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起-第26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鲍信知道欠刘备的,无法拒绝,咬着牙道:“你要多少人?”

    “五百人,以及他们的家属。”刘备本来人就少,希望鲍信写下书信,将于禁等划过来,增益刘备之兵将。

    “好,我写下书信。”鲍信长舒一口气,他还以为刘备张口至少会要上千人。

    泰山兵纯朴,不少都跪地哭泣拜别。于禁亦垂泪,再三拜谢,大呼:“将军保重。”

    鲍信看了一眼于禁,这个都伯他有印象,平时很严肃,操练行军作战都很出挑,不少都伯都看他怎么做就跟着怎么做,弟弟在时曾提过想提拔此人。鲍信突然感觉有一些可惜,但这500人一半是俘虏,留下来只会降低士气,何况泰山有的是山民可招募:

    “今后你们这些人再不是我之部下,要逃回来我也不收留。”

    又向刘备说,“还望刘将军善待泰山将士。”

    于是于禁等500人,都划给了刘备,刘备没有要原来的军侯等将吏,而是直接任命于禁为军侯。

    刘备几乎要笑出声来,不是因为于禁是历史上的五子良将,其实他心中对于禁历史上的“跪地求饶”还心有余悸。

    后世的山东可以分为三部分,泰山群山山间平原,环泰山平原、东莱丘陵。不守住泰山诸山北麓,青州就像没穿裤子的女人,防御不完整、引人瞩目。

    要不是于禁,类似一个官职低微的可用之泰山人,刘备也会提拔,这个时代背主是很严重的政治问题,步步提拔的基层官吏,就更恩重如山,轻易谁敢背叛?

    于禁不知刘备只是举手之劳,他心中只有感恩戴德。之前赵云的劝说,就深深地打动了他,只是碍于故主鲍韬之死,不敢投靠仇敌,怕被人诟病,既鲍信亲自割舍,那就无顾忌。

    于禁从小心中一直有建功立业的野望,对自己要求严格以至于苛刻,熟读兵书,勤于练武。

    王匡、鲍信、鲍韬在老家泰山特别大方,曾经顺手救济过于禁。去年冬天他们回乡招募壮勇,于禁毫不犹豫地报名了,还极力鼓动熟悉的乡党、游侠一起参加,既是为了偿还昔日的恩情,也是为了建功立业。

    可是,令于禁大失所望的是,鲍信早已把于禁忘记了,鲍信周济的人太多,属下部队上万,哪里能一一记清?幸好鲍韬对于禁还有点印象,加上于禁有一身不弱武艺、带着数十乡党投靠,便任命于禁为都伯(队率)。未来的曹魏五子良将,还不过一个掌管50人的小小的苦逼基层军官。官虽不大,于禁也努力学习、体恤士卒、严厉军法、英勇敢斗,就是为了能有所作为,出人头地。

    昨日战斗,周边倒闭的战友无数,那时候于禁真的以为快要轮到自己同走黄泉,他不甘心,不甘心!

    峰回路转,不仅保住了姓命,刘备、赵云一出手,还提拔为管500人的军侯,统兵数量扩大了10倍,军侯和都伯之间隔着:假军侯、屯长、假屯长4级。于禁年纪也不小了,他等不起慢慢升迁,刘备递出来的橄榄枝,他不能不接着:“我要出人头地!”

第446章 长安有求于青州() 
徐荣回头与董卓相见,报告战果:“激战近日,取得了小胜,给盟军造成超过1万5千伤亡,斩敌将裨将军鲍韬以下4317人。其中,敌主力鲍信之泰山兵伤亡不下五千,曹操所率的前军新兵较多死伤过半。我部、刘备、李傕亦死二千余,伤六千余。”

    董卓对徐荣大加称赞,赏钱十万。

    转头对李儒时,却毫无喜色:“几战下来,关东军越打越强,越打越多,我军优势不再,如何是好?”

    李儒:“雒阳狭窄,不足以供皇室、设百官、养军队,迁都之策,实乃长治久安之策,丞相勿疑,但速行之。”

    “丞相,荀攸求见!”

