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女神不应有恨-第5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样地显露,才让她逐渐麻木,觉得无论花雪会什么她都习惯了,见惯不怪嘛。

    班主这是被惊讶到了,语无伦次,才把多年不曾唱过的戏词,顺口溜了出来,也算是不小心暴露了深藏的过往的经历吧。

    陈沅刚要回答,一旁的花雪插话了:“有道是‘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我的水平,怎么能说只是和诸葛亮相提并论呢?至少也要是刘伯温的水平吧?如果我忙活一世,最后还是个天下分裂,五胡乱华的格局,我还有什么面目面对江东父老?诸葛亮格局太低,可以谋一时,不足谋万世。”

    陈沅对花雪如今时不时自夸上几句已经习惯了。她也知道,先不说能力大小,只说目标难度:

    诸葛亮出隆中之时,刘备身背皇叔名分的大义,麾下关羽张飞赵云皆是盖世猛将。一把好牌出尽,不过是图个三分天下。至于之后所谓“兴复汉室,还于旧都”,在花雪给陈沅的分析中,不过空谈而已。

    刘伯温被朱元璋延请之前,原本是元朝镇压农民起义的帮凶,是因为被投降的原农民军首领方国珍排挤,才辞官回乡。朱元璋请他出山时,势力已有小成,明初开国功臣,无论是徐达、汤和这些原本就跟随朱元璋起家的淮西二十四将,还是常遇春等后来投靠的,基本都已经就位了。若非还有“陈友谅最强,张士诚最富”,一统天下基本上就是平推了。

    花雪却是想在这个男尊女卑的封建时代,将无背景,无根基,还是女儿身的自己,推上那九五至尊之位。

    自古以来,中原大地上,女儿身登基称帝的,也不过是武媚娘一人,却还是从自己丈夫儿子手里巧取豪夺的。真正白手起家打天下的,亘古未有。

    不用说做,只是想一想就知道到底有多难。

    至少从目标难度上,花雪已经远超前人,堪称前无古人了。如果他没有堪比乃至更胜诸葛亮、刘伯温的才能,这种事情真的只能是想想而已了。

    好在,陈沅回忆起这几日花雪给她讲过的所谓文韬武略,虽然不知道实践如何,至少纸上谈兵的时候,花雪的能力还是相当值得信任的。

    至于王班主,却真的被花雪的狂言惊呆了:知道你要扮狂生,可你也不至于这么狂吧?诸葛亮自比管仲乐毅,你就“诸葛亮格局太低”?还至少刘伯温水平?人不大,口气却这么大!一统天下刘伯温,等等,一统天下,你要干什么?

    王班主心中闪过一个惊人的推论,惊得她都快窒息了。摇摇头努力告诉自己,花雪才十三岁,只是个孩子,童言无忌。却也不由想起了陈胜吴广“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项羽“彼可取而代也”,刘邦“大丈夫当如是也”。

    不过如果让她知道花雪的真实目的不是自己要如是,而是要推陈沅上位,估计就不是心悸,而是觉得他纯粹是异想天开了吧?

    王班主盯着花雪看了又看,心中不停闪过自己的猜测,却又将之否定。好一会儿没说话。

    花雪被看得不明所以。只是继续卖着萌,身体力行娱亲。

    王班主看着耍宝的花雪,又看了看一旁的陈沅,在心中摇了摇头。

    这孩子一心扑在陈沅身上,整日儿女情长,既没有陈胜吴广的大志,又没有刘邦的城府,倒是武力过人,却也未必及得上王不过霸的项羽。更别说项羽家学渊源,堪称兵形势家的极致。

    花雪这孩子倒也跟那老没良心的学了不少东西。可那老没良心的本身就是个胸无大志的,一身吟风弄月的本事,花雪虽没青出于蓝,倒也尽得真传。可吟风弄月难免消磨斗志,更是于天下大势无关。

