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隋末之群英逐鹿-第10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

    屈突通闻言顿时勃然大怒,喝骂道:“你这奸贼,竟敢在陛下面前污蔑老夫!”

    裴寂冷哼一声:“我只是随口这么一说,屈突将军这么激动干什么?莫不是心里有鬼?”

    “肃静!”

    李渊重重喝了一声:“你们两个都是朝堂重臣,朕的肱骨,大敌未灭你们就要窝里斗吗?”

    “微臣知罪!”

    屈突通和裴寂急忙躬身请罪退回了各自的队列中。

    李渊怒气未消,继续高声说道:“出兵中原之事朕亦已决,不必再谏。这次朝会要讨论的是如何出兵的问题。秦王,你身为天策上将,我大唐第一统帅,对此手有什么想法?”

    事实上李世民早就料到李渊要出兵中原,所以自从陇西回军后便一直和幕僚筹划此事,早就有了一份详细的计划。

    当李渊点到李世民时,李世民立刻出列高声说道:“父皇,儿臣以为杨杲小儿对中原也是志在必得,所以此次出兵必须是多路出击,击其要害,将中原甚至是更多的地盘划归到我们大唐的治下。”

    相国独孤震开口问道:“怎么个多路出击,可否请秦王殿下说的详细点。”

    李世民沉声说道:“此次进军共分五路,第一路由孤挂帅,屈突通和柴荣为左右副将,起精兵十万出潼关杀往洛阳。弘农杨氏已经暗中效忠我大唐,所以孤用不了多久便能直达洛阳城下。”

    独孤震点了点头,“那还有其他四路呢?”

    “第二路由河内的齐王李元吉率领,联同黎阳的李世绩一齐赶来洛阳,协助孤拿下洛阳。”

    “第三路以赵郡王李孝恭为主帅,从巴蜀出兵威胁夷陵郡。第四路由驸马柴绍统兵攻打西城,第五路由淮安王李神通率领,牵制南阳杨延昭部。这三路的作用都是同一个,那就是威逼荆襄,迫使杨杲从中原撤军。”

    屋内众人听了李世民的五路进军计划,个个喜笑颜开,对李世民称赞不止:“秦王殿下运筹帷幄之间,决胜千里之外。此番进军中原我大唐必能大获全胜。”

    看到所有重臣尽皆赞同,李渊当即朗声宣布道:“既然众卿都没有意见,那就按照秦王殿下的计划五路进军,这一次一定要狠狠地给杨杲小儿一点颜色瞧瞧。”

    朝会散了以后,李渊一扫这一年来因为荆襄之败后的沮丧,一脸愉悦地返回了后宫。

    刚回后宫,只见他最宠爱的两个妃嫔尹德妃和张婕妤已经迎了上来,一左一右抱住李渊的胳膊,娇滴滴地说道:“陛下今日怎么这么开心啊?能否说出来也让臣妾高兴高兴?”

    李渊本是个极其好色的人,当初未曾起兵之时为了装宽厚仁德博取民心所以苦苦压抑着那份好色之心。如今登基称帝后本性彻底暴露无遗,短短两三年的功夫李渊就已经纳娶了二十几个嫔妃,其中以尹德妃和张婕妤最受宠爱。

    看到两名正搂着自己的臂膀撒娇的爱妃,李渊笑容满面,得意地将二妃搂在怀里,哈哈笑道:“朕今日高兴是因为很快中原大地就会成为大唐的领土,世民的五路进军计划。。。。。。”

第一百十八章 意想不到的泄密() 
长安,大兴宫内。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的一座宫殿内。不知道为什么,外面居然没有一个护卫。这在一向戒备森严的皇宫大内是一件非常奇怪的事情。

