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女神不应有恨-第2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崇祯和王承恩不知道柳如是是谁,但听名字也能听出是女的,想必是跟陈子龙有过绯闻的红颜知己。八卦之心人皆有之,崇祯在宫里很少听到宫外的流言,王承恩虽然是太监,但也不缺八卦之心,所以两人也在一旁好奇的听着。

    陈子龙的脸一下子红了,自己和柳如是的事情已经人尽皆知了吗?怎么一个十四岁的孩子知道自己当面,第一个问题就问这个?他也知道自己这事情流传范围比较广,所以也不否定:“影怜志操高洁,举动慷慨,文辞委婉而激烈,真奇女子!”

    花雪想要先了解一下柳如是,然后再和陈子龙讨论。对他来说,柳如是和陈沅之间的排名问题,比其他问题重要的多。于是道:“真有这么好?你容我考虑一下。”言罢闭目做沉思状。

    其他人都很奇怪,这是陈子龙和柳如是之间的事情,你考虑什么?尤其陈洪谧,如果不是花雪闭上眼请做思考状,他已经要发问了,你家里还有一个说要明媒正娶,谋划了三年多却还没娶的,怎么又要招惹柳如是?你真的只有十三四岁吗?

    花雪翻找柳如是的资料,小时候和陈沅一样苦,都被卖了。

    五年前崇祯五年,柳如是十四周岁,在一个叫做百度百科的资料中记载她“嫁与年逾花甲的大学士周某为侍妾。周状元出身,常把她抱于膝上,教她读诗学文。其他妻妾醋意大发。周某死后,柳如是被迫下堂而去,重操青楼旧业。”

    “那个姓周的是谁啊?这么不要脸!”花雪心中嘀咕。

    后面有系统自带的辨析。系统不具备直接分辨非逻辑错误的功能,却可以找到资料之间的冲突之处,提供给花雪自己分辨。周大学士的资料便存在冲突之处。

    活到崇祯朝的状元只有一个姓周的,就是周延儒,但是周延儒现在还活得好好的,与资料中“崇祯五年去世”对不上。

    崇祯五年去世的大学士,倒有一个叫周道登的,还恰好是苏州人士,但不是状元。相比之下还是这个更有可能。

    这三份资料是从同一个宇宙的资料库里找的,所以不是宇宙间历史差异问题。

    花雪觉得可能是资料记载有误,把这两个姓周的弄混了。

    心中好奇,花雪也不掩饰,直接问道:“她前夫是叫周道登吧?中过状元吗?听说是他亲自教的读诗学文?”

    陈子龙好悬没气死,你这样当我的面说她的黑历史,真的好吗?于是瞪着花雪,并不回答。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四十五章 中年折腰五斗米() 
陈洪谧在一旁看不下去了:“丰年,你怎么对柳如是感兴趣?你置陈沅与何地?”

    花雪一听就知道误会了,解释道:“大人,你误会了。学生是觉得自己可能要经常在外,留沅沅姐一个人在家里既不放心,姐姐一个人也会感觉无聊。所以想请一位女先生来陪伴她,还能教她一些诗文。听人说柳如是才华横溢,是当世女子中诗文第一等的,所以想具体了解一下。”

    另一边崇祯听到周道登,插言了:“怎么,这位柳如是是周阁老的侍妾?周阁老虽然没中过状元,但致仕前是东阁大学士兼礼部尚书、上书房总师傅、国史馆正总裁。才学,才学是有的。”崇祯本来想说才学自然很高,但想到周道登闹出的那些笑话,只好改口。

    花雪听到崇祯称赞周道登才学,也没当回事,一是这种没怎么听过名字的,想必才学不会比在座的吴伟业和陈子龙高,二是崇祯的眼光和评价,基本不具有说服力。所以花雪就又查了一下周道登,然后噗嗤一声笑了出来:“陛下,情面真的是面情的意思吗?面情又是什么意思啊?”

