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起-第16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备则当仁不让,将俘获的辎重全部纳入自己麾下,只给杨璇留下一点。

    杨璇气笑了:“刚刚夸你,怎就变了一个人?不是我也出了数百人么?”

    刘备:“送你去渤海郡上任,不收点过路费,岂不是对不起我部下的伤亡!”

    如果说几年前才穿越而来时,刘备对是否争取大位还有疑虑,现在,他正逐步摆正穿越者的位置,无论是为平城县令,还是静海亭侯,虽不能改变大汉,却能够改变自己治下。为了让跟随自己的人过得更好,团体向心力更强,刘备不介意损郡县而肥刘家,不得不挖大汉墙角,挖同僚的墙角。

    他要挖的,当然不止一点辎重而已:“杨太守,船做稳了,我们到广川县一游!”

第287章 力争下游() 
杨璇高大瘦削,留着短须,说话诙谐,浑身散发出中年成熟男人的魅力,虽然四十几岁,依稀可以看出年轻时一定是名帅气的伟男子。

    杨璇之兄杨乔更加有名,年轻时是充满阳刚气息的俊美青年,武艺才学出类拔萃,曾被孝桓皇帝看中,欲尚以公主。杨乔却以有婚约为由拒绝皇帝,其气节一时被传为美谈,可也因此仕途一直不顺,后来绝食死谏而死,朝野为之叹息。

    杨璇因祸得福,继承了皇帝对其兄长的歉意,继承了兄长的良好形象,为朝野舆论所重,视为南国俊杰。又因为出于河东杨氏,乃是弘农杨氏的祖籍地,为太尉杨赐所重,仕途一路顺利,四十岁不到既担任二千石。

    大部分人,年纪越长,处事越圆滑。

    杨璇却恰恰相反,经过多年仕途沉浮,两次下狱,两次复起,不仅磨掉菱角,反而愈发刚强倔强,用他自己的话说是“老而弥坚”!上月向皇帝、四府申请担任渤海太守那一刻,就已经下了不成功便成仁的决心。

    与刘备汇合之后,杨璇拒绝走安全的海路,带着五百新老兵卒,选择一同顺清水、漳水而下,穿越敌控区域。着实有着抬棺出征的气概。

    在冀州,漳水是最大一条河流,相当于后世的子牙河。

    焚烧界桥一战,杨璇将大部分部众交给刘备统领,也自己亲自披甲持弩,乘船紧紧跟在王翁后面,亲冒矢石,鼓舞士气,指挥水战。

    作为扬州人,杨璇站船上稳如恒山,弩箭十发八中,专射黄巾将领,于是水军士气大振。同时,也将界桥旁边营寨中的敌军引出,暴露于平坦的河岸、沙滩,为刘备亲帅骑兵冲锋溃敌,攻破敌寨创造了条件,所以才能轻松取得大胜。

    。。。

    从巨鹿郡界桥乘船顺清水向东北,200里水路,既到安平国广川,清水与绛水在此汇合向东北流淌,在渤海东光汇合黄河故渎,最后在渤海郡城南皮以北的北皮乡汇入漳水。

    广川情况不明,通过吴岳的侦骑外围探查发现,该城已经失陷。广川城距离清水有二十余里,于是还是老办法,刘备、赵浮、吴岳带着步骑兵从陆路攻击,杨璇、王翁带兵从水上攻击,直下港口。

    黄巾军驻守此处的高翔刚刚从几个抢来的女人被窝中爬起来,脸色发青,脚还是颤抖的,见官军势大、占局不利,带着十余骑,抢在官军合围之前逃亡,吴岳追上去杀了数人,还是让敌将跑了。

    此战,歼敌人数百,抢得粮食百石,船只十余艘。

    然而,杨璇就下一步去留与刘备发生了龌龊。

    杨璇爬到港口最高处,指点四方,意气豪迈:“雒阳百官都知道巨鹿郡、安平郡、清河国为数十万黄巾攻陷,就想当然的以为东面渤海郡、北面河间郡都已经沦陷,没一个人赶来赴任。只有我敢。

    我原来以为多半会战死以报国家,现在发现大错特错!”

