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女神不应有恨-第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食,然后面临接连五年的旱情。

    陈洪谧觉得既然花雪对灾情如此了解,说不定对具体的抗灾工作也有什么高招,便想派人去请花雪来商议。

    考虑到花雪刚把他的那位姐姐接回家,这几日小两口你侬我侬,陈洪谧觉得还是先不打扰花雪。

    又等了几日,正是这日晚间,陈洪谧觉得花雪也应该跟他姐姐腻够了,便吩咐衙役,次日上午,去把花雪请来府衙。

    第二天一早,陈沅和花雪两人,因昨夜辗转反侧,皆未能早起。

    吃过早饭,花雪打算出发去找陈知府与媒人。不过在这之前,花雪还要再跟陈沅确定一下。

    “姐姐,我今天打算去找陈大人确认一下为我们证婚的事,不过估计陈大人应该也有些关于灾情的事情还要问我,所以可能到很晚才能结束。所以我会先去找一下媒婆,请她来跟作为男方亲属的你,商谈我要迎娶你的事情,你看如何?”

    陈沅心中甜蜜,不过总算没有昏头:“彩礼我倒是有些,倒是嫁妆,作为女方亲属的你,有准备吗?”

    “嗯,我为了赎姐姐,还是攒了些钱的,这次一文没花,就当做嫁妆不对啊,这些才是彩礼,姐姐你的东西是嫁妆吧?”

    “是这样吗?不是亲人为新人准备彩礼和嫁妆吗?”

    “是自己准备吧?”

    两个人都没有结过婚,甚至没有参加过别人的婚礼,所以只是知道这些名词,却不知道具体含义。

    最后还是花雪打定主意:“要不等请媒婆来了,我们问问?”

    “好吧。可是,你知道去哪里找媒婆吗?”

    花雪又愣住了,是啊,媒婆要去哪里找啊?不过花雪可不想说自己不知道,于是想起除了陈沅跟自己最熟悉的女性:“啊,这好办,我直接去找你们班主,她应该很多年以前就准备好要嫁给先生了,可惜先生”花雪顿了顿,接到,“所以她应该知道这些流程,顺便我还可以跟她说说,帮你买几个姐妹来照顾。”

    “这倒是个办法,班主会知道。可是难道你并不是很早就打算娶我?所以才不知道该到哪里找媒婆?”

    花雪被问得一懵,然后才反应过来陈沅的逻辑,只好赶紧辩解:“才不是,我只是光去想办法要赎姐姐,还没来得及考虑结婚的流程!我很早就想要娶姐姐你了,当我从病魔中醒来,见到照顾我的姐姐的时候!”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二十一章 古今一揆心难悟() 
“也就是说,如果当初不是我被先生请来,而是别人来照顾你,你喜欢的就会是别的姑娘了?”

    花雪懵了,这个问题该怎么回答?以前他哄小姐的时候,因为固有的忠心,小姐从来不会怀疑自己在他心中的地位,所以从来没问过这种问题。

    而以前的陈沅是真的担心花雪移情别恋,毕竟在陈沅心中,赎身的钱,即便是她以前以为的那些,对于一个孩子来说,还是太多了,说不定什么时候,花雪就坚持不下去放弃了。即便花雪真的坚持得住,也几乎没有希望在自己出阁以前攒够钱,而一旦过了那一天,就算他还心向自己,自己身子不净,也只能给他做个妾了。所以以前的陈沅心中充满不安,而正因为不安,所以她不敢将这种问题问花雪,她担心听到一个令自己伤心的回答。

    然而如今,花雪已经将她赎了出来,她已经可以干干净净地嫁给花雪,她此时心中充满了自信,不只是对自身的自信,更多的是对花雪对自己的爱的自信,一个孩子,为了自己做了这么多,自己还有什么理由不相信他呢?所以此时她对于这些问题百无禁忌,即便花雪的答案不合她心意,也只会是因为花雪还没有学的足够坏,拙于表达。如果他说的答案足够甜,自己会一边觉得他学坏了,一边欣慰的觉得这孩子即便学坏了油嘴滑舌,说的也都是真心话。

    花雪与前身都没有经历过类似问题的洗礼,所以花雪此时内心是崩溃的。这问题该怎么回答啊?花雪心里想着总之说只喜欢她肯定不会错,但如果这么说了,是不是对她之前照顾自己的恩情的一种否定?花雪茫然中打定主意,总之强调只喜欢沅沅姐肯定不会错!

