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起-第28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虞?”刘备眼睛长得老大,完全不信。

    公孙瓒:“皇帝给刘虞都督幽并青冀兖州的职权,那些州他管不了,又恨袁绍兄弟留难刘和,就把他的属下严纲等塞给我,一起打着我的名号进攻冀州。免得袁绍杀了刘和。”

    刘备:“长安朝廷听说关东诸侯欲立刘虞为帝而刘虞推却之后,是有派使者经青州往幽州,寄希望于刘虞在背后牵制袁绍。”

    公孙瓒:“千真万确!否则我哪来的一万五千大军?我军钱粮也都是刘虞所供!幽州各郡太守也都服从刘虞,在外人眼中,为兄也是刘虞属下!”

    刘备转向田楷:“青州刺史这事暂且就算了。”

    田楷长吁一口气,却也有些失落,因为公孙瓒、刘备两个幽州人做了冀州、青州刺史,同为青州人的田楷就无法做两州之郡守、国相,而刘虞也绝不会任命公孙瓒亲信为幽州某郡太守。

    刘备:“你就做骑都尉、领齐国都尉。我把属下齐国相申屠蟠借给兄长,做个河间相如何?”

    田楷没反应过来,公孙瓒却大笑:“好,为兄正苦恼手下都是幽州人,被三互法限制,无几个能做冀州诸郡太守。”

    孝桓帝禁锢党人,被后世的党人批评成一大昏君,孝桓帝严格推行的三互法却生根发芽为世家豪族、寒门将帅、贩夫走卒广泛接受,就连田间农人都知道本县人不做本县令长,本郡人不做本郡太守。如今天下大乱,长安朝廷影响力大

    大降低,三互法依然被袁绍、袁术、曹操、刘备、刘虞等关东诸将帅所执行!

    即使不可能完全实行三互法,至少也要实现两互法,本州人不能担任本州刺史州牧、本郡(县)人不能担任本郡太守(县令县长)也被严格执行,袁术表孙坚为豫州刺史,袁绍北奔冀州,刘备南下青州,刘虞北上幽州,曹操历史上任兖州刺史都是此类。

    可以说,没有三互法,就没有汉末三国性格迥异、五湖四海的人物献上眼花缭乱的离间、策反等谋略和斗争(至少许攸投曹难以发生)。

    刘备:“同州人不能既担任刺史,又担任郡守国相这条,过于束缚手脚,其实也不必严格遵守。”

    “贤弟说到点子上!袁绍任我为渤海太守,就是坑我不能他争冀州刺史!”公孙瓒历史上长期屯守在冀州北部,却因为从弟公孙范任渤海太守,因此既不能自称冀州刺史,更不可能任幽州刺史,只能以将军身份领军,导致冀州人并不归心。袁绍就方便得得多,身为党人领袖,麾下逢纪、淳于琼、文丑都是南阳人,选材余地很大。

    刘备:“兄长不如以冀州刺史兼领河间相,最是方便。”

    公孙瓒连说不可:“贤弟兼领青州刺史、东莱太守之事,在幽州多为人批评,为兄可不想被刘虞属下那群文士指着鼻子、变着花样骂,虽杀不了人,却添加无数麻烦。”

    岂止麻烦,软刀子亦能杀人!刘备嘿嘿干笑:“名满天下谤亦随之,有些规矩早迟会废弃,兄长不如与弟共任天下之谤!”

第476章 消失的界桥之战() 
二桃三士之计虽没在公孙瓒、甄俨处取得成果,领青州刺史臧洪却一反静默常态,集中兵力反攻齐国乐安,打了刘备一个措手不及,围攻冀州只能推后。

    袁绍又给领河内太守焦和塞了不少之前韩馥的老人,借张杨之手,排斥打击异己。

    焦和愤恨袁绍免其刺史之位,可名义上刺史到郡守并不能算贬斥,反而是提拔。因为刺史六百石,郡守二千石。虽焦和上任时也和韩馥一样以两千石任郡守,可自从起兵会盟,名义上就被董卓削为六百石,之后刘备任青州刺史,焦和已被免职。焦和当然从来不承认,依然给自己发二千石,别人却以为他是六百石,使他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焦和抚摸着河内太守印绶,虽然这官职是袁绍所表拜,印绶却是实打实的真货,乃王匡死后所留:“为父这一去,不知祸福,要是兵败身死,你就与你母亲带此印绶南下扬州躲避,投靠你家。你从兄焦触则带余部归向盟主报丧!”

