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起-第10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到了雒阳,公孙瓒又在卢植帮助下,得以出入廷尉监狱,在岳父指导下,积极联系亲朋故旧,争取宽大处理。可惜皇帝正在气头上,处罚刘其、夏育、田晏流放交州日南郡。

    此时的交州既不是后世经济积极发达,社会率先开放的桥头堡,而是蛮荒之地。人口稀少,蚊虫毒蛇遍地,没有应对血吸虫等病的有效办法。此时北方人生活习惯很难适应江南气候,更不要说岭南地区,“丈夫早夭”就是这种不适应的写照。于是越传越诡异,把岭南地区说成毒烟遍地,鬼怪横行,去了就回不来的地方。

    更何况日南郡是全大汉最南面一个郡,在今越南中部顺化、洞海一带,临接今岘港,完全是热带雨林气候,并时刻面临南面的林邑国的侵略。此时道路曲折,从洛阳出发,距离超过万里,若每日行百里,得三个多月才能走到!

    公孙瓒是个极讲义气、重情义的人,虽知道南下或许会死,依然决定陪同岳父一起南下,以报知遇之恩。遂登上雒阳以北著名的邙山,准备猪肉米粮,跪向北方:“昔日在家为人子,今日出仕为人臣。皇帝诏命流放日南,日南在洛阳南万里,湿热多瘴气,孩儿怕会死在路上。自古忠孝难两全,今日与父母遥别,祭拜先人于此,孩儿不孝。。。”

    说的人的句句见血,听的人字字扎心,周边行人围观者无不落泪。

    恰巧叫一旁有一人是中常侍赵忠从弟,甘陵郡赵苞,另一人名声更大,乃太尉刘宽。

    刘宽本就不赞成仓促北伐,但是作为太尉,又不能不努力谋划北伐之战,第二天就入宫面求见皇帝:“陛下,五路北伐失败,老臣身为太尉,应承担责任,陛下还是把我罢免了吧。”深深一拜。

    皇帝哪里肯:“何必如此,何必如此。”急忙走过来,搀扶他,途中甚至撞翻了桌子,“太尉免礼,还不给太尉大人拿个席子过来。”

    刘宽乃宗室重臣,曾经担任过皇帝老师,宗正等职务,为人稳重、端方、宽仁,又特别喜欢提拔后进,海内称之为长者。

    刘宽:“老臣真来请罪的,夏育、田晏、臧旻、刘其或是颇有战绩的名将,或者是文武兼友的干臣,他们都流日南,老臣实在不知道举荐谁到三边任职。老臣本想亲自为陛下守护边疆,可惜已老得骑不成马,开不成弓。老臣白百无一用,请求回家养老。”

    “太尉的话,朕懂!”皇帝说出这话后,是久久不语。

    汉家制度,文武并用,为了减少开支,除了一些校尉、中郎将、司马、塞尉之外,地方上以太守领兵。换句话说,不靠边疆,不靠大山,不靠少数民族聚集地的内地,没什么兵事,谁作太守都可以,就是放头猪也没多大问题。这也是历任皇帝都敢用宦官亲属为太守、刺史、县令、县长,而不用更有知识的党人的原因,有知识的人更难控制。

    换到边疆、山区、少数民族聚集地就不一样了,同时要面对军事、屯田、流民、剿匪、处理民族问题等不同类型的工作,繁杂而困难,非常考验长官的能力。所以夏育、田晏、臧旻、刘其、泠征等人,皆有着战功和很强的军事能力,并经过三公、尚书台反复讨论,从众多臣子中精挑细选而出。

    皇帝刘宏坐到与刘宽同一块席子上:“朕没有真想把他们流放到日南去,可不惩罚又不行,朕是恨铁不成钢啊!四万人,就不到一万人回来,臧旻还不知所踪。

    朝臣都批评朕,难道是朕想打输么?朕还不是想像孝武帝、孝桓帝那样。

    都是夏育这个笨蛋,朕恨啊!还朕三万士兵!”竟然嘤嘤地哭起来。

    刘宽来之前,想过许多说服的话,如今都被噎在肚子里。他完全没想到皇帝是这个态度。摸着皇帝的肩膀,就像他小时候哭泣时那样安慰道:“陛下,老臣是太尉,千错万错,老臣愿一力承担。如今北伐大败,冬春鲜卑必然大举南下,最急迫的是选出得力四名能臣,巩固边防。”

