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神眷西班牙-第3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渣并浮到铁水表面。同样,因为密度问题,硫化钙也浮在铁水表面;铜也被氧化还原成氧化铜,浮在铁水表面。硅则被氧化成二氧化硅,更是一种固体矿渣,浮出铁水表面。

    实际上,去除硫和磷这一步,可以在炼铁高炉里进行。而在含石墨的坩埚里去除硫和磷的话,氧化钙没问题,但作为氧化剂的铁矿石,可能会和石墨(碳)优先发生还原反应,不一定能去除干净磷。

    因此,阿方索做了改进,坩埚里不放置石墨先,先用氧化钙和铁矿石去除干净硫和磷,接着再放入石墨,去除钢水中的氧。当然,可以稍微控制下石墨量。放的量大,就是高碳钢,放得少,就是中、低碳钢。

    高碳钢有高碳钢的好处,比如强度高,更坚硬,可以制造刀剑和铠甲。但是,中低碳钢也有他们的用处——那就是制造枪炮管。

    阿方索记得,后世天朝著名的“56半”半自动步枪,枪管就是用的50号钢。所谓的50号钢,就是含碳量0。5%,属于中碳钢。高碳钢太强硬,“刚过易折”,并不太适合作为枪管和炮管。而中碳钢的50号钢,既有硬度和强度,也有一定韧性和张力,适合作为枪管。因为,火药爆发时,单位面积的压强是很大的。所以,枪管急需要一定的硬度和强度对抗火药的爆破性力量,也不能太硬碰硬,要有一定的韧性。所以,枪管一般都是中碳钢。后世的枪管,也就是在中碳钢里加些其他稀有金属,提高综合性能。

    而火炮因为管壁厚,强度不成问题,而可以多考虑韧性,因此可以使用含碳量再低些的钢,比如20号钢。而17世纪的火炮,完全可以用含碳量更低的熟铁来锻造。因为,目前火炮使用的是爆炸力不是很强的黑#火药,而不是高强度现代火药。所以,用熟铁都足够了。当然,用低碳钢更好点,因为强度更高些,

    阿方索兴冲冲地“调用”出脑海里钢铁知识,想组织在撒丁岛大规模炼钢的。但是,现实给了他沉重的一击……

    理想很美好,现实很残酷……

    阿方索在组织炼钢时,发现两种重要的基本资源,他都很缺乏——一是铁矿石;二是煤炭。

    撒丁岛只有一些褐煤,用来当燃料还勉勉强强,但用来炼钢?只能呵呵了……

    别说撒丁岛了,就是整个意大利,也没有丰富的铁矿石和煤炭。甚至,整个南欧地区,都缺少铁矿石和煤炭。西班牙虽然有煤有铁,但储量有限。而且,西班牙出产的铁,因为自身矿种原因,含硫量和含磷量较高。因此,西班牙的枪炮,在钢材质量上不如英国制造的,比较容易炸膛。也因此,欧洲人都知道,这个时代,英国出产的火炮质量是最好的。

    为什么后世英国率先崛起?除了它良好的海上地理位置,其国内煤炭和铁矿储量很丰富也是重要的原因。

    意大利和西班牙,本就是缺煤缺铁的国家,在19世纪的工业化进程中,被甩在了后面,这是很正常的。

    要知道,英国煤铁丰富,德国也有鲁尔区极为丰富的煤炭。法国有规模巨大的洛林铁矿(目前还在西班牙帝国手里),煤炭也不少。所以,上述三个国家在工业革命中领跑,尤其是英国和德国,西班牙和意大利只能跟在后面吃灰……

