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起-第17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傅燮属下有不少北地精锐,长期与鲜卑作战,战力极强悍,不一会就将何风射杀,将何曼射退。

    面对城内暴动的黄巾,郭图、荀衍、荀彧、张仲、杜佑等英勇世家子弟,带着新组织的壮丁,守住各条街道,将城内起事黄巾分割数块,一一解决。

    原来皇甫嵩、王允早就想到黄巾可能挑动城内流民起事,得到文太守,荀、郭、钟、韩、赵、辛、淳于、陈、唐等颍川世家大力支持后,召集世家嫡系旁支子弟、普通壮丁、工坊工人、马队、流民等万余人,得各家捐赠粮食五万石,钱百万。

    皇甫嵩、王允还征辟长社钟繇,阳翟辛毗、辛评,太尉郭禧后人、阳翟郭图,颖阴荀衍、荀谌、荀彧,许县陈纪、陈群父子,张仲、张礼、杜佑。。。。为吏,一时间人才济济。又将阳翟城内分为井字形的9个区域,分别以世家豪族俊彦为尉,日夜巡逻,纠察不法,城内黄巾的行动早就又世家豪族子弟报到皇甫嵩耳中,于是镇压暴动也就手到擒来。

    。。。

    波才见攻西、南两门不成,煽动城内暴动也不成,于是拣选勇士,催促士卒,派出20队,每队2000余人,蚁附轮流强攻不停,主攻当然是没有护城河的东门。同时每日填土为攻城道。

    为了减少损失和积蓄力量,皇甫嵩将在颍川招募来的钟繇、郭图、荀衍、荀彧、张仲、杜佑和万余人派上城头,以弥补兵力不足。

    这时代即使是文士,也多熟悉武艺,由于世家子弟营养更好,往往相对于平民更加健壮,因此杀敌之时,争相踊跃,箭矢如雨、刀剑相加而不退。

    经过数日大战,波才付出上万伤亡,依然无法攻破阳翟。

    面对无穷无尽装备破烂、蜂拥而至的黄巾,官军伤亡虽少,士卒却都渐渐疲惫厌战,尤其是不能理解黄巾轻视生死的疯狂。

    傅燮担忧地说:“士卒动摇,怕是不利。”

    皇甫嵩看在眼里、急在心心里,连续几日给士卒加餐,走访每一营鼓舞士气:“本帅已有破敌良方,五日之内必破黄巾!你等都将立下大功得富贵!”

    。。。

    一夜,天空无月,东南风呼啸。

    皇甫嵩对王允说:“若用火攻,必能克敌!”

    王允:“可是风从东南而来,不会把自己人烧到?”

    皇甫嵩神秘一笑。当即派属下护军司马傅燮帅杨定、胡轸、皇甫郦等帅骑兵潜出城外,人手皆持刍稿。

    半夜,黄巾中军大营、南军大营同时火起,由于中军大营扎营借助了民居,因而营寨不整,尤其是多木质建筑,南军大营靠近河流多草木,一烧之下,风助火势,从营寨南面烧起,不断向北面、西面扩展。

    同时南方、西方同时亮起无数火把,官军进攻的鼓声不断响起,黄巾南营中喊杀声四起。

    皇甫嵩立城楼之上,亲自擂鼓,面不改色心不跳说着谎话:“雒阳来的援军到了,正在南面、西面袭营,儿郎们再不出击,功劳别被人抢走了!”

    于是众士卒皆踊跃,鼓噪大呼出东门,杀向波才的中军大营。

    何曼闻声聚集部众抵挡:“儿郎们休怕,截天夜叉何曼来也!”

