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女神不应有恨-第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这也叫办法?税收的事,知府大人都没有办法,你有办法?你有办法帮知府大人收税,反而没有办法赎我?”

    “姐姐息怒,这不一样。我有办法帮知府大人收税,也是基于知府大人自身的权力上的,而我自己,就算知道有些地方有钱,我也不能去取啊!”

    “额这倒是也说的通。只是你有什么办法?”

    “咱先不说办法,我得先确认知府大人确实为了税收一事着急,这主意才有效。如果根本没有这回事儿,我赶紧去另寻他法。”

    “嗯,这事情是真的。上个月来梨园听戏的客人,最常说的两件事,一件就是你之前说的哪里又有人造反,一件就是朝廷对临近几个州县的大人们颇为不满,确实是因为赋税没有上缴。听说本来朝廷对于这种情况,历来都是直接罢免的,但这几年年景实在太糟,交不上税的州县实在太多,法不责众,朝廷也没有太好的办法,只能一再更改限期。”

    花雪心中了然,果然和中转之地的历史相仿。如今,还有几件事情要确定,最主要就是说明书中说这个世界是有超凡力量的,如果苏州府有比自己厉害太多的人,自己要带着沅沅姐私奔的后路,就得提前多做准备。便又问道:“姐姐你知道弟弟一身勇力,寻常三五个成年人近不得身。姐姐你人面广,有没有听说,苏州府里,有没有谁号称千人敌万人敌什么的?或者有什么非常手段?”

    陈沅对于花雪找她打听消息,并不奇怪。梨园里来来往往,三教九流之人尽有,消息很是灵通。但花雪问她什么千人敌万人敌实在是让她发笑:“傻弟弟,你自己又不是没练过,这功夫的事情,怎么还问起我了?别说苏州城,也别说整个天下,就我大明三百年上下,也没听说真的有千人敌,万人敌。你要说兵法,戚爷爷天下无敌。但便是他老人家,也没层听闻说自己是百人敌啊?”

    见花雪挺严肃,不像是开玩笑,陈沅便又认真想了想,接着说道:“要真说苏州如今功夫最高的,听说是史可法史大人,我听人说,史大人得传的可是文成公嫡传的剑术兵法。”

    花雪一愣,他今天刚得到前身的记忆,对这个时代的人都不熟悉,听到“文成公”很是茫然,他倒是听说过文成公主,但应该扯不上吧?好在前身并非不学无术,他回忆了一下前身的记忆,很快就明白了,“文成公”竟然是王阳明,“文成”是他的谥号。

    陈沅哪里想得到花雪是在想“文成公”是谁的问题,以为花雪被震住了,便逗他道:“怎么了?害怕了?你就放心吧,史大人应该不在苏州,据说现在正在领兵平叛,应该就是你说的太湖对面的义军。”

    花雪回过神来,听陈沅说他怕了,赶紧解释:“当然不会害怕,我刚才之所以愣住,是想起了先生。先生当年教我习武时,也曾说过,我们练的是阳明先生从孟子里悟出的心学正宗浩然正气。你刚才说史大人学的也是阳明先生的嫡传剑术。当年阳明先生学孔子有教无类,学生众多,我觉得可能整个大明一大半学子,都自称阳明先生的传人。”

    “你这是听我说史大人是苏州第一高手不服气了?”

    “肯定没有啊!我才几岁,练功才几年?他多大了?我怎么也不会想不开现在去挑战什么苏州第一高手啊。不出几年,我肯定是天下第一高手啊!”

    陈沅听了也不说话,只是抿嘴笑,大眼睛盯着花雪,向他传递“我信你啦”的意思。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五章 五谷丰登惟怅惘() 
花雪听闻苏州第一高手都只是剑术了得,心下已经大是放松。之前的话是那么说,但花雪心中其实不以为然。

    他自己作为小姐的贴身奴隶,肩负着保护小姐的重任,尽管年纪小,格斗早已精通。星际时代的功夫,纵然胜不过内力,但招式精妙之处,却不会比此世稍弱。至于内力,花雪前身也是见过先生出手的,也稍稍理解了说明书中所谓的超凡之力极低了:先生自幼习练的内力,根本无法外放,对自身实力增益,实在有限。料来其他人,也不会强太多,先生自言已经是当世高手了。

    所以花雪判断,这个世界的战斗,更多依靠的还是技巧,内力作用有限。即然没有徒手制造爆炸的能力,大概也不会比自己强多少,只是不知道是否还有些其他的奇人异士。说明书说这个世界存在超凡之力,也不知道除了内力,有没有别的。被陈沅盯着感觉自己脸都快红了,招架不住,转移话题道:“还有没有什么奇人异士?”

    “什么叫奇人异士?”

    “比方说能掐会算啊,口鼻喷火,撒豆成兵,呼风唤雨那些啊。”

    陈沅闻言一愣,眼睛有些红:“如果真有人会呼风唤雨,这几年怎么会这么多天灾?”

    花雪见她如此,明白她想起自己被姨父卖到梨园,就是因为当年年景不好,姨父养不起她了,所以影响了心情。赶忙打岔:“那应该就没有,其他的呢?”