    缺煤缺铁,搞毛的炼钢啊!阿方索有些心灰意冷……

    炼铁高炉计划被他直接撕毁了,缺煤缺铁矿,焦炭更不用谈,所以,高炉炼铁还是算了吧。

    也只能进口生铁,然后再用坩埚精炼成高碳钢或中低碳钢了。只不过,这样的话,成本太高了。要知道,坩埚炼钢法因为产量小,成本本来就高。而进口价格昂贵的英国生铁的话,成本就更高了。但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谁叫撒丁岛缺煤缺铁呢。岛上的褐煤矿,只能当燃料烧。而岛上的铁矿,不但储量小,而且品位低,炼铁也不是很划算。

    因此,阿方索不得不决定——以后就从英国进口铁和煤炭,然后在撒丁岛用坩埚炼钢法小规模出钢。

    不管怎么说,用中低碳钢制造枪管和炮管,肯定比熟铁做的强。而因为阿方索在炼钢时加入了去除硫和磷的工艺,使得撒丁岛出产的枪管和炮管,更加的不容易炸膛,安全性就提高了很多。

    只不过,撒丁岛和整个南欧地区缺煤缺铁的残酷现实,粉碎了阿方索大规模发展炼钢工业的幻想。眼下,也只有从英国进口铁和煤炭了,白白让英国佬赚去很多钱……

第44章 制定国际度量衡() 
因为与各国通商愈加频繁,阿方索发现,各国不仅货币种类繁多,换算麻烦。各国的度量衡,也是花样百出,贸易时换算起来让人崩溃。

    因此,阿方索决定提前使用后世国际通用的度量衡,统一标准,避免出现各种麻烦。

    实际上,国际度量衡,主要就两点——一个是长度,其基本单位是米;另一个是重量,基本单位是克。在这两大基础上,才有各种体积啊,密度啊什么的换算,但基础,还是长度和重量。

    阿方索记得,一米的长度,是本初子午线的2千万分之一,这是法国人在19世纪规定的。但是,在17世纪,本初子午线怎么测定啊?至少阿方索不知道。

    而重量这东西,只要有了长度就好办了。比如,只要确定了米的长度。那么,根据后世的标准,就可以推算得出——一立方厘米水重量为一克,一立方分米水重量为一千克……这样,重量也能很快确定下来。

    如何确定一米的长度呢?测量本初子午线长度这种高技术含量的事情,阿方索肯定是不懂的。即便是他的老师,大科学家伽利略,也没有这方便技能。所以,阿方索只能另想办法。

    阿方索记得,一英寸等于2。54厘米,而一英制磅,重量为453。59237克。以此为基础,阿方索开始反推米和克的重量。并且,他邀请伽利略帮他制作标准的原器,作为标准参考。

    为了获得最标准的英寸,阿方索派人去英国买了1000把做工最精细的尺子,最终对比得出标准的英寸长度。

    然后,阿方索在英国购买了1000个铜权铁权,作为标准的英制磅的参考,最终得到标准的一磅重量参考物。

    之后,阿方索和伽利略一起,按照平原地区,4℃的情况下,1立方分米重量为1千克的标准,进行双重反推算。最终,经过长时间的校对和更正,得到了标准的米和克。然后,伽利略帮阿方索制作了标准的银尺和银权,作为参考(因为银质的东西不会变质氧化,容易长久保存)。

    然后,阿方索在撒丁岛,公布了新的度量衡的要求。为了方便大家使用新的度量衡,阿方索还出资赶制了一大批木尺和铜权,送给大家使用。

    阿方索宣布——以后撒丁岛渐渐地推广使用米和克两种最基本的度量衡。而且,因为新的度量衡采用了简单的十进制,计算也变得非常简单。

    为了推广新的度量衡,他还拜托伽利略,编写了一个新的“标准”度量衡使用手册。

    手册上规定——1克的一千倍为一千克,而1000千克,为一吨;一米的十分之一为一分米,一米的百分之一为1厘米,一米的千分之一为1毫米。

    还有,一千米也叫一公里,而500米,叫一里;1千克也叫一公斤,500克为一市斤,50克为一市两——尼玛,都引进东方的称呼了,纯粹是阿方索前世带来的习惯导致的……管他的,也一起推广了……

