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起-第26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刚刚挂起来的大地图,只听见呼吸声和郗虑解说声,气氛异样凝重。。。

    郗虑:“情况就是这样,公孙度亲率3万人进军辽南,东莱郡丞任旐、黄县令邴原遣北海西部都尉关羽统兵一万渡海前往抵抗,关都尉到达旅顺时候,遇到南逃的辽东郡丞刘政,言沓氏城已破。关都尉只好依靠旅顺港与沓氏间的山岭组织防线。我离开时候,东莱、北海、带方正在聚集后续援军。”

    荀攸:“公孙度选择入侵时间,正好是收麦种稻的节点,打得就食于我的策略,好狠毒,好算计。”

    自己辛辛苦苦种田,懒惰邻居却偷菜!不止这些,公孙度的性质更恶劣,两人都是董卓任命的州郡大员,按理说是“保皇党”的队友,刘备带队在司隶拼命,公孙度却扯后腿、**花,刘备脸能不更黑么?

    张飞:“都怪徐荣,我去把他绑了!”

    刘备:“不用,我已经吵过他了。”

    张飞:“兄长,那我去讨伐公孙度,一定干掉他!”

    管承:“旅顺周边多山地,骑兵没什么用,还是我去合适。”

    夏侯博:“越海以攻敌,水军最重要,应该我去。”

    诸将奋勇争先,让刘备面色稍缓:“都是好样的!这是今天第一个议题,谁愿意留守敖仓?谁愿意回青州去。”

    。。。

    刘备:“第二个议题,10万百姓移民问题,大家有亲朋故旧,或者知名人士,尽可说来,本侯无不优先安置。。。”

    经济危机的司隶,每天都有大批官吏和民众逃亡,或是因为不信任,许是因为惧怕董卓严刑峻法,许是本来就是关东人,董卓要西迁关西,部分士族百姓非要往关东逃跑,人就是那么奇怪。

    起初,没多少人选择去青州,青州太远,远远不如冀州、兖州、豫州就在眼前,也不如相对远离战火的荆州、益州。

    青州水军取得了对盟军水军大胜,汴水两次击败盟军后,青州军和刘备的声望达到了新的高峰,整个形势又逆转了,大批百姓聚集在荥阳敖仓,哪都不去,等待前往青州,更令人信服的是刘备军还给散粥。战乱时期,民不知所以归,一位强者加仁者让更多人有安全感。

    刘备据守敖仓,是做了长期打算的。

    敖仓与荥阳、广武城之间的沟渠、甬道给了百姓安全感,之后,干脆再修广武城与荥阳之间的沟渠、甬道,等于给三城加了外郭。虽是前线,依然给百姓巨大安全感,窝棚房屋、手工业、服务业、农业在郭内兴起,青州军的后勤官吏也有意将一些原材料、半成品发包给郭内百姓,赵云、傅干等也对百姓进行编户、组织民兵巡逻,再从其中选择基层官吏,抽取民兵给正规军做补充。

    在击破盟军水军后,刘备拆其水寨、船坞,用以扩建敖仓旁边汴水(鸿沟)原有的船坞水寨,又建设围墙、甬道、壕沟、角楼将之与敖仓连起来。大规模的人力资源使用,几乎成了青州的标志。

    大批的粮食、物资,从下游青州、幽州、渤海郡来,大批木材、煤炭、铁矿石等从上游河东郡、弘农郡、关中顺流而下。

    有了安全、温饱、物资、运输等基础,敖仓如同沙漠中的绿洲、大海中的自由岛、大陆一角的贸易自由港区,成为战火纷飞的东司隶的一朵奇葩。

    依据亚当斯密、李嘉图的经济理论,资本追求生产发展和利润,即会推动工资升高和人口向高利润环节聚集,从而降低区域实际工资、实际利润,最终达到一个平衡。从西汉初到东汉末年,400年间,中间分裂时间并不长,东汉的经济已经发展到相当高的程度,在黄河南北的中原地区河北、河南已经发展到当前生产力、人口和算口赋政策下的极限,劳动工资已经到了较高的状态,人口就业比例也相当的高。

