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华第一帝国-第29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教育,为各行各业培养职业型人才。

    第二步,各地也需要认真起来,可以聘请一些前清老秀才什么的,让他们来教人识字,不管大人小孩,只要愿意,都可以过来学习。这一步主要的目的是提高国民识字比例,识字的人多了,未来可以进入到职业学校进行继续学习,有针对化的教育,日后每一个行业都不会遇到无人可用的尴尬局面,而几年之后,工人阶级的文化水平也将提升一大截,这对于工业发展还是很有帮助的。

    第三步,要在各县开设一所学堂,聘请专业的老师进行教学,从而形成固定教学,之后若是经济跟的上,在将学堂扩充为学校,然后逐步的推广出去。

    第四步则是分阶段教育,就是小学,初中,高中与大学四个阶段,这个就比较需要时间了,说不定等帝国有实力搞第四步教育的时候,连适合的学生都还没几个呢。

    将这四步确定好了之后,王思锐让人通知了教育部的官员,将这份计划交给了教育部,并让他们去负责完善。

    王思锐给出的只是一个大概的发展方向以及发展步骤,具体的发展规划,还是要教育部那些人去负责的,当然了,王思锐也将预算直接告诉了他们,免得这帮整天闲的蛋疼的家伙给他拿来一个十几个亿的教育计划,那样可他娘的就尴尬了。

    次日一早,王士珍领着阎维藩来到了军营,双方谈论了两个小时的时间,现在货币改革的计划进展的并不顺利,主要的问题有两点,第一点是以金本位还是银本位?又或者金银同本位?

    目前阶段国内的金银流失的还不算是太多,无论金银本位采取哪一个,差别都不大,但是稳定性方面就无法保证了。如果采取银本位的话,那么在白银法案之后,帝国经济将会遭到巨大的重创,虽然还有三十年才会发生,但是三十年的时间其实并不短,一旦确立了以银本位为基础,短时间内想要更换是不太可能的。

    但是金本位的话,帝国又不是个产金大国,且金大多数都在民间,加上奢侈的需求,这会让国家金子的储存越来越少,等到下降到一定比例的时候,经济就会瞬间崩溃。

    但是话又说回来了,对于金融制度,王思锐也不太了解,他只知道后世是以美元为中心的,但是这种以美元为中心的制度似乎也并不怎么靠谱,美国可以通过让美元贬值来大肆的剥削各国的资金,所以在王思锐重生的那段时间内,各国已经提出了要摆脱美元的提议。

    但是不管怎样,在后世的时候,金银本位都是被淘汰的制度,且金本位要比银本位被淘汰的更早。

    “以金本位发行新货币,同时禁止金、银作为流通货币,设定一个具体的兑率,只允许兑换。”思考再三之后,王思锐说道。

    而第二个问题,则是对于货币的印刷方面出现了问题,纸质货币不是银子,即便是被水泡了也无所谓,首先,纸质货币可以被水泡,但是不能掉色太严重,甚至短时间沾水的话,还不能有任何的掉色。

    在一个就是防伪标识,这个就更难了,华夏没有发行纸质货币的经验,即便之前票号的银票,那是各票号在上面做有秘密的记录,到了本票号之后,见到这个记号就能确定是真的,没有则是假的。

    而货币是要面对大众的,如果没有点高技术,又让人便于辨别,且难于仿制的话,那么纸质货币是行不通的。

    而且纸张的选择也是个问题,一般的纸肯定是不行的,高难度的纸他们又做不出来,到处都是问题,所以,货币改革其实也是个任重而道远的任务,若是没能解决这个问题的话,一两年内是根本没办法进行的。

    关于这个问题,王思锐就只能无能为力了,只能让阎维藩这半个专家自己去想办法解决。他不是万能的,不是什么事情都知道的。(。)

    :

373:以自我为中心() 
回到帝国银行之后,阎维藩则是将自己一个人锁在了办公室内,并且吩咐自己的秘,在自己出来之前,任何人不准进去打扰他。

    昨晚和今天所发生的事情,让阎维藩心中激流涌动,甚至在从军营中出来之后,阎维藩的心情也还是久久的未能平静下来,这就接任帝国银行行长之职了?

    幸福来的简直太快,阎维藩压根就没反应过来。

    阎维藩的确是个金融能手,无论是之前跟着乔家干,还是投奔国家之后,阎维藩的能力是无法质疑的。

    而近期乔老的身体状况愈来愈下,这也让行里有了不少的流言,甚至,其他的几位副行长已经在积极的运作着这件事情了,在他们看来,尽管这是个新的帝国,但也依旧难逃人情关系,这几千年来所形成的风俗,根本就不是一个帝国只用了几年的时间就能改变的。

    阎维藩也很想去运作一番,至少以他现在的地位,若是在加上乔老的举荐,阎维藩还是会有很大胜算的。

    可是阎维藩再三思索之后,还是没有去跑关系,而是将一颗心都扎在了货币改革这件事情上。论起帝国银行行长和货币改革,一个是对私人有好处,另一个则是对国家有着莫大的好处,阎维藩最终还是理智的选择了后者。

