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起-第24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与其卢植等为敌,不如给卢植个闲职,将他留在京城,这样还能结好刘备、公孙瓒,并且天下人也会认为明公有容人之量。”

    董卓同意了,于是改迁卢植为博士,令卢植编撰史书、修订经文。

    卢植长叹道:“皇帝年少无错,岂能擅自废立?乱不远矣!”不忍见刘辩被废,理也不理,扭头走出大殿。

    董卓怒气冲冲,扭头对刘备说:“你是陈留王姻亲,为何反对?”

    “非也!废立大事,不可匆忙。”刘备从贴身衣物中取出一帛书。

    董卓看了,吃惊的下巴都快掉下,早就忘了跟卢植的冲突:“此事当真?此人在何处?”

    刘备:“千真万确,就在殿外。”

    “宣”

    “臣,太医令张奉觐见。”

    袁隗、袁基、袁术、王允的脸上青一阵白一阵,张让因袁绍、袁术而死,其子张奉这个漏网之鱼出现殿上,用膝盖想想也知道不是好事。

    董卓扬着帛书:“将相关经过一一道来。”

    “太医令负责太医、膳食、水果等,何太后指使太医、宦官给妃嫔饮食中加流产药物、寒性食材,又给皇帝膳中加泻药、慢性毒药。。。”

    “你血口喷人!”何太后从御坐上冲下来,欲打张让,被两边宫女拉住,口中尤大骂不已。

    张奉解开衣服、卷起衣袖,指着胸口、手臂上累累伤痕:“小臣张奉自问不是什么好人,却对得起何进兄妹,诸位都看看他们是怎样对我的!袁绍遣人逼死我父亲,王允对小臣百般侮辱拷打,所以我才把真想说出来。

    当今是嫡长子,先帝却未立为太子,又无传位诏书。先帝不满何家兄妹,不满当今可知矣!”

    董卓高声曰:“当今皇帝在丧期,今上却纳嫔妃唐氏,无人子之心,且威仪不类人君,今废为弘农王,立即之国。立陈留王协为帝。”

    太傅袁隗解弘农王刘辩玺绶,交给陈留王,而扶刘辩下台阶。董承、甄俨立即大喜着扶陈留王上座。袁隗使刘辩跪拜与地,北面称臣。太后嚎嚎大哭。群臣见太傅袁隗和弘农王都拜了,这才含悲跪拜,再无人敢出言反对。

    董卓接着说:“何氏逼死董太皇太后,向先帝下药,逆妇姑之礼,坏夫妻之纲,迁永安宫。”永安宫,在北宫外雒阳城东北角,太仓、武库之南(永安宫非永乐宫),又让甄氏携新皇刘协入住腾空的永乐宫(即嘉德殿在南宫内)。

    大赦天下,改年号为永汉,以此年号表示董卓并无篡位之意,而是意图在辅佐新皇。

    封董承、甄俨为侍中,荀爽、陈纪、侍中蔡邕等大儒为皇帝讲学,卢植被提出帝师行列。胡骑校尉刘备也兼任侍中、得以出入宫禁。

    董卓能顺利废立,当然离不开兵力优势,更因为得到了正牌外戚、董太后侄儿董承的大支持,摇身一变成为董氏外戚。

    董太后、堂兄董重,都被何进何太后杀掉,董承可谓是惊弓之鸟。幸好董旻将董承藏到城外,董承整日东躲西藏、担惊受怕,要不是董旻的保护,也被何进杀掉或软禁起来。从天而降的董卓,对董承既是救命的最后一根稻草,也是通向富贵的康庄大道。董卓一入京,董承跟着董旻第一时间拜访了董卓,扑到地上抱着董卓的大腿,一把鼻涕一把泪:“兄长,你总算来了。”

    董承丝毫不把自己当外人,董卓也因此以外戚自居,皇帝幼弱,皇太后和外戚大将军秉政本是两汉传统。

    董家与刘协只是太后、皇孙的关系,这外戚的距离有些远,董承建议亲上加亲,把自己的女儿给皇帝做妃子,女大三抱金砖。只可惜刘协才七岁,太过年幼,且在丧期,只能等待。董卓更希望把自己的女儿嫁给刘辩,可惜现在没有,只好找几个宫女抓紧造人。

    如今还有一事,对董家如鲠在喉……何太后虽然偏居永安宫,依然是十余年的正牌皇后、太后,太后扶持新君、临朝听政本是应有之意,董承因董太后、董重之死心含怨恨,又担心何太后复辟,多次建议董卓将她置之于死地。

    。。。

    永安宫

    何太后猛扇刘备一耳光,切底失底的吼叫:“活下来做什么?和秋月一般做你小妾么?”

