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神眷西班牙-第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在欧洲,那就比较惨了。英国和德意志北部地区,以及法国北部地区,受到“小冰河世纪”的寒冷气候影响,小麦生长期积温不足,加上农业技术垃圾,小麦亩产只有120~150斤每亩(换算后得)的低产。

    而黑麦因为能够适应寒冷气候,受到影响比较小。所以,黑麦亩产一般能接近200斤每亩。也因此,欧洲人流行吃黑麦面白。但让阿方索吃惊的是,黑麦产量比小麦也没高太多,但价格差异极大。一般,小麦的价格是黑麦的7倍……

    而意大利地区,因为火山活动频繁,火山分布也广,历史上喷洒出的火山灰也多。火山灰养分高(对于植物),以火山灰土为农耕区的意大利南部地区,特别是西西里岛和那不勒斯王国地区,因为火山多,火山灰土地也多,因此粮食产量很高。虽然他们也不懂施肥,但是靠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亩产小麦能达到200多斤的样子,几乎和大明北方持平。

    所以,那些火山灰土壤丰富的意大利地区,尤其是被称为“金盆地”的西西里岛农业区,一般选择种植价值更高的小麦。当然,也兼种大麦和黑麦什么的。但小麦产生的经济价值实在太高,“多收了三五斗”,就能多换来大把的金银……

    这也是西班牙为何要牢牢地控制住那不勒斯和西西里岛的重要原因,因为亩产几乎是西欧其他地区的双倍,西班牙王室在西西里岛和那不勒斯收取的赋税,也非常的惊人,达到了恐怖的390万杜卡特每年。(这相当于554万两白银了,比大明帝国的国库年入银多了一倍多!)

    也就是说,依靠着西西里和那不勒斯发达的农业所产生的税收,和两地的海上贸易税收,西班牙王室每年可获得390万的巨额税收,难怪腓力三世不肯把西西里封给阿方索,因为他不舍得。再说,西班牙王室目前经济困难,还有大笔的欠债呢,哪里能把西西里岛这个“金盆地”给封出去。所以,只能把看上去油水不大的撒丁岛封给阿方索了。

    撒丁岛虽说面积比西西里岛小不了多少,但是,因为火山灰土壤的平原和盆地比西西里少太多,因此重要性完全无法和西西里相比。所以,西西里是王国级别,而撒丁岛只是阿拉贡王国辖下的一个大区。要不是有着丰富的铅锌矿,撒丁岛大概也就和科西嘉岛一样,没太大经济价值。就连撒丁岛的第一大港口卡利亚里,也是靠着转运出口铅发展起来的。

    实际上,390万杜卡特,也就相当于195万夸特的小麦的价格。195万夸特,也就是4953万斤小麦。4953万斤小麦,按亩产200斤算,也就是247650亩麦地一季的出产。而247650亩地,相当于16510公顷,只有165。1平方千米……

    好吧,说了这么多废话,做了这么多计算,只为证明一件事——这年头,在欧洲种田也是很有前途滴,只要你种田技术好,想不发财都难。谁叫欧洲目前粮食,尤其是小麦,卖得那么贵捏……

第21章 “新”农业技术() 
既然得到了这个结论,阿方索一下子就坐不住了。在撒丁岛上,阿方索拥有大片的土地,光是在奥里司塔诺附近的卡皮塔诺平原,阿方索就拥有1000平方公里的领地。

    而让阿方索很可惜的是,这1000平方公里,才被开垦出3000公顷,也就是30平方公里。算上沟渠和田间道路的面积,总共也才40平方公里不到。也就是说,有一大半的土地还没开垦出来呢……

    而据阿方索从西班牙宫廷的图书馆的资料显示,撒丁岛原王室领地的小麦亩产也不高,只有150斤的亩产。如果把那1000平方公里都开垦出来,小麦亩产再提到300斤以上的话……阿方索已经看到大量金币向他滚来……

    撒丁岛和西班牙本土大部分地区一样,是一年两熟的,其耕作时间分别为——每年的11月份种植冬小麦,然后等明年5月底到6月初收割。然后,6月份种植下夏小麦,10月份收割……

