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神眷西班牙-第7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脖子是人比较脆弱的部位,而且为活动方便一般不会着甲,很容易下刀。甚至,不开刃的马刀,在冲锋时,也能借助强大的冲势,把人的头颅给削飞。

    因为骑兵在从敌人身边冲过去时,往往对某一个敌人,只有一次出手机会。所以,准头非常重要,这也是重要的训练项目。

    至于骑兵和骑兵的对战,则要复杂得多。往往在骑兵对战时,骑兵的个人骑术和马上武艺就显得比较重要。

    骑术高的人,甚至可以在告诉冲锋中,躲到马的另一侧,以多开敌人削过来的一刀。当然,这是在稀松的阵形对抗下的结果。

    如果是集团冲锋,阵形和配合更显得重要。阿方索安排手下人,把哥萨克骠骑们,集中起来冲锋,密度很高。

    当然,这个密度并没有真正的墙式冲锋那么高,但也非常高的了。墙式冲锋,骑兵之间靠的太紧,影响冲击速度。

    在阿方索的计划里,墙式冲锋一般是作为主力骑兵的胸甲骑兵使用的。但胸甲骑兵还没有练出来。

    而哥萨克骠骑兵,只是打算作为炮灰使用的,不需要那么高的训练度。而且,哥萨克人个人武艺不错,不需要墙式阵形,也能发挥出不错的战力。

    而且,因为有了一定的空间,哥萨克骑兵们,也能更加灵活些……

    三场骑兵演练,把个博伦给看呆了。尤其是,在冲锋时,哥萨克们展现了很优秀的骑术,马刀也挥舞的很有艺术感。加上整齐的冲锋阵形,见过世面的博伦立刻推断出——这绝对是一支精锐的骑兵……

    “如果,这支骑兵能为皇帝作战……”博伦觉得那一定很美妙。而且,博伦知道,撒丁岛根本没有战事,这样一支骑兵,根本没有用武之地。所以,他就想……

    “殿下,您的这支骑兵真是精锐中的精锐啊!”博伦习惯性的拍上一记马屁。

    “嗯——”阿方索随便应了声。实际上,他早就打算派出这支军队去德意志战场上练练手了。

    相对于那2000哥萨克人,阿方索更加看重那20名军校毕业的骑兵军官。学校教的终究是纸上谈兵。如果,把他们送到德意志战场上历练一下……

    事实上,丹麦军队的战斗力不算多高,但也不低。这样的对手,正好是给手下军官历练的好对象。

    不过,虽然打定主意让这些骑兵去德意志战场历练,但阿方索却不能表现的太主动,而是等博伦开口。

    双方扯了一阵,博伦终于说明了心中所想——

    “殿下,我看您麾下的这支精锐骑兵,如果拿到德意志地区去,一定能将丹麦军队杀得落花流水!”

    “嗯?可是,我的骑兵,为和要和丹麦人打仗呢?”阿方索歪着头,故意装傻。

    “这——”博伦被噎住了,然后迅速开动大脑,想着怎么回答,过了一会,博伦满面笑容道:

    “殿下,只有快速打败丹麦人的大军,您才可以获得不莱梅的土地权啊!”这倒没说错,赶走丹麦人,皇帝的军队控制北德意志的话,不莱梅就能兑现给阿方索。

    “话虽如此,但不莱梅只是一个抵押。如果皇帝陛下拿出钱来赎回,还是不属于我。”阿方索继续装傻。

    实际上,谁都知道,斐迪南二世是个穷鬼皇帝,根本还不起百万级的金币。说是抵押,基本就等于拿不回头了。

    “我们可以出钱雇佣您的这支骑兵!”博伦小声说道。他也看出来了,想说好话忽悠阿方索,简直不可能,这小孩,鬼精鬼精的。

    “就这些?”阿方索歪着脑袋,一副不屑的样子。很明显,阿方索不缺钱,干嘛要把军队雇佣给你?