    同时,阿方索在手册里宣布——地球赤道总长度为4万公里,地球距离月球38万公里,距离太阳1。5亿公里……

    尼玛!这算不算剧透?目前的年代完全测不出这种数据啊!但是,这个数据,却深深地吸引了很多意大利科学家,他们纷纷投身于对这个度量衡的推理和验证中。

    为了使得新的度量衡顺利推广,阿方索还特地带着伽利略,跑到罗马教廷,求见新任的教皇格列高列十五世。

    教皇之前和伽利略认识,而且本身就很博学,并富有改革精神。在教廷,教皇收到阿方索的度量衡说明书后,以为是伽利略搞出来的。他是个很严谨的人,亲自动手证实新的度量衡的正确性。经过一周的验证,除了地球赤道长度,地球到月亮和太阳的距离无法验证,格列高列十五世确定了新度量衡的科学性,并且,新的度量衡采用十进制,计算非常的方便。

    富有改革精神的格列高列十五世,亲自出面,帮忙推广新的度量衡,并命名为“罗马度量衡”。但是,教皇把目前技术条件下无法证实的赤道长度、地球到月亮和太阳的距离这三处给删掉了。一来,这些东西无法验证;二来,也有动摇教廷宣扬的地心说的危险可能。教皇有一种预感,如果让人们顺着这三样数据去验证,可能会打教廷的脸。所以,他把这三样数据给删除了。只有事先收到过说明书的少部分科学家还在努力验证。而教皇帮忙推广的度量衡说明书,已经看不到这三个数据了。

    阿方索也有些后怕,天文学的东西,在这个年代其实是禁区。布鲁诺被烧死了,伽利略原本历史上也很倒霉。因此,有关天文学的东西,还是少碰为妙。

    因为教皇大人帮忙推荐,新的度量衡很快在天主教国家流行开来。人们发现,新的度量衡的确很方便,也就渐渐地接受了。

    但是,在英国、荷兰和北德地区还有北欧,以及东正教的东欧地区,因为他们和教皇敌对,基本不买教皇的面子。至少,这些地区的政府不会接受和宣扬新的“罗马度量衡”。只有少部分这些国家的学者们,开始研究新的度量衡。研究后,他们发现新度量衡方便又科学,于是开始私下传播和使用。

    实际上,在这个年代,因为度量衡的差异,导致在国际贸易中,结算很是麻烦,并闹出不少商业纠纷。很多人,尤其是从事国际贸易的商人,其实也是很期待度量衡统一的,因为这会大大方便跨国贸易。

    当然了,度量衡的推广,要不是看在教皇的面子上,肯定没这么容易。即使教皇出面,很多天主教国家也进行了推广,但依然有很多保守顽固的人不愿意使用新度量衡。只有那些比较开明的人,或者年轻人,才更愿意接受新的、更方便的“罗马度量衡”。

    虽然被命名为“罗马度量衡”,但是制定者的名字还是被刻印在了说明书上——阿方索和伽利略。阿方索也因此在欧洲名声大噪了一把,但大家一般认为,这主要还是伽利略的功劳,阿方索,只是作为领主,给予了大力的支持。

    尽管如此,阿方索也成了欧洲开明领主的代表,尽管他只有10岁。毕竟,能全力支持科学家的工作,也是开明的象征。何况,此前全欧洲都在流传——阿方索10岁就学完了相当于大学数学的课程,非常的天才……

    但是,阿方索这次拉风了,出名了,却让腓力王子和卡洛斯感到很不快。身为“小弟”,竟然抢哥哥的风头,这不是“喧宾夺主”么!名声响彻全欧洲,尼玛我也想啊……

第45章 大规模养马() 
撒丁岛也是个面积颇大的岛屿,为了充分开发撒丁岛,顺便寻找一下阿方索期待的铝土矿,阿方索雇佣了不少探矿师,开始在全岛的山地和丘陵地区探查矿藏。

    根据后世他读过的意大利介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