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起-第4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针尖就有麦芒。

    护乌桓校尉、破鲜卑校尉毫无疑问成了最忙碌的人,他们四处出击救火,救援郡县。

    因为他们手下有周边几郡最精锐的脱产士卒,各有2000多人,他们装备精良,几乎人人都有马匹、弓弩,长短兵器。

    他们大部分是并不是小“卒”,他们是“士”,相当于后世的军官和士官,大量营士几乎都长期服役,他们有着驻边补贴,至少熟练骑术,或弓箭,或长枪大戟,或刀剑中的一种,武艺精熟。熟悉金鼔、旗帜、战阵,只要给他们几名卒,他们可以带出一个什、伍。

    还可以有老婆、父母长期陪伴随军并吃军粮,当然这些军属也要进行大量劳动,例如耕种大量粮食和经济作物,放牧牛羊,制作和缝补衣服皮甲、做饭等。如果父母兄弟去世,还可以有假期。

    有了这支精锐,校尉夏育志得意满,经过与鲜卑小股骑兵半个月的纠缠,他获得了一些小规模的胜利,也有一些小规模的失利,他欣喜地发现部队越来越精锐了,更重要的是他对部下更加熟悉,部下对他更加信任和服从。对一位经常身先士卒,亲手杀敌数人到十数人,而后把首级送给士卒的一把手,哪个属下不敬佩!

    可是也有很多不顺利的地方。

    各个郡县都不愿意把大量壮丁召集起来,原因很简单,错过了农时,一年没得吃!他们组织起来的主要是卫士、捕快和刑徒,只够守着自己的县城城墙,有几个县的长官对鲜卑人在城外数里掠夺都无动于衷、拒绝出兵,任由乡亭里、宗族在自己的营寨、堡垒中抵抗。就更不可能发壮丁给校尉。

    所以宁城前线的护乌桓校尉部基本上得不到来自郡县的兵力补充,看着部下不断的伤亡损失,刚烈勇猛如夏育也不得不减少出兵次数。

    更令夏育感到棘手的是,时间长了,部下营士们很不满,屯曲长官也很头疼。因为他们名义上脱产,实际上为了吃得更好,有肉食,有酒喝,多些马匹,多几套衣服换洗,每年能够给家属带去更多的钱,他们无法,也不愿意完全脱产。

    仅仅靠随军家属,耕种不了多少地。所以护乌桓校尉和破鲜卑校尉两营中下层营士,春天一般也会脱下盔甲务农,因有着马匹,有铁质农具,都是精壮的男丁,他们能比普通百姓耕种多得多的公田私田。

    夏育把檀石槐骂了千百遍:可恶的鲜卑人,为什么非要在春天入侵,换成夏秋冬不行吗?

    夏育对部下大吼:“你们不想出征,总得有人站出来。你们不去,我就带着亲卫队自己上!”

    从事刘庆出了个主意:“大人息怒,郡县春耕,不出人不出力,大人为保护他们损兵折将,他们总该拿点粮食、财物出来。”

    “对,子祝这个主意不错,这个事情你去办!可光有钱粮也没什么用。我要士卒,大量的士卒。”

    刘庆:“有了钱了,就可以招募轻侠、流民,就可补充队伍或增加耕田人手。而且,上谷其实有一支精兵!”

    夏育:“除了我们还有什么精兵?你说乌桓?”

    “对,难楼王的乌桓!这可是能与鲜卑一较长短的精锐。”

    夏育:“可去年他们损失很大,怕是不会出多少啊,而且难楼王是个老狐狸,上次鲜卑从白水谷道入侵,他宁愿下面的部落损失也要避战,精锐一直不肯拿出来。

    而且我怀疑他与鲜卑有私下协议。”

    刘庆:“正因为损失大,上谷乌桓春天粮食牛羊必然不足,只要给钱财粮食他们一定愿意出兵。也不用难楼王统帅,派兵给我们就行。同时,告诉他们每得一个鲜卑首级,就行赏。想必贫困的乌桓各部落小头人,一定会为了钱粮与鲜卑人真刀真枪,即使违背难楼王保存实力的命令也在所不惜。”