    这是花雪查到的周道登的事迹。当年周道登做大学士的时候,崇祯问他:“近来诸臣奏疏中,总有‘情面’两字。何谓情面?”他回答:“情面者,面情之谓也。”这解释不仅让崇祯哭笑不得,莫名其妙,连当时站立在旁边的太监都忍不住笑出声来。

    崇祯一听脸就黑了,自己私下里问内阁的话,怎么会传出来?而且连苏州一个孩子都知道?

    花雪这时候注意力还在意识中的资料上,没注意崇祯脸色,看到周道登闹得另一个笑话,又忍不住问了出来:“周阁老最后到底怎么跟您解释的‘宰相须用读书人’?”

    这是另一件事迹,崇祯御经筵的时候,问周道登:“宰相须用读书人,当作何解?”周道登想了半天,顺口作答:“容臣等到阁中查明后,再回奏皇上。”御经筵是学士给皇帝上课,周道登曾经是上书房总师傅,经常给崇祯上课,所以崇祯学习不好不完全怨他自己,关键是教他的老师不靠谱,不过这老师也是他自己选的,说到底还是他自己识人不明的原因。

    崇祯忍不了了,花雪这样子像是在回忆什么,显然是在回忆周道登的事情,可这些事情前者发生在内阁,后者是御经筵的时候,都没有外人在场,怎么传出来的?起居注难道外泄了?还是身边太监管不住嘴?总不会是周道登自己传出去的吧?

    崇祯忍不住问道:“这些你是怎么知道的?”

    花雪正看得起劲,听崇祯问,便要找找是哪里的记载,然后看到是明史的记载。刚要说出口,马上醒悟,明史是明朝灭亡后清朝人写的,而且每一个朝代的朝代史都是灭亡后下一个朝代写的,自己要是说明史中看的,崇祯还不怒了?

    从系统中回过神来,花雪心思电转,多亏哄小姐开心时练过,所以瞎话张嘴就来:“陛下真的以为周阁老如此愚蠢?”

    崇祯一愣,我明明问你消息来源,你给我扯什么我对他的评价?他都能说出那样的回答,人能聪明到什么程度?

    花雪也不等崇祯回答,继续问道:“周阁老虽然不是状元,但是也是实实在在的进士出身,别的也就罢了,如果他连‘情面’这个词都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你以为他是如何通过各次考试,金榜题名的?大明的科举就算存在舞弊,也不会严重到这种程度吧?”

    崇祯被问得彻底愣住了,他本以为周道登很有才,所以甫一即位,便升周道登做了大学士,结果周道登在职期间整出很多笑话,让崇祯觉得他太过愚蠢,其他朝臣也纷纷上奏要撤他的职。崇祯这边还没处理,周道登自己就辞职了,本来这样地位的阁臣,崇祯无论如何都会挽留一二的,但是因为周道登的愚蠢,崇祯直接放他回家了。

    崇祯本以为周道登确实是那样愚蠢,但是花雪这么一说,他才意识到这不对。自己刚即位时,周道登明明一副精明强干的样子,跟自己提出“守祖制、秉虚公、责实效”三大建议,让自己好生惊艳,以为能臣,怎么后来就一副糊涂样子?而且如果他真的那么蠢,如花雪所言,怎么可能过得了层层科举?他家又不是权臣出身,能让他有一路舞弊的可能。

    崇祯想不明白,于是问:“你是说周阁老后期的愚蠢都是装的?”

    花雪点点头,又摇摇头:“这是最大的可能。当然,也不排除他得了忘魂失忆老年痴呆等病症。不过就从他回家后还能纳妾,并且亲自教授学问,还教出个闻名遐迩的才女来,想必并没有那些疾病。”

    崇祯不解:“可他为什么要装糊涂?”

    花雪白了他一眼:“陛下,您的大学士为什么装糊涂,您问我?我问谁啊?”