    “才不是呢!我只会喜欢沅沅姐姐你!”

    “那照顾你的那个姑娘呢?”

    花雪就知道陈沅肯定会这么问,可知道归知道,但是这个问题到底该怎么回答啊?

    花雪想蒙混过关,可陈沅瞪着大眼睛就看着他,他莫名觉得心虚,虽然明知道陈沅不可能知道小姐的事情,还是一阵莫名心虚,呲牙咧嘴,急得抓耳挠腮。

    陈沅眼底闪过一片笑意,逗花雪玩永远那么有意思,忍住笑意,就瞪着花雪,水汪汪的大眼睛一副你不给我说清楚我就哭给你看的样子。

    花雪正急得不知怎么回答才好,庵外传来叫门之声,却是陈洪谧派来找花雪的衙役到了。

    “请问花雪先生在家吗?”

    花雪如蒙大赦,忙不迭跑去应门:“在家!在家!”

    陈沅看着跑远的花雪,终于忍不住捂嘴大笑起来。

    衙役见到来应门的花雪,也很高兴,这就意味自己不用到处去找了:“花雪先生,大人请您过府一叙。”

    花雪见是前些日子见过的差役,自然明白是陈洪谧要找他:“差役大哥请先进门一坐,学生收拾一下就去见大人。”

    衙役之前被陈洪谧派来了解过情况,自然知道花雪本来一个人住,而陈洪谧帮花雪向梨园赎人的事情,州府上下人尽皆知,所以他也知道陈沅如今和花雪住在一起,既然家中有女眷,衙役便不欲进门:“大人催的急,花雪先生还是尽快,小的就不进去了。”

    花雪其实是不想任何男性接近陈沅的,所以衙役识趣的不进门他心里是很高兴的:“那麻烦大哥稍待,我马上跟你出发。”

    说罢,花雪门也不关,急忙回去跟陈沅道别:“姐姐,知府大人派人找我,这样我今天就不能去见班主阿姨了,而且恐怕会回来的很晚,你不用等我吃饭,该休息就早点休息。”

    陈沅见花雪回转就已经收敛了笑容:“你放心去吧,只是回来的时候,要告诉我答案啊!”

    花雪赶紧答应下来,然后灰溜溜的跑了,陈沅在背后又是一阵大笑,只是克制自己不要发出笑声被花雪听到。

    花雪从家中逃出,回身把门插好,就跟差役一起赶去府衙。路上花雪向差役讨教些苏州最近的新闻,差役知道这是自家大人面前的红人,问的又不是什么机密,自然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花雪也大致了解了这几日的苏州城的消息,其实根本没什么大的变化,宝藏的事情消息捂得很紧,没有传出来。但朝廷与义军的战况倒是传来了,朝廷军队大败亏输,先是主力被张献忠的义军围困在太湖对面,接着援军也被义军挡住,那边主力等不到援军,自身又被包围,最终大败。这已经是上个月的事情了,好在听说义军胜利之后往西边去了,估计也知道南京毕竟是陪都,无论兵力还是防御设施,都很完备,还不是义军可以觊觎的。所以苏州这边尽管流言满天飞,但大家都放心的很。

    两人说着话,便到了府衙,衙役直接将花雪领了进去,陈洪谧正在办公,见花雪到了,示意花雪先坐,将手头的公文先写好,然后才对花雪说:“丰年你几日不见,气色不错,看来你还很懂节制嘛!”