第174章 养不熟的匈奴狼() 
卢植在油灯下奋笔疾书,大义为:“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然一将功成万骨枯,稀世良将如卫青、霍去病、陈汤等,每一个的性命都不止是他们自己的,而是成千上万人士卒用鲜血、生命铸造出的。

    臣非为夏育、田晏等人求情,而是不忍三万士卒之血白流。

    臣亦恨夏育、田晏,恨不得他二人下狱处死,臣的弟子刘备不见踪影,都是他两提议出塞的责任。使匈奴中郎将臧旻之前两次上书反对出塞,一部分出于刘备的提议。

    臣只是认为流放对夏育、田晏、刘其等人而言,太过容易,并非承担责任,而是在逃避。应该降低他们的职务和俸禄,继续发往边疆作为惩罚,不立下功劳不得召还!不历五年以上不得召还!”

    良久,卢植停下笔,才发现长子卢养正带着公孙瓒在书房门外等候:“伯圭,门没关,怎么不进来。快看看为师的奏章。”

    “怕打断师傅文思。”公孙瓒略一阅读,就觉得精妙,立即给卢植跪下磕头,“此奏章一上,反对赦免的声音必定消停。师傅之恩,徒儿没齿难忘。”

    卢植急忙扶起:“战场瞬息万变,战事有利顿,成败难预料,你岳父虽然打了败仗,损失并不大,无甚大过。只是或许要委屈他降降职啦。”

    “夏育、田晏是北伐失败的罪人,阿父为何把他们一并救了?”卢养是卢植的长子,日益长大,卢植做学问、商讨事务,往往将之带在身边。

    卢植:“你们以为我想救!为何说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因为每个成功的将领,都是万千军士用命换来的。而且我救的不止两人,还有他们手下一群被责罚的将官。两人的作战能力很是不俗,但提拔太快,作为一方统帅,欠缺足够的智慧和阅历,做司马、都尉、县令才是他们最合适的岗位。”

    换句话说,每个能打仗的千石以上官员,都是大汉的财富。

    。。。

    阿尔泰山北麓。

    关寿如今骑一匹马牵着五匹马,一匹马驮着水肉干、奶酪、饼子等食品,一匹马驮着两件铠甲若干兵器,还有两匹马各自绑着一个鲜卑女人。最后一匹马是战马,只挂着一把九尺长刀。

    关寿时不时红着脸去拍拍两个女人的屁股,摸摸柔嫩滑腻的身子,激起一阵异域风情的骂声。

    周边士卒的笑闹道:“让我们也拍拍、捏捏!”

    关寿死死的护住,气呼呼的说:“干嘛摸我的,你们不是也有吗。她们两是用功劳换来的,不许抢!”

    周边的士卒笑意更浓了,纷纷在自己马上的女人身上摸着、捏着,激起女人们此起彼伏的惊叫声。

    “混蛋,行军和作战过程中不许起哄!”徐荣黑着脸大声呵斥,手中的缏子打像最近几名失去纪律的士卒。

    前些日子匈奴人放纵抢劫、强奸,激起汉军的野性。使匈奴中郎将臧旻奔着堵不如疏的思路,给士卒留下2成财物,余下4成收归缁重,4成论功行赏发给士卒,以避免打仗出现打仗往后退、抢劫往前冲的现象。军法严整的徐荣就被臧旻选中,做了执法官。

    还有更大的问题――女人!