    文丑带数十骑,一马当先,伏在马上,策马直冲,长枪突然伸出刺何曼于马下:“南阳文丑斩贼将何曼,黄巾还不投效?”黄巾遂大乱,四处奔走。

    波才见四处火起,又不知何曼等人在何处,东、西、南都有官军的喊杀声,火势又越来越大,于是带着亲信部众数千人,过颖水干流浮桥,向东逃走,进入东大营据守。

    由于缺乏肉食、黄巾士卒不少都有夜盲症,难辨敌我,四处奔逃,互相践踏。东面的浮桥,南面的两座石桥,就成了争先恐后过得“独木桥”,这时,颖水上游浮来数十火船,直冲浮桥,过浮桥的黄巾更是害怕,互相推揉,溺水者无数,颖水为之不流。

第304章 京东板栗 荒年之粟() 
王荣气呼呼地扭着刘备耳朵:“刘大耳,泉州距离静海就几十里路,你就不知道回来?”

    刘备:“夫人啊,为夫不是忙的不分昼夜吗,你看县衙外面还排着长长的队。快松手,好多人看着呢。”

    一旁的田豫、李山赶紧背过身、低下头。

    王荣脸上一红,手上力气就松了些,被刘备一把搂到怀里坐在大腿上:“别,好多人看着呢。”

    刘备:“谁敢看?”

    田豫、李山赶紧捂着偷笑的嘴带着一众卫士出门,不忘把书房的门关上。

    “这下没人了。”刘备搂着怀中玉人来了个长长的法式,湿吻。双手也自然的上至峰峦下至翘臀。

    王荣只觉得浑身软软的,力气一点点被抽干净,也就任温存。好半响清醒过来,发现被掀开外衣,两个要点被握在刘备手中,急忙推却,被火烫了一样的站起来:“别外面好多人呢!晚上好不好。”

    声音甜腻的让人沉醉。

    刘备与王荣半年不见,颇有小别胜新婚的感觉,两人吟吟地对视着,眼里满都是情谊。

    “啊!你又受伤了!”王荣见刘备手臂上裹着白布。

    刘备:“没什么大不了的,别担心,不疼。”

    王荣江绷带拆开,轻轻抚摩还没有愈合的伤口,顿时眼泪就掉下来:“都是二千石大员了,怎还这样不小心,每次都亲冒矢石。你若有意外,让我怎么活下去?”

    刘备将竹简绢帛往案一放:“别说这些了,走,我们去泉州县街上转一转。”

    王荣咬着手指头:“你就不管那些重要的政务?不管外面等着接见的大小官吏、豪族?”

    “今天我什么都不管,就陪荣儿。”刘备拉着王荣,打开门大声说,“各位今日请回吧,若有要事,可明日再来。”

    拉着王荣就出门,也不管门外目瞪口呆的官吏、豪长。

    。。。

    到了二千石,白天想过二人世界,想如一般百姓一样自由的逛街,其实是根本不可能的。

    李山、田豫等十几个人全副武装,护卫前后左右,这还是刘备想尽量低调和结果。

    泉州城刚刚经过战争,街道中人不多。作为护卫首领,李山有他的职责和担忧的理由,一点不敢放松。刘备虽然是首上司,也不能违背一众部下的善意而支开护卫。

    刘备、王荣两人相互偎依,享受着难得的平和与温情。

    “燕山板栗,二钱一汉斤,二百二十钱一石,买一石送二十钱!”

    王荣:“我要吃板栗,剥给我吃。”

    卖板栗的是个富态的中年人:“燕山板栗大有来头,史记记载苏秦说服燕文侯:燕南有碣石雁门之饶,北有枣栗之利,民虽不细作,而足于枣栗矣,此所谓天府也。”

    刘备:“没想到老板还懂不少典故。光凭这张嘴也得买,给你两钱,来一汉斤。”

    老板用树叶将一斤板栗裹好:“您拿好了,板栗还热乎呢。”问了价格,悚然惊

    王荣一边吃一边说:“人家最喜欢吃栗子了。战国末期,燕山栗子便已成名产,燕地之民即使不精耕细作,光吃栗子和枣也够了。”

    刘备宠溺地给她拨板栗:“慢点吃,别噎着,像个小孩一样。先秦时期人口稀少,事实上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大枣和板栗已远远不够。板栗可以生长在矮山、丘陵、缓坡及河滩,不占农田,因此价格十分便宜。”

    便宜?

    刘备突然想起,板栗以前只卖一百钱一石,如今价格涨到二百二十钱一石,问道:“板栗贵了一倍,那粮食岂不也要翻倍?”