    想到这里,班主感觉不对,问道:“你这本事哪里来的?可别往那老没良心的身上推。他虽不在了,可老娘对他了如指掌。别的不说,单只你这天文,他便是绝对不会的。”

    花雪回忆了前身对于先生的印象,会不会不知道,但至少在外展示的,是不会的,班主这么说,倒也不算错。不过这个问题难不倒他,他早就有所准备,而且证据都是现成的,谁来也挑不出毛病:“先生会不会,孩儿不敢妄论。但是桃花庵里,什么样的书都有,兵书可是不缺。”

    班主眼神犀利:“你一个孩子,看兵书做什么?”问这话的时候,班主感觉自己心都跳到嗓子眼了,生怕听到什么吓人的原因。

    花雪早有编好的说辞,小心翼翼看了班主一眼:“当年孩儿误会了娘亲,将娘亲气话当真。这三年来遍寻出路,试图赎出沅沅姐。挣钱无果之后,便把主意打到了朝廷上,想借朝廷之力,赎出姐姐。”

    见班主并未再次翻旧账,花雪松了口气,继续道:“听闻朝廷近年苦于匪患,孩儿便将家里兵书翻遍,试图找到平息民乱之策。然而翻遍八部武经,自觉武略过人,却觉得此番民乱,非兵将所能平定,实在天灾。天灾不停,百姓无食,必将平而复乱。其间兵祸,不过白白损害汉家元气。这才转而研究天文,终有所得。”

    旁边陈沅听后双目圆瞪,怒视花雪,感觉整个人都不好了,不知道他嘴里哪句话是真,哪句话是假,听起来都没有漏洞啊?当初花雪可不是这么跟她解释的,花雪当时说是因为见她小时候因为天灾被卖,所以才去研究平复天灾之策,无果而已。

    花雪见陈沅表情突变,便知道自己编的理由跟之前给陈沅解释的不同了,好在有的补救,赶紧道:“也多亏了孩儿自小听闻沅沅姐被家里卖了是因为天灾,便一直在针对天灾做了不少研究。这才在把方向转到天文之后,立竿见影,很快便有所得。这才能说动知府,名动当今。”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一百零九章 兵家自古九流外() 
陈沅听他这么说,松了口气,却也不知道该不该相信他,他这张嘴到底有没有实话?不过言语可能不实,行为无法作伪。他三年来一心救自己总是真的。想到这里,松了口气,他无论说得是真是假,所为总是一片真心对我,还有什么别的奢求?

    班主听后松了口气,总算不是为了那可怕的野心。却又觉得他言语有不和谐的地方,想了下,没发觉别的问题,便问:“什么八部武经?不是说武经七书吗?哪来的八部?”

    “武经七书由孙子兵法吴子兵法司马法六韬三略尉缭子李卫公问对七部著名兵书汇编而成,是北宋朝廷作为官书颁行的兵法丛书,宋朝以来一直作为武学必读,其名声传播甚广,民间亦多有流传。尤其是活字印刷以来,书籍普及程度大增,至少桃花庵里,这七部都有收藏。不过说来说去,兵书是否闻名,关键还是看作者。这七部书的作者,分别传说是孙武、吴起、司马穰苴、太公、黄石公、尉缭、李靖。”

    陈沅这些日子跟花雪学了不少,不过这些书都没看过,心里求知欲却被激发了出来,闻言便问:“孙武、吴起、太公、李靖,这都是熟知的。可是为什么太公会被排在后面?另外三个人又是谁?”