    “父亲,何至于此?袁盟主宽宏得人,必不让父亲赴死。”

    焦和:“知人知面不知心,盟主知为父不善军事,却放到河内这个冀州、并州、司隶、兖州交界处任职,周边虎狼环绕,岂能善始善终?

    陈留太守张邈仁厚长者,你可去投他,而后买船顺汴水南下。”

    “父亲,孩儿不离开,孩儿要在父亲跟前尽孝!”

    焦和眼光越发柔和:“走吧,中原之乱,十年内未必停歇,你尚未成年,留下来也帮不上忙。你从兄在河北,你就必须南下,焦家总可延续下去!”

    。。。

    大出袁绍意料,公孙瓒与渤海太守甄俨斗而不破,之后共追黄巾军于河间、渤海南,一同进入清河国,威胁巨鹿郡。

    代价是甄俨苦笑着承诺了十万石粮食,并立即支付其中五万给公孙瓒。

    由于刘备回青州前反复劝说,公孙瓒的队伍开向清河国后,并未前进到广宗发动界桥之战,而是击溃袁绍前锋……清河太守部和文丑部,劫掠数县府库、粮食后,掉转头北上,进入安平国,而后继续北上至河间,围攻河间国郡治乐成。

    公孙瓒的队伍中有近万骑兵,机动力远在袁绍军之上,袁绍军主力只能跟在后面吃灰,就连斥候都难以靠近。

    公孙瓒的北上完全出人意料,既骗过了袁绍,也骗过了清河国相,因此较快占领了乐成,之后不急于南下,而是派出骑兵干扰中山、常山与魏郡之间联络,再利用滹沱河、漳水、清水等天然屏障,将中山国牢牢抓住手中。

    鞠义既没有足够骑兵,不断追击也拉长了运输线路,不断遭受公孙瓒部下骑兵袭击。鞠义根本无法发动一场大战,后勤也难以保障,只能怏怏而退。

    历史在此处悄然转折,影响深远的界桥之战就这样消失在历史长河中。

    常山赵浮将本郡兵求见,公孙瓒说:“听说贵州人皆愿投靠袁氏,君何独迷而能反乎?”

    赵浮说:“天下讻讻,未知孰是,民有倒县之厄,鄙州论议,从仁政所在,不为忽袁公,私明将军也。”

    公孙瓒刚笑了两声,突然呆住了,转而自嘲:“仁政?你是说刘虞还是刘备?莫非以为本将军只懂得打仗?”

    赵浮不卑不亢:“属下不敢。”

    不敢?

    公孙瓒心想不敢就是确有其心罢,大家子弟,心思恁多,果不可靠!

    待到赵浮退下去,公孙瓒问计于一旁的谋士关靖:“中山、常山之人虽然来投,并非归心,如何是好?”

    关靖:“将军可手书一封予黑山张燕,许诺割让常山郡、赵郡,并力攻击袁绍。”

    公孙瓒皱眉头说:“两郡富有,本将军正要借之以实军资、增士卒、壮声势,如何拱手予人?”

    关靖:“赵国本袁绍治下,常山有一部分为张燕占据,且距离将军本据右北平太远,不如许给张燕!、张燕本常山人,得常山必大喜,可又不能担任常山太守,最终还是会便宜将军。

    将军可表一中山或其他亲信为常山太守或者郡丞,进可牵制张燕,退可与张燕共守常山!”

    公孙瓒大喜:“牵制?好计!郡丞是文官,无益于本将军。就以赵浮为常山长史,让他自去牵制张燕。至于常山太守,再斟酌斟酌。”

    张燕得公孙瓒书信后,自然欢喜,并州山区物资单一,日子并不好过,富饶的常山国一向为其部曲看做口变肥肉:“来人,替我回信,以谢公孙将军之情,再书一封表公孙将军为冀州刺史!”

