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女神不应有恨-第13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很显然。如果不是窦氏已经身怀六甲,窦家又岂会不顾颜面,比箭招亲?世家大族的面子要不要了?”

    “这不对吧?窦氏直接嫁过去不就……”白氏说了一半,卡住了,“你之前说,窦氏自幼长在宫中?”

    “不错。窦氏自幼长在北周宇文氏宫中,跟他过从甚密的,肯定是宇文家的人。而杨坚接受的是北周禅让,窦氏如果敢暴露出她身怀六甲,他和杨坚可不是血亲,杨坚岂会留下宇文氏的血脉?”

    “那李渊?”

    “窦家这次招亲,十有八九是奔着李渊去的,因为李渊的母亲可是杨坚妻子独孤伽罗的亲姐姐,而杨坚怕老婆谁都知道。只有李渊,才能保住这个孩子。”

    班主有些皱眉:“这样坏人名节的话,不适合说吧?”

    花雪辩解道:“娘啊,我这样说是很有根据的。因为窦氏生下李建成之后,过了将近十年,才生下二子李世民。这里面显然是有问题的。这十年,难道李渊和窦氏没有努力过?李渊分明是身体有暗疾,多方诊治之后,才痊愈。那么问题来了,之前的那个儿子李建成,是怎么来的?”

    花雪这理由太充分了。除了李渊身体有暗疾,后被治愈以外,完全解释不了,为什么李渊与窦氏,将近十年无所出。而这样一来,李建成的来历就很有问题了。

    “那你为什么说李世民是杨广的儿子?明明李建成才不是李渊儿子啊?”

    “这就牵扯到,李渊的病到底是什么时候好的了。”

    “证据?”

    “李渊最疼的儿子不是别人,是李元吉,这就很说明问题了。李渊妃嫔很多。窦氏是正妻,所以是皇后没话说。但在众多妃嫔之中,却有一位万贵妃鹤立鸡群。没有背景,却身份地位超然。凭什么?”

    “她治好了李渊?”

    “没错。她治好了李渊,并给李渊生了个儿子,叫李智云。比李元吉稍小,是第五子。换句话说,万氏治好了李渊,所以李渊生了元吉和智云。这个时候,他就算再傻也应该意识到不对了:建成,世民,玄霸,这三个儿子是怎么来的?”

    “怎么来的?”

    “除了杨广,还有谁敢给李渊扣帽子?除了杨广,李渊还怕过谁?李元吉出生的时候,窦氏曾经要把李元吉抛弃。为什么?因为窦氏受够了杨广了,她觉得自己对不起李渊。而李渊对李元吉态度那么好,也有差点儿失去这个儿子的缘故。也就是因为窦氏这表明心迹的举动,李渊才解开了心底和窦氏的心结,告诉她自己的身体已然痊愈,这李元吉是他亲生儿子无误,而且他这么多年没跟她说这件事情,根本早就原谅她了。”

    花雪继续道:“李渊对他各个儿子的不同是显而易见的。他去太原上任的时候,身边只带了一个李世民,为什么?那时候的他已经不是从前靠出卖老婆在杨广威势下保命的他了,而是手握兵权,连杨广都忌惮的一方大员。带着李世民,是对杨广隐晦的威胁:来吧,互相伤害啊,我手里可握着你儿子小命儿呢!”

    众女都听呆了,还可以有这种操作?

    细想之下,还有疑问:“你说的不对,李渊可是要立李建成为太子的,李建成怎么会不是他亲儿子?”

    “不。你弄错了一件事,李渊自始至终想要培养的都是李元吉。只不过李建成身后有北周残余势力支持,李世民身后有大隋残余势力支持,李元吉什么也没有,连守个太原,都被人拉了后退,丢盔卸甲,损兵折将。李渊怎么才能立李元吉为继承人?当然是挑拨李世民和李建成两伙儿势力争斗,坐收渔翁之利啊!”

第二百四十章 往事唏嘘已十秋() 
    “李智云为什么不叫李元什么?”