    王荣:“当然呢!壮丁都去打仗了,从静海过来,到泉州,一路上杂草丛生,到处是荒芜的田地。世家大族都不愿意平价卖粮。”

    刘备:“那我们家呢?”

    王荣:“西乡刘庆、雍奴王门、辽西公孙、涿郡郦家、李家等都卖一百二、三十钱一石。我们刘家卖一百钱也算便宜。”

    刘备:“平常夏天这个时候也就六七十钱一石,你们卖一百钱就不怕被人戳着脊梁骨骂为富不仁?”

    王荣有些委屈:“母亲也不是不想再便宜些,可其他豪族派了几波人、写了许多信,总之一个意思,就说各家商量好了,谁低于100钱,谁就是大家伙的仇人!王门、刘庆等甚至威胁把部众从军队中撤回去!而且他们还。。。”

    刘备:“还怎么样?”

    王荣:“还派出不少轻侠、家丁,偷偷收购我们卖出去的粮食!”

    刘备闭上了眼睛,这一刻,他感到深深的疲惫。在唾手可得的利益面前,刘家的仁义反而成了虚伪、成了被众人攻击的口实。

    王荣握着他颤抖的手,能够感觉到他心中的愤怒。

    刘备骑上马带着王荣巡查了周边的田地,坚定地说:

    “我决定了。

    给士卒们放假,让他们回去耕地,半个月之后再集合,相比于南下攻击冀州黄巾,乡党百姓们的生计才更加重要。”

    “小麦一般春天或冬天播种,粟分早、中、晚三种,可以春天,也可夏天播种。如今还未到五月,可以补种中、晚粟。此外地势低洼、土壤肥沃、水源充足的河谷、湖边等区域可以种产量更高的水稻。

    去前年,连续全国性干旱,仅靠从其他地方运粮不现实。

    今年幽州、冀州、兖州、豫州也都在打仗。到今冬明春,半个大汉都会闹粮慌。我不能为了自己的战功哈前途,为了卢师当上三公九卿,就让幽州一年没好收成,就让许多家庭忍饥挨饿,甚至冻闭在寒冷的冬夜。”

    王荣认真地看着丈夫,这是她最爱他的地方,有时候有些理想主义、感情用事,时不时会做出别人口中“疯狂”的行为:“仁、义、贤、德这些字眼看起来缥缈虚无,实际上能使人信任和跟随。即使为此得罪幽州其他世家豪族,我还是支持夫君,我也不想为了利益而心怀愧疚,也不想被人戳着脊梁骨骂。”

    刘备岂止是为了心安,大汉的元气,不在于有多少英雄豪杰,而是在于有多少普通劳动者。大汉能延续多少年,不在于外患,而在于土地集中、贫富差距在可控范围内:“不仅是士卒,黄巾俘虏也是大汉的子民,一样有拥有土地、进行耕作的权力。虽然现在没有足够土地,我保证未来一定给他们找到!”

第305章 师徒起间隙() 
自从护乌桓校尉宗员围困蓟县、军都山以来,涿郡太守羊陟皆殷勤相待,不仅供应粮食、壮丁,还屡次邀宗员吃饭喝酒、赠送各种特产。

    宗员本与羊陟无多大矛盾,一来二去两人感情日好,称兄道弟。

    这天,羊陟看着杯中自己苍老的白发,嘤嘤哭起来。

    宗员:“兄长为何哭泣?”

    羊陟:“为兄被党锢十余年,如今好不容易当上太守,克己奉公,兢兢业业,可惜这个太守怕是当不下去了。”

    宗员:“有什么困难,小弟或许能帮上忙?”

    羊陟立即拜伏在地:“为兄斩获太少,士卒损失太大,因此怕被免职,还请贤弟救我。”

    宗员:“如何救?”

    羊陟只说如此如此

    “这是犯法!”宗员见他哭得像个160斤、50多岁的孩子,心里就是一软,“罢了,兄长派个得力之人,与我属下司马公孙度联系吧。”

    。。。

    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