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起-第13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忙将情况介绍一番。

    刘备:“没想到此人竟算荀爽的记名弟子,荀家支脉的女婿。”

    邴原将探听到的情况说了一番:“百姓、商户叫他‘汤扒皮’,收田租税大斗进,贷粟谷小斗出,役使百姓给他干私事。。。”

    。。。

    就在此时,汤赟等又闹出新情况,走入一家馆子,也不出钱,随手就拿了几笼包子开吃。

    “里正来了。”店老板点头哈腰,“大人随便吃。”

    “竟然不给钱,也太不要脸了。”旁边一个外地人看不惯批评几句。

    “我从不给钱!”汤赟一把将外地人推地上:“这是我的地盘,他们都是我的子民,吃他包子是看得起他。”

    恰巧两个商户推着一大车货物,货物堆得较高,遮挡了实现,迎面碰上汤赟的手下。

    “没长眼睛么?”汤赟指挥属下,一下将车和货物推翻,还在货物上用力踩踏。

    直到两个商户一阵哭泣求饶,答应捐出一些货物,汤赟的手下这才放过。

    。。。

    刘备指着汤赟一群人:“公达,你说该如何处理?”

    荀攸:“大人说如何处理,就如何处理!”

    刘备叹气:“不是我要如何处理,是本乡、本里商户、百姓要如何处理!是大汉律要如何处理!你若是不分清,查办弹劾污吏劣绅也只是一阵风罢了。之后换上来新任里正,也会走上飞扬跋扈,鱼肉百姓的老路。

    这事情你和邴先生一同办吧,不要让我失望。”

    荀攸知道这事就是是投名状:“我必公正执法,不留情面。”

    刘备:“听说你还没结婚,我师有一女,年龄也合适。”

    荀攸本来打小订了婚事,可惜对方因为党锢退婚,二十三岁依然未婚:“卢尚书的女儿?我当然愿意,只是卢尚书怕不会接纳一个被党锢的荀攸。”

    刘备:“若同意当最好,不同意还有个备选,我叔父兼启蒙老师如今在上谷郡做掾史,其女小名九九,读过一点书。”

    荀攸也不知道对方长啥样,是否歪瓜裂枣,但看刘备也算正常,想必不会丑到下不去嘴:“但凭大人吩咐。”

    刘备:“九九妹是最合适的,当然,我还有几位远房叔父,还有母族那边的女儿可以挑选。”

    荀攸如今寄人篱下哪里有的选?刘备越说其他可选,荀攸越发肯定“九九妹”一定歪瓜裂枣,其他选择之语都是考验或客套,卢植之女则是幌子。刘备的目的一定是把丑的嫁不出去的九九妹嫁给自己,咬着牙说:“何必劳烦卢尚书,若贵叔不介意党锢之身,荀攸愿娶九九妹为妻。”

    “咦,你怎么哭了?”

    “属下父母早亡,能得一贤妻,多一族亲人,因此激动的哭了。”荀攸埋头拜伏在地,罢了,不论美丑熄了灯都一样。

第233章 年华没有付水流() 
终究有人站出来,一个二十多岁的文士呵斥道:“站住!汤赟不许欺压良善、横行霸市!”

    汤赟:“汤鹏,原来是你小子!今天大爷心情好,不找你的事,死一边去!”

    汤鹏:“汤赟,普天之下皆汉土,大汉有律令,你总是违反,是想抄家灭族么?”

    汤赟:“我是主脉,你是支脉,还轮不到你来管我。儿郎们,把他轰走!”

    好嘞!

    一个精壮的黑衣游侠,带着几个蓝衣家丁,围着汤鹏动起手来。

    汤鹏身体瘦弱些哪里是数人对手,当即被打得抱头鼠窜:“别打,君子动口不动手!”

    刚才打扫路面的老人,看到这一幕,摇摇头:“汤鹏一介书生,有好心,却抵不过宗家拳脚。”

    “老人家,我们又见面了,这汤鹏如此飞扬跋扈,你们怎不告官?”