    除了像李浩、傅士任等富家子弟早早百无禁忌之外,大部分士卒来自中小地主和贫民,有的数月不知女色,有的如关寿甚至之前是小处男一枚。看见匈奴人纵情声色,一群血气未定的男子怎么忍得住!强奸事件不可避免的发生了,更是出现争抢女子打架、动刀的情况。

    头疼之下,臧旻将杀人者立即处死,传首各屯,明确宣布不许抢人动刀,不许互相交换,不许聚众群p,否则军法从事!同时下令以功劳决定女子归属,有大功者得两女,并先行挑选,女俘被调走的士卒不许反抗。幸亏俘获的鲜卑女子极多,鲜卑女子混合了鲜卑、匈奴、汉人、白种人等血脉,大多相貌还算过得去,足够普通士卒每人一女。还剩下的数千年轻女子统一带走。

    。。。

    臧旻和南匈奴单于的队伍人均超过双马,从范夫人城出发,沿着杭爱山以南、阿尔泰山以北的通道,向西北行上二千里,骑兵不过十日,便进入了一片河流、湖泊相对较多,地形相对平坦的地区——大湖盆地。

    一个被西南方的阿尔泰山脉、西北方向的唐努乌尔山、东北方向杭爱山三面合围的盆地,东西、南北最长都超过1000里,也是鲜卑版图最西北的地区,控制力最弱的一个区域,曾经的匈奴故地之一。

    由于干旱少雨,地域虽广阔,人口却稀少,围绕在西海附近(哈尔湖、哈尔乌苏湖和德勒湖),周边的部落,都跑的远远的,警惕地看着这只超过万人的汉人、匈奴联军。

    据向导说向继续向西北还有两个大湖,都是咸水湖,再往北是唐努乌梁山,山的那一面着密布的森林,有着坚昆等部落,有着一群能渔猎、耕种、牧马的人。向西方翻过阿尔泰山是呼揭等部落,向西南和南方是西逃跑的北匈奴残部,再往南是大汉治下的西域长史府。

    恰巧在此遇到了翻越阿尔泰山的州牧的一群北匈奴遗民,看到南单于的衣服、仪仗、卫队后,跪下来拜服于地,痛哭流涕,详细叙述了匈奴西逃后的悲剧:西方的草原更加枯黄,河流干涸,湖泊多带着咸味,牲畜难以繁衍,部落陷入分裂,被周边其他国家和部落轮流欺负。

    南单于心痛地将他们扶起来,转身用狼一样和眼睛看着远处的汉军,看着不明就里的臧旻,用匈奴语说:“这都是你们造成的。大匈奴的勇士们,举起弯刀,拉开弓箭。愿意跟我回草原的袒露左臂,到西面来!大匈奴的牧民们,你们的单于回家了,告诉远方的人,骑着马、挎着弓、带着部众、赶着牛羊,过来侍奉你们的屠特若尸逐就大单于!”

    南单于的亲卫们围绕着他们的大单于,仰着头,像狼一样齐声呼吼,声音传便四野。

    汉、南匈奴联军立即起了骚动,南单于直领的右部数千人,毫不犹豫全部投靠过去。周边的牧民则骑着马,向北、西而行,通知其他的部落。

    不论丁原、吕布率领的前部,刘备率领的左部,臧旻率领的右部又有超过一半的南匈奴,虽然尽力弹压,仍然有越来越多地匈奴人向西面逃去。

    臧旻大惊,汉军因为接连不断的损耗不足五千人,而南匈奴因为一路上都是匈奴故地,不断有投降和掠夺来的草原人,如今超过万人,若都跟着南单于反戈一击,后果不堪设想!

第175章 三军夺气吕奉先() 
此起彼伏的狼哮,让汉军色变,让匈奴气盛。

    屠特若尸逐单于哈哈大笑,对左右亲近者说:“志气可用,跟着我击败这支汉人,抢走他们的女人和兵器马匹,用反抗者的血祭拜祖先,把投降者用作奴隶,让工匠给我们打造器具,让农人给我种田。而我们匈奴人,只需要做最强的战士!去征服,呼揭、西域长史府属下数十小国,到时候我们强大起来,再向东赶走鲜卑人,赢回我们的故地!”

    簇拥地众匈奴人皆兴高采烈,仿佛胜利唾手可及。

    唯有一人,将头上的草原帽低了低,手上青经如虬龙,咬牙切齿地偷偷往前挤,周边匈奴人都处于狂热气氛中,见他打扮长相亦与胡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