    见崇祯想要发怒,虽然不很在乎,但花雪觉得也没激怒他的必要,便又道:“好吧,既然你诚心诚意的发问了,那我就大发慈悲的给你解释一下。”

    也不管崇祯一副想要杀人的模样,解释道:“古往今来,装糊涂无非就几个原因。就拿三国演义为例。

    “第一种装傻,是为了保命。就像刘禅乐不思蜀,所以得以善终。而李煜成天回忆过去,不懂装傻,那是明摆着活腻了。不过说句不好听的,以陛下您的性格,如果有那么一天,肯定不会像他们俩个那么窝囊,妥妥的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一听这话,王承恩、吴伟业、二陈都赶忙大喝:“胡说甚么!”

    陈洪谧更是心中琢磨,花雪这是隐居之意甚坚,这是摆明了在故意激怒崇祯。

    反而崇祯挥挥手阻止他们。当年建虏兵临城下之时,就有人劝他迁都,但他拒绝了。当时就想过,一旦城破,绝不苟活。所以花雪这话说的虽然听起来让人不爽,更不吉利,但是却说到他心里去了,让他有一种知己之感。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四十六章 老来不拜六尺舆() 
花雪见崇祯自己也不在意,倒是对崇祯又高看了几眼,接着说道:“这一种显然不是。以大明对士大夫的容忍度,陛下那个时候又还没把某个人给剐了,怎么说他也不用害怕陛下会杀他。”

    他说的某个人显然是指袁崇焕,这个时候其他人已经知道他什么都敢说了,也不再试图阻止他。

    花雪也不客气,接着说道:“第二种装傻,是遇到不能去做的事情了。比如上屋抽梯前的诸葛亮。他作为刘备的谋士,真不好参与刘表的家事,所以只能装糊涂。你问周阁老的问题没有那么敏感,所以应该也不是。”

    崇祯点点头,如果情面的解释还会涉及官官相护等敏感词,“宰相须用读书人”这个是宋太祖赵匡胤很著名的典故,没啥不能说的。

    “第三种装傻就是不想做某事。就像阮籍,就是不想当官,所以各种装傻。周阁老显然就是这种,他当了三十年官,厌倦了朝堂上的尔虞我诈勾心斗角。又见你斗垮了魏忠贤,当时也算英明神武,不需要他保驾护航了,所以干脆装傻以便归隐。那些关于他愚蠢的流言,也是他自己在后面推波助澜的,否则如此私密的对话,何以弄得人尽皆知?”

    吴伟业几人面面相觑,他们也都听说过周道登在朝堂上闹出的笑话,当时还跟着笑过,也为朝廷发愁,这样愚蠢的一个人成为当朝首辅,大明的前途堪忧。可经花雪这么一说,难道周阁老真的是大智若愚,装傻隐退?

    王承恩对这件事没有所谓,他只对崇祯忠心,不管朝臣的事情,何况是一个已经退隐并且亡故的朝臣。

    陈子龙想想柳如是,两人相遇之时,柳如是年方十八,其才华虽与自己想比,略有不如,但又岂是一个童年流离,娼家长大的名妓所能有的?除了柳如是自己努力向学以外,很难相信没有一个真正的名师教导。那么,能够教出柳如是这样才学的名师会是谁?当然不会是她那个名妓养母,只能是这位前夫周阁老。

    周阁老年逾花甲,所谓纳妾,倒不如说是收了一个聪明伶俐却不能正式拜师的徒弟。而柳如是一身慷慨激昂的气节,一般男儿尚且不能与之争锋,当然更不是娼家风气,显然是周阁老的培养。周阁老虽然一生保守,唯唯诺诺,但即便魏忠贤最猖獗时,也没有同流合污,想必骨子里也是个有风骨的。如此人物,岂会真的那样昏聩愚蠢。这位小兄弟说周阁老装傻隐退,确实是最有可能的解释。

    不管别人信不信,陈子龙肯定信了。

    吴伟业和陈洪谧都是崇祯四年进士,他们金榜题名的时候,周道登已经归隐,在朝堂上留下的只有传说。但陈洪谧的父亲陈文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