    老人这才审视起邴原来,半响摇摇头:“老翁眼拙,外乡人,看来你们许是哪边来的官员?哎,殷汤乡的事,你们管不了。”

    邴原:“我们是郡里来的,怎么管不了?”

    “里正家在乡、县官府都还有人,据说是荀家的女婿,在郡里也说得上话。汤家是大族,有上千口人!之前县里也查过,最终也没把汤家如何,只用汤赟代替了原来的里正,举报的人都被打击报复。”

    邴原:“你看见那边的华服公子否,他就是新来的郡丞,我是他宾客,有什么事可向我们检举!”

    老翁嗤之以鼻:“书生不要欺人,老翁活了这么大把年纪,也是见过官的,哪里有这么年轻的郡丞?”

    邴原转头,与刘备相视苦笑,互相缓解老翁带来的尴尬。

    荀攸则想,还得通过荀家的关系,才能找出汤赟的恶迹吧,可身为同学,自己又如何自处?

    。。。

    邴原少时,家里贫困,然有志于学,是青州学者中的佼佼者。后来与华歆、管宁三人合称一龙,华歆为龙头,邴原为龙腹,管宁为龙尾。虽与二人共称,邴原的年龄比华歆、管宁大十多岁,比荀攸则大许多,成名也更早,求学经历也更坎坷。

    东汉时,讲究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游学成风。多年前,邴原欲离开家乡游学,但没出过州,不清楚应该向谁求学,于是向同郡年长学者北海孙嵩登门请教。

    孙嵩深感意外,曾经收留、保护过赵歧,而赵歧是马融的亲戚,对马融的豪奢虽不认可,对马融博学却很推崇。孙嵩因此对马融的杰出弟子郑玄也很推崇,说我们北海郡高密县郑玄是马融的徒弟,学览古今,深通古文经、今文经学、历法等学说,是学界的宗师巨匠,关东屈指可数的巨儒,非常适合年轻学者的师傅和榜样。为何舍近求远,把郑君当做东家丘,到其他地方游学呢?

    这个问题很难回答,也有考验邴原的成分在其中。

    邴原则说,孙君的话确实是照顾后辈的至诚之言,然而人各有志,所好不同,有人登山采玉,有人入海采珍珠,有人进树林伐木,有的入草原狩猎,可以说登山的人不知海有多深,入海的不知山有多高么?可以说进树林的人不知道草原广阔,入草原的人不知道树林的茂盛么?您说我把郑君当做东家丘,您不是把我当成西家愚夫呢?

    孙嵩大为吃惊,连忙收拾一开始戏谑表示道歉,他早年也出外游学,认识许多兖、豫两州士人,但极少有邴原这样的人物,于是仔细介绍有名的士人,并要亲自写下介绍信。

    邴原十分感激孙嵩的厚意,但委婉拒绝收下介绍信。孙嵩也很厚道,坚持写下了介绍信。邴原却不过情面,只好收了,将介绍信用上好的盒子装好,留在家里,并不随身携带,只身出外游学。

    邴原是寒士,却十分坚韧和自信,一个人,背上行李书箱,一路步行数千里,四处游学,没有钱就帮人打工、抄书,践行苦行僧一般的生活,滴酒不沾。到陈留则师韩子助,颍川则宗陈寔,汝南则交范滂,涿郡则亲卢植。临别时,离愁别绪,师友以米肉厚礼送原,邴原感慨千里相别,再见不知何日,于是主客一起饮酒,终日不醉。

    虽然从未使用介绍信,但这些师友多大家、大儒。邴原用自己的志向和实践证明,学者之间,以学识论高下,以学识得共鸣,只要诚心学习,志存高远,自然能到到师友的认可和尊重。

    。。。

    邴原可不是轻易放弃的人,抛下与老翁的不顺利,招呼刘备、荀攸进入刚才那家饭馆,里面叽叽喳喳的正的在说着汤赟的劣迹。

    被踢倒那个外乡人是个游商,大声嚷嚷:“胡乱收取市税,任意欺凌百姓,此乡就没有王法了吗?”