    也不怪花雪好奇,他一个科技时代的人,本来应该是不相信超凡之力的,但他本身是一个铁证,但这种单纯的身体上的恢复能力,是科学可以勉强解释的。而大花雪带给他的观念上的冲击,让他对超凡之力的各种表现更是好奇。如今他只接触到三种:自己的身体,内力,以及大花雪那比神佛的传说更强大的伟力。于是对于还有什么样的超凡之力,他是很想见识的。

    “虽然听闻寒山寺的高僧很有道行,但是也没听说有什么法力。平常时候,善男信女去拜佛,也没听说有什么神迹显现。倒是你说的喷火我确实见过。”见花雪一副特别想知道的模样,也不掉他胃口,直接解释道,“但我知道那个是表演。常常有走江湖卖艺的,来梨园跟我们一起去演出,所以他们的一些戏法,我虽然不会,但是究竟是表演还是能力,我还是分得清的。”

    花雪心中虽有些没见识到的惋惜,但确实是放下心来,既然没有高手,也没有其他超凡能力,护着姐姐到太湖的路上,压力就小很多了。便对陈沅说:“姐姐你现在可以彻底放心了。既然这些都没有,弟弟我是肯定可以把姐姐带出苏州城的。接下来三天我会去想办法帮知府大人筹钱,办法我确实是有的,只是不知道知府大人会不会答应。”说到这里,花雪突然想起来自己好像忘了问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姐姐,我忘了问了,知府大人姓什么,叫什么,人怎么样啊?别我帮他解决了问题,他却过河拆桥不帮我。”

    “哈?这你都没搞清楚却敢说自己有办法?”

    “办法只跟钱有关,与他是谁没关系。但他要人品不行,我就得试试其他有责任的大人。”

    “说到知府大人,也姓陈,名洪谧,字龙甫。陈大人是难得的好官。你看这苏州城,几年天灾下来,百姓尚且能够安居,全都是因为陈大人。你也确实太不关心世务了,连陈大人的名声都没听过。”

    “我听到过有人说陈大人的好,但我不知道他们说的陈大人是知府大人啊。”

    “那你说说陈大人都做过那些好事为民称颂?”看花雪嗫嚅,知道他说不上来,便自己解释道,“我且不说别的,就拿你说的赋税收不上来来说。这苏州城,难道真的凑不齐那些赋税吗?刮地三尺,肯定可以。但这税收齐了,百姓也就饿死了。之所以收不齐,是因为陈大人不忍去收。陈大人有句名言,叫‘吾宁以民命博官哉!’收不上赋税,对陈大人来说,轻则降级,重则罢官,但为了百姓不饿死,陈大人宁愿丢官。你说,这还不算好官吗?”

    花雪听了也有些被镇住,功名利禄,能为了百姓舍弃这些,信誉是肯定有的。

    “姐姐,既然如此,我这就回去完善一下计划,然后求见陈大人。你放心,我的办法肯定可以用,如果不出意外,后天之前我就能保住你了。只是不知道陈大人能不能直接帮你我证婚,但至少可以让这梨园主人放人。

    “你的办法应该没有什么危险吧?”

    “你放心,没有危险,只不过有些东西,别人不知道,但我恰恰知道罢了。”

    花雪离开梨园,回到自己小屋。他知道自己比这个时代的人,优势主要在于信息。或许他可以搞几个发明赚很多钱,但远水救不了近渴,三天时间是不够的。提供技术给知府也不是不行,但没有见效的办法,是否值得人家新任?所以一开始他动的就不是这个念头。

    “系统,搜索后世在苏州地区的考古发现,今时以前的人埋藏的,最好是有大量金银的。”

    系统很快索检到了他要的,苏州毕竟是春秋时吴越两国核心区域,后来汉末三国时吴国重地,再之后南朝也多在此附近建国。虽然都城多被南京与杭州抢去,但苏州一直在政治经济核心区域,所以遗迹众多。花雪相信,只要任何一个藏有足够的金银,都有可能够苏州的赋税,何况一个不行就多找几个。花雪自己肯定不会去发掘,个人做这种事,不光危险,而且违法。以花雪随身的资料库,只要有时间,生活质量肯定有保障。但现在时间紧,只能以之应急,让知府以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为重,将前人埋的宝藏取出救民于水火,这才是正确的用法。唯一的问题是选择哪一个或几个,又用什么办法说动知府,以及如何跟知府大人解释自己怎么知道这么多的。

    看了看系统给出的几个答案,花雪很快就找到了合适的目标。从书堆里找出一张旧纸,拿了根筷子当尺子,把地图画好,在锅上烘干,然后就脑子里想着说辞,等着明日一早去求见知府大人了。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六章 六朝金粉疗疮痍() 
苏州府衙。

    陈洪谧今年三十七岁,十年前二十七岁中举,三十一岁时又中了进士,为官六年,已经是苏州知府,但他心里明白,这苏州知府的职务,或许很快就不属于他了。

    他官声极好,受百姓爱戴,同窗众多,好友也不少,如果一切顺利,事实上再升官也是很正常的。只可惜,苏州乃至于天下接连几年的天灾,很多地方民不聊生。即便苏州在他治下,百姓还算安居乐业,但是也没有余钱缴税。因为无法按期向朝廷交付税款,他的苏州知府一职,眼看就要到头了。本来上个月就该降职,但朝廷本身也没办法了,只好给他延了期限。

    有幕僚劝他强制征收,这本来就是律法规定,他也明白。但是他知道,自己如果真的强制征收了税款,那很多百姓,就活不下去了。于是他对那幕僚说了那句名言:“吾宁以民命博官哉!”

    眼看新的期限又要到了,陈洪谧这些日子心里是真苦。一方面,这降职确实让人郁闷,另一方面,无论降不降职,收不上税确实是他的错误,一任父母官,百姓连交税的钱都没有,怎么说也难以推卸责任。尽管他也知道客观上说,确实是天灾的问题,但心里仍然免不了自责。与此同时,他也在不断的想办法,想办法筹措资金,想办法抵抗天灾,让今年能有个好收成。

    早上刚起来,就有衙役说有人求见,自称“有帮助大人解燃眉之急之法献上”,事关重大,衙役没敢怠慢,就领进了后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