    “这……我在回去请示下皇帝陛下……”博伦无奈了,阿方索明显要更多的好处,可是,他只是个使者,没权利答应这答应那啊……

    博伦带着一脸郁闷,赶回维也纳请示皇帝去了。当然,他不是空手而归,在和阿方索互换了不莱梅的抵押文书后,他成功带着100万金币返回维也纳。

    而阿方索麾下的2000哥萨克骑兵,则以护送金币为理由,随着他一起回维也纳。

    实际上,这也间接表明——阿方索同意让这支骑兵帮皇帝作战。但具体参战不参战,还得看皇帝开啥条件。

    甚至,黎塞留都跟着这支骑兵去了维也纳,准备代表阿方索,在维也纳和皇帝当场讨价还价,好好地谈一谈这2000哥萨克骑兵的出租合同。

    在这个年代的欧洲,2000人的骑兵,绝对是一股强大的力量。而2000训练有素、水平很高的骑兵,更是一股可以左右战局胜负的重要力量。

    所以,阿方索不担心皇帝不要这支骑兵。但是,他吩咐拉斐尔——不要把2000骑兵合并到帝国军队序列里,要拥有一定的自由度。他们的主要作战任务,是以骚扰和打击丹麦军队后方为主。正面冲锋,有帝国军来干。他们的任务,就是在丹麦军队的薄弱点上,抽冷子来一下。或者,去袭击丹麦的粮道,让丹麦军没吃的。

    虽然哥萨克骑兵是阿方索的炮灰,但也不能随便拿给皇帝当炮灰用。阿方索要求那20名骑兵科毕业的指挥官——在战斗中积累经验,专业打击丹麦军队的要害,以最小的代价,获取最大的战果……

第112章 北美丛林战() 
斯特林是萨丁尼亚大学军事学院步兵科的第一届毕业生中的优秀学员,其本人,和家族,都来自德意志,也都是阿方索的坚定拥护者。

    自从汉考克汇报说遭到印第安人袭击后,阿方索就从军事学院的毕业生中,挑出了斯特林,让他带领2000从撒丁岛当地的德意志移民家庭中挑出的2000名当过雇佣兵的德意志人,前往莫比尔港,剿灭丛林中的印第安人,以为莫比尔换取安全的外部环境。

