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北宋生化危机-第25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西了,这种情况下,他若还能睡得好的话,可就真的没心没肺了。

    柴靖宇帮宋江看了看,也没看出什么毛病来,便建议宋江找名医去看,没准能够看出明神在他身上究竟做了什么手脚。

    至于当前的局势,柴靖宇没有跟宋江多说,只是告诉他:身为被招安的匪徒,如今虽然成了官军,但毕竟跟禁军和府军不能相提并论,恶仗肯定少不了,但也不能太过激进,免得功劳被人抢走了不说,还招人嫉恨。

第392章 不服不行() 
宋江听了柴靖宇的指点,意思竟是要他不要太认真,别急着攻城拔寨,要他停下来好好歇一歇。

    宋江对柴靖宇的话琢磨了很久,还是有些困惑,听柴靖宇的意思,竟然是要他对童贯的吩咐阳奉阴违。

    宋江身为先锋大将,官位是挺高了,但他身份特别,是草寇投降而得的官身,若不出死力,怎么得到认可?

    他现在官位是有了,但反贼巨寇的名头可不是那么好洗脱的,出征方腊是投降之后经历的第一次大战,若不能立下奇功,永远都是低人一等,永远都是别人眼中的草寇,永远都被别人警惕着提防着。

    可为什么,宣国公劝自己不要急着攻城拔寨立军功?

    现在秀州刚破,杭州北部门户大开,数百里范围内,几乎一马平川,无险可守,大军可以长驱直入,而他的军队士气正盛,正是乘胜追击的好时候,怎么能够甘心看着这样的好机会就这么平白给错过了呢?

    听闻这位宣国公跟蔡相关系闹得很僵,蔡京的儿子蔡德章便是死在江州宣国公府上,肯定跟这位宣国公脱不了关系,而蔡京和童贯一个是宰相,一个是枢密使,向来就是狼狈为奸,沆瀣一气,只怕宣国公跟童贯之间,关系也很是恶劣。

    于是宋江就在想,宣国公劝我不要贪功冒进,不会是……是因为他跟童枢密使之间的私人恩怨吧?

    如今大好机会就在眼前,乘着秀州新破,方腊的各路军马还没有准备好,若稍加整顿,就立即带着兵马南下,长驱直入,直捣黄龙……

    宋江心中很是不甘,宣国公在法场上击杀那个监斩官,救了他十多名兄弟,在明神的手下,又救了他一命,按说宣国公既然吩咐了,就凭着这些恩情,也该按照他说的去做。

    只不过……

    兄弟们翻身的机会,就这么白白给放过了么?

    斟酌再三,宋江传令下去,让兵马都好好整顿,在秀洲休养五日。

    五天时间,对于这个年代的行兵打仗来说,不算长,也不算短。

    也就是说,算不上拖延时间,也算不上贪功冒进,因为一般休整时间,都是三日为准,若时间超过了五日,恐怕士气反倒会泄了。

    一连过了三日,宋江已经察觉出自己身上的不对劲了——最不对劲的地方,就是打鼾!

    他不敢说自己以前不打鼾,但至少不至于从睡着就开始打呼噜,而且鼾声如雷,整整响上一整夜。

    自从被明神点了一指,他的鼾声就开始变得震耳欲聋起来,根据武二郎等人所说,那声音真是如同雷鸣一般。

    接连三日,他只要睡着,就会开始打鼾,鼾声如雷且不说,还一时一刻都不停歇,吵得附近的人都睡不着觉。

    偏偏在鼾声之中,他睡得极沉,第二日醒来,精神头却不怎么振作,反倒显得更加精神萎靡了。

    这样下去,身子岂不是一日比一日更虚?

    宋江这几日特别关注自己的身体,立马就察觉到了异样,只不过没想到他这会儿一辈子只爱英雄,不重美色,也不嗜酒,没有被酒色掏空了身子,反倒被这鼾声给掏空了身子?

