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破产自耕农-第3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图用手指了指附近的地方,侃侃说道:“船东你看,这漳州有什么特点?”

    萧显贵眨了眨眼睛,答道:“漳州若要说有什么特点,便是地狭人多!”

    李图说道:“正是地狭人多!所以我要带领没有地种,或者佃租地太少的贫苦百姓们,去小琉球开荒。开荒要粮食,农具和耕牛,这便要资金。所以我想和船东借二万两银子,做这件事。”

    萧显贵问道:“舶主怎么回本呢?”

    李图淡淡说道:“我收地租,一亩地收一石粮食地租,一年就可以全部回本。”

    萧显贵吸了口气,侃侃说道:“这可是个大事情,恐怕也只有舶主能做的来。”顿了顿,萧显贵又说:“舶主和我借银子,几分的息?”

    李图看了看萧显贵,说道:“两分息。”

    萧显贵摇了摇头,大声说道:“如今借钱哪有两分息这么低的,起码要三分!”

    三分息,就是一年百分之三十六的利息,李图想了想,答应下来:“三分就三分!那就说定了!”

    萧显贵一琢磨,感觉七千二百两利息已经进了腰包,嘿嘿笑了一声,说道:“说定了!这便说定了!我明天就把银子送到梅湾去!”顿了顿,萧显贵又说:“不过舶主要招募贫民,这动静大了,必要知会知县才行。舶主不如明日就随我去漳浦县衙一趟,拜会知县。”

    李图拱手朝萧显贵说道:“全赖船东引荐了!”

    #####

    第二天一早,萧显贵和李图就来到了漳浦县县衙。

    萧显贵虽然是个白丁,但和县令有利益往来,大不一样。他名帖一送进去,就有县令的家丁走出来把两人引进了县衙。

    看到家丁出来迎客,县衙里那些衙役看向萧显贵和李图的眼神都不一样了。

    那县衙主轴上有四进院子,第一进正堂是诉讼、审讯的场所,中间挂着“正大光明”四字匾额,两边又挂着“尔俸尔禄”“民膏民脂”的匾额。第二进二堂叫做鸣琴堂,是议事办公的地方。第三进三堂和后面的第四进花园,都是县令与眷属的内宅正寝。

    县令肖存行在二堂接见了萧显贵和李图。

    每年都拿着萧显贵的银子,这县令对萧显贵颇为友好。不但不用萧显贵下跪行礼,他还称呼萧显贵为“萧公”,好茶招呼着。大概是知道萧显贵要送银票,县令屏退了左右,只剩三人坐在二堂里。

    萧显贵堆着满脸的笑,和县令说了几句不痛不痒的客气话,又介绍了一下李图,便直奔主题了。李图掏出一张二千两的银票,萧显贵接过来递给了知县,笑着说道:“县令在上,这是我们今年跑海得来的孝敬你的银子!”

    那县令看到银票,脸上立即浮出一张笑脸出来。他已经连续几年拿萧显贵银子了,所以也不再客气,把茶杯放下笑着说道:“萧公是个爽快人!那我便恭敬不如从命,收下了!”

    见县令收下了银子,气氛不错,萧显贵又说道:“县令,我的这位小弟李图有一个计划,需要和县令商酌。”

    县令转头看向李图,淡淡问道:“李公子有什么计划?”

    有钱能使鬼推磨,李图这是第一次被人称为公子,居然还是出自一个官员之口,不禁有些诧异。理了理情绪,李图赶紧拱手说道:“漳浦县地少人多,百姓贫困。在下想运送两千漳浦县的赤贫民户到小琉球开荒。”

    听到这话,县令捻了捻胡须,皱眉不语。

    萧显贵见县令脸色不对,赶紧拱手问道:“明公意下如何?”