    “学生还等大人为学生证婚,这几日自然克己守礼,不敢逾矩。”

    陈洪谧没想到花雪他们两个**,居然没有烧着,还能各自守礼,心中对花雪的评价又高了数分,连带对陈沅的评价也提高了几分,之前他还到两人已经私相授受,没想到花雪竟是如此难得的正人君子。

    他自然不知道花雪是后世来人,自小和自家小姐一起长大,而姜嫣本人,绝不比陈沅美貌少半分,甚至由于后世营养均衡,单比外貌,比陈沅还要完美。花雪与姜嫣从小一起长大,从来没起过半分歪念头,何况和陈沅才一起几天。

    当然,花雪可不是生理上有问题,以他的特殊体质,就算某些部位真的受伤,睡一觉伤势也早就痊愈了,即便是断肢离体的残疾,都能在几日内长好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二十二章 文武双全策易出() 
陈洪谧和花雪寒暄了几句家常,便直转正题:“多亏丰年助我,我已经将今年的赋税差额上缴,这个知府的官位是保住了。丰年上次跟我说了那么多关于灾情的消息,我们的奏章已经八百里加急送往京城,只是京城路远,尚无回复。我近日正忙于今年的增产,以备明年灾情,不知对于具体的抗灾事物,丰年可有以教我?”

    花雪对于抗灾,其实并无实际办法,但他在搜资料的时候对此特意关注过,也预计到陈洪谧会问策于他,所以他是早有准备的:“不知大人对故文渊阁大学士徐光启徐公了解多少?”

    “徐公祖籍正是苏州,另外,家父与徐公同朝为官,曾有往来,我求学时,也曾得徐公指点,而本官中进士之时,徐公为礼部尚书。啊,你提起徐公,想必是因为徐公在农事上成就非凡。去年灾情严重时,家父还曾说:徐公若在,或可使灾情缓解。”

    “大人明鉴,学生曾听人说徐公生前曾著农书,其中对农事,水利等,颇有建树,虽然听闻尚未刻板付印,但徐公生前应已有初稿,或者部分完成。大人不妨向朝廷建议,将徐公此书已完成部分,尤其农事,水利等与抗灾息息相关的部分,尽快刻板付印,发往全国各府县,想必对抗灾有重要指导意义。至少,应该比学生一人之法,周全完善。”

    “本官也有所耳闻,此书当在徐公门人陈子龙处。听闻今年春闱,陈子龙已得中三甲,不知如今是否已经选官赴任。反正我今日已打算再上一封奏折,将你今日可能给我的建议都列入奏折,上达天听,虽未必全部采纳,但当与各州百姓有所助益。”

    花雪听闻奏折之事,便想起之前的奏折,不知是否有回复:“大人,不知朝廷对大人上一封奏折,是何说法?”

    陈洪谧脸现忧色:“虽然我以八百里加急上奏,但朝廷诸公是否真的重视,还在两说。你应该也听说了,上月朝廷军队败于张献忠匪军,朝堂诸公或许正在筹划下一次剿匪,未必有心思关注此事。”

    “或许不会,匪军虽胜,但实际上仍未成气候。只看其虽胜,却不敢东进,只是往西去,便知其色厉内荏,必有虚弱之处。朝廷诸公,在匪军兵临城下之前,恐怕不会过于重视。然而灾情却不然,陛下即位以来,唯有崇祯二年,崇祯九年这两年灾情不重,逼得陛下屡次罪己。在陛下与朝廷诸公心中,毫无疑问是灾情最为关注,更甚义军、建虏。尤其是大人上书之中,明确说明天灾非陛下之过,内阁诸公无论谁人,见到大人奏折,必定第一时间上呈陛下,以解大军战败带来的阴霾。”

    花雪以人之常情度之,本来没有什么问题,但花雪毕竟对朝廷党争并不了解,陈洪谧心中担心,内阁中若有人恰恰想借兵败排除异己,或许就会暂时将自己奏折压下。自己远在苏州,在消息传达方面,还是很不方便。当然,如果奏章恰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