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华第一帝国-第33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是现在,中华帝国包围俄军半个月的时间,在约瑟夫来到前线之后的第二天,他们就要发动总攻,更要命的是,俄军的火炮并没有被完全摧毁,或者被控制在最小的威胁范围之内。对于军队来说,这不是一件理智的决定。

    “将军阁下,在没有彻底的摧毁敌军的炮兵之前,我不建议您发起总攻,毕竟坦克的天敌是火炮,而俄军的火炮数量要远远的多于贵军。”约瑟夫稍稍镇定了下,旋即说出了自己的建议。

    当然,他的话也只不过是建议而已,至于曹锟听与不听,跟约瑟夫无关,但是肯定的,如果曹锟一意孤行的话,最终导致了部队损失过大,那么在约瑟夫的评定报告之中,是绝对不会有什么优势的。

    “不,请相信我,经过我们一天的攻击过后,俄军的火炮总数绝不会超过二百五十门。”曹锟笑着摇了摇头,他已经拿到了前线的统计数据,而这个数据的可信度在百分之九十九以上。

    因为每摧毁一个目标,前方的引导兵便会引导炮兵攻击下一个目标,而引导兵那边也对攻击目标有个大概的预估,二百五十门火炮,就这还是曹锟在汇报上来的数据中加了五十门火炮之后的数据。

    “这怎么可能?今天一整天俄军炮兵都没有发起反击,就算你们知道俄军炮兵的位置,也无法确定是否摧毁目标,将军阁下,请恕我直言,军人,可不能这么糊弄,那是对国家,对士兵的不负责任。”约瑟夫振振有词道,他怎么也不敢相信,曹锟命令炮兵胡乱的打了一天的时间会取得这么惊人的战果。

    要知道,之前俄军可是有不低于六百门火炮的,要是他们真的能做到,那在这个世界上谁还敢去跟他们为敌?就算是俄罗斯地域宽广,也经不住这么打吧?

    “呵呵,这就是我们与你们交换的另外一个技术,我敢向你保证,有了这个技术之后,任何人都拦不住你们的进攻。”蔡锷呵呵一笑。

    “恩?”

    “炮兵引导技术”曹锟说出了中华帝国增加的另外一个技术,虽然很不舍,但无线电最多再过几年就会被推广开,欧洲那边的研究虽然还有很长一段路,但只要投入足够的资金与人力,研究起来还是很快的。

    与其守着几年后就会被公布的技术,还不如趁着现在去作为条件与德国交换,甚至还能为中华帝国发挥点余热。

    “炮兵引导技术?这个我们也有,只是距离太远的话,根本无法及时引导,而且时效性也很差,数公里之外的目标,甚至需要数组人进行传递,而且还很容易暴露。”约瑟夫皱着眉头道。

    炮兵引导技术并不是什么新奇的技术,并且在这几年已经推广开了,这种技术的确能够帮助炮兵提高命中率,但是弱点也有很多,就是负责引导的士兵很危险,像现在的这种情况,顶多也就是引导一两轮的射击,然后引导手就会被敌人发现,然后失去作用。

    而现在的引导方式主要还是通过旗语来进行传递,这个比较受限于环境以及地形影响,如果是在大雾天的话,根本无法进行。

    “不,我们的这项技术,可不是你所知道的那种炮兵引导技术。”曹锟立即否定道:“伙计,我敢保证,有了这项技术之后,炮兵甚至可以知道他的这颗炮弹到底落在了哪里,而且也并不需要有太多的人来参与进来,而且,这项技术也可以用于其他地方,比如接下来的进攻,我并没有公布总共的具体时间,但是我可以很负责任的告诉你,一旦我下达了进攻命令,十分钟之内,部署在博尔贾四周的十万军队将会发起攻击。”

    “这个……”约瑟夫有些疑惑,这个似乎也并不难啊,点一堆烽火就可以办到。

    然而未等约瑟夫开口反驳,曹锟便继续开口讲了下去:“我们的这项技术要用到一套关键的设备,无线电。就是将有线电报的电线去掉,然后将电报机的体积缩小,可以让一名士兵背着满世界乱跑的那种设备,而只需要两名引导兵悄悄的摸上去,然后就可以通过无线电来为后方的炮兵进行引导射击。

    除此之外,这种设备也可以用在其他的方面,就好比,我这里从未来过一名从京城过来的通讯兵,但是对于京城做出的每一道指示,我可以在半个小时以内就拿到,而我做出的每一次汇报,京城那边半个小时内也可以得知。”

    “你们已经研究成功了?”约瑟夫大吃一惊,作为德国驻华武官,虽然他的职位和级别并不是很高,但是对于欧洲那边搞的轰轰烈烈的无线电技术,他也是有所耳闻的。

    但是好像听说他们遇到了很多的难题,所以一直没有能够研究成功,但是现在中国人却告诉他,他们已经研究成功了,并且将这项技术运用到了军队中。

    但是这个听起来怎么那么不靠谱呢?如果这一切都是真的,那么为什么这么久了,外界对此都一无所知?就算是隐瞒的再怎么严密,也不可能瞒过所有人吧?

    事实上,大量的投入无线电,自然不可能瞒过其他人,但是军队有军队的特殊性,所以军中的保密问题倒是不用担心,而各地政府那边也是有伪装的。比如,各地政府都有一个有线电报室,但是在这个有线电报室的隔壁,却是无线电报室,甚至大多数有线电报室就是个摆设,电缆也只是接到城外的某处,然后在那里安排部分驻军,化为军事禁区,然后就可以瞒天过海。

    “是的,在几年前的朝鲜战争中,我们就已经使用了这项技术,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在后勤保障出现了问题的情况下,依旧打败了日本人的原因。”

    “不可能,当年你们从北平将消息传到战场上不是用了半个月吗?”