    肖县令看了看二堂外面的天井,淡淡说道:“此事,确有不妥之处。依我朝律法,严禁庶民滞留海外。这小琉球本是化外之地,庶民去殖垦,便离开了王土不再是大明子民!倘若上面追究起来。。。”

    李图见这县官又要刁难,便从怀里掏出一张一千两的银票出来,走上去塞给了知县。往后退了一步,李图拱手说道:“县令在上,倘若真有上峰追究,还请县令代为说情!”

    看清了银票上的数字,那县令眼睛一亮,脸上放出光来。他下意识地摇了摇头,笑着说道:“然而!”到底是进士出身,这县令的水平明显高于千户周平德,一个然而,他就开始转折了,侃侃说道:“然而漳浦县地少人多,百姓生计艰辛!带领赤贫百姓垦殖荒地,也是为民谋福祉之事,实在值得提倡!李公子如此高义!本官也不能落了下乘!李公子只管大胆去招募贫民!倘若上峰查究,本官顶着压力,也要为李公子解释清楚!”

    这县令拿了银子,再顾不上大明律法,满口答应下来。李图看见这县令的作态,暗骂一句无耻!

    但终究是得到了知县的支持,李图也放下心来,淡淡说道:“多谢县令了!”

第六十五章 招募贫民() 
第二天,萧显贵就派人送来了二万两银子。李图拿到了银子,就去马坪镇找到那匠头冯友,要他招人来造船。

    岛津忠恒投资的二万两,要造一艘新船,李图和岛津忠恒各占五成股份。李图去年一年赚的一万三千两,加上和萧显贵借的一部分钱,投资另外一艘新船,这艘船将完全属于李图。合一起,李图要造两艘两千料的福船。李图要求船只质量中等,能用上五、六年,每艘船就要耗资二千两。

    那冯友听到生意上门,大喜过望,呼朋引伴找到了七、八十个匠人和帮工,到处采购运输木材和原料。船匠们在梅湾里建起了临时的船坞,把那一片海滩变成了一个大工地。

    张罗完造船的事情,李图就开始在漳浦县招募贫民,垦殖台湾。

    既然已经买通了县令,李图也不遮遮掩掩的了,直接派船工们到各村庄乡镇人流聚集的地方贴出布告。碰到阻挠布告张贴的衙役或者总甲,给上几钱银子,也就不闹了。

    怕贫民们不识字,李图又让船员们一个村一个村的驻点,去做口头宣传,务必让更多人知道招募的事情。

    李图的宣传说的清楚:招募贫苦农民垦殖小琉球,加入者每人可以佃租水田十五亩,每亩地每年地租只要一石。田地除了地租,没有其他赋税。另外,每五人配发一头耕牛。

    在粮食收获之前,李图供给吃食,清一色的白米饭。

    十五亩水田,地租一石是什么概念?一亩水田一年起码有两石的收成,去掉地租,还能收获一石以上。有了耕牛的帮助,一亩地的产出甚至不止两石。就算以最保守的两石估算,十五亩,除去地租一年就能得到十五石以上的稻米。如果一家四口人,就能不冒风险地得到六十石稻米以上的收益,这已经是小康水平了。

    要知道在漳州这种地方,一家人佃租十亩,甚至几亩水田的佃农,大有人在。这些人挣扎在温饱线上,每年到了青黄不接的时候,就要吃糠,要饿肚子。长期营养不良身体虚弱,一有个病痛就威胁生命。

    而参加李图的垦殖,就能吃饱饭,吃上肉,就有钱做新衣,就能盖房子娶老婆。这样的好日子,哪个不动心?

