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起-第1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所有汉人来说,自救、救人就如喝水一样自然,深入到文化传统中。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灾民们不惧怕天地,就算天地不仁,发地震之威让所有人都心怀畏惧,却没有一个人放弃,没有一个人主动接受天地的不仁,而是与之斗争!不敢说一定能战胜自然,却一定不屈服于自然,这是汉民族不断发展壮大的重要原因。

    五日之后伤亡基本统计出,面对数千人死亡,近万人无家可归,县城基本报废的状况,面对所有人希冀的眼神,刘备再一次头疼无比。

第194章 移治胶州() 
这次地震,不光消灭了卜己逃走的痕迹,斩断了追踪张角等人的可能性,更使得河水改道,县城及其周边大量房屋坍塌,大量百姓死亡。反而乡里损失相对不那么严重。

    地震之后第四天,救援工作基本结束,刘备将众人集齐起来,表扬救援工作中涌现的先进,批评不足,最后总结道:“此次地震,我县死亡二千三百一十七人,倒塌房屋五千六百余户,损失惨重。

    我有个想法,我们可以放弃黔陬县原有县城,择地营建新城!大家都谈谈想法。”

    县丞伏海:“城中房屋多数垮塌,城墙也有不了倒塌,也正因如此提供了丰富的木材砖头石头。我们可以对垮塌的房屋进行清理,之后就在原地重建,或者附近重建,时间最短,成本最低!”

    县尉田常:“城内和城周边一小半房屋完好,县衙也可以继续用,何必多此一举?二月当春耕,大规模徭役恐怕无法争到足够的劳力!”

    两人的反对显而易见,若不是在震后的救援中刘备展现出高人一等的组织能力,反对的声肯定会更加不留情面。

    任旐看见刘备脸色不好,立即出来怼县丞、县尉:“春天天气转暖,死亡的人、动物尸体腐烂发臭,人若接触,疫情更是难以避免。”

    原贼曹在地震中不幸死去,关寿如今是贼曹:“地震之后,有不少浪荡子,在参与救援时,发了死人财,还有些趁机抢劫、偷盗。若是任由他们进出、来去,而不采取消毒、隔离等措施,极其容易发生疫病并传播给县城周边的灾民。”刘备引入开水、火消毒,和隔离病人等方式,避免了大规模的疫病,关寿是最坚定的支持者和执行者。

    田常:“不许别人发死人财,官府就可以么?县君就可以?或者说你关寿就可以!”

    对这些发死人财的,刘备一方面派关寿、刘朗等带人抓捕和制止,另一方面将抓起来的人处以劳役,组织他们统一挖掘一些富有户的仓库,将粮食、存钱挖掘出来,作为救灾之用。田常对此很有意见,因这既将县尉之权力架空,又剥夺他发财的机会。

    关寿:“官府挖坍塌的房屋是为了救人和筹集救灾物资。你田常开挖有什么私心,大家都清楚!”

    田常:“你血口喷人!”

    两个人站起来,怒目相视,撸起袖子准备干架。

    刘备急忙把两人拉开:“好了,议事就议事,动口莫动手。好不容易未被地震、疫病伤到,要是因为言语而受伤,那不就不好了么。况且你真不怕疫病,不论多强壮的人,也不是疫病的对手。”

    田常气呼呼地坐下,扭过头斜着眼睛看刘备:“县君怕了?我可不怕,愿意留在此处继续清理、救援,就算只有一丝一毫的希望也不能放弃。”

    刘备:“田县尉,你敢保证留下来的人就没有患病么?”

    田常:“我敢!”