    刘备:“在邻居西面安平国、南面清河国郡城破坏、长官逃亡、大部为黄巾沦陷的情况下,河间、渤海两郡国通信已经断绝,雒阳诸位高官,无人知晓冀州东部水纹地理,误判也是正常。

    杨璇:“是啊,所以原有的卢中郎将攻,渤海牵制的战略就得改!

    渤海户口百万,完全可以从东面率先发动进攻,有河间国的帮助,相信一定可以收复大片土地。”

    杨璇指着北面隐隐约约地广川城:“广川地理位置十分重要,且城有护城河,十分坚固。如果能打下此城,有你守之,我则回渤海聚集士卒,就可作为收服信都、甘陵的桥头堡!

    几日以来,我部从500人扩大到1200余,船30余艘。你若愿意,我们一起攻下广川,然后我只带一百人驾驶船去渤海郡搬援兵,剩下的人、兵甲、粮食都留给你!”

    刘备要说不心动,那一定是假的。

    算了算,沿途广收流民、招降黄巾,他属下部队明显扩大,赵浮屯百余人扩编为300余人,吴岳部骑兵200余人,王翁部水步弓兵(包括水手)从二百人扩编为600余,船40余艘,共计1100余人,而且经过几场战斗,士卒已经大不一样。

    刘备:“我们加起来一共2300余人,看起来实力也不小,若是打守城战,或者水战,当然没有问题。但我担心广川城里驻扎敌人更多,以劣势兵力去攻城,我不看好。还是先汇合渤海之兵再说计较!”

    杨璇:“机不可失失不再来,现在不打,等到我回渤海搬来援军,一来一去,总要5到10天。到那时候黄巾已经有了提防,再打广川就难了!

    为官,为将,都应力争上游!”

    刘备:“以少敌众,若不能一蹴而就,就有倾覆之险!”

    。。。

    与杨璇的谈话最终不欢而散。

    刘备对身旁的王翁、赵浮、吴岳等人说:“杨璇以为力争上游就能获胜,你们以为呢?”

    王翁拍着胸脯说:“刘侯,你说往哪,我就往哪!”

    赵浮思考一会:“以高击低,胜多败少,杨府君所说有些道理,只恨我军太少。”

    吴岳罕见多说了几句:“杨府君所说看似有道理,其实无道理。

    前几战,我方相对于黄巾,优势在于骑兵来去如风、骑射如飞、冲突若锥,水军则胜在士卒熟练、船只众多、箭矢如雨。若是守城,这些优势怕都会消失。”

    刘备:“你们说的都对,我方兵力过于单薄,即使守住广川,于整个战局无补。更何况广川附近的信都等地,黄巾驻扎有重兵数万人,我军绝不能力敌!

    杨璇说要力争上游,但我偏要反其道而行之,我偏要力争下游,以出其不意!

    吴岳听令:着你将全部骑兵,带上十日粮食,与我北上观津、武邑。

    王翁、赵浮听令:着你二人,将所有能带走的粮食、流民、木材统统带走,到下游东光、南皮两县等待,若我等骑兵5日不到,就不必再等,顺流而下,入渤海,回幽州静海。”

    王翁担心的问:“刘侯若要探查敌情况,让我带人去就是,何必亲自北上?”

    赵浮:“千金之子坐不垂堂,何况刘侯家财还要过之。”

    “不用劝了。”

    刘备摇摇头:“我有必去的理由,有个兄弟和他家人在观津,我必须去找他,接他回去。若是你们有亲人在敌战区,我也一定去救!”

第288章 韩琼韩猛() 
将伤员、伤马或劣马、骑术不佳的人全部留给船队,刘备、吴岳带着百余骑兵,渡过绛水,向北急行。

    杨璇站在港口灯塔上,望着渐渐远去的马队,心中五味陈杂:“刘备到底是什么样的人?真不敢想象一个肩负重任的将领,竟为了救区区一家故人,放弃广川空虚的大好时机!”