    宋江对此大为警惕,急忙去寻访名医,可那些大夫们哪里见过这样古怪的情况?最多只能给他开一些补药,至于他的鼾症,大夫们都是束手无策。

    当然,宋江也就此事请教过宣国公。

    柴靖宇也觉得很稀奇,根据宋江反应的情况,他晚上会不由自主的打鼾,就算把嘴堵上也无济于事,而他的鼾声却会带走他的真元。

    中医讲究精气神三元,这种虚无缥缈的东西,其实跟人体健康息息相关,一个人的精元损耗,就像是消耗生命一样,宋江的鼾声,能够格外损耗他的精元。

    柴靖宇之所以这样判断,是因为宋江的鼾声越来越响了。

    他第一日晚上睡觉的时候,那鼾声也不过是覆盖一个院子的范围;第二个晚上的时候,鼾声能够传出近百丈远;至于第三日,宋江的鼾声几乎小半个秀州城都能够听得到。

    ——说是鼾声如雷,简直没有丝毫的夸张。

    打呼噜能够打到撕心裂肺声震四野的程度,整个秀州城都要醉了。

    内家高手在说话的时候,能够在声音中灌注内力,也就是在发声之前运一口真气,能使得自己的声音传出更远——这就是“千里传音”这种功夫的由来。

    但千里传音可不是谁都能够用的,如果内功修为不足,还妄自使用千里传音,不仅声音传不远,还会损伤自己的根基。

    而宋江每日晚上,就像是在使用“千里传音”的功夫来打鼾一般,而且持续运功一晚上。

    宋江虽然武艺还不错,但却算不得一流的内家高手,他的那点内力根本就不足以施展“千里传音”,而他的鼾声之所以能够传出数里远,全是以透支真元为代价的!

    透支真元,就意味着缩减寿命!

    如果再这样下去,他每一夜都会消耗大量真元,身子会越来越虚,两个月之后,只怕就会真元耗尽而死。

    不仅如此,宋江发现自己这两日说话的声音,竟然也不由自主变大了许多,就像是胸膛里藏着一面鼓一般,发声的时候,声音难以控制便变得洪亮了,用“声若洪钟”来形容丝毫不为过。

    一个人如果说话有气无力,就会被人说是“中气不足”,好似声音洪亮是中气十足的表现,其实不然,如果一个人习惯了大嗓门说话,是很容易损伤中气的。大街上很多摊贩喊叫吆喝,听起来嗓门很大,但实际上很多已经损伤了中气。

    柴靖宇对明神的手段,已经是叹为观止!

    明神在音乐上的造诣,自然是没得说,她能够将声音化作攻击的手段,简直就是神乎其技,但真正让柴靖宇惊叹不已的,是她在宋江身上做的手脚。

    这可着实让柴靖宇有些束手无策了。

    天下之大,无奇不有,所以才有无上神通。

    专情于声音,所以才能够出神入化。

    不服不行。

第393章 责难() 
就在宋江在为自己的鼾声苦恼不堪的时候,王禀正哼哧哼哧带着兵马一路南下。

    童贯的布局,是先派宋军在江宁和镇江扼守长江,防止义军顺江西上;然后集中精锐分两路进兵,分别由王禀、刘镇带领,向杭州和歙州开来,最后在睦州会合。

    至于宋江破了秀洲……

    这是一个意外!

    真是个意外!