    刘备拿起任旐手中的记录纸,看了几眼,抬头说:“任主薄,你的记录怎么粗枝大叶的,把田县尉刚才打的包票记下来!要是留下来的人,因为疫病死了人,我好像州郡汇报。”

    任旐:“好咧,我这就记下来,二月十九日,县尉田常言。。。”

    田常连忙抓住任旐握笔的手:“任主薄,别记,别记。刚才那话算我没说。”若数百人留下来,他田常就是有天大的胆量,也不敢保证一个人也不得疫病,当着众人面前自己挖坑埋自己,田常还没有傻乎到这种程度。

    刘备冷笑一声:“合则来不合则去,我刘备不是强人所难之人。你要是想留下,必须做到两条:其一,以一个月为期,下个月十九,必须到新城报到!其二,士卒、百姓必须喝热水,水源必须是活水,以免得疫病。其三,收集到的财物,县中占五成。”

    田常心中一喜,口中语气就柔和多了:“好咧,谨遵县郡命令。别说三个条件,就是十个八个也行啊。”作为武人,田常什么小心思,有什么不满意,往往直接表现在脸上,虽然经常说话冲、阴阳怪气,只要放台面上说,都好处理。

    团结了田常,伏海的气势明显地削弱不少,刘备继续说:“如果继续以黔陬县原有位置为治所,对所有人来说,信心上是一大问题,需要数年,甚至十数年才能走出阴影。百姓心中有杆秤,脚下有车轮,什么地方适合居住,什么地方没有危险,他们会用脚投票,这几天黔陬县城周边的百姓越来越少就是明证。”

    刘备打开地图,指着说:“前汉时,黔陬县内有有黔陬、计斤、柜县、袯国四县,到了后汉初年人口稀少,光武皇帝将许多县都撤销了,其中就包括计斤、柜县、袯国,经过一百多年,城墙破损严重,人口和道路底子依然在,依然是乡有秩和亭长驻地。因此,我决定移治所到东面的“计斤”古县城。”

    计斤如今名叫“介亭”,既后世的胶州。

    伏海:“黔陬县勉强处徐州和青州之间的要道上,是从琅琊郡到东莱郡黄县的重要中继点。而计斤则远离要道十余里!没有交通上的优势,商业不会繁荣,税赋就无法保证。”

    除了农业税赋之外,还有许多郡县的收入来自于摊派,农民承担摊派的能力很弱,所以关口税、市税等商业性质的税负就成了地方重要收入,用于支付小吏、御者、捕快等的工资。伏氏有伏海从弟伏冲等经营大量家业在黔陬,根本不愿意迁移,他却不说为家业,而大谈特谈赋税,做出一副悲天悯人的架势。

    伏海:“此外,计斤近海,周边土地低洼,常常被海水倒灌。海盗也经常光顾,一点都不安全。”

    经过与县丞伏海、县尉田常的激烈讨论,刘备仍然下定决心迁移到计斤。

    国家或区域经济的崛起,都会经历从最初步的绿洲经济、江河经济,再到路桥经济、海洋经济的阶段。计斤或者说胶州,东靠大沽河,北有官道,南近胶州湾。以胶州为中心,与东侧的即墨,西南的柜县,西北的黔陬,可以构成“湾区经济”,其发展潜力,远不是黔陬可以比拟的。更何况,大沽河距离胶水并不远,他心中有一个极其大胆的长远计划。

第195章 抓!关!杀!() 
站在介亭的望楼上,任旐指着城下的山河说:“计斤城第一个问题是水源不足,城北面虽有一条小河,春末到秋初水量不小,但深秋和冬天并不足以提供数万人的饮水和日常使用,更不要说做手工业。

    第二个问题是经过百年的发展,计斤城如今已经被约千户豪族和百姓全部占据,只剩下一个介亭属于官府所有,让他们搬走的代价绝不会小!计斤城城墙如今只有不到一丈高,城墙的砖、土也基本上被百姓取走以盖房屋。”

    强拆?赎买?