    夏育不善于计谋,可军事素养绝对很高,不说增加两千乌桓突骑,即使只给一千多点,配合护乌桓校尉营士,他也有信心把偷渡进来的鲜卑小股骑兵围歼或者赶走。

    而且宁城以北的山岭,就是天然的长城,鲜卑人如果不进来,汉军在草原上,面对成千万鲜卑骑兵,获胜可能性几乎为零。现在小股鲜卑骑兵进来了,反而成了瓮中捉鳖之势。

    。。。

    第二天,护乌桓校尉的从事刘庆、部下徐荣等人,大摇大摆、敲锣打鼓地押着20车约500石粮食,就停在王庭附近,公开宣称愿意派兵的部落,按照人数多少、将士精锐分粮食,一般一人一骑一弓就给1石。跟着乌桓校尉,平日吃穿不愁,甚至还可以带女人一起去,此外还有粮食补贴!

    数百乌桓人围住粮车看得直流口水,要不是畏惧大汉的威严和甲士锋利的刀剑,早就冲上去抢了。更多的牧民单膝跪地,朝着汉军军官大吼“我愿意”!

    正所谓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乌桓人的情绪完全被调动起来。刘庆看着乌桓人,仿佛看到了功勋,看到他扶摇直上青云的未来,脸都笑出花来。

    同时难楼王和祁胭脂陷入两难境地。

第76章 乌桓王的狡诈() 
很多缺粮食的部落头人,围着难楼王吵着要接受命令。

    难楼王和祁胭脂陷入两难境地:接受夏育的命令,乌桓力量将会减弱,拒绝命令,不仅夏育不满,各部落头人、大量勇士也会不满。

    与诸部贵族商议了整整一天。与檀石槐的杀伐决断的性格、机谋权变的用兵能力相比,难楼王显得犹豫而怯弱,这也是许多贵族头人一直腹诽的。

    难楼王怎么可能愿意部下被勾引走?

    可他又有什么办法,虽然他自称上谷乌桓王,实际上汉朝并未正式册封,他只是上谷乌桓的部落联盟共主而已。若不听护乌桓校尉命令,惹怒了夏育,被上书换掉都是轻的。

    难楼王记得更重的教训:汉顺帝年间,南匈奴属下叛乱攻打西河郡,使匈奴中郎将陈龟,因单于不能制止和招降叛乱,不堪其任为由,事逼单于和其弟左贤王。陈龟不过下狱免职而已,出狱后,竟然当上了京兆尹,过些年又当上度辽将军,继续监视匈奴、乌桓!

    难楼王也不是没想过搞小动作,例如用粮食把部落勾引未来。正月他从刘备处买来的一些粮食,已卖了些,还要留一些备用,他可拿不出500石的手笔。只能苦笑着认怂,放1000骑给夏育,名额在各部落中分配。

    刘庆代表夏育,当即送了200石粮食给难楼王做酬谢,以表示感谢。

    划分出兵分配名额时,难楼王有意无意地,给平日不太听话的部落分得多些,给亲近的部落分的少些。在他心中,早就有了一个蓄谋已久的计划,有人说他怯弱,这次他决心要给所有轻视他的人,一个大大的意外。

    刘庆、徐荣带着一千乌桓突骑,和一些家属,志得意满得走了。

    从买到刘备的粮食开始,难楼王曾经下令,给嫡系的战马匹加豆子、加粟麦,这次得了两百石粮食,又下令给马和人晚上多加一餐。嫡系的二千人马,人吃得肚子滚圆,马吃得膘肥体壮。

    。。。

    二月末,阴山东部余脉北麓的草原上,气温并不是很高,春意还不显著,稀稀拉拉的牧草,才能没过马蹄。南面的阴山余脉,是汉与鲜卑的实际交界线,因为山上的树木还算不少,能提供烤火、做饭、建帐篷屋子、打造工具,所以虽然危险,仍然聚集了许多小部落。

    几个鲜卑牧民,吹着悠扬的胡笳,任由胯下的马儿,旁边的牧羊犬驱赶追赶着羊群,蓝天白云,自由自在。

    远处的帐篷,有他们的粗壮有力的妻子正挤着牛羊奶,年幼的儿女们骑着羊或狗,拿着小弓、木棍,互相追逐嬉戏。

    更远处的小山坡上,是一个木质的鲜卑营寨。

    南面山脉稀稀落落的树林里,突然接连不断传出树木折断的声音,许多骑士拉着马冒了出来,刚出树林,一个个就翻身上马,呼啸着分成几群,向北面包抄过去!

