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女神不应有恨-第10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潘凯听了自家姑母斩钉截铁的语气,自然就知道她已经打定主意,不会改变了。当下便也不多劝,回家准备应对方式去了。

    这时候他也已经冷静下来了。

    初时因为事情有些突然,他有些失了计较,并没有细想花雪到底能够如何对付他们潘家。

    适才周老夫人说的那么豪气,潘凯也想明白了。

    他之前确实是被吓住了。

    民间说“破家的县令,灭门的知府”,这不是说笑,在地方上,父母官是相当有权威的。

    但苏州不是一般地方。

    虽然说天高皇帝远,离京城远得很,但是直管苏州的南六部可就在金陵,离苏州可是近的很。

    更别说即便在苏州,知府也不是最高长官,苏松巡抚衙门,也是在苏州城内的。

    苏松巡抚,全称叫“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总理粮储、提督军务、兼巡抚苏松等府”。所谓苏是指苏州府,松是指松江府,后面的等,大约包含南直隶长江以南的各府。

    从职权上讲,巡抚是知府的上级,但其实他们并不是直属的上下级。在明朝,巡抚并不是常设的官职,而是特殊时期为了军事需要而设的,早期为了抗倭,后来为了剿匪和边防。

    如果以现代的官职结构讲,巡抚大约是中央特派的特事特办的检查组组长,直接向中央负责,却又拥有一定程度上的地方政务和军务的管理权限,可以特事特办。而知府相当于地级市的市长,向上级的省长,在明朝的时候叫做“承宣布政使”负责。但苏州府属于南直隶,因为南直隶不设布政使,苏州知府直接对南六部负责,大约是有直辖市的待遇而没有直辖市的级别。

    知府总揽整个府的实权,但一旦认为知府有错误,巡抚是可以插手的。

    想到这里,潘凯心安了不少,你姓花的可以在苏州府衙调人,难道我们不能去巡抚衙门告状?就算还不行,以姑母的身份,去金陵找南六部告状,他们也不敢不理。

    至于锦衣卫,你从支付衙门进进出出,就说自己能调动锦衣卫,你以为我会信?

    潘凯越想越心安,回到家跟朱归二人一说,他们也觉得有些道理,但却劝潘凯:这种事情,总要做最坏的打算,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因为输不起,一旦输了,就是破家灭门的灾难。

    潘凯也不是个有决断的,但他姑母已经下了决断,就由不得他去改变。

    咬咬牙,谢过了朱归二人的好意,打定主意第二天一早,带着诚意,去府衙寻花雪,向杨爱道歉。希望对方能够别不依不饶。

    这一晚上,花雪按照先前说好的,又去几个钱庄串门去了。不过这次收获很快。

    花雪这次直接从离绣庄最近的钱庄开始查起。

    翻开账目,只看日期与伙计交代的每次交接的时间对的上的。

    再比照一下金额,就知道是不是那笔钱的去向了。

    因为对方并没有防备这一点的意识和需要,花雪在第三家钱庄便有了收获。

    为了防止钱庄帮助贼人洗钱,每一笔交易都是要记录来人身份的,明末的户籍制度已经足够完善,所以那帮人还是在钱庄漏出了马脚。

    花雪看了下,登记的的确是金陵的路引,有了这个路引的记录,只要肯查,对方身后的势力大约便能明了。伪造路引这种事情,罪过比诈骗之类的大太多,对方完全没有必要。

    有了结果,花雪总算松了口气,这样就不需要特意跑到金陵去了,他目前行程已经很满了,而且在陈沅武艺足够精熟之前,他没有离开苏州的打算。

    第二天一早,花雪到梨园汇报了进度之后,照旧向府衙行去。

    半路之上,花雪忽然在一个路边的摊位停了下来:“我说兄弟,我虽然十分确信你不是生面孔,但我还是想问一句,你到底是本来就是暗探呢,还是精通易容,乔装改扮成了这个熟面孔?”

    对方愣了一下,显然没想到花雪会这么问,一脸茫然得反问道:“小先生说什么?”

    花雪没好气道:“打从数日之前,每次我从这里路过,你不管干什么,都会分出精力留意我,你要敢说是因为别的原因,我可要把你当做别有用心清理掉了。”

    那日花雪以一打多,他自然看到了,便道:“您拳头太硬,小的担心冲撞了您,自然时时小心留意。”

    “时间对不上,我又不是昨天才注意到你。”花雪指了指不远处另一个人道,“还有那个人,和你一伙儿的吧?每天早晚我路过的时候,都在买东西,他以为换了衣服,改变下身高和面容,我就认不出了?”

    花雪的精神力能够外放,有特殊的辨别人的技巧,何况在判断出对方身份后,花雪还用系统确认了下,两个人都是有易容术初级的密探。但是这个初级到底是个什么程度,花雪却不是很了解。花雪知道这个人是易容了的,但是他不确定以前看到的那个熟面孔,究竟一直是这个人的易容,还是根本是另外一个人。确定熟面孔的是前身,他可没有这种特殊的辨别人的技巧。

    那摊主见花雪连他的同伙儿都找出来了,知道的确被识破了,只好承认:“花小先生慧眼,我易容成这个模样在这里住了几年了,却还是被小先生识破了。小先生莫非懂得把自己打扮成另一个特定的人的样子?”