    “你小声点,要不是秋月苦苦央求,我也不会冒极大风险来此。”刘备急忙拉她入怀,捂住嘴,“我也不强迫你,你爱嫁谁嫁谁,要独居也可以,到青州去、幽州去、海东都行,有秋月照顾,总会让你衣食无忧。”

    “放开本宫!不要脸!”

    何太后一把推开刘备,打开他捏臀上的手,“你助本宫登上皇后之位,又亲手把本宫拉下来,图得不就是这具躯体么,你死了这条心,永远别想再玩弄本宫。”

    刘备:“都到这个地步,你别发疯了。太后不过是个名号,董卓要就给他好了。你还年轻,保住性命最重要。”

    “你不是很能打吗,为什么不把董卓打跑?到时候凭着秋月的关系,封你做大将军好了。”何太后脸上一红,拉住刘备的手,“到时出入宫禁,要把人家怎么样,人家一个弱女子也没法。”

    真是个妖姬!何太后不到三十五岁,浑身散发着成熟丰满的美,身量高挑,胸大臀圆,多年来少逢恩泽更令她多了多男人臂膀的期盼,其中楚楚动人之态不足为外人道。太后的身份更如黑洞,散发着让人犯罪的致命吸引力。再加上何秋月昨日在榻上百般央求,没少用姐妹同欢来勾引许诺,这一刻,遂人能不动心。

第425章 平民之野望() 
少之时,戒之在色,刘备明年就跨入虚岁三十的壮年行列,身后有太多的人需要守护,岂能再像少年时见一个爱一个:

    “胜算太小,袁绍以袁家为支撑都不敢,何况我兵微将寡,你还是老老实实上表辞太后之位。”

    “拿开你的脏手!”何太后翻脸比翻书还快,满脸寒霜,“都怪你不肯与大兄、袁绍齐心协力,要不然本宫也不会沦落到此。”

    刘备:“罪魁祸首分明是袁绍,否则你两个兄长也不会死。我早就警告你要小心袁绍。”

    何太后冷笑道:“自从你纳了甄家的贱人,再也不跟我们一条心。袁绍或许有责任,但他反对废辩儿,因此不惜放弃官职逃跑。

    你呢?是你把张奉引来!是你背叛大哥倒向董卓!你才是罪魁祸首!就是死,本宫也永远不会原谅你,你永远别想再得到本宫!”

    是你是你都是你,怪你怪你都怪你。

    。。。

    “不可能!夫君让我离开雒阳?!”

    何秋月整个人都不好了。

    自从何进、何苗两位兄长被杀,何秋月就放弃跟张奉的夫妻之情。即使政治智慧不高,也知道自己和姐姐何太后能依赖的人不过袁绍、袁术、刘备、卢植等数人。

    汉代对男女之事情比后世更开放,前几天袁术专程上门提出了一个匪夷所思的要求:把何秋月让给他,辅佐他登上外戚大将军之位。刘备当场目登口呆,倒是何秋月对俊美、高大、家世更好的袁术抛了两个媚眼。

    董卓行废立之后,形势急转而下,人人躲避何秋月如瘟神,袁术亦再未提及。何秋月遂收拢心思,对刘备百般讨好,千依百顺,万般妩媚,恨不得整个人都挂在刘备身上,恨不得立即就怀上刘备的孩子。只求能保住姐姐何太后的性命。