    “让他进来。”

    荀攸递上一表

    “刘备为何不亲来?”董卓仔细看了表章,又怒又气,扔给李儒。

    李儒一看便知刘备之意:“智谋之士多有相似之言,丞相不妨考虑下他的意见。”

    刘备的表章就放弃雒阳提了四点理由,大意为:其一,除了幽州突骑,袁绍还有张杨等领的并州狼骑和匈奴胡骑,很快就会卷土重来。袁术有孙坚为将,亦不可轻乎。

    其二,雒阳的经济趋于崩溃,军队的粮食都是问题,更不要说赏赐,支撑不起大规模的军队。军队纪律坏了,掠夺百姓,也没法管,造成了百姓和军队之间的矛盾,加深了百官和董卓集团之间的矛盾。

    其三,关东军事优势逐步形成。讨董联军,逐渐聚集,数量已经数倍于董卓军,袁绍数万,刘岱、张邈等数万,袁术、孙坚等数万,步兵无穷无尽,。

    其四,经过大半年训练和作战,从血与火中,关东军锻炼和提拔了一批优秀的将领和基层军官,士兵的战斗能力也有了很大提升。部队由善战的将领长期指挥,从兵不知将,将不知兵,到兵将互相熟悉,如使臂指。

    刘备的对策有三条:其一,破釜沉舟,北守南攻,集中兵力与袁术、孙坚决战于颍川、汝南、南阳,打通与荆州豫州的通道。

    其二,要稳固长安,除了固守函谷关、潼关外,还要从河东进入太原、西河,并州是关中左翼同时打通和安抚陇西,凉州是关中右翼。

    其三,秦得汉中而后向东以争平天下。益州富庶,刘焉之心难测。汉中为五斗米教占据,必须利用关中现有的人力优势收回汉中,否则时间长了,只依靠关中必然无法产生足够粮食、衣物、手工制品以供应皇帝、百官、军队。

    荀攸再拜:“雒阳,鸡肋是也,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望丞相早做打算。”

    董卓怒道:“刘备有私心吧,他的侧室苏媚来自扶风宋家,汉中太守苏固为五斗米教所败,逃回关中,他想报仇?”

    荀攸大方承认:“公私两不误。”

    “这才对,人人皆有私心。”董卓怒而复喜,自己是什么人,也把别人当什么人,“这次他还求青州牧?”

    荀攸:“此其一。其二,此为表功文书。”

    “我们可没太多钱粮酬功。”李儒接过文书,迅速扫视一遍,替董卓做恶人,“功劳没问题,要不给些官职?”

    荀攸:“都是些虚职,不如青州牧来的实在。”

    李儒与董卓互视一眼,心中都顾虑重重,自关东起兵以来朝堂与州郡交通几乎断绝,除了郡守由朝廷任命,长安雒阳对一两千里之外的制约就是没有制约。都担心刘备要做了青州牧,以州牧、侯爵、将军的名义,各县令长丞尉都可自行征辟,都尉、司马自行任命,青州根本不用再有求于长安。

    可是,长安有求于青州:物资上需要青州供应,政治上需要青州支持,人口需要青州协助疏散,通信需要青州疏通。。。

    冀、兖、豫、南阳、幽州都支持都关东联军,而青州是拥护皇室的标杆、护皇派士民所归,李儒几乎不敢想像失去青州支持的恶果,那就如同失去整个关东!

    李儒不寒而栗,指着荀攸,用有些沙哑的声音说:“青州牧这条决计不行!”

    荀攸很不高兴:“刘青州屡有大功于董公,董公如此酬谢忠臣?”

    董卓双手一摊:“荀侍郎,其他条件都可以谈。”

    “都可以?”荀攸:“那好,公孙度和辽南的事情怎么说?”