    “因为李智云出生的时候,李渊还在杨广威压下,瑟瑟发抖。他不敢暴露他给儿子起名的规律,否则杨广一问:‘为啥你最大的三个儿子名字里不带字辈?’李渊怎么回答?”

    “你之前不是说杨广和李渊商量好的吗?”

    “是啊。但是不是一开始就商量的啊。杨广全盛的时候,岂会跟李渊商量这种事?直到杨广穷途末路了,想起自己还有李世民这么一个儿子,才和李渊做了交易:他名声败坏,回天无力,只能选择让李世民这个不为外人所知的儿子上位了。而让李世民上位,先让李渊上位,再效法当年反秦义军‘先入定关中者王之’的约定来选择继承人,推李世民上位自然就顺理成章了。毕竟,关中易守难攻,隋军把潼关守得严严实实,非是李世民去接手,等闲谁也打不下来。也因此,李渊去太原的时候,带着李世民防止杨广反悔的同时,自家亲儿子们,也留在老家做人质了。”

    众女各自思量,时而窃窃私语,互相讨论。半晌,皆是无奈表示,虽然她们不相信花雪的荒诞推论,但花雪的推测她们也找不到破绽。于是这个话题又被花雪成功忽悠过去。

    “剑圣裴将军,是指颜真卿的《裴将军诗》吗?”

    作为才女,书法几乎是必学的。由于颜真卿的书法对于笔力要求太高,通常才女们都不练颜体,但如果对颜真卿一点研究都没有,那就说不过去了。

    虽然有不少人说《裴将军诗》不是颜真卿真迹,而是后人伪作,可也正是因为有争议,所以这《裴将军诗》反而更知名一些。

    “不错,正是剑圣裴旻裴将军。当年唐文宗诏书御封唐代三绝:李太白诗,裴将军剑,张旭狂草。这可是皇帝亲口承认的天下第一,应该没有什么疑问吧?”

    “关键是为什么说他是练气的啊?”

    “奥。这个就不是推论了,而是实实在在的传承。裴将军的剑法,虽然在历代传承中面目全非,但是确确实实是有传承的。要知道,练体的剑法和练气的剑法事实上是不一样的。这关系到其间内力的精微运用。从传承上可知,裴将军是练气无疑。事实上,在民间,裴将军的弟子或许更加出名一些,你们估计也能猜到是谁。”

    白氏猜测:“你不会是说李白吧?据说李白的剑法也是相当好的。”

    花雪摇头:“当然不是。李白比裴将军出名是显然的,不需要‘或许’,而且也不是‘更加出名一些’,那是出名很多。李白跟裴将军讨教剑法,或许是有的,但是说是弟子,就有些未必了。李白作为元神修士,剑法和裴将军当然也不是一个路子。借鉴可以,拜师就没有必要了。”

    白氏作为连给女儿起名字都要扯上李白的李白迷妹,才不关心裴将军弟子何人,她更关心李白:“李白是修元神的?”

    “当然。你以为《梦游天姥吟留别》是怎么回事?李白梦中证道,境界高远到匪夷所思的境界。只是裴旻对于剑的领悟,已经技近乎道,或许他已经领悟剑道也未可知。而李白,他的所谓剑术高,实际上是用高深的境界欺负人罢了。遇到境界够高的裴将军,在战斗力上,他就比不上了。否则李白就是诗剑双仙,没裴旻什么事了。”

    “杜甫还是剑圣呢,裴旻叫剑圣,是不是因为李白把剑仙占了?”

    花雪无奈,迷妹惹不起:“你就当是这样吧。”

    一旁班主对于自己闺蜜迷李白的事情,早已见怪不怪,不想搭理了,这时候问道:“你说的裴将军弟子,不会是指公孙大娘吧?”

