轻,更是在周道登死后,直接把他赶出了门。在那之后,柳如是便发誓此生要嫁,必要名分。

    名分不一定是妻,妾也是有名分的。但是要名分,迎娶时就要有大礼,钱陈子龙不在乎,但是大礼迎娶**,这名声不好,家里母亲肯定不能同意。宋征舆当年和柳如是也是在这个问题上达不成一致。

    这一点二人始终谈不拢,但两人之间的相互吸引力实在太强,皆是把持不住,便就在南楼长居,彼此欢欣,但身份问题却悬而未决。

    他俩倒是快活了,张夫人自己在家,丈夫老不着家怎么忍?一忍再忍,终于忍无可忍,带人直接打上南楼,对柳如是一顿批斗,就此闹翻。

    陈子龙这时候再有决断,也没有任何用处了:在外留情,本身就对不起妻子,哪有脸说?给不了柳如是名分,也是有愧于心,同样怨不得。

    陈子龙不是逃避的人,揽下了全部过错。但是事已至此,被羞辱一番的柳如是自然也是忍不了的,直接离开南楼,再也不与陈子龙来往。

    这之后,柳如是在松江虽然仍是交游不断,但却真的曾经沧海难为水了。别说与陈子龙在诗词方面的才华能够相提并论的才子了,就连其他领域中有相仿地位的人,柳如是这些年也是几乎没遇到过。毕竟陈子龙被后代众多著名词评家誉为“明代第一词人”,又是个年仅四十便英年早逝的。

    陈子龙信里面极力夸赞花雪奇才,未尝不是希望勾起柳如是对奇才的好奇与渴望。至于奇才本人有妻子什么的,并不在柳如是话下,柳如是显然不会认为自己的吸引力会不如一个还未长成的小女孩儿。至于花雪和柳如是真的在一起什么的,陈子龙别说为了救母顾不得了,就算他仔细寻思,也不会认为花雪会娶大他六七岁的柳如是。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一百一十五章 颠沛流离曾五载() 
然而对于回苏州柳如是还有些顾虑,五年前她毕竟是被赶出苏州的。

    周家在苏州本就影响力非凡,周道登的妻妾更皆是大有出身的,背后各自都有不凡的势力。

    柳如是如果返回苏州,被她们得知,说不得还要再受几番屈辱,甚至再次被赶出苏州。那几个女人本就善妒,这才不过五年光景,是绝对不会忘记旧怨的。

    柳如是不是不想回苏州,她结交各方才子,未尝没有靠上大树好乘凉,借势打回去的报仇的想法。

    但是现在回苏州,柳如是自己显然是没有自保之力的,那么问题来了,那个被陈子龙称为奇才的花雪,是否有能力,并且有意愿保住她呢?

    柳如是思之再三,还是拿不定主意,只好再详细问问:“差爷能多讲讲这位花小先生的事情吗?”说着示意丫环递上辛苦钱。

    柳如是平日结交的才子,在佳人面前皆是豪客,金银自然是不缺的,她本人也一向慷慨,出手大方。

    衙役听得此问,方才明白,不是知府大人动了凡心,请人的是那个年幼风流的花雪,他一个大宝藏砸下来,只为了赎一个姑娘的事情,在这些参与挖宝,分过玉器的衙役之间,自然不是秘密。

    此时得了超过心理预期的赏钱,当下除了宝藏的秘密,自然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又因为得了花雪那般大好处,说的自然也都是好话:“花小先生年方十三,却是个情意深重的。他是百年前江南第一才子唐伯虎的后人,坐拥整个桃花庵。又得到阳明先生心学嫡传,文武双全。自三年前,花小先生家中便再无长辈,一个十岁孩子,独守家业。不开眼想谋夺桃花庵的不少,但没有一个成功。花小先生从小便喜欢隔壁梨园的一个姑娘,想要替她赎身。但是梨园身后背景不小,班主一直不同意。月初,眼见那姑娘要梳笼,花小先生便找上府衙,为知府大人出谋划策,其中言论甚至惊动了朝廷,陈大人便是朝廷派来问话的。之前知府大人问花小先生想要什么封赏,可以代为向朝廷讨要。花小先生不要金银,不要爵位,只有一个要求,要知府大人帮他把那姑娘赎出来。知府大人感其情深意重,当场同意。”

    犹豫了一下,衙役道:“花小先生对那姑娘显然是要明媒正娶的,知府大人下令让我们不要乱说,否则花夫人的身世被流传出去,对花小先生名声不好。不过柳姑娘,既然请您既然到苏州是跟花小先生有关,这事情想必是不需要瞒您的。”

    柳如是听过之后相当震撼,心中百味陈杂。这种不在乎爱人出身的,不正是她一直以来寻找的吗?只是为什么是在苏州,而且遇到这个人的不是她?

    那梨园班主,做这行的柳如是也是有耳闻的,背靠苏州王家这颗大树,在苏州不敢说说一不二,但敢招惹的却也不多。这花小先生年仅十岁,与之斗了三年,都没有什么大碍,还能请动知府,名动朝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