    “府君,刘备这小子比兔子还滑脱!”旁边一个雄伟将领大着嗓门道,“他找了无数理由,可说真的,理由其实就一条:怕打硬仗!”

    这将身高七尺五寸,国字脸,面如黄铜,眼如铜铃,手握一把大戟,腰挎宝剑,气势非凡,据说是西汉弓高候韩颓当之后,名叫韩琼,武艺在安平郡可称顶尖,手下鲜十合之将。

    弓高县在绛水以北,观津县以东,为黄巾张牛角部攻下,百姓四散而逃,大多数逃到河间国、渤海郡。韩琼家老少男丁、妇女虽然世代习武,亦敌不过上万黄巾,遂抛弃家园、丢下财产,逃亡渤海郡。

    韩琼因此对黄巾极其憎恨,安置了家属,便率领子弟乡邻善骑者数十人,前来探查消息,端得艺高人胆大!

    “韩司马说得好,刘备的确可能害怕折损士卒而不愿打这一仗。”杨璇赞许地看着韩琼,越看越满意。

    韩琼并非空手来投靠,而是击破盘踞韩家庄一伙百余人的黄巾,手下数十名骑兵不仅弓马娴熟,还个个沾过血,是一只由良家子弟组成的可靠力量。用后世的话来说,是一支凶狠顽固的地主武装。

    韩琼:“府君,那我们打吧!打弓高城或者广川城!”

    韩琼的部下都大呼:“府君,我们打吧!”无日无夜无不想打回去,光复故园。

    杨璇十分看中韩琼,虽然还未赴任,已经许诺别部司马,对这群良家子也引为亲近,用温和的声音说:“拳头想打得凶狠,就要先收回来,积蓄力量再打出去。

    你们都是良家子弟,武艺高强,是大汉的坚定支持者,也是本官的近卫。本官不忍心你们拿着简陋的武器、穿着单薄的衣甲,去面对敌人的弓箭。”

    韩琼和良家子们都不再嚷嚷,一个个热切而尊敬地仰望着杨璇。

    杨璇:“你们要做的是,跟我到渤海去,当好一个伍长、什长、队率、屯长,训练好士卒。

    一两个月后,我们带着成千上万的士卒,狠狠的打回来!”

    “狠狠的打回来!打回来!”良家子们热烈地大吼着,欢呼着。

    杨璇露出自信的笑容,他知道军心可用。兵法之道,校尉指挥司马,司马指挥军侯,军侯指挥屯长,屯长指挥队率,队率指挥什长,什长为主、伍长为副,每一级能如使臂指,为将军者,就能指挥数万人如使臂指!

    自己带来的500人、路上聚集的流民、韩琼部良家子,有着共1000余人,以之为种子、骨干,就能有效指挥五千人、一万人、二万人!

    。。。

    一路北行,刘备陷入沉思:以杨璇之智,不可能出兵打有数千黄巾的广川,但为何邀我一同攻击?

    莫非看出我的意图,所以故意甩出夺、守广川的计谋激怒我,以达到分道扬镳的目的?

    刘备与杨璇分别前,沿着清水而下,打了大小近十仗,看似战斗很多,多次以少敌多,其实始终把握一个原则:绝不以弱对强,决不以短对长!

    招降纳叛还在其次,刘备特别注意一路收容流民,尤其是流民中有家、有财产的“良家子”,或对黄巾有着仇怨的官吏、商人、读书人、工匠、流民。

    姜是老的辣,很显然,经过一路观察,杨璇洞悉刘备的企图,并加以学习。一路招募数百人,并且大施恩惠,吸纳韩琼等人就是明证。

    想到这里,刘备终于有了明悟:杨璇多半是故意说要打广川,等着刘备拒绝,从而激怒属下的韩琼等人,断他们投靠刘备之心,死心塌地跟他回渤海。

    刘备:“真看不出来,杨璇外表刚强倔强,内里却是深有城府之人,我竟然被他骗了!”

    “骗什么?”

    吴岳前去侦查返回,正好听见刘备自言自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