    。。。

    公孙度之心,在整个渤海。

    几个月时间,内诛田氏等不服之豪族大族,收其财富土地佃户,招揽、安定幽州青州流民,开垦田地,以军法编户。

    外则东北和睦扶余,嫁从女于扶余世子,吞并玄菟郡,此郡虽只5县,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军民习斗,女子小孩皆能开弓,又有武库、牧场和完整的长城、城塞,是辽东的东北部防线;西守大凌河、无虑(北镇、黑山),以拒乌桓;西南联合公孙瓒以通商贸。

    在南下、东进之前,公孙度还有个顾虑,北方的鲜卑和连、慕容部、段部等鲜卑拥控弦之骑兵数万,经常南下掠夺,导致辽东和扶余苦不堪言。

    之前和连曾经信任公孙度,而后公孙度又逃归汉朝,和连很是记恨。

    公孙度以重金、通商、美女、美器等为诱饵,几次派使者前往草原。对和连而言,刘备、公孙瓒都是死敌,相比之下公孙度就不那么讨厌。

    和连并非信任公孙度,而是十年以来,天气越发寒冷,冬季牛羊马匹倒闭无数,鲜卑急需来自中原的铁铜器、粮食、茶、烈酒、药、布匹。。。没有永远的敌人和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

    得到扶余帮助、和连通商,基本上解除北方威胁,公孙度这才能把郡中百姓、外郡流民组织起来,重兵数万全力南下争夺辽南。

    齐之北有渤海,又称少海,在汉代,渤海有四片海湾,朝鲜湾亦属于之。北面的辽东湾为公孙度占据,西面的渤海湾为公孙瓒、刘备、甄俨分据,南面的莱州湾、东面的乐浪湾(朝鲜湾)为刘备所有。

    整个渤海周边大陆是公孙度的中远期目标:“本官兵围沓氏、番汉就是要达成近期目标――占据辽东南部、东部、乐浪郡。

    之后东击高句丽,南入带方平韩地,西击辽西乌桓,威震海外!

    最终跨渤海海峡,西入青州,以逐鹿中原!”

    公孙度:“刘备即使跨海来救乐浪也不可能持久,只要占据渤海海峡北侧的沓氏,就能基本断绝青州与辽东的交通,本官才不相信青州有能力全年不间断大规模直航乐浪!

    没有青州支持的乐浪郡、带方郡,就是本官盘中之餐!一年、二年、五年,本官有的是时间,青州黄巾肆虐,刘备意在中原,不可能坚持跟本官耗下去!”

    公孙度不知道,他以辽东为中心,乐浪、带方为左翼,乌桓属国、辽西郡为右翼,的渤海大陆战略,与刘备以青州为重心、辽南沓氏为几何中心的环渤海海湾战略有着根本性冲突。等待他的不是有限范围的局部战争,而是两个政治军事集团的全面、持久冲突。

第447章 敖仓大撤退() 
为了进一步收于禁与泰山兵之心,刘备派了几名旧部入驻于禁曲,其一名为曲节从。军候即曲长,曲之节从,即军候副官。

    给于禁部新提供了弓一百张,弩五十张,箭箭矢万支,铁甲20副,皮甲100副,盾牌50个,刀剑300把,矛戟300把,车10辆,马20匹。

    “除了刀剑、甲略少,足够武装1000人!”

    于禁领到崭新武器,一点高兴不起来:“弓弩、兵甲配备如此精良,莫非要我立即与昔日泽胞对敌?”

    于禁越想越烦躁,担心十分,低着头前往帅帐参加军事会议。走进门发现刘备端坐主位低着头盯地图一言不发,周边聚集文武若干,相互间小声谈论着。于禁才来两天,只认识赵云、张飞、夏侯博几人,他向来守法严肃,想自己只是个军侯,就站在最外侧。

    荀攸轻声提醒沉思中的刘备:“君侯,都来齐了。”

    刘备:“喔,咱们开会,郗虑你给大家介绍下渤海形势。”

    于禁奇怪为何讲到数千外的渤海郡,仔细看过去,发现刘备眼圈青黑,眼睛发红有着丝丝血丝,而周围的文武都屏息去看刚刚挂起来的大地图,只听见呼吸声和郗虑解说声,气氛异样凝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