    更令人诧异的是这座宫殿里居然没有点灯,但是在这漆黑一片里居然时不时地传出女人急促的大叫声,而且每次都是刚刚响起又是立马被什么东西堵住了,迅速转化为呜呜的闷声。

    如果这个时候有人闯进这间宫殿,那么他一定会大吃一惊。因为此刻正在殿内行事的女主角不是别人,正是唐皇李渊的最宠爱的姬妾张婕妤。

    至于男主角自然不可能是唐皇李渊,他也没有必要偷偷摸摸。但是这个男主角在后世却也有着不小的名气。他就是上次杨杲召唤到林黛玉时乱入而出的西门庆。

    西门庆是在一个多月前来到长安的,因为他有着几分气力,又能说会道,最后在几名官场朋友的安排下进宫当起了侍卫。

    李渊虽然好色,但毕竟已五十多岁了,上了年纪,很多事情已是力不从心。所以张婕妤虽然表面上风光无限,但实际上内心的苦也只有自己知道。

    一次偶然的机会,张婕妤遇到了在宫中当值的西门庆,西门庆长相英俊,又很会说话,哄女孩子高兴。一来二去之下,两人便神不知鬼不觉地勾搭在了一起。

    不过张婕妤做梦都没有想到西门庆除了是大兴宫的侍卫外,还有一重神秘的身份——杨杲新成立的锦衣卫成员。

    殿内,两人已经结束了一场大战,这会儿正你情我侬地说者情话。良久,西门庆才不动声色地说道:“婕妤娘娘,小臣听说朝廷很快就要对外用兵了,不知娘娘可知道具体的用兵方向?”

    张婕妤颇为警惕地看了西门庆一眼,“你问这个干什么?这跟你一个侍卫有关系吗?”

    西门庆嘿嘿笑道:“不满娘娘说,小臣有个做生意的朋友这年头兵荒马乱的要是碰到了乱兵,这货物铁定就保不住了。所以才让小人来宫里探探口风,他好走条安全的道路去做生意。”

    “是这么回事啊!”

    张婕妤听了西门庆的解释,当即收了警惕之心,毫不犹豫地将前日李渊一时兴起告诉她和尹德妃的话原封不动地转达给了西门庆。

    张婕妤说完,又轻轻砸了砸西门庆的胸膛说道:“本宫如果没猜错的话,你这厮恐怕收了那个商人朋友不少的银子吧?”

    西门庆嘴角勾了勾,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冷笑,“娘娘英明,什么事都满不过您!”

    。。。。。。。。。。

    次日天明,一只雄鹰扑棱棱地飞出了长安城头。李世民和长孙无忌、杜如晦等天策府谋士苦心孤诣谋划了一个月的计划很快就变成一份十分详细的情报,摆在了杨杲的桌案前。

    看完了长安的锦衣卫传回来的情报,杨杲当即传令虞允文和房玄龄进宫议事。

    很快,虞允文和房玄龄就走进了杨杲的御书房。看到两个心腹谋士进了御书房,杨杲当即把长安传来的鹰信给二人看了一遍并且询问道:“两位爱卿,你们觉得这会不会是李渊使诈?”

    房玄龄和虞允文看完之后都摇了摇头说道:“陛下,这份情报十有八九是真的。眼下唐军已经消灭了薛举和李轨,后方的压力大减,主力悉数投入中原是绝对有可能的事情。”

    杨杲面色凝重地说道:“看来李唐这次的确是倾巢而出。这一仗或许将会是自朕登基以来最为惨烈的一战。两位爱卿有何提议?”

    房玄龄拱手说道:“陛下,眼下李唐倾巢而出,微臣以为不如派使联络并州的赵匡胤、幽州的罗艺还有延安郡的梁师都,让他们起兵攻打李唐和窦建德的后方。”

    “联络罗艺没有问题,他现在虽然拥兵自立,但对外仍旧宣称是我大隋任命的幽州总管,幽州也一直插着我大隋的旗帜,说到底还是个隋臣。”

    杨杲先是肯定了联络罗艺,旋即又晃了晃头说道:“但是联络赵匡胤和梁师都,朕觉得有所不妥。这二人都是依靠反隋起家,和突厥更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更何况关中空虚,不用朕联络他们便会出兵。”

    房玄龄略一沉思也点了点头说道:“陛下圣明,倒是臣一时失了计较。”

    “允文,你有什么建议?”杨杲扭头看向虞允文。

    虞允文拱了拱手,淡淡说道:“陛下,如今李唐进军计划已经全部暴露在我军面前。微臣建议我军不如趁着李唐中原大军尚未会师之际,分兵出击,逐个击破。”

    “如何逐个击破?”