    。。。

    公孙瓒、黑山、张杨等一起对袁绍形成的包围网,董卓却破坏这一大好局面。

    因孙坚率先攻入雒阳,董卓一改之前把袁绍作为头号敌人的战略,对袁术万分警惕。

    太史令望气,言当有大臣戮死者。由于卫尉张温自持资格老,老是对董卓不礼貌,挑鼻子竖挑眼。董卓又恰好发现张温与袁术来往,大喜,将张温下狱,拟将之处死。

    这下捅了马蜂窝,张温曾经做过三公级别的高官,又做过董卓顶头上司,在东汉以上司为主君的舆论下,董卓处死袁隗就已经被百官唾弃,再要杀张温,朝堂上下无不人人自危!

    王允躲在幕后不停推动,坚定董卓杀张温的信心。也借此机会,不断考察拉拢反董卓势力。

    更可笑的是,董卓一面派兵前往雒阳,又与刘表联系,要求刘表出兵南阳。

    这些混招,一举扭转了袁绍被动的局面,转而将袁术变为腹背受敌!而党人中坚,袁绍的好友王允,在其中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袁术南下攻击刘表后,雒阳周边就空了。董卓舍不得雒阳,以朱俊为河南尹留守雒阳,因为朱俊是孙坚的同州前辈和故主,董卓料定孙坚不可能攻击朱俊。

    孙坚也的确不打算攻击朱俊,而是派人与朱俊交好,再加上袁术,就将朱俊拉拢到关东盟军一面。

    董卓大怒,遣李傕东击朱俊,朱俊兵少,南逃归袁术。河南尹残破,无粮无钱难以供应士卒,李傕只能率大军退回,董卓以弘农杨懿为河南尹,杨懿乃是杨彪一族之人。

    朱俊见李傕已走,岂怕杨懿,于是从袁术处借兵,将杨懿赶走,复领河南尹。

第477章 讨袁檄文() 
朱俊领车骑将军讨伐董卓一事,再次将袁绍纳入包围网,然而,在王允等人策划下,董卓再一次给他最大的敌人袁绍帮了忙,派张济、张绣叔侄出武关袭击南阳,既策应刘表,也争取打通与荆州的粮食通道。

    袁术两面受敌,于是自挡张济,而使孙坚继续攻击刘表。留守北面中牟的朱俊孤立无援,别说讨伐董卓或限制袁绍,就连兖州的刘岱、曹操都对付不了,只能堪堪守城而已。

    更令袁术没想到的是,退回九江的周昂等人又活跃起来,向汝南郡进军。

    “这些人为什么不听我号令,却听我家奴胡说八道??!!”

    四面楚歌、物资匮乏的袁术,披散着头发如同困兽。

    袁绍有更广阔的人际关系,患难之际结识的党人们,有着类似理想,可以谈心交心,远比大多数士人更可靠,这就使得袁绍很少遇到盟友、下属背叛(多是袁绍背叛朋友)。

    袁术之友则更多是富贵时所结识,多是贪图其家世权位,无富贵无钱财自然远离。可是袁术身在其中,悟不透其中道理。

    谋士阎象进言:“如今可求救于公孙瓒,陶谦,还有刘备。请公孙瓒、刘备攻击袁绍,陶谦攻击九江郡!”

    袁术思索良久,罢了,于是修书二封,详细描述袁绍之过错,以油布包裹、火漆封了,使族人袁胤持重金和数十名骑士从徐州、青州经过,送给公孙瓒、刘备。

    。。。

    刘备正愁青州、海东生产过剩,当即同意用粮食5万石、布匹千匹、其他货物若干换袁术600金。

    乱世之中,粮食才是宝,钱算什么!袁胤自然千恩万谢,遣人一面遣人回报袁术,一面持了刘备书信,北上找公孙瓒。

    公孙瓒正愁士卒军饷不多,得了袁胤送来的袁术书信和刘备书信,大喜过望,令属下写了一篇声势振天的檄文:

    。。。今自领车骑将军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