    如今刘备既要离雒阳,可知姐姐的结局,她不由靠在刘备肩头嘤嘤哭泣,十日之内先后失去兄长、姐姐的照顾,她只不过一个无法独立的小家碧玉,十年荣华富贵,如过眼烟云。

    。。。

    几天后,在假死药丸、鸩酒、白绫之间,何太后选择了后者。

    三尺白绫,一段芳华,繁华落幕,此恨绵绵。

    何氏兄妹是一段平民的传奇,坊间常以昔日卫子夫、卫青兄妹作比。虽然前者功绩和名声远不能媲美后者,权力却犹有过之,重要的是两者且皆出自贫民,皆跨越了所有阶层,平步青云,扶摇直上。

    一位平民女儿以姿色成为皇后,一位杀猪杀羊匠登上大将军之位,他们虽然化为一坡黄土,却依然给了无数爱做梦的少男少女以梦想,给无数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父母以希望。

    只可惜何皇后最终也没有意识到,袁绍和党人把他们推上了高位,又亲手给他们挖掘了坟墓。

    张让董卓只不过是把他们推下坑而已,而他们的死,又将成为袁绍长成长为粗壮大树的肥料,攀登权力高峰的垫脚石。

    。。。

    “何进兄妹对我宋家犯下的罪孽,今日终于还清,父亲兄长终于可以安息!”

    宋佳点燃香火,盈盈而拜。

    “十二年以后,宋家终于得以平反,恢复了名誉,多赖姐夫之能,多上天眷顾。”宋波笑得如同一百多斤的孩子,他千算万算不知刘备为何把他从扶风待到雒阳为属吏,成天小心谨慎,如今与宋佳、宋典等人重逢,不由喜极而泣。

    “冤有头债有主,人在做天在看。何家兄妹多行不义必自毙!”在宋佳眼中何进兄妹这对屠户兄妹曾经的位居高位给所有小三小四小n树立了极不光彩的目标,他们要是不死简直就是大汉的悲哀。

    “姐姐别哭坏了身子,夫君要心疼的。”王荣也支持宋佳,两人携手来到雒阳,不仅劝告刘备不要调幽州、青州兵入雒翻盘,还要求不要救何太后。

    面对妻子、侧室、几个孩子的要求,刘备能做什么?家眷不在,打就是了,家眷在旁,万一输了,后果或许比何进兄弟更惨……妻女归他人,儿子被软禁或杀掉,想想都可悲。现在他能理解袁绍为何不敢发动,董卓来的太突然,袁绍或者也有所顾忌。

    刘备冷着脸说:“雒阳还有的乱,你们明后天务必离开。”

    他感到心力疲惫,同样出生中下阶层,能够理解何进兄妹的十几年来的万分艰苦和最终的绝望。世家豪族、边郡良家子几乎是大汉最重要的政权基础,两者相继背叛打出致命一击,不得不让人产生深深的戒惧。

    。。。

    荀府

    荀攸:“何进无谋无能,因淑房之宠,袁氏之助,而窃据高位,登得有多高就摔得有多狠,令人唏嘘。”

    “彧儿辞官回颍川了?竟然不辞而别,一点也不懂规矩!”荀家之前对荀彧更重视,如今何家已灰飞烟灭,荀彧与唐氏的婚姻就让荀爽如鲠在喉。

    “他可能是怕连累我们。”荀攸话锋一转,“仔细想来,董卓背后有高人为之谋划,或者是那个李儒?”

    他们并不知道,李儒之外,还有目前不知名的贾诩。

    荀爽:“董卓只花了数天时间,就能通过同乡李肃收买吕布,消灭和吞并丁原带领的并州兵数千,可见,他在军中基础深厚!”

    荀攸:“董卓应是通过同是雍州、凉州人的老乡情谊,大肆收买南北军将士。董卓之弟董旻本就是南军奉车都尉,董卓早年当过羽林郎,也与许多将领相熟悉,再加上董承之兄董重曾经为车骑将军,董承知道南北军中哪些人哪些人能用,哪些人不能用,哪些人是骑墙派。”

    荀爽:“袁绍虽名声在外,毕竟出生世家,有些手段就不屑于用,也没法用。因为从根本上讲董卓就来自西北边郡良家子、起自行伍,一步一个脚印。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