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起-第9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三道屏障,就是大汉给南匈奴划下的狼圈!

    曾经,三道防线固若金汤。

    但现在岌岌可危,一推就倒!

    不仅因为冬季河水浅,河床裸露出来,成了牧民进出的大道,黄河冰封,成为匈奴北上的大桥。

    臧旻:“南匈奴至少有二三十万人,屠各胡还有少则数万多至十万人。比并州西六郡的汉人加起来还多。

    经过檀石槐这次掠夺,西河郡、上郡、五原郡、云中郡4郡平均只有两三万汉人!定襄郡万余人,朔方郡不到万人。这六郡可称为河套、河西六郡,加起来不到15万人口。没有足够的人口,沙漠、山丘、河流都是死物,能挡住活人么?

    ”即使采用两户一丁(十比一)的高比例动员,最多能动员万余人。而匈奴下马为民,上马为兵,至少能动员十万兵!这还没算上鲜卑人定在北方虎视眈眈,乘火打劫。“刘备稍稍一算,就感受到了深深的寒意,冰冷入心,冰疼骨髓!

    仿佛美稷就是南匈奴口中最美的谷物!最美的坟墓!

    哪里是为狼做圈,这是引狼入室!

    臧旻:“夏育、田晏都是段公故吏,对北方边疆的形势多有了解。你知道为何他们不选择做匈奴中郎将,而是乌桓校尉和度辽将军?

    一开始我也不知道,你看这是后汉以来部分记录:

    永元六年冬,亭独尸逐侯鞮单于及匈奴中郎将杜崇屯牧师城,逢侯将万余骑攻围之。

    初三年夏,关东水灾,人民饥饿,南单于起兵反畔,攻匈奴中郎将耿种于美稷。

    建光五年夏,南匈奴左部句龙王吾斯、车纽等背叛,率三千余骑寇西河,因复招诱右贤王,合七八千骑围美稷,杀朔方、代郡长史。

    永寿元年,匈奴左薁鞬台耆、且渠伯德等复畔,寇抄美稷、安定。。。”

    几乎每过几年,南匈奴都会发生足以载入史书的数千上万人规模的军事冲突:或者部众叛乱,或者有人与北匈奴勾结,或者屠各胡造南单于的反,或者王庭、左、右部因为王位继承大打出手。

    至于雪灾,部落之间为抢劫水源、牧场、女人或因世仇发生数十粮百人规模械斗,这些“小”事,甚至都不是事!

    刘备整脸变成了猪肝色,比关寿脸还红:“这不是让我们来送。。。”

    一个“死”字,怎么也说不出口。

    “就是挖坑给我们跳!”臧旻一针见血,但他不想唉声叹气,而是决意发现问题做出政绩:“既然已经入坑,就更要奋力挣扎求存!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知道为什么这次我们会上檀石槐的当?不弄清这个问题,我们下一次依然会中计!”

    刘备:“或许是因为雁门郡对大汉边防比河套、河西六郡更重要。”

    臧旻:“你说中了一部分。一个连亲儿子、汗位继承人都骗的汗王檀石槐,对自己人可以说十成十的狠!对其他人就能做到二十成的狠,所有人在他心中都是棋子,包括他儿子,甚至檀石槐自己,所以才成功欺骗所有人。”

    至始至终,几位边塞大将、郡守都以为鲜卑的主攻方向是雁门郡,尤其是探听到和连喊出以平城为王庭之后,更深信不疑。

    只有深刻认识檀石槐决策的习惯,鲜卑人、匈奴人的部落性格,才能在之后的对阵中取得优势。

    刘备:“抵抗鲜卑人侵略,压制匈奴人的反叛应该是最重要的两件事情,我们到底应该怎样做呢?”

    “一年以来,我想了很多。周朝礼仪之邦,只有王幾千里,虽最终被灭,终究延续八百年。秦国虎狼之国,却能横扫天下。然秦并中原后,依旧严刑峻法,三世而亡。岂取之难而守亦难?”臧旻脸上仿佛蒙上了一层光彩,

    “故征伐用霸道,治国用德教!第一步用霸道,只有像卫青、霍去病一样,用战争,以牙还牙打得匈奴臣服,才有后面的基础。第二步行王道,用中原礼仪道德文化来软化、同化他们,把他们变成中原之民!”