    “王法?”另一人含血愤天,“乡里的郑屠户好赌,有一次输了钱,妻子女儿被里正抢走抵债,玩了一年才放回来。”这是郑屠的邻里。

    “汤赟是不对,汤家也有和善的,汤鹏就是,平日周济邻居,常为无辜之人出头。”这是一个本地人。

    “出头?我看是找打吧!那次不鼻青脸肿。”这是一位看客。

    “每次收家产税,总是把房屋、车辆数量多算、价格算高,多收走许多钱。”这是一位商贾。

    刘备一边听,一边悄悄对荀攸说:“哪些人受了欺辱,都记下来。邴先生如何问的也都选要点记下来。”

    邴原也装作对汤赟很气愤,顺着那个外乡人和其他几人的话,你一言我一语,挑拨众人说话,又买几瓶酒,送给吼得最凶的人喝。这些人或者刚刚收到欺辱,或许曾经敢怒不敢言,只要聚集在一起,胆量都大了许多,更兼喝了酒,平日的顾忌都丢入颖水,只管肆意批评。在游学的过程中,邴原接触的,可不仅仅是大儒,还有贩夫走卒,工匠农民,商贾游侠,既练就了一幅好武艺和强健的体魄,更有与三教九流打交道的能力。

    论善于交流,不论忙着打仗当官的刘备,还是苦学在家的荀攸,都不及邴原半分。就连刚刚对汤赟点头哈腰的饭馆老板,也抽空出来骂了几句。

    荀攸开始时还尽量记忆在心中,到后来发现汤赟及其狗腿的恶劣,把殷汤乡部最大的一棵树全部制作成纸张,或许也写不下,心中哪里记得下。

    额头不由流出汗水,毕竟汤赟是荀爽的徒弟、荀攸曾经的同学,这样问下去,杀头、抄家之罪很可能坐实,真有点后悔答应与邴原承办此案,将乞求似的目光看向刘备。

    但见刘备时而自然而然流露出的愤懑之色,时而对邴原的循循善诱露出欣赏之色,就知道怕是难有转圜余地,于是眼睛左看右看,熟悉地形,准备随时逃窜。

    。。。

    这时,门外传来一阵骚动,汤赟带着狗腿们大步走过来:“听说你们在说我坏话,是谁?”

    众人恐惧地看了看汤赟,又看了看邴原,议论之声戛然而止!

    两个游侠道:“就是这个书生,刚才在路上便问东问西,一定是别家的奸细!”

    汤赟怒发冲冠:“把这个臭书生抓起来!把店中之人也盘问一遍!”

    周边游侠家丁轰然应诺,摩拳擦掌。

    店中食客个个黯然神伤,面带惊恐。

第234章 扫黑除恶() 
荀攸见对方越发嚣张,心知要遭,急忙站起来:“且慢动手,那人是我朋友。”

    “老同学许久不见。”汤赟马上换了一幅笑脸,复又阴沉,“好个荀攸!竟然不念同学、亲戚之情,来问我的黑材料!”

    荀攸连使眼色:“你误会了,切勿太过跋扈!”

    汤赟:“误会什么,你与汤鹏交好,想用他来取代我么?来人啊,把这两个书生都‘请’到府上,下手轻一点!”

    荀攸跟汤鹏还不如跟汤赟熟悉,连连跺脚:“别动,别做死!”

    汤赟:“动手!”

    “我看谁敢动手!”刘备忽地站起来,将綬带从衣服中拉出。

    汤赟见那青年高约七尺五寸,腰跨剑、头带冠,一张脸虽年轻,但怒而有威,外衣虽然普通,衣领、鞋子却很精致,只知道不是普通人,特别是腰间黑色綬带,有青、红、深紫花纹,必是品秩不低的官员。又见荀攸和一个壮硕的青年分别在他左右,隐约呈现护卫之势。

    糟糕,这怕是哪个二千石家的嫡系公子,不知怎么回事来找我的麻烦刷名望。汤赟气势顿时矮了几分,堆起笑容:“公达,这是哪家的俊杰,不如一起到寒舍,让为兄尽尽地主之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