    雒阳、周边虽然战乱,徐州、青州东部、幽州涿郡、渔阳等地的经济发展并未中断,商人们急需更多人口提供劳动力、降低工资、提升利润、扩大市场。几个月来,不少青州徐州幽州冀州的商人们,赶到敖仓、青州黄县挑挑拣拣吸收了大批的青中年,成为安置流民的民间基础。

    除了士族富豪之外,青州官方更多优先吸收铁匠、船匠、丝绸匠、造匠、木匠、泥瓦匠、驯马师等等。雒阳拥有帝国最高的工商业水准和最大规模熟练工人,能对青州等地产生极大助益。

    担心有间谍,刘备专门挑有家室的,一家人一起送到青州和乐浪带方夷洲去,静海钱庄配套的低利息贷款,让他们能在他乡顺利度过初期的艰难。

    。。。

    当然,流民中也有不少更突出的人物,例如曾跟随刘备前往幽州的吴岳,之前与其叔吴巨在北军任职,吴巨本袁绍心腹,之后袁绍逃亡冀州,吴巨家小都在雒阳,于是随大流跟吴匡等人一起投靠了董卓,前些日子北军中侯刘表被任命为新的荆州刺史,吴巨随同前往。吴岳与叔父想法不一样,主动投靠故主刘备,任司马,组织流民为军。

    还有郑泰的弟弟郑浑。郑泰早年曾经与刘备约定,谁当上两千石,另一人就对方做属吏。郑泰想走却被董卓强留,便偷偷遣弟弟郑浑带着长子郑崇、尚在襁褓中的郑袤等人前来敖仓投靠,以躲灾祸。

    还有青州名士华歆、扶风宋家的宋波等等。

第448章 望子成龙() 
初平元年,五月初三

    刘备军混合编制的水步骑一万五千人、壮丁万人,顺黄河而下,至青州平原郡高唐,此处黄河分流,主流自高唐县西,向东北平原县,支流沿着高唐县南,向济南国、乐安郡。两郡黄巾肆虐,十余万围攻乐安郡太守陈纪于郡治临济。

    夏日水盛,大船得以在支流通行,连绵数里。

    五月初四,日出,登陆千乘县,尽歼守军,距临济县20里。驱兵而进,刘备率刘朗、管承、于禁等为中军,以夏侯博、张飞为左右前锋,荀攸等为后队,先向西北行,再西北向东南,午后,击黄巾管亥部于临济城北。

    时青州黄巾众二十余万,兵丁五万余,无边无际,令人震撼,大大超出原本预计。青州士卒皆惧。

    刘备指着黄巾:“我军自西来,而阳光亦自来,我军能看清敌军而敌军不能看清我军,大利!”

    青州军与激战正酣,管亥恃兵多,纵兵冲击,而刘备以车兵交错放置居前,矛戟刀剑守之。

    黄巾屡次冲击,最近时杀到大旗前五十步,而刘备身前,乃是于禁的五百泰山兵,于禁不避箭矢,弓弩杀敌将三员、士卒三十余。敌近后,于禁身着两甲亲自搏斗,拼死不退,大戟断了就用刀盾,刀成了锯齿状就捡兵器,手杀敌兵二十余,其中包括黄巾小帅一名、千夫长二人,大大振奋了士气。

    刘备亦帅亲兵持弓弩射击,能像于禁一般能打的毫无疑问是凤毛鳞角,万中挑一。刘备发明的连弩,则是普通人都能够操控的利器:一种小型的手摇上弦,射程近射速快,最适合攻击披甲率不高的黄巾;另一种大型连弩机装在车上,以脚踏上弦,威力大射速快,乃是这个时代的机关枪,正面对黄巾的集团冲锋有奇效。

    良好的视线,西北方较高的地形,多层次车辆的间隔分布,大大提高了青州兵弓弩的层次、精度,不断输出恐怖地杀伤。

    黄巾三冲青州军阵,第二、三次都冲刘备帅旗100米之内,管亥屡次以为胜利就在眼前,却发现越靠近帅旗伤亡越惨重,管亥这才发现上当了:“刘备太狡猾,太可恨,本帅日他祖宗!”。

    荀攸说:“黄巾三冲我军而不能破,死伤惨重,气势低落,管亥就算明白过来也太晚。”

    刘备点点头,对中后军诸位将笑道:“黄巾至少死伤近2万,伤亡的都是最勇猛战士,胆色已无,是时候轮到我们反攻了!”