    眼下已是7月底,正是小麦麦苗生长的关键时期,得赶紧施肥和严格管理啊!虽然目前只有3000公顷地,但只要小麦增产150斤一亩,就能增产675万斤小麦,肯定都会落入阿方索这个拥有土地产权的领主的腰包。675万斤小麦,以每夸特(12。7千克)1英镑(或者说2杜卡特)的价格计算,能卖得53。1万杜卡特。而1杜卡特相当于16里亚尔银币。那么,增产的小麦,能卖得8503937个里亚尔银币。

    850万个里亚尔啊!是目前撒丁岛年收入的17倍了!而1637年下水的著名英国大型战舰——“海上君王”号,造价不过4万英镑,其中一半还是支付的工匠工资。850万里亚尔银币,足够造6艘半类似“海上君王号”那样的庞大战舰了。

    如果换成500吨级的武装商船,估计能采购30艘以上,绝对能武装出一支强大的远洋船队了。当然,这笔钱不能全部拿来买船,还要花钱雇佣水手和炮兵。但至少可以保证阿方索买到15艘500吨级的武装商船。这样的力量,已经足够让阿方索不惧怕巴巴里海盗了,只要这15艘战船编队航行,不落单。

    为了获得这850万银比索的巨资,阿方索必须去撒丁岛主持种田大计。实际上,这个任务也可以交给方青云完成,因为方青云家里也曾有过100亩地,他对种田的事情也很熟悉。但是,方青云资历太浅,又是个“外人”,不一定有人听他的。即使是黎塞留,也不一定肯听从方青云的意见。所以,必须要自己亲自赶赴撒丁岛,给方青云压阵,让他去主持农业技术革新。

    于是,阿方索请求腓力三世让他去撒丁岛自己的地盘去住一段时间。腓力三世看到阿方索护卫力量雄厚,就答应了他的要求。

    很快,阿方索带着保镖们,乘坐一艘西班牙战舰,从巴塞罗那港出发,经过地中海北部海域,顺利抵达撒丁岛西海岸的奥里司塔诺港。

    黎塞留自然率领众人列队欢迎阿方索这个“大领导“前来视察,但他没想到,阿方索不是来视察工作的,而是来主持农业革命的。

    阿方索强制要求,附近30个直属庄园的农奴们,听从方青云的安排,采用传说中,那个非常富庶的大明帝国的“新式”种田技术。

    黎塞留目瞪口呆地看着方青云,指挥着农奴们,用木桶和手推车,把大量的粪便撒入田中。然后,阿方索还下令农奴们,焚烧大量的秸秆,并把家里做饭燃烧完的草木灰,全部撒进田里……

    此外,方青云还指挥那些农奴,细心地拔除田里的杂草,精心打理好每一寸田地……

    对于撒草木灰和拔除杂草,黎塞留等人还表示理解。但是,把臭烘烘的大粪泼进田里,黎塞留等人就很不能理解了。在他们看来,这么臭的大粪撒到庄稼上,那种出来的小麦还不臭烘烘的,还能吃吗?

    但阿方索很肯定地告诉他们——没问题,东方人一直都是这么干的,据说能让小麦亩产翻一番……

    在粪肥和草木灰都施入田里后,还需要施加磷肥。没办法,阿方索只得派人乘船,前往加那利群岛,然后前往摩洛哥南部的塔尔法亚,和哈立德酋长谈判,要求哈立德提供磷灰石。

    方青云是个天才,这货不仅在几个月内,学会了拉丁语和西班牙语,还特么学会了阿拉伯语。于是,出使的重任就交给了他。

    阿方索简单地告诉了他鉴别磷灰石的方法——把矿石放在火上烧,发出绿色鬼火一般火光的,就是磷矿石无疑了。

    然后,阿方索叮嘱方青云,要对磷灰石的用途严格保密。实际上,方青云身为“外人”,本身和欧洲人接触就不是很多。此事让他去办,最能做到保密了。

    方青云很快抵达加那利群岛,并转船到塔尔法亚,和哈立德酋长展开谈判。哈立德酋长对阿方索要求贸易感到很意外。要知道,基督世界和伊斯兰世界基本是敌对的,一般“老死不相往来”。一般也只有犹太商人,才会干这种在两大阵营间进行贸易的事情。而那些奸猾的威尼斯和热#那亚的商人们,很多就是犹太人。但是,阿方索的贸易请求,让哈立德欣喜不已。

