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起-第2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现在只能祈祷他们侥幸避过海啸。

    。。。

    连续救灾三日,公孙范、公孙续每日求见数次,恳求刘备出兵:“若再不救援,伯圭怕要断粮了。”

    此时刘备每日除了救灾就是望着东面的渤海发愣,谁劝也无动于衷:“如今夏侯大哥,荣妹、敏英等生死不知,我方寸已乱,根本无法无法指挥军队,或者你们自行突破防线运粮食。”

    公孙范只好答应。

    此时刘虞来到静海,参与救灾,他命令鲜于辅等帅步骑兵三千,走卢龙塞翻山越岭前往救援。

    鲜于辅出发半日后,王荣、夏侯博的舰队,奇迹般的出现在静海港的地平线。

    夏侯博兴奋地下船:“黄海的风浪更要大些,我们早早在沓氏(大连金州)停泊,幸而躲过风浪,有二艘船破损,人员损失不大。”

    刘虞此时建议刘备:“海边道泥泞难行,建议走卢龙道,发大军前往,追上前锋鲜于辅,我们必能胜。”

    刘备面临的是与历史上曹操征塌顿同样的问题,想走海边道不成,遇到天降大雨,浅不通车马,深不载舟船,随后以田畴为向导,改走卢龙道。

    可刘备会走卢龙道么?

第366章 鱼入大海化龙蛇() 
五月中旬,蔚蓝的海中,星罗棋布,冒着再次暴雨、巨浪、风暴的危险,数百艘船从静海港驶出。

    因为渤海沿岸洋流为逆时针方向,也为了免为沿海之人知晓,船队借着烈烈东南风,浮海而东,因为担心飓风,每船只半满,船舱底部装着厚厚的粮食和压舱砖石。

    五日后到达同纬度沓氏县(大连市金州区)附近。

    沓氏县长乃是刘繇从兄弟刘政,对蔓延数里长宽的庞大跨海舰队十分惊讶:“恐怕这是我见到的规模最大的舰队,百舸争流不过如此!

    我们宗族也有几十艘海船,不少比刘校尉的船更大,却没有这种规模。”

    刘备当然也也没有这么多船,舰队隶属于刘家、耿家、田家、公孙家、麋家、夏侯家等共同财产,平时在环渤海,黄海运输、贸易,这次紧急抽调在一起,倒不是为了故意招摇。

    沓氏县位于渤海口,分割控遏渤海、黄海,得沓氏北可入东北、南可望青州,西可遮蔽广阳、静海(北京、天津),东可往朝鲜半岛,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由于黄海洋流也是逆时针方向,从徐州、乐浪、耽罗北上的船队,都要经过沓氏或庙山群岛。这个时代,只有少数人掌握了同纬度跨海直航技术,青州船队并没有多少敢于不经过庙山群岛、沓氏,直接开往乐浪,从青州临淄、黄县、芝罘等渡过渤海海峡的船队也要经过沓氏。

    沓氏县西南有一处山石嶙峋、少有田地、水深浪大的海湾,这里十分不适合耕种,只有一个渔村和数十户渔民居住,依靠打鱼和向来往船只兜售海产、食物,补充淡水,担当水手过活。

    二年前,王荣买下了数十顷地,建设港口、仓库、堡坞。

    当时县长刘政以为她疯了:“如此荒芜贫瘠、海风巨大的之地,竟然有人买?”

    就连糜竺也十分意外,未有跟进:“荒芜若此,买之何益?”

    王荣笑了笑,也不知道刘备为什么买这块地,但她有信心。这么些年过下来,她还真没发现夫君在投资上吃过大亏。按照刘备的想法,将之取名为――旅顺港!