    这才把精疲力尽、受伤不轻的于禁部换下来,计其功劳,当众提拔为别部司马,许诺补满千人。

    一个月从五十人的基层军官成长为统帅千人的中级军官,从此拥有独自率部的资格,距离都尉、校尉只差一步!于禁不由喜泣交加,千恩万谢。心想今后亲自搏斗、身临险境就少了许多,有勇猛的泰山兵作支撑,何愁功业不利!

    刘备用荀攸、糜芳的后军预备队为主力与刘朗、管承一起发起反攻。夏侯博、张飞亦挥师向前,从两翼压缩敌方空间。

    管亥虽败,人数却多,青州军亦难以取胜。

    刘备又以投石车投掷炭火罐、弩车射火箭入黄巾之阵,黄巾因而大乱,吴岳、糜芳率为奇兵,趁机击其黄巾之背,陈纪、陈群出乐安城合击,遂大破之,一战斩首万余,俘虏黄巾男女十万。

    黄巾奔走,溺水者不计其数。管亥为汉骑所追,弃军逃亡,仅帅数百人逃过济水。这一战,青州兵不仅获得了胜利,更锻炼了一万新兵。

    。。。

    黄河支流与济水就像两堵围墙,将数万破走黄巾牢牢困在临济以东到大海,东西200里、南北20里的狭长区域。

    陈纪:“这里芦苇密布,沼泽颇多,屡遭海侵,追剿不易啊。”

    “屯田!”农历五月,种稻已晚,刘备有些可惜,“今年种豆种瓜,改良土壤,排水疏通,建设海堤。明年可种稻麦!

    别部司马于禁可为临济县尉,助君父子守御剿匪屯田。”

    陈纪:“可是那个一战杀敌五十八人,包括一名小帅、二名千夫长,君侯战场即提拔为别部司马的于禁于文则?”

    刘备:“正是!于禁亦有统兵之才,其部500人杀敌千余。”

    陈纪:“虽然临济是大县,县尉400石,以别部司马兼任县尉怕有点委屈吧?”

    刘备:“俸禄依然以司马600石为准,毕竟还要屯田,今后兼职皆不兼薪、就高不就低可为定例。”

    陈纪仔细琢磨“定例”二字,心知道刘备安插人手绝对不止这一次,虽然陈纪心胸宽广,可郡治的兵权、治安、屯田权力被剥夺,依然让他难以高兴:“干脆任命他为县令好了”

    刘备仿佛没有发现陈纪的不满:“令郎才华横溢但缺乏历练,日后中原多事,需要兼通数门的人才,我举荐他为临济县丞,农、兵、工、商、河海之事有空可以多干干。屯田、守御之事可以跟于禁一起做,于禁不懂的律法他也要多管管。”

    哪位父亲不望子成龙,陈纪精神一振:“只是老夫为郡守,儿子为县丞,怕是不妥得很?”

    刘备:“当今天下大乱,祖宗的规矩守不住祖宗的州郡,我们怎能拘泥于成例?上阵父子兵,陈君年长且就一子,放在其他郡,父子相互能放心?况且我将北上辽东,蔡家双姝不方便送东莱,有令郎和于禁在,也不用担心安全。”

    陈纪此时已经六十二岁,对蔡邕的女儿极为满意,巴不得儿子早点成婚,早点抱孙:“好是好,可士人百姓之议论尤不停啊。”

    刘备扣着头皮,只觉得满是头皮屑,心想怪不得曹某人要割发代首,满头乌黑亮油的长发,到了夏天真麻烦:“我以青州刺史、护东夷将军之名,征辟令郎为青州从事,具体负责屯田、练兵等事务,暂驻乐安,以图收复济南国、平原郡!”

    儿子前途、婚姻都有谱,陈纪大喜,起身一拜:“谢君侯。”

    陈纪笑眯眯的样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