    而让阎维藩所没有想到的是,帝国银行行长这个职位,竟然不声不响的落在了他的头上,特别是王士珍昨夜与他谈话的时候,不经意间透漏出的一句话,更是让阎维藩感动不已。

    当时王士珍只是淡淡的提了一句,人在做,天在看

    简简单单的六个字,当时阎维藩只是感觉到了有些希望而已,但却没想到第二天就直接面圣,并且接过了帝国银行行长的职位。

    如今,任命已经被交到了阎维藩的手中,这份任命是皇帝当着阎维藩的面,亲自写的,并且亲自盖上的皇帝玉玺,最终又亲自交给阎维藩的。

    以阎维藩的聪明,他很轻易的便想到了王思锐这么做的目的,他就是要通过这种方式来告诉世人,只要你有能力,又肯吃苦,在那些喜欢投机取巧的人面前,前者永远是占据着优势的,帝国需要那些有能力,又肯吃苦的实干派。

    难得皇帝如此信任自己,并且将货币改革这么大的事情交给自己来负责,无论如何,绝不能让陛下失望。阎维藩在心中暗暗的想到。

    旋即,阎维藩便在办公室里翻起了资料,采用金本位制度的事情已经定了下来,但是皇帝也提出了要求,为了避免有人恶意兑换金子,从而导致国家经济崩溃,所以在采用金本位之后,必须要禁止金子作为货币流通。

    同时,也必须要想尽办法的避免金本位因为各种原因而崩溃,但是这里面具体该怎么操作,王思锐并没有说,阎维藩也并没有问,身为一个皇帝,他能够想到这些就已经算是个千古明君了,如果什么事情皇帝都能想的面面俱全,那还要他们这些官员干什么?

    事实上,禁止金子作为流通货币,这种做法正是在一战后金本位全面崩溃的时候,欧洲各国采取的一项应对措施,虽然这个举措并不完美,但是也有效的制止了经济崩溃的局面,但是说到底,它还是个不完整的体制,还需要不断的去完善。

    整整一天的时间,阎维藩就在办公室里想着办法,帝国金子没有银子那么多,而货币改革之后,银子也将会被全面废弃,但是作为中央政府,是肯定要保护老百姓的,至少在这方面,是不能够让老百姓吃亏的。

    可是帝国手中又没有太多的金子,那么相对应的,所发行的货币数量也就无法满足正常的兑换率。

    那么唯一能够做的,就是被迫的提高金银兑换率,而此时金银兑率是1:40,如果新的货币按照1两金子发行40元的话,那么一元相应的也就等于一两银子,这个是稳定当下经济局势的最好办法,但是如此一来,帝国手中的资金将会瞬间缩小数倍,甚至是出现经济倒退。

    虽然禁止了金子流出,但是所产生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

    那么是不是可以采取另外一种便捷的方式呢?现在帝国手中的确是没有足够的金子,但是民间却拥有大量的金子,原因无他,华夏数千年以来都流行穿金戴银,每家每户,即便是再穷的人家,起码也有个金戒指什么的,藏在民间的金子,数量绝对要远超于帝国的存货,甚至可以称之为世界之最。

    毕竟前面有几千年的历史在这放着呢,这一点是华夏的根本。

    那么,如果帝国能够以最小的代价,将这些金子收上来,作为储备,届时帝国银行发布兑率,但是却不允许金子流通,没有流通,那么谁还会去刻意的兑换金子?

    这样,帝国只需要能够保证有足够的金子在手中,是不是可以完全的脱离金子的对货币的限制呢?

    阎维藩越想越觉得是这么回事,如果能够脱离金本位,开辟出一种全新的制度,同时又以金子作为储备,安抚民心,使百姓对于手中的货币有足够的信心,并且在以自我为中心,使帝国货币常年稳定在一个汇率上面,如果能够成功,甚至未来几年之后,帝国的经济将会影响到整个世界。

    如果真的能够发展到那一步的话,帝国在国际上将会有怎样的影响力?其实远没有那么简单,不过小说嘛,总要YY一下的,这个是按照美元的发展思路描写的,大家知道怎么回事就可以了,不到位的地方还请谅解。

    紧接着,阎维藩将自己的想法详细的写了下来,随后又经过一个月的时间进行修改,完善,并且与手下核心进行了数次激烈的争讨,这才算是确定了一个初步的方案。

    至于这个方案到底可行不可行,还需要皇帝的认同才可以,于是,阎维藩在完成这个初步方案之后,便立即带着方案走进了军营,向王思锐汇报了他的新想法。

    而王思锐起初在看到这份方案的时候,不由得大吃一惊,暗道这不是美元的发展方案吗?特别是那个以自我为中心的定位,一旦能够成功,那么将来以后,压根就没人敢搞帝国的经济,为什么?一旦帝国经济崩溃,那么与帝国货币有关联的国家也将会紧接着崩溃,他们唯一能够做的,就是竭尽一切可能的帮助帝国稳定货币,只有这样,他们的损失才会降到最小。

    当下,王思锐立即同意了阎维藩的方案,并且令他拿出一个具体的方案出来,同时,可以以政府的名义,缓慢的从民间收一些金子上来,至于其他的,则等到货币改革推行之后,直接拿新币去买。

    时间飞逝,眨眼间便到了1905年,中华帝国成立即将一周年,这个年轻的有些可怕的帝国,这一年来却在国际上掀起了一番风云,不仅将远东地区给搅得天翻地覆,就连遥远的欧洲,也开始隐隐的出现了一丝丝的动荡不安。

    帝国财政部下属的统计署,此刻正是最为忙碌的时候,因为按照帝国的新规,每年的十月份过后,统计署就要开始统计国内的一些经济情况,十月,十一月,十二月,三个月的统计时间,最迟次年1月1日,必须要拿出上一年度的统计数据。

    现在帝国已经以公元制来进行财年统计,不过他们内部却更喜欢称之为建元元年财年统计,因为公元制每一年的头一天,就是建元的头一天,两者是一起的,他们早已是受够了西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