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起-第21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击。之后,驱赶着溃军一路南下。

    张饶、管亥、昌霸等人此时已经有二万余壮丁,十万众,连营数十里,打黄巾旗号,遮天蔽日,威风凛凛,辎重千车,根本不把刘备放在眼里,整顿人马,出营迎战。张饶之前见刘备在黄县,只有数百骑兵,也根本没想想到刘备在很短时间内组织万人。

    刘备自居中军,令管承、滕和在前,接战二刻钟,见敌军人数虽多,却乱糟糟无序,即使牵招、张飞、太史慈等人帅骑兵攻其侧后,穿插奔驰,追逐首脑。

    黄巾军见骑兵冲突威势,皆惧,纷纷披靡避走。张饶抵挡不住,双方士卒混杂,又不便射箭,遂在阵中逃避骑兵。

    张飞、太史慈是何等人物,皆能万军丛中来去自如,取上将首级。

    张飞死死盯着张饶逃窜背影:“杀掉那个领头的!太史子义别与我抢!”

    太史慈怒道:“休拿上官职权压我,我来君侯麾下还无甚功劳,张饶正是敲门砖!”

    张饶亡魂大冒,丢弃旗帜,脱去头盔,装作小兵逃窜。

    张飞气得哇哇直叫:“气死我了,张饶这个胆小鬼!”

    太史慈使人挑起张饶头盔,大呼:“张饶已死,你等还不投降?”

    管亥虽勇烈,也独木难支,遂向南逃窜。

    一战而大破黄巾,追亡逐北,黄巾数千人淹溺于潍水,张饶、管亥等变异姓名逃走。之后,刘备围困迫降驻守营寨的昌霸,从昌邑海陆并进东返黄县,沿渤海南岸扫荡、收降黄巾。

    共俘虏黄巾、流民五万余人,粮食数万石,车千粮,布匹财物难以计数,加上之前投靠的管承等流民帅,慕名前来的灾民,一时间,在黄县城外就聚集了近10万流民!

    10万流民,仅吃饭就是大问题。

    种田,需要时间,需要安稳的环境,想在动荡的局势下,在流民、盗匪随时侵袭下,把田种好,无异于痴人说梦——青苗会被践踏,稻穗、麦穗会被人抢割,粮仓会被攻打,集镇会被抢劫。

    与其被动防守,不如主动出击。

    问题是,打击谁?或者动谁的奶酪?

    邴原:“莫非要向富户下手?地主家也没多少余粮啊。”

    还能怎样?

    在邴原认为,在管宁的经验来看,迫使大族们开仓放粮赈灾,都是不二法门。

    在青州刺史焦和心目中,这个均贫富的理论也有很市场,他竟然公开张榜,让各地世家豪族承担起责任来,救济灾民流民。

    辞官返乡的刘繇,居住在不其的伏完,故乐浪太守滕述,故渔阳太守公沙孚等都是东莱有名的富豪官宦之家,他们极其反对焦和的策略,带着数十个青州世家豪族代表前去找焦和‘理论’!

    然而,焦和是个很书生气的人,第一天不欢而散,第二天就让这一群人吃了闭门羹。

    “贤弟贤侄要为我们做主啊!”

    伏完、刘繇、滕述等人都是刘备故交或故识,滕述之子滕和干脆就是刘备征辟的属下,之前各有立场,如今难得意见统一地反对焦和。他们说不动制定政策的州刺史,就来给执行政策的太守刘备施压。郡中不少官吏都是世家豪族子弟,或受过世家好处,伏完甚至暗示,郡里一旦强征粮食,他们就撒手不管郡中诸事,让刘备做个无手无脚、政令不出郡府、寸步难行的光杆太守!