    宋江的先锋大将是童贯请徽宗皇帝封的,当时宋江刚刚投降官军不久,忠诚度就像妓女的节操一样,根本就是不堪提起的笑话,正因为童贯觉得宋江这路人马若是就此摇身一变,就成了大宋官军,从国库中拿军饷,那也太便宜他们了。

    对于难以控制的力量,或者尾大不掉的军队,如果一时间没办法裁军的话,历朝历代的统治者,都有一种相对统一而且操作起来很方便的作法——就是送出去打一仗。

    如果正好有仗打,那么恭喜你,很幸运地成为首选炮灰。

    如果世道太平,没有入侵者,那么也恭喜你,就算惹是生非,硬生生制造出一场战争,也得让你去打一下,等你这一仗打完了,你手底下的人也就死得七七八八了。

    很多战争都是这么来的,就是因为内部矛盾无法解决,然后才对外发动战争。

    宋江是属于正好碰上了一场大仗可以打的情况,所以理所当然被童贯当成了炮灰,先送上了战场。

    在童贯的眼里,禁军是他手中的精锐,而西北蕃军是杂牌军,至于宋江的匪军……这纯粹属于军队里的不安定因素,谁都没指望宋江能够成就大功。

    童枢密使兴师动众,劳师远征,虽然是气势汹汹而来,但实际上心中也没多少底,毕竟方腊很能蛊惑人心,已经成了气候,不是那么容易解决的,万一王师折戟沉沙,那大宋可当真就摇摇欲坠了。

    只不过童贯没想到的是,他视为不安定因素的宋江匪军,送上战场的头一把炮灰撒出去后,居然没有随风飘散,而是一炮打响,一路攻城拔寨,势如破竹不说,甚至连杭州北方屏障秀洲都直接攻下来了。

    这还了得?

    童枢密使用嘴皮子“东征西讨”,在后方各种讨要军饷,各种召集军队,兴师动众是小意思,简直快把国库都给掏空了,就这样都还说着准备不足,说什么最好不要仓促开战,征讨方腊需要从长计议,需要各方面人力和财力的支持。

    童贯到苏州时间也不长,正调动各方军马,在江宁和镇江布防,同时在政治上已经开始了宣传攻势,同时将明教定义为邪教,而且还请了不少和尚道士,大搞宣传,跟百姓们灌输邪教害人的思想,他将这两方面的举措写了折子呈递上去,自以为做得相当到位。

    当然,他绝不可能忘了跟徽宗皇帝张口要这要那,要想让马儿跑,你总得给马儿吃草,你让我征讨方腊,你就得下血本供应这场战争的需求啊。

    可童贯还躲在苏州,跟那帮政客们打嘴仗,争取更大利益呢,宋江这边已经把秀洲都给攻下来了。

    开玩笑!老子刚刚还说征讨方腊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需要增兵,需要加饷,讨价还价正在进行中呢,得,你那边已经打下一半江山了,你是逗我玩啊你?

    再说了,这大功是坚决要立的,但也不能平白让你一个刚刚投降的草寇给拿了去不是?禁军才是天子的嫡系军队,他们好不容易出来参加战争,就算是遛一遛,那最大的功劳也应该是天子亲兵的啊!

    所以童贯立马一道军令就下来了,着宋江原地驻守,不要贪功冒进,等东路大将王禀到达之后,再便宜行事。

    宋江不是傻子,童贯前些日子还一直在催他,说他既然为朝廷小命,就应当蓄意进取,只待早日攻破秀洲,恨不得让宋江一头直接撞到秀洲城门上去,但等他真的取下了秀洲,童贯的反应立马就变了。

    显然,这等大功,童贯怎能让他得了去?

    柴靖宇原本还劝他不要心急立功,也不要急着跟方腊进行更深层次的对决,没想到童贯根本就不想再给他机会,让他再立大功了。

    柴靖宇没有着急回江州,在江州有袁管家主内,有张志虎掌控新军,用不着他太操心,反倒是童贯跟方腊之间的这场大战,更能够吸引柴靖宇的注意力。

    王禀到了秀洲,宋江急匆匆去将他给接进了城,而柴靖宇则是跟宋江强调,说不想让别人知道他的身份,他会跟在宋江身边,但只是以幕府和谋士的身份。

    所以在王禀见到宋江的时候,宋江身边就带着一个特别年轻的谋士,宋江称之为“柴大官人”,而且对他毕恭毕敬,好像他反倒是宋江的长辈一般。

    不过王禀对宋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