    “不错。史载,公孙大娘最擅长的剑舞,除了杜甫在《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里盛赞的‘西河剑器浑脱’以外,就是‘裴将军满堂势’,显然是得了裴将军的部分真传。虽然未必有弟子的名分,但也应该和影姐之于周老大人,差相仿佛。而后世流传的裴将军的剑术,大多都是从公孙大娘这里传下来的。”

    花雪说道这里,想到了些东西,问班主道:“娘亲,说来这梨园,本就是唐玄宗开创。而公孙大娘,便是玄宗梨园的一员。杜甫说‘梨园子弟散如烟’,你们尊玄宗为祖师爷,到底有没有玄宗真正的传承?”

    班主就笑:“哈哈,杨玉环还是梨园出身呢?你怎么不问问娘,这里有没有杨玉环的传承?娘接手这梨园,说来还是因为娘的祖父。他老人家思念祖母过度,便在这半塘,又建了一座‘幽兰馆’,把祖母的幽兰馆产业,搬到了苏州,仍挂在我父亲的名下。我那父亲也是个痴情的,在我母亲生我去后,也因为伤心过度,很快去了。竟然还走在了我祖父之前。因为祖母身份的缘故,我父亲没有进王家的家谱。但我一个孤女过于可怜,又不会去抢王家产业,还附带着一些灰色收入,所以祖父把握收归王家,一点儿阻拦也无。都知道老爷子喜欢我,小时候我在王家倒也没吃过苦。我一个孤女,自然也知道乖巧懂事,所以后来祖父虽然去了,但我在王家人缘还是相当不错的。当然,也不排除因为我手里的产业都不适合王家那些人接手,他们也需要我这样一个财神。我把收入中的一部分上交王家,他们则在背后替我保驾护航。怎么说,我也是王家小姐不是?”

    看着花雪,班主又想起了当年:“那个时候我也才刚及笄,便开始接手打理幽兰馆。一个妙龄少女做幽兰馆的大东家,不少本来还想去王家提亲的,一知道我是做什么的,立马没了兴致。所以过了几年,我也一直是单身。之后便是偶遇了你家先生,被你家先生的才华折服,打听到你家先生住在那桃花庵,我便把这梨园买下,指望着近水楼台。再之后,你都知道了。”

第二百四十一章 一旦红颜为君尽() 
    班主忆苦思甜半天,最终的意思其实是:这梨园我也不过是半路接手,就算本身有传承,我怎么知道?

    至于什么偶遇,到底是先生忍不住去幽兰馆小酌,还是养花雪需要花销,所以去卖诗词,这事情就有些隐私了。如果是当年还在闺中的时候,白氏或许会拿来打趣,但现在一众小辈当面,白氏就忍下了心中八卦。

    班主的身世除了她的闺蜜白氏以外,其余人也是今天才知道。

    无论是柳如是,还是花雪陈沅二人,以前只知道班主是王家的小姐,在苏州很有面子,却不知道背后还有这么多弯弯绕。

    至于卞氏姐妹,他们俩儿连应天的豪门都认不全,何况是才来两天的苏州?

    而且说到底,班主所在的王家在苏州有面子倒是有,但要说真正顶尖的豪门,还真算不上,只是关系广,所以都给她们家面子罢了。

    班主自报了家门,却也不愿在这方面多说,便又说回公孙大娘:“那公孙大娘的剑舞,说起来是一种舞蹈吧?难道真的能够用于打斗?”

    花雪点头:“当然可以。不过舞蹈和打斗的剑术应该有所不同,但一定可以完美转换。”

    “转换?”

    “嗯,或者说是衔接。要求就是,在舞蹈进行到任何时候,都可以无缝转换为搏杀的剑法。”

    “啊?”惊呼一片。

    “你这到底是舞蹈,还是刺客?”

    “剑舞者,本身就是光明正大的刺客。否则你们以为,鸿门宴上,项庄舞剑,是舞着玩儿的吗?”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这我们当然知道。但总不能所有舞剑者,都有着行刺的意图吧?”

    “当然不会是所有。世上最不缺的,就是附庸风雅之辈了。有人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