第373章 郑玄荐才刘备安郡() 
对于东莱北海世家豪族的自私自利言行,刘备十分愤怒,怒斥他们过河拆桥。

    “伏家佃户数千,堡坞坚固,黄巾若来,我自当之,何须君侯!”伏完说罢拂袖而去。

    “不其侯,留步。”滕述急趋将伏完拉住,“即使真要走,也把话说完啊。”

    “哼!目光短浅!”刘繇斜看了伏完一眼,上前而拜,“君侯解牟平之围,牟平县刘家等愿意贡献3千石粮食为军资。”

    伏完皮笑肉不笑地说:“给刘府君面子,本侯亦捐1百石。”

    太守一般尊称府君,刘备有静海乡侯之位,故众人皆进一步尊称为君侯。伏完口称府君,意在提醒伏家是不其县侯,比刘备的静海乡侯大得多。

    刘备:“不其侯捐献太‘多’,本府收受不起。前些日子黄巾十万众围困昌邑,本侯一战破敌。不知道不其侯遇到十万黄巾,想用多少粮食来招募徒众,或是捐献多少粮食给黄巾买命?”

    伏完听明白对方话中威胁之意思,脸上阴晴不定。若是数千黄巾围不其,伏完还真不怕,要真有数万,谁心里也没底,脚下也就停步。这事很好打听,滕述等就是北海人,稍微一问即知,也不怕刘备唬他。

    公沙孚、滕述等没有再理会伏完的犹豫,而是代表各县认捐,都不在二千石以下。

    伏完这才发现问题,公沙家是北海国胶东侯国人,滕述是北海剧县人,两人根本没有给东莱太守刘备捐粮食的义务。莫非黄巾十万众围困昌邑是真的!

    伏完躲到一旁,拉住好好先生北海安丘人孙嵩询问。

    孙嵩:“不其侯不知道?天大的事不知道?”

    伏完脸上有些发烧:“去了一趟雒阳,回来路上采买些粮食,青州的事反而不清楚。”

    “那我给不其侯讲讲。”

    孙嵩仿佛没有看出伏完的自抬身价,语气中带着一丝得意,他学问中上,算不得突出,以乐善好施,提携相邻著称,曾经冒着破家灭门的风险窝藏重犯赵歧,又曾资助过郑玄,因此名声大振,位列青州名士。孙嵩还给邴原写过介绍信,因此在东莱郡诸官吏心目中地位超然,能得到许多内情,号称全知道。

    孙嵩将张饶、管亥、昌霸等人如何抢劫、围城,北海太守如何束手无策,刘备如何救援。。。捡重要的讲了一遍,语重心长地说:“青州缺粮,不其侯舍不得我也能理解。可静海侯要的是军粮。当初救援时,静海侯没谈条件立即就来了,如今有困难,我们北海人也不能忘恩,否则下次乱起谁来救我们?”

    1石200钱,2千石就是40万钱,伏完没有亲眼见过铺天盖地的黄巾,无切肤之痛,始终犹豫着下不了决心。

    这时,门口传来吵杂声,围观的世家豪族代表们自动分开。

    众人都纳闷谁这么大的派头:“莫非州刺史焦和到了?”

    一名葛布方巾的老者大步而入,他衣着普通,可是府衙中几乎所有衣着华贵的人都向他下拜。

    “郑君!”“郑博士!”

    来人乃是关东第一巨儒,大汉古文经学第一宗师,郑玄,郑康成!

    郑玄有杜密故吏(杜密与李膺同为陈蕃之下的党人核心,病称‘李杜’)、马融之徒、大将军属吏、三公属吏、博士等多个头衔。党锢解除后大将军何进曾经多次征辟郑玄,郑玄只与何进见了一面,以示尊重,第二天就不告而别,三公两次征辟则根本不去。

    今年,在大将军、三公推荐下,皇帝刘宏征辟陈纪、郑玄、荀爽、申屠蟠、襄楷、韩融等十四人为博士,陈纪、郑玄分别都写了谦卑的奏章,表示愿意接受征辟,可惜遭父丧守孝不能行,待守孝期满再赴雒阳。

    皇帝也认可,表示待三年孝期过了再行征辟,因此世人都尊称一声“郑博士”。

    “师叔!”刘备急忙从主位上下来见礼,请郑玄上座。

    郑玄见厅中人物荟萃,也是摸不清头脑,只是说:“听说你改进了造纸术,发明了印刷术?能像印章一般印刷书籍,可能印刷经书?”