    “陛下可调令王世充率军赶往弘农,抵挡李世民大军。在集结部分精锐半路伏击河内李元吉和黎阳的李世绩。此路兵马实力较弱,正好可以拿给我军开刀,挫一挫李唐的锐气。”

    房玄龄听完虞允文的话后当即提出了疑问:“虞大人,为何要调王世充前往弘农,之前中原大战时陛下可是一直紧盯着王世充不放。”

    虞允文微微笑道:“今时不同往日,当初进军中原是怕王世充作壁上观。如今李唐出兵第一个目标就是了洛阳,王世充为了保住自己的基业必然是全力以赴。更何况,私通李唐的可是弘农杨氏,要想守住弘农势必要对弘农杨氏采取强制措施,这个黑锅还是让王世充来背比较好。”

    杨杲点了点头表示赞同虞允文的建议,又开口说道:“朕倒还有个想法,不知两位爱卿以为如何?”

    “微臣洗耳恭听!”两人拱手行了一礼。

    杨杲淡淡说道:“南阳的杨延昭似乎是沉寂太久了,似乎所有人都以为他只会守在南阳不出。朕决定命令他反守为攻,击溃李神通进军长安,给李渊一个警告。”

    两人闻言尽皆眼前一亮,说实话他们也都快忘了杨延昭所率领的可是八万精锐,起到的作用不单单只能是守卫南阳郡。

    “报,启禀陛下,又有八百里加急送到。”

    两人刚刚想要表示赞同,却听得门外忽然响起一声急切的呼喊。

第一百十九章 岭南大变() 
正当杨杲和虞允文、房玄龄密议如何应付唐军五路东征的时候,门外忽然间响起了侍卫急促的呼喊声。

    “陛下,岭南冯盎大人的长子冯智戣在外求见,说是有危乎大隋社稷的大事禀报!”

    “快宣!”

    杨杲闻言吃了一惊,当即吩咐道。

    当年杨杲平定江南后,割据岭南的冯盎迅速上了降表。

    杨杲考虑到冯盎是第一个主动归顺大隋的割据势力,而且他为官清明,在岭南享有很高的声誉,深得百姓爱戴。在历史上他投降唐朝以后也是为唐朝兢兢业业地治理地方,再无反叛,不像是个有野心的人,所以便同意了他的归降,让他依旧坐镇岭南。

    如今冯盎竟然派遣长子星夜进京禀报,看来岭南的确是出了了不得的大事。

    冯智戣在宦官的引领下走进了杨杲的御书房,跪拜于地大哭道:“陛下,岭南急变,我父亲不幸丧命于小人之手,岭南全境有半数已经失陷敌手!”

    “什么?”

    冯智戣话音刚落,御书房内的杨杲、虞允文、房玄龄三人同时惊呼出了声。

    房玄龄不可置信地问道:“冯将军,你父亲在岭南德高望重,谁能杀得了他?岭南半数沦陷,为何我们丝毫没有收到任何情报?”

    冯智戣哽咽着说道:“启禀这位大人,岭南沦陷并非是有外敌入侵,而是内鬼作祟!”

    “内鬼?”

    冯智戣点了点头,“大概几个月前,岭南忽地冒出一个名叫洪秀全的道士,四处传道收徒。短短两个月的功夫门下信徒就发展到了七八十万人。”

    “七八十万人?”

    虞允文瞪大了眼珠子,“短短两个月的时间竟然能发展了如此众多信徒?”

    “这奸贼确实有些蛊惑人心的本事,就连许多军中大将都信奉此人为天神下凡。但是家父当时以为这厮只不过是个骗术稍高的神棍罢了,也就没放在心上。”

    冯智戣颇有些懊恼地说道:“可是谁知道半个月前这个奸贼突然在南海郡聚众造反,各个郡县的信徒纷纷响应,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