    刘备穿越前见闻过不少拆迁,知道长居于某处的富裕百姓往往对拆迁深恶痛绝!同时也知道大量的房屋陈旧的城市居民、贫穷或没有社保的农村居民哭着喊着等着拆迁以一夜爆富。

    然而计斤城毕竟曾经是城,并且曾经是古莒国的首都,有着围墙,有着完善的下水系统,有负责治安的介亭,比周边海盗、山匪横行的地方安全的多,故而居住着不少在黔陬县有头有脸的乡绅。强拆多半一定会引起矛盾,要是闹到太守那去,作为县长的刘备也够喝一壶了。

    刘备在抓掉了不少头发后说:“我们为什么一定把计斤城作为县治?可不可以换种思路,到东面的的低洼地区去建设新的县城!”

    任旐和关寿面面相觑:“从来建设城池,都是在土地坚实、向阳之地,如今改在低洼地区,要是被水淹了怎么办?”

    两天之内,刘备骑马将周边方圆数十里都走了一遍,指着新绘制的地图说:“你们看,计斤城南面有店子河,东面是一大块平原,再往东面,才是一片沼泽。我们如今要做的,不是填平沼泽,而是反其道而行之,挖深沼泽!”

    关寿回想起刘备在美稷附近建设的水利工程,忽然有了明悟:“挖深沼泽是何意?莫非要建一个湖?”

    刘备:“对,取沼泽之泥土,揉成土坯,可以烧制砖头、陶器,砖头可以用作城墙建设,陶器可以出售和自己用。挖深后的沼泽成湖,可以养殖鱼类,可以灌溉周边,还可以停泊船舶,沼泽的泥土还可以改良田地土壤。”

    任旐不清楚停泊船只有什么用,但对建立水利工程是有心得的:“以前我们建设水库,一般都建设在地势较高的山谷等地,借助地形,引导水从高到低流,所以事半功倍。

    如今湖设置在下游,灌溉面积将减少,县城的排污也将污染湖水,我是真的不明白。”

    刘备:“你说得很有道理,我不是不明白,而是经过测量发现,东面十余里外的沼泽过于低矮,若要填平,工程量太大,非我们现在力所能及。何况这片沼泽靠近海岸,不是没有海水倒灌的危险。如今将之人为挖深,若有海啸,就能够积蓄海水,起到缓冲作用避免新城被淹没。

    县城的污水当然不能完全进入东面沼泽,但稍微排入一些,有助于灌木、水草的生长繁衍,还能起到改良沼泽周边土地的作用,以后每年挖一些污泥,就能给其他农田增加产量。

    至于县城的饮水,可以从黔陬县引水,也可以从胶水上游挖渠引水。”

    。。。

    春天,最重要的决计不是新修县城,而是垦田以待秋收!

    黔陬县衙暂时迁移到计斤古城的介亭,实际上并不会立即聚集大量的百姓。

    对计斤以东一直到大沽河的大部分土地,黔陬县都只花了很少的钱,就变成了官府之地,而且很多钱并不是直接付给卖主,而是以抵扣税负的形式,这样,相当于空手套白狼,或者说用杠杆的方式以少量资金撬动了更大的格局。

    刘备、任旐、关寿等也买了一些地,而且不少是东边低洼之地。

    县丞伏海笑话道:“可能被水淹没之地,买了做什么?”

    任旐的农耕经验比伏海想象中的更高明,除了抢种粟麦,任旐将一些低洼之地改造成小水池,并打算将更多的低地建设成水田。青州此时气温逐渐下降,不具备种植两季的条件。淤泥中丰富的腐殖质,小水池提供的灌溉,能够使水田的产量成倍的高于粟麦旱地。

    而协助任旐的,是他的青州老乡,来自于东莱曲城的王翁。王翁曾经逃难到幽州,既跟刘备参过军,更多时候在渔阳协助任旐种田。王翁将罪犯和灾民编户齐民,能够有效地提高他们的服从意识,换句话说,必要时可以当成军队拉出去打仗。

    。。。

    开垦新田,购买种子、耕牛,修建水渠,新建城池,每一样都是县里花钱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