    为啥?哈立德控制下的伊夫尼地区,多半是很干旱的沙漠和半沙漠地区。仅仅有部分游牧的草地和绿洲,放养着一些骆驼、羊群和柏布马(一种很优良的马匹,很适合做战马,曾长期被欧洲人误认为是阿拉伯马)。但是,因为环境恶劣,伊夫尼地区畜牧业并没有摩洛哥北部地区那么发达,更不用提农业了。

    所以,哈立德手里能用于交易的商品,其实很缺乏。欧洲人愿意和他贸易,他其实非常开心,但是,他能用于交易的东西实在缺乏啊。

    好在方青云和他要一种特殊的矿石,据说是用于炼金术师炼金的辅料(阿方索随便想的一个烂借口)。于是,他兴冲冲地陪伴着方青云来到阿尤恩的南边,终于找到了那种传说中的,青灰色的矿石。方青云把矿石放到火上烧了下,果然发出了绿光。

    方青云告诉哈立德,需要大量这样的矿石。而这种矿石,在阿尤恩城南,露天地里有很多很多,得有几亿吨,非常好开采。

    因为量太多,就不好要高价了,而且哈立德也不懂这种矿石的价值。于是,哈立德和方青云约定——0。5磅蔗糖或1磅重的白布(阿拉伯男人做袍子用)或黑布(阿拉伯女人做袍子和面纱用),换一吨这种矿石。哈立德负责组织人开采,然后把矿石运到阿尤恩海边的码头,然后加那利群岛会派船,载着蔗糖和布料来换矿石。

    阿方索觉得很划算,没想到哈立德比他还兴奋。为啥?摩洛哥因为和西班牙关系不好,无法和西班牙展开正常的贸易,只能靠走私。

    对摩洛哥而言,蔗糖是很稀缺的。因为这个年代的甘蔗,多半是西班牙人在古巴和海地种植。然后,西班牙人熬出糖,并把蔗糖销往全欧洲。

    欧洲人自己蔗糖都不够消费呢,哪里有多余的供应摩洛哥?而摩洛哥的贵族们又爱吃糖。因此,蔗糖在摩洛哥是很紧俏的物资。别说摩洛哥了,整个阿拉伯世界都缺蔗糖。当然,这话也不对,亚洲地区可以用过印度洋海上贸易,从印度进口蔗糖。北非就比较悲剧了,完全没来源。更悲剧的是,奥斯曼土耳其从印度进口的蔗糖本国内还不够消耗呢,哪里会给摩洛哥人?所以,摩洛哥是很缺蔗糖的。

    哈立德用遍地都是的“石头”,换来大批的蔗糖,不仅可以供自己享受,还能高价转卖给摩洛哥其他贵族,包括摩洛哥苏丹,换得大量的利润和重要的物资。

    阿尤恩的磷灰石太容易挖了,地表上到处都是,而且不像岩石那般坚硬,便于挖掘。随便组织个上千劳动力,每天都能挖到几十吨,然后用马车或牛车拉往不远的海边,等着西班牙人的商船来运送……

    在摩洛哥,10磅蔗糖,甚至能换到一批不错的柏布马战马。而在西班牙,一磅蔗糖价格不过2。4里亚尔。10磅蔗糖不过24里亚尔。

    而一匹西班牙军马,黑色无杂毛,六岁口,无疾病和受伤历史,这样的马匹价值是100皮斯托尔(等于100英镑)左右。

    100皮斯托尔,相当于3200里亚尔了。这其中的差价,高达133倍,非常的骇人。不过,教皇是明令禁止和邪恶的异教徒公开贸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