    刘备附和道:“鲜卑人经常叔叔与侄儿争夺位置,新的汗王或部落酋长,把老汉王、老酋长的妻妾全部收为己有!老人得不到足够食物和照顾,吃与狗一样的食物。

    恶劣的家庭亲属关系,又进一步造就了胡人狡诈、反复的习性。

    孟子说人性本善,或许加以诱导,能有所改善。”此时的落后的生产条件下,要感化胡人,刘备并不抱太大希望。他认为草原环境气候恶劣,食物不足,才是人与人之间容易发生冲突的根本原因。丛林的环境,就会造就丛林法则,草原的环境,就会造就狼性!

    臧旻越发显得兴奋:“对,要教胡人礼仪,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比如对匈奴贵族,以前是兄终弟及或幼子继承制,经过数十年汉文化洗礼,已经学会了大汉的长子继承制,这就是成果!我要教他们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无恒产者无恒心,在这之前,首先要教他们种植五谷,把美稷周边从牧场变成农田。其次要教他们制作羊毛制品,出售到大汉,既赚取钱财,也避免无事斗殴。其三编户齐民。。。”

    望着仿佛要把整个鄂尔多斯草原抱在怀里的臧旻,刘备只想问――启动资金哪里来?

第162章 奔跑吧吕布() 
鄂尔多斯草原颇肥美,乌兰木伦河两岸既是匈奴王庭与右部的交界,其中一部分也是匈奴中郎将部下的自留地,不,屯田地。

    可惜,近年来气温日渐下降,降雨日渐稀少,亩产日渐降低,种植面积日渐萎缩。中郎将以下从农民变成了牧民。

    人定胜天,是刘备继承的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没有水,他就要造水!准确的说,是造大坝。于是发动丁原、吕布、郦炎很所有可以发动的人手,四处寻找合适地点。

    丁原提出:“沙漠筑坝,并非容易,既缺少石头做大坝之肉,也缺少木头作大坝之骨,完全是异想天开!”

    匈奴各个部落豪长更是一直耻笑:“我等居住在此数十年,没有听过筑坝拦湖的。”“拦了湖,岂不是把最肥美的草原淹没?得不偿失。”

    “条件既不具备,就不可勉强。”就连臧旻也怀疑能否成功,做扬州刺史时,曾大力兴修水利,有着丰富的经验。

    然而刘备决定迅速做出回击,选择了两处筑坝,一在后世康巴什附近,目的是造出一个乌兰木伦湖。第二处在南面下游约40里,乌兰木伦河汇流入窟野河之处。

    令郦炎、典韦带200人在上游规划的乌兰木伦湖挖土取泥,河边的泥土粘度相对较高,制作瓷器肯定差得远,烧制大块砖头一点问题没有。

    让吕布和祁济给马带上面积较大,看起来像鸭蹼一般的鞋套,用马车将烧好的砖头乌兰木伦河冰面上拉到下游,筑坝处,载上木头,从河边滩地返程。砍伐木头、拾取柴火的事情交给关寿等百人。

    吕布和祁济的任务,各带一队人马车辆,每天奔跑!带着运输队,上上下下,做好运输工作。

    仅仅十天时间,赶在凌汛开始前,就已经准备了足够砖头。只待凌汛后,将砖头扔到河中,上游留下来的泥土,自然能堵塞砖头之间的缝隙,一座重力坝,轻松可成。毕竟乌兰木伦河的水流量无法与南方的大江大河相比,冲垮大坝的机会不大,至于大坝能用几年,已不在刘备考虑范围之内。