    刘备:“目前质量还不高,需要改进,平日军务、政务繁忙,没半年怕是做不出来。”

    众人都是一惊,心想刘备若能印刷经书,就一定会一并附带马融、卢植、郑玄的注释,青州到时候岂不是“郑学”一门独大?可了不得!

    “这有何难!”

    郑玄哈哈一笑,拉出身后一名略胖中年:“这是左伯,字子邑,是你东莱子民,平日常到高密与我交游。子邑之纸,妍妙辉光,光滑如镜。子邑之书法亦工整,闻名州郡。”

    刘备拍掌大喜:“怪不得小侄找不到左兄,原来被师叔藏起来了。听说师叔麾下子弟人才杰出,犹如孔门七十二贤才,今东莱才遭兵灾,百废待兴,小侄初来乍到,府衙空旷,还请师叔推荐十个八个。”

    郑玄:“你这滑头,在座的诸君都是大宦名士,哪里轮得到我来推荐。”

    刘备:“人是故人好,小侄最信得过师叔。”

    郑玄向周边行了一圈礼,“我这师侄,年少气盛,不当之处,还请诸位多担待。”

    众人将刘备与郑玄间的亲密看在眼中,各有心思。

    刘繇心中火热,想着自己与刘备是旧识,若得郑君推荐、或在刘备面前给个好评,定能在郡中谋一重要职务,日后立功、升职也容易些。

    孙嵩想着族中有数人曾在郑玄门下求学,登堂入室的就又二三个,一定要让郑玄推荐。

    公沙孚后悔让子弟学习今文经学,与郑玄、卢植一门不对路。

    滕述万般庆幸过去担任乐浪太守时给刘备开过绿灯。

    伏完心中一沉,越发担心因刚才的恶劣态度与刘备结怨。

    同样是州郡大吏,不知不觉中,所有人都把北海相、青州刺史等人当做空气,把刘备当成干臣,当成春之甘霖。太平时节,官吏之间难以分出优劣,如今青州乱起,洪灾、海侵、兵灾接踵而来,谁能做事情,谁能救急难,谁在裸泳,谁只会动嘴皮子一望可知。

    郑玄的出场,不知不觉间,抬高了刘备身价,缓和了刘备与东莱、北海世家豪族的紧张关系,拉近了距离。在场者陆陆续续认捐超过5万石粮食,市价超过1000万,暂时解了流民燃眉之急。

    投桃报李,在郑玄的点评或推荐下,刘备上书推荐刘繇为昌阳县长,新征辟了公沙孚侄儿公沙卢,东莱左伯,孙嵩族人孙邵,郑玄徒弟孙乾、刘熙、郗虑、国渊等人为诸曹掾、佐吏。

    刘繇不必细说,历史书上的扬州牧,小霸王孙策不至,袁术、孙贲、吴景对之无能为力。公沙孚兄弟五人号称“公沙五龙”,个个任职郡县,公沙卢作为子侄一辈中的杰出者,家学渊源,做个县长应能胜任。孙邵刘备没听说过,郑玄赞之为廊庙才,孙嵩评价孙邵博学笃行,严谨周密,肚量颇大。

    孙乾,字公乾,北海国人,历史上就跟着刘备,出使袁绍、刘表,皆能不辱使命、达成协议,雍容风议,见礼於世。郗虑,字鸿豫,兖州山阳郡人,记忆超群,反应敏锐,善于辩论,言辞犀利。国渊,字子尼,乐安郡人,嫉恶如仇,节俭朴素,最近正深研农家著作,身体力行,躬耕田亩。

    最奇怪的是北海刘熙,字成国,世人多求当大官,刘熙却要求当小官、当闲官,俸禄够一家人吃饭就行。郑玄称赞他文理深奥,仔细入微,耐得住寂寞,能继承衣钵,开一派先河。刘熙立志以杨雄的方言、许慎的说文解字为榜样,正在写一本从语言声音角度推求字义由来的著作,郑玄暂为之取名为释名。

第374章 权利如美人() 
后汉不设郡都尉,亦无按察使负责刑狱诉讼,以无提学负责教育考试,太守掌行政、司法、军事、人事、教化诸大权于一身,权力集中且膨胀,凡事皆有极大自我裁量权。

    每天,数十上百人等着请示汇报,青春靓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