    寄希望于海上旅途一帆风顺。

    很快,旅顺港就让刘政、糜竺等人大跌眼镜,港口外确实风浪不小,只要通过老虎尾、黄金山之间宽不足1里的水门,旅顺湾内就风平浪静。其肚大口小的特点,也使得周边的海盗难以入侵。旅顺港与正东面的乐浪郡朝鲜(平壤)、正西面静海距离相当,都为700余里,同处于北纬39度。与东北玄菟郡治高句骊(沈阳)、西南的东莱郡胶州、齐国临淄、东南的乐浪郡海冥亦约700里。距离辽东郡治襄平(辽阳)、辽西属国昌黎(义县)约600里。

    旅顺港是名副其实的渤海黄海之分界,处于辽东半岛、朝鲜半岛、辽西乌桓、山东半岛、渔阳渤海郡的战略中心点上!相比于沓氏位于的金州,旅顺港距离半岛南端更近,从平壤到静海,从青州到襄平以旅顺作为中继站,能够减少绕行半岛南端的路途,比沓氏作为中继站能节省一天时间。

    旅顺比沓氏更适合海运,过境的船队更喜欢停靠旅顺;沓氏比旅顺更适合陆海联运,平原、山上的百姓更乐意到较近的沓氏买卖毛皮、野味、山参、草药、木材、粮食、漆器、盐巴。旅顺和沓氏(旅大)就像一对双子星,一双东珠,在大汉北方贸易上熠熠生辉。

    。。。

    休息一夜,补充了淡水、蔬菜,继续北上,继而北上。由于顺风,一天一夜便行到目的地,趁海水倒灌徒河(锦州)旁边的小凌河,数十支船蒋帆并用,冲到徒河城下。数千人放下小船、木板,兴奋地冲上岸。

    乌桓属国靠海背山,地势低洼,水泽密布,加上刚刚糟了洪灾、爆风、巨浪不久,海边一片泥泞,踩上去能够末过小腿,正常情况下难以迅速登陆。围城的乌桓鲜卑放松了警惕,根本没有料到汉军能借着海潮涌入徒河从徒河码头登陆,没能够迅速调动大量部队。

    守城士卒士气大振,在田楷指挥士卒冲杀出来,与刘备里应外合,打败周边乌桓人,也将许多乌桓克部落压制在小凌河以西以南的区域,为继续登岸,被蜂拥而来上万汉卒击败或投降。

    一天下来,获得马匹三千余匹,牛羊二万头。以马武装汉卒,以牛拉车,以羊为食物餉士卒。第二日,沿着浅丘陵地带,约3万汉军北上百余里,击溃昌黎城外之敌,营救出城里的公孙越。

    一路上如此顺利,既是因为暴风海啸让丘力居放松警惕,也因为鲜于辅、公孙范从卢龙道进逼,吸引了丘力居主力。等到五日后,丘力居回过神来,与刘备战与柳城外,讶然发现刘备军骑兵比例竟然有一半。原来公孙氏在辽西属国极有威势,不少乌桓部落投效,刘备军竟然越大越强,超过3万5千人,其中骑兵1万5余,俘虏2万余,至此,再也不怕乌桓鲜卑骑兵。

    连战两场,丘力居、蹋顿不能胜,便引兵而退,意图北上草原,以避汉军锋芒。公孙瓒部原本五千人,被围困了四个多月,早就到了肥的拖瘦,瘦的拖死,杀马、粥皮甲、甚至吃死人肉的状态,只剩下三千多点,再不能继续作战。刘备于是建议修整一日,退回昌黎。

    吃好喝好睡个安稳觉,公孙瓒早上起来,恢复力气,怒发冲冠:“死了这许多人,怎能退?我有余勇,当带队追敌。”骑上新配备的马,冲杀向北。

    “兄长”刘备急忙拉住。

    公孙瓒:“你要拦我?怀疑我身体受不了?”

    “自然不怀疑。”与公孙瓒一起作战时,刘备往往尊公孙瓒为主。论鼓舞士气,践若机发,决胜于两阵之间,刘备自问不如公孙瓒。尤其是亲帅骑兵,身先士卒,陷锋突阵,公孙瓒更是厉害。

    刘备:“还请兄长率领骑兵,以三十里为限,不要深入追敌,步卒不能没有骑兵遮蔽。”

    公孙瓒见周边骑兵有的是公孙续般力气未养成的少年,有的是满脸皱纹的老脸,也是惊讶:“罢了,还打什么,退吧,我断后。”

    。。。

    五月底,回到辽东属国昌黎,公孙瓒、刘备即抓紧时间屯田种粟,争取抢一点收成。

    从雒阳又传来了坏消息——青州、徐州黄巾复起,攻没郡县。

    皇帝急忙下诏,让各地善将兵之士自荐,大汉帝国,急迫需要能斗的鹰犬。

    刘备知道,机会来了,逆风而行,趁浪而起,鱼入大海,蜕皮化龙蛇!