    “呵呵,半个月之后我们的军队在哪里?如果阁下稍微关心一些的话,其实也不难发现,在作出决定之前,我们部队的推进速度是多少?在决定之后,我们的推进速度又是多少?而我们即将成为合作伙伴,所以这些问题我可以直接告诉你,当年我就是那场战争的总指挥,所以没有人比我更清楚其中的一些事情。

    事实上,半个月的期限是为了留给我们部队推进用的,在你们刚刚谈好的时候,我就已经接到了情报。

    你想想,如果德国也有了这项技术,那么在接下来的一些安排中,你们将会拥有比敌人更快的反应速度,甚至连补给,都要比对方快上一倍。”(。)

    :

423:装甲部队的缺陷() 
其实曹锟根本就不用说的那么清楚,仅仅只是将无线电的性能讲出来,约瑟夫就能够立即推断出无线电对于一支军队,甚至是一个国家而言到底有多么的重要。

    而原本世界军事真正的大爆发,是在一战中才开始的,截至二战结束,世界各**事方面基本上已经完成了一次转变,这是一个由步兵化到摩托化,再到机械化的转型,而再往后,则是信息化。

    要走的路还有很长,这也并非一时半会儿的能够解决的,但是,在世界各国还没有意识到陆军的改革必要性之前,中华帝国却早已经悄悄的迈出了第一步。

    而仅仅只是这一小步,却给整个世界带来了如此恐怖的记忆,想等规模下的俄军,竟然完败中华帝国,更严重的是,即便是俄军拼死抵抗,也无法给中华帝国带来巨大的伤亡,这简直就是单方面的屠杀。

    当然了,约瑟夫也很清楚,军队体制的改革,并不仅仅只是字面上的改革那么简单,同样改革的,还需要有军人的思想,军队的装备,新的编制,甚至包括高层的思想转变等等一整套的配套设施。

    这里面缺一不可,而原本德国人还在嘲笑中华帝国,因为自打王思锐实际控制国家的这七年内,军队竟然进行了三次规模较大的改编。

    军队大规模改编,难道真的只是上层拍一拍脑袋就能决定的吗?其实不是,改编也是要考虑到部队本身的,如果改编的过于勤奋,那么就会给人一种假象,会认为他们之前的改编是失败的,那么最直接的后果就是,会导致部队士兵士气大跌。

    现在的作战,部队拼的第一个就是士气,而提高士气的方法有很多,军服,装备,人数等等,一旦士气没了,后面的战争基本上也就不用想了。

    但是现在中华帝国却给了他们一个完美的答案,那些看起来推翻了先前决定的改编,实际上却是一步步的将皇家陆军给推到了食物链的dǐng端。而很显然,那些改编也遮挡了列强的视线,让他们忘记了去打探更多的消息,以至于装甲部队横空出世之后,才被人发觉。

    在这一diǎn上,德国人是幸运的,因为作为合作伙伴,中华帝国并没有继续对他们有所隐瞒。而德国人又是不幸的,因为拿到这些先进理念以及技术的代价,是几乎要付出德国的整个工业技术。

    不过还好,两国并没有什么利益瓜葛,唯一的山东问题,德国方面最近也有了一些新的想法,如果这次的交易能够成功的话,德国将会将山东归还给中华帝国,虽然只是名义上的归还,实际上山东早就在中华帝国的实际控制当中了。

    约瑟夫默默的算了笔账,如果德国能够得到这些技术,并且保证对手拿不到技术的情况下,只需要三到五年的时间,德国陆军便有横扫欧洲大陆的实力。

    当然,这个是像现在的中华帝国这样,在技术方面全面压制,打的俄国人根本就抬不起头来。不过很显然,德国人是不可能达到这种地步的,因为欧洲不是亚洲,那些敌对国家也不会固步自封。

    所以,真正意义上,德国如果得到了这些技术,那么就必须在两年内发起战争,然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迅速的摧毁敌人的科研,工业等机构,彻底的摧毁他们的反抗根基。

    这样做虽然德国人会损失很多,但是同样的,他们得到的将会更多。

    海军的确是德国的弱势,但如果德国能够统一欧洲大陆的话,那么欧洲自身的资源,也是足够保证德国发展的,至于海外的那些殖民地,你们本土都没了,还能保住那些殖民地吗?

    ‘轰隆隆……’

    一台台坦克那狂野暴躁的发动机声,充斥着整座营地,国际观摩团还在的时候,坦克进行了临时的转移,等到国际观摩团离开之后,坦克又返回了这里。而这次德国人过来,这些坦克并没有离开,这也让德国人第一次近距离的观察到这些坦克的模样。

    流畅的外形,充满了肌肉感的配置,37坦克炮虽然并不威猛,但是用在这里却是足够使用,除非坦克全面推广开以后,那时候才值的去更换大口径的火炮。

    一挺7。9毫米的同轴机枪,不过在这个马克沁重机枪当道的年代里,德国人始终没有想明白,坦克上的那挺同轴机枪到底是怎么回事?因为从露出来的枪口那里看去,那并不是马克沁重机枪,而像是一挺全新的机枪。

    但是因为机枪大部分都在坦克内部,他们也根本见不到这挺机枪的模样,所以也是倍感失望,但却仍不失心中的好奇。

    1908年4月14日,早晨六diǎn五十分。

    早早的吃过了早餐的装甲部队以及普通步兵部队,正在做着最后的准备,昨天夜里,各部队接到了今天要发动总攻的命令,于是,今天一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