    班主也有类似的疑问,闻言静听。

    花雪卖弄道:“因为后人都不相信这书是太公所作。这七部书里,只有前三部是确凿为作者所作无疑。自成书以来,皆有流传记载。其余四部皆被怀疑是后人伪作。就以六韬而论,虽然自称是太公所作,又称太公兵书,但没有任何记载表明,秦以前有人看过这部书。就连其中离今最近的李卫公问对,有唐一朝,都没有任何记载,故而也被认为是伪作。”

    见两人一脸你知道得好多的表情,花雪继续卖弄:“司马穰苴原本姓田,是春秋时,齐国大司马,故称司马穰苴,后世子孙因此也改姓司马。仅仅这样说显不出他的能力,但是下面的传言一说,你们就明白这人的厉害了。传说,孙武和伍子胥还在齐国的时候,都是拜师司马穰苴门下学习的兵法。”

    “啊!”两人皆是惊呼一声,配合地做出他好厉害的表情,相视一眼,心照不宣。

    花雪虽然明白两人不乏故作姿态,但仍是更加得意,娘亲和爱人愿意故作姿态陪伴,难道不值得得意吗?

    “黄石公是秦末隐士,这个名字你们可能不熟,但是他干的事情大家基本都听说过。汉初三杰的张良,就是给这老头儿捡的鞋,也就是他给了张良一本书,说张良‘孺子可教也’。那本书呢,司马迁说是太公兵法,也即是六韬。后人伪作了三略,说其实这才是黄石公给张良的书。”

    “尉缭这个才是最奇怪的。绝大多数的人还是相信这书确实是尉缭写的,但是人们不知道到底是哪个尉缭。”

    见两人这次好奇是发自真心,不包含先前逗他的成分,花雪得意极了:“战国末年,出了两个尉缭。皆是魏国人,两个人的学问理念高度重合,几乎和一个人没有什么区别。早的尉缭,跟孟子很熟的那个梁惠王打过交道;晚的尉缭,在始皇一统时出了大力。两人都是史书有明确记载的,但是这两个人的年代间隔差距刚好百年。这就尴尬了,根本无法确定这两个人是不是一个人。你说是吧,百多岁的帮助秦始皇一统,不合常理。说不是吧,凭什么认为人家百多岁就不能出力?而且出的是智力不是武力,完全不耽搁。就这样,大家相信书是尉缭写的没错,但是是哪个尉缭啊?还是这两个尉缭是一个人?”

    陈沅问道:“张真人不也是百岁以上高龄吗?应该是一个人吧?”

    “这也只能是猜测,查无实据啊。”

    一旁班主却道:“说来说去,你还没说你八部是什么呢?总不能说第八部就是武经七书本身吧?”

    陈沅倒是没什么,花雪对这说法倒是很有感,就像四大天王要有五个,武经七书其实是八部也挺有意思的。不过他本来却不是这个意思:“当然不是。历朝历代,猛将如云,谋士如雨。武庙七十二将,有兵书传世者甚多。虽然其中不乏后人假托,但真正确凿的也不少。至少诸葛亮就确系有兵书传世,什么兵法二十四篇便宜十六策的。不过在我看来,正史中记载的诸葛亮,兵法水平相当一般。演义里那位倒是强得一塌糊涂,但是兵书却不是他写的。所以我个人对此没有太大兴趣。”

    陈沅扶额,又来了:诸葛亮姜维师徒,是不是跟你有仇啊,怎么净拉他俩仇恨?

    班主也被逗笑了,看来这儿子是真看不上历史上的诸葛亮,却对演义里那位甚是推崇。

    “最令人惋惜的呢,有三件。其一,孙膑兵法失传。我也曾遍寻古籍,自唐以后,再无孙膑兵法传世。”

    其实花雪知道在系统里就有孙膑兵法,却是后世出土的,当世确实没有流传,因此才这么说。

    “孙膑其人,作为孙武嫡传,也只有他学的孙子兵法,才敢说是孙武本意。后人所学,大多只能靠断章取义。但时移世易,很多词句可能偏离原本的含义,这就只能靠猜了。孙膑兵法,即便不谈其本身价值,都是对孙子兵法的最佳解读,何况其中还有孙膑个人的延伸扩展。”

    “其二,惜乎冠军侯英年早逝,并无兵法传世。以骑兵而论,项羽的兵形势独步天下,简单易懂,一目了然,但没有项羽之勇,学来根本无用。而冠军侯的千里奔袭,追亡逐北,只要整理成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