    挖湖多余出的砖,刘备也没有舍弃,在两处坝旁的高地上,分别修建了一座简易城塞。

    两座城塞之间的山梁上,有一条南北走向、宽度超过十米的笔直大道——秦直道。从秦到东汉,经过约400年,大部分保持完好,甚至很长一段路面寸草不生。

    臧旻对两塞的选址十分满意:“此两塞位居战略中心点。

    从直道向北200余里可通五原郡郡治九原,向南虽因雨水更多,部分路基被雨水冲垮,却依稀可以通向5、6百里外的上郡郡治肤施。

    沿着官道向西200里,是朔方郡大城塞,亦是匈奴右部的边界,再往西戈壁沙漠居多,不适宜作为居民点集中居住。向东200里是美稷,向东北200里是度辽将军之城。

    可惜两塞规模小了些,且仓促建成,不够坚固。否则有此两塞,我何必居住在狼圈中心美稷!”

    。。。

    乌敏英悬赏购买长毛羊的努力,却进展很小。这天她终于发现大城西面沙漠戈壁山岭中,有一种绒肉兼用型山羊──阿尔巴斯白山羊。

    刘备大喜,请臧旻、丁原等人,给进献山羊的牧民发奖赏。

    二个看起来坐脸上皱巴巴的牧民,混在十几个牧民当中并不显眼。忽然眼中勃发灿烂的光芒,从羊肚子下摸出泛着蓝光短刀。

    杀!

    “保护大人!”所有人异口同声,一起向臧旻靠拢。吕布丁原立即与两个刺客斗在一起。

    没有人发现,几个年老的牧民人向刘备靠近,摸出一把汉军直刀,向转过头刘备背后刺去。

    “谁敢伤大人!”幸亏亲卫长刘朗发现,以身抵挡,拔刀返身体砍杀。

    典韦立即大吼一声,扔出小戟,立倒一人。

    吕布以前锋冲刺的速度奔跑过来,飞身将一刺客踢倒,拔剑将另外一个砍翻。

    关寿空手入白刃,抢过老牧民之刀,两拳打翻,一把提溜起来,扇了十几个耳光,又在肚子上猛击一拳,痛的刺客弯曲成虾米:“竟然敢刺杀刘从事!看我不弄死你!”

    臧旻大怒,下令严刑拷打,悬赏捉拿刺客同伙。

    。。。

    南单于连夜从美稷赶过来,亲自谢罪:“许多人都以为大汉立为单于,就是本单于服从大汉的原因。

    其实,本单于年幼时不懂事,一直认为匈奴单于是天底下最伟大的称号,绝不应屈居人下!南匈奴数十万人,匈奴中郎将和度辽将军加起来才几千人,只要把你们都杀了,整个河套、整个西河,不就是我们匈奴的地盘了么!”

    “你倒是有些胆量。”刘备等人都握紧手中刀剑、怒目而视,担心南单于是认真的。

    “瞧瞧,把你们吓着了吧。”南单于哈哈大笑,“老单于让本单于到雒阳拜见皇帝,做质子,去就去,我也不怕。结果到了河东郡治安邑,年少好奇,请大汉使者带我去逛街,一到街上就愣住了——安邑好几万人,比王庭还大!

    走到雒阳就吓傻了,河南尹一个郡人口是南匈奴好几倍!幸亏没动手,要不死的就是我们啦!”

    众人都转怒为喜,紧张的气氛为之一松:“那是,大汉地大物博,人口超过南匈奴百倍。”

    南单于:“说的太对了,其中的道理,我一看就懂。可我们匈奴人中,始终有些人,没见过世面,不知死活,以为靠一点勇猛就能战胜大汉。

    今天臧中郎将,刘从事遇刺,本单于拍着胸脯说,一定给出交代!”

    大汉开北疆,择肥美之地,水草丰茂之处以安置南匈奴。派中郎将为使者,用法度来治理南匈奴。为单于制作衣裳,置备文书,定制物品,授予印绶,从此匈奴南单于得以依序相传。

    南单于是统治阶级的代表人物,汉朝坚持父死子继,单于的嫡系后裔生生世世、一代接一代就可能一直是单于,分支也都是贵族,又怎么会不支持大汉呢?

    刘备不由转怒为喜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