    实际上,斯特林的责任远不止如此,在阿方索的要求中,还有顺着莫比尔河向上游,打到一个叫伯明翰的地区的重任。

    根据阿方索命令中的描述,这个伯明翰,离出海口大约六七百公里,在大河附近。而且,阿方索大约地画出了地图,让他按地图带人去寻找。

    阿方索倒是想直接派探矿的工匠去寻找,但如果没有武力护送,估计那些工匠肯定会被印第安人用标枪和长矛叉死。

    所以,斯特林的任务很重,他的任务,除了占领莫比尔附近地区,还需要一直沿着河流,打到所谓的伯明翰,占领那个整座山都是铁矿的矿山。

    不过,和印第安人在丛林里捉迷藏真不是件简单的事情。斯特林的德意志雇佣兵大军,赶到莫比尔后,第一次和当地莫比尔部落的交锋中,就取得大胜,而且是零伤亡的大胜。

    莫比尔部落的印第安人也是作死,竟然跑出丛林,再一次对莫比尔城发动进攻。这一次,莫比尔人举族出动,来了3000印第安战士。

    不过,斯特林派出300板甲步兵,只一个回合,就把印第安人冲得七零八落。然后,火枪兵和长矛兵出场,非常顺利地把闹哄哄的3000印第安战士给收拾了。

    这场莫比尔城下的战斗,只花了一个多小时就结束了。印第安人被打死两三百人,被俘1500人,其余的千余人,都逃进了丛林中。

    第一战开门红,让斯特林信心大增。于是,他不顾丛林的危险,对莫比尔部落的残部发起了追击。

    结果,斯特林挨了当头一棍——印第安人在平地上远不是他手下2000德意志雇佣兵的对手。但在丛林里,他们绝对游刃有余。

    那些残余的印第安战士,吸取教训后,在丛林里,不再和德意志雇佣兵正面对抗,而是放一个冷箭,投一个标枪后,马上利用熟悉地形的优势,迅速消失在丛林里。

    斯特林带人和他们周旋了一个多月,毫无进展,还伤了不少手下。幸好,法瑞亚从远东送了一批工匠来莫比尔。这第一批500名工匠中,竟然有懂医术的郎中。

    斯特林带人在丛林里没头没脑地和印第安人捉了很久的迷藏,搞得汉人工匠们都看不下去了。一个年老的工匠家属(工匠他爹),在随行的翻译的帮助下,给斯特林带了一句话——“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

    斯特林一头雾水——啥意思?庙?是教堂么?是叫咱去印第安人的教堂捉他们?和尚是啥东西?

    斯特林还是个比较谦逊的人,于是,带上翻译,去请教那名老者。这名老者是一名木匠的老爹,年轻时也读过私塾,所以比较有见识。

    他看得出来,斯特林不是很适应东方式的绕弯的说话方式,干脆给他详细解释——这些蛮人再狡猾,总有自己的老巢。森林里逮不住他们,不会找他们老巢么?他们的老人、女人和小孩,不至于也能在森林里和雇佣兵们兜圈子吧?肯定呆在老巢里!

    这下斯特林完全明白了,他很感激地冲老者鞠了个躬。转头,他就安排人去寻找莫比尔人的老巢去了。

    很快,莫比尔人在一条小河边的老巢就被发现了。实际上,寻找居民区,其实并不难。

    印第安人不会打井。所以,他们的居民区附近,必定有河流,以方便取水。这是一名佣兵说的,他的父亲,曾经为葡萄牙人当过佣兵,在巴西的热带丛林里战斗过,比较有经验。

    当斯特林开始下令寻找印第安村寨时,他想起了父亲临终前教授的一些佣兵常识。以前没注意,但指挥官有需要,他就提出了看法。

    另外,他记得父亲说过。土著人的村庄附近,不仅有河流,而且必然有人为踩踏出来的道路,这就是所谓的“走的人多了,就成了路”。

    按照这两个思想指导,莫比尔人较为偏僻的村寨很快被发现了。斯特林果断推出阿方索给他配备的三门轻型的三磅炮,来到莫比尔人的寨子前面。

    莫比尔人的寨子,主要是木质结构。大门和寨墙,全是原木做的。看上去很坚固,但在火炮面前,却非常脆弱。

    只放了两轮炮,莫比尔人的寨门就被轰破了。而莫比尔人,也被火炮弄出的巨大动静给吓破了胆,只抵抗了一会儿,就纷纷投降。

    斯特林轻而易举地,就打败了这个印第安部落,并俘虏了这个部落全族。斯特林没有像一般的欧洲殖民者那样进行屠杀,而是把他们都俘虏到了莫比尔城外,并安排工匠,建造了一个营地,用来看管这些俘虏。在斯特林看来,被俘的2500多名印第安男子,都是很不错的劳力,杀了可惜,女子也可以进行农业劳动。不过,为了控制他们,斯特林委托莫比尔城临时城主汉考克,在派船回欧洲时,订购了一批脚镣,以避免印第安人逃跑。脚镣到了后,就可以驱赶印第安男人干活了。

    这次战斗,也不是没有人受伤。比如,就有十几名佣兵被印第安人的土弓箭射伤了。虽然问题都不大,汉人中的郎中就可以搞定,但需要养伤很久。

    不过,一个叫兰特的雇佣兵,给斯特林带来了一个大大的惊喜……

    这是什么情况呢?原来,兰特在战斗中,往自己胸前,挂了一块从莫比尔城里“顺”来的一块橡木板。这厮是个老油子雇佣兵,到哪都喜欢“贼不走空”,莫比尔没啥好东西,就是木材多,他就顺走了一块橡木板,打仗时,还用绳子系好,挂在胸前当挡箭牌……

    所以,他虽然“中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