    “原来如此,我还以为你会呢。”花雪有些失望,看来这个初级的易容术只能改变自己的样貌,而无法变成另一个特定的人的容貌,这有些低端了。

    “好了,不说这些了,我知道你们监视我很有必要,你们还可以接着监视,我没意见。我今天找你是另外有事,你们路子野,帮我查一下这个人的来路。”花雪把抄录了昨日查到的路引资料的纸团暗中扔给那摊主,又道,“你们最近可能忙不过来,我反正也不着急,等你们忙完了给我消息就好。”

    之后随手从摊位上拿起了一把荔枝,本是为了使自己停步交谈不显突兀,意识到手里是什么,轻咦道:“你这是三月红?从广东刚到的?真是有口福了。”

第一百八十五章 五尺钦差讹上你() 
    三月红是每年最早成熟的荔枝,大约每年农历三月底就会成熟,只有广东几个县有种植。

    前身原本有杨贵妃一样的爱好,最喜欢吃荔枝。

    只是这三年为了攒钱,平日里能省下来的钱都省下来了。像荔枝这么精贵的水果,已经很久没有吃了。

    这一意识到手里面是什么,前身馋了三年的口水,差一点就流了下来。

    花雪咽了咽嘴里的口水:“你们有渠道运这个?”

    那摊主默默收起了花雪扔给他的纸团,算是答应花雪帮忙查情报了,对于花雪询问荔枝的事情,摊主道:“这是从潮商手里接的货。您也知道,我大明唯一合法的开海之地,是在漳州。而漳州距离潮州,便如松江与苏州一样近。那帮潮州人,通常是把从海外运来的稀罕玩意儿运往天下,高价倒卖。只不过这个季节,正好他们本地的荔枝也熟了。这东西受欢迎的很,他们自然不会放过这等商机。”

    花雪想想了然。

    自从宋朝大力发展经济以后,虽然经过了元朝兵灾的毁弃,但商业的意识,已经在百姓中扎下了跟。更别说乱世之中自然有商人发乱世财。

    等到明初建国的时候,沈万三已经号称富可敌国了。虽然他下场并不如何,但商人对于社会资源的掌握程度之高,已经可见一斑。

    大明建国以后三百年间,以晋商、徽商为代表的各地商帮蓬勃发展,朝廷上又有他们的代言人一力阻挠商税的增加,又遇到持续爆发的天灾使得农业减产,资源向商人手中偏移得更加厉害。

    在明末这个时期,作为少数的商人们,已经比广大农民所掌握的资源总量还要多了。若非手里已经没了粮,又岂会有那么多农民去参加各种起义?

    花雪犹记得大花雪给他的《说明书》里,第一章第五条可是说得保护身边的萌芽,而根据花雪这段时间查的资料,所谓萌芽,就是指“资本主义萌芽”。而这资本主义萌芽的关键在花雪的理解中应该是在手工业,但是如果没有这些商人,没有运输的渠道,大量生产的手工业制品岂不是要大量堆积?

    花雪之前忽悠陈洪谧建议朝廷在松江开海,就是想借助海运的便利来运输货物,今天看到这些荔枝,让花雪意识到,在大明境内,应该已经有相当成熟的商品运输交易网络了。而这些网络,就把持在各大商帮手中。

    花雪脑子里想着商路的事情,手底下不停,掏钱付款,愣是把整个摊位的荔枝全包了。

    然后也不去府衙了,带着买来的荔枝,一大包快有他自己高了,打道回府,奔着梨园献宝去了。

    好东西,肯定要先孝敬娘亲和姐姐,额,现在是姐姐们了。

    至于吴伟业什么的,咦,那是谁?我认识他吗?

    在府衙里面,吴伟业对于花雪不按时开工已经习惯了。鉴于花雪编书的速度和水平远超过预期,吴伟业对此并无微辞。

    谁知道人家在没有动手写的时候,脑子里是不是也在构思啊?就算不是,人家这么说你也无法反驳不是?

    吴伟业自己也是个天才,所以对于天才的特例独行相当理解,没有几个怪癖,敢说自己是天才?

    人无完人啊!

    而在府衙门口,一大早就来了的潘凯,心情就全然不像吴伟业那么轻松了。

    他就像一个囚徒,在等待着审判的来临。或许是雷霆万钧,或许是微风细雨,不到尘埃落定,他根本放不下心。

    这或许就是普通人和天才之间的差距。他只是面对一个可能只是仗着府衙的权势的小人物,就已经提心吊胆,惶惶难以终日。而他的宝贝儿子,在其他位面的历史上,可是直面建虏的屠刀面不改色的真勇士,被凌迟都不肯折腰的大豪杰。

    潘凯一直等到午时将近,满足了口腹之欲,又在家里得到夸赞的花雪,才迤迤然迈着方步来到了府衙。

    这方步倒不是花雪有意磨蹭,他只是在回味之余,还在从系统的资料中翻阅关于几个商帮的内容,这才走得慢了。

    府衙门口守卫的衙役是旬换,十天一组,上下午各两人。今天这位和先前的是同一组人。见到花雪赶紧报告,指了指潘凯:“花小先生,这位还是来找您的,只是,他也自称潘凯,和昨天那位报的名字一样。”

    花雪看了潘凯一眼,也不用系统验证,脑子一转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找别人顶替家长这种事情,在学校里很常见。这应该是知道谈的是正事,不是只为了他闹事儿的那点麻烦,才报告给了正主儿。

    “潘先生跟我进来吧。”

    花雪把潘凯引到偏殿分宾主落座,直截了当问道:“潘先生怎么说?我的条件可能答应?”

    潘凯本来还想先寒暄几句,暖暖场,待会儿谈不拢也好有个转圜的余地,没想到花雪这么干脆直接,一点儿也不含蓄。想想花雪年龄,和潘柽章他们说的孤儿,武夫的身份判断,也便释然。

    “花小先生,您说的给杨姑娘正名,我们潘家完全同意。甚至我可以当面向杨姑娘赔礼道歉,斟茶认错都行。至于关门弟子之说,杨姑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