第367章 伊尹霍光之事() 
王芬乃兖州东平寿长人,与同州人度尚、张邈、胡毋班、王章、刘儒等人位列党人“八厨”,在世林中既有名声。从中平二年开始担任冀州刺史,已有四个年头,在换刺史如同换晚餐般频繁的东汉后期可谓凤毛麟角。

    王芬确实有过硬的成绩,四年来收纳流民,剿抚叛乱,治军理政,将冀州治理得井井有条,黄巾不复为乱,盗匪不再聚集,民生富饶,百姓归心。

    可王芬也有许多忧愁,以公论,皇帝要求的赋税越来越重,宦官党安插的人手越来越多,根本无法完全实施他心目中的仁政!冀州也远未达到他理想中的安康富饶、轻徭薄赋。以私论,王芬是党人,曾经丢官去职、流亡藏匿,前后禁锢长达十九年,王芬当冀州刺史四年,功劳不可为不大,给朝廷提供的赋税不可谓不多,皇帝始终不给他升为二千石,也不转为州牧,看到刘虞、刘焉、黄琬等人皆以二千石出任州牧,王芬心中更不平衡,对皇帝哪有忠心耿耿,只有不满。

    王芬派去雒阳活动求官的许攸,垂头丧气地回报皇帝身边宦官的意见:“爱卿治理冀州颇有成效,可为二千石太守国相,考虑到卿家清正廉洁,只收五百万钱。”

    “昏君!昏君!”王芬彻底愤怒了,“要做太守,二年前早就做了,还等到现在!皇帝对不起我,对不起我的功劳,对不起我失去近二十年党锢时间!”

    从意气风发的到垂垂老矣,王芬已经五十余岁了,再也没有时间等下去,就在他准备四处筹钱买官时。遇到了两个人。故太傅陈蕃子故鲁国相陈逸与术士襄楷。

    襄楷是个奇道,善于卜卦,有时候能预言成败,颇为灵验。但他最擅长的是给年龄较大的男子传授技术,名曰‘房中术’“健腰丸”、生子秘诀。在这个男多女少的时代,士人们从不以襄楷为浅薄,而是备上厚礼,认真学习,争取天天向上,耐力持久。故而襄楷在官僚、士人群里中极受欢迎。

    陈逸从鲁国相卸任,满腹牢骚:“皇帝卖官鬻爵,让我们这种清官下台,给买官者开路,可悲可叹。如今国家多灾害、叛乱,就是上天给的警示啊,皇帝身边多妖孽!”

    襄楷说:“我夜观天文,紫微星不明,周边星光混沌,不利宦者,黄门,诸中常侍、宦官党一定会族灭!”

    陈逸大喜:“可怎样族灭呢?”

    襄楷打死不说:“此天机,岂是我等凡人能窥测,算出不利宦官,我已经折寿。”

    王芬:“如果真是这样,我愿带头驱除宦官!”

    王芬、陈蕃、襄楷等于是一面招募豪杰,一面上书言事:黑山贼攻劫郡县,欲合冀州数郡之兵,共讨黑山。

    恰好皇帝刘宏夜不能寐、身体不康,思乡难眠,欲北巡河间旧宅祭拜父亲。

    王芬等打算放皇帝去河间,然后以兵截断归路,诛杀雒阳诸常侍、黄门,废帝、立合肥侯。于是将打算告知党人领袖之一、中军校尉袁绍。

    陈逸与袁绍都是党人领袖,前者继承了陈蕃的政治资源,后者继承了李膺的。黄巾之乱前,袁绍被党锢,守孝汝南,无所事事,于是厚结党人,与陈逸、王芬等人结下了深厚友谊。

    “这样天大的事情,竟不先问我,竟然擅自行动?”袁绍得到许攸口述后,也极为惊心。

    许攸说:“机会难得。”

    袁绍心想,怎么能立合肥候?要立也是立史侯(刘辩),出言反对:“就怕仓促起事,难以成功。”

    许攸:“我看陈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