    李图给出的垦殖条件,实在是太优越了。虽然贫民们不了解李图这个人,隐约觉得有些风险,但眼前的生活眼看着过不下去了!为了日后的好日子,哪个不放手博一下?反正种出粮食之前李图提供吃食不是?对于这些赤贫的佃农来说,天塌下来有饭吃就不怕。那些贫苦的百姓们,携儿带女地来投奔李图。十天之内,漳浦县内,就有三、四千贫苦农民跟李图的船员们报了名。

    虽然李图招募的人很多,但漳州地狭人多,这些人大多是些佃租一点点土地的最赤贫农民。这些人离开后空出的佃田,立刻就被其他人抢着佃租了。所以那些乡绅地主们也没有什么反对情绪,只把李图的垦殖事业当个新鲜事来看。

    #####

    这几天,李图忙着找船匠造船和招募贫农,忙得连轴转。一直确定有几千人报名了,李图才稍微停歇下来,带着许三几个人回了一趟前亭镇。

    这些天在漳浦县各地张罗,李图租了几十匹马给船员们做交通工具,所以这次回家,便是骑马回去的。许三几个这一年跟着李图拿到了不少酬金和赏银,一个个都穿着新做的绸缎衣服。一行人鲜衣怒马骑在前亭镇上,吓得那些市井小民纷纷避让。

    “这是哪里的贵人来了?”

    “那打头的不是李家的老大么!”

    “你不知道么?李家老大要招人去小琉球垦荒啊!这是发了多大的财啊?”

    就连一向机灵的菜贩曹三,看到李图一行的排场,也没敢上来聒噪,只愣愣地目送李图一行人往李家骑去。

    到了李家院子,李图等人跳下了马。

    李家院子已经翻新过了,门口修起了一个门楼,后面还建了一个影壁,在镇上也算是体面的住宅了。李图走了进去,看到那院子里的道路上都铺了青石,三间屋子翻新了,一水的青砖黑瓦,比起原先残破的样子,漂亮了许多。

    堂屋里,母亲郑氏依旧坐在织机上,纺织布匹。

    看见李图走进来,郑氏满脸的欢喜,扔下织机走了过来:“我儿安全回来了!”说着说着,郑氏眼泪又出来了,用手抹了一把眼泪说道:“前些天听人说我儿招募贫民去海外垦殖,我就知道我儿这一年又安全回来了,娘真是高兴呢!”

    李图笑了笑,大声说道:“娘你担心个什么,你不相信你儿子的本事么?”

    郑氏抹掉眼泪,勉强笑着说道:“相信,我相信!我儿自然有海上翻滚的本事,才吃了这碗走海的饭!”

    许三笑道:“老奶奶你儿子可不止吃了一碗饭,你儿子如今已经是两艘船的舶主了呢!还有两艘在造!这前亭镇,恐怕就数你儿子最富了。”

    郑氏看着李图,呐呐说道:“我儿赚了多少银子?赚够了结婚买地的银子,能不走海了么?”

    许三几个哄堂大笑,说道:“老奶奶!你儿子要做大事的!他不走海了,谁带领我们几个出人头地?”

    李图笑了笑,说道:“娘你不要担心,儿子走海自有走海的章法,不会出事的。”

    郑氏看着李图的绸缎衣服,默不作声。半响,郑氏才说道:“去年你招人修筑的宅子,已经建好了。这都是你弟弟李通时常去看着,监督那些泥瓦匠人用料扎实了。”顿了顿,郑氏又说道:“崔相公,也常常去帮忙看着。如今我们两家就快要做亲家了呢,你可要多走动走动。”

    李图和郑氏正说着闲话,李通跑了进来,大声说道:“哥!你回来啦!”

    一年未见,李通长壮了许多,已经有了成年人的架子了。一见到哥哥李图,李通就焦急问道:“哥,我听说你做舶主了,还招募人开垦小琉球呢。”

    见到李通,李图笑了笑,拍着他的肩膀说道:“我弟弟长壮了!”

    李通不屑说道:“什么长壮了,还把我当小孩啊?我都定亲了,再过几个月就要成亲了!”

    李图笑着问道:“瞿木匠把女儿许给你了?”

    李通大声说道:“全托了哥哥的福,瞿木匠听说哥哥做了船正,就高高兴兴地把娟儿许给我了!如今哥哥更厉害了,都做舶主了,还要带人去小琉球垦殖呢!”

    李图看着李通说道:“你没事时候去教书的私塾里坐坐,学学写字和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