    “乌桓人来啦,快跑啊!”鲜卑牧民们丢下平日舍不得的牛羊,死命抽打胯下消瘦的马儿,向北面逃去。

    一支支箭矢,从身后掠过,终于两箭射中背后,一个鲜卑牧民倒了下来,他眼中是蓝蓝的天,白白的云,更多的是对不远处女人和孩子的眷恋。。。

    正当护乌桓校尉、度辽将军与檀石槐斗得不亦说乎时,上谷乌桓难楼王带着三千骑多乌桓突骑兵,经赤城,过云州乡,从独石口、马营等地分道而出,杀向漠南草原!祁塞尉祖茂带着一百骑,也同路而出。

    刘备作为五百户、义子,责无旁贷,带着二百骑兵跟随驱驰。走出山林,看到的是一片人间地狱,憋了一个冬天的乌桓骑兵,肆意虐杀鲜卑牧民,有的连老人、小孩也不放过。

    难楼王用鞭子在背上轻轻抽了一记:“刘备,发什么楞,快去杀敌,功劳都被别人抢去了!”

    “傻小子,吓傻了吧。”“你没看见他像个兔子,恐怕连刀都拿不起!”旁边的乌桓贵族哄笑着。

    刘备:“父王,那些牧民何罪之有,何必赶尽杀绝?”

    难楼王:“年轻的战士,需要在狩猎中见血来成长,才能长出锋利的狼牙,否者面对凶猛如狼的敌人如何能敌?

    看到小山坡上的营寨没有。”

    难楼王带着一行人向营寨靠近。极力远眺,数支乌桓骑兵向鲜卑营寨包抄过去,营寨北门大开,数十骑兵急忙向北逃窜。二百多乌桓骑,分了出来,追上去,与鲜卑骑兵追逐鏖战。

    刘备:“这个营寨在独石口,看来是侦查前营啊。那数十北逃的鲜卑骑兵,应该是报信的。”

    难楼王:“逃走人中或许有小狼,可惜你动作慢,错过了功劳。”

    刘备才没兴趣打追逐战,双方都骑快马,搞不好跑上几十里路,只能在后面吃土,追不上对方。可令人诧异的是,越来越多的鲜卑骑兵,速度一点点慢了下来,被后面追上的乌桓骑射中、砍杀。

    难楼王用马鞭指着追骑:“你知道我为什么春天出击么?春天是草原上最虚弱的时候,不论人还是马,或是狼!

    要感谢你卖给我的粮食,那些跑得最快的骑兵,是用粮食、草料混合喂出来了。要感谢你卖给我的农具,我们的工匠,将大部分农具打造成箭头、矛头、刀剑。

    感谢你这些日子教阏氏修水库、开垦田地。前面欠你的四成货款,要你自己去取,这次出击,其他人的战利品我要抽四成。你的战利品,我分文不取!”

    刘备的呼吸加重了,因为草料不足,中原人才用粮食喂马,没想到难楼王马上就学会了,真快!有时候他在想,为什么汉、唐打得匈奴、鲜卑找不到北,分崩离析,往西逃窜。而西晋和宋朝,却被任何草原民族按在地上摩擦,节节败退?

    这也是刘备亲近上谷乌桓的原因之一——寻找答案,解兴衰之谜团!

    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汉武帝下令全国养马,霍去病长途奔袭,都是向草原学习,并结合汉人的优势。

    同时,进入汉地的草原人,例如乌桓和南匈奴,也在积极地学习汉人的方法、工具、制度。

    刘备面色难看,有些后悔教祁胭脂修水库、耕地、开矿了,一个学会汉人长处的上谷乌桓,会比以前更强大。

第77章 造阳战鲜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