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神眷西班牙-第12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连麦凯尼本人也被流弹打死。而正是因为他的死亡,直接导致了起义军的崩溃……

    幸好,阿方索安插了6枚棋子发威了。以科瓦尼为首的6名撒丁岛军校毕业生,在战败后,迅速收拢溃散的起义军,并仗着熟悉地形的优势,逃入山区。

    7000起义军,在勒维决战后,死伤上千人,有逃散了不少人。6个人虽然尽力收拢,最后还是只收拢到了4000人。当然,在6人眼中,这4000人也足够给热纳亚人找麻烦的了。

    6人收拢完人马后,马上安排大家去接家属推入山中。热纳亚的雇佣兵可不是什么好东西,烧杀抢掠那是职业习惯。

    果然,4000人的家属刚被接出来,那边**雇佣兵就开始在勒维城内烧杀抢掠了……

    趁着热纳亚雇佣兵忙着烧杀抢掠,无暇顾及别处,科瓦尼果断带着大家退入了早就安排好的山谷。

    然后,早就等着的“法国商人”,把马汉燧发枪和大量物资用牛车送了过来……

    此时,因为战场上的溃败,因为忙于逃命,好多火枪手的火绳枪都丢弃了。正好,这5000支马汉燧发枪替换了原先的火绳枪。

    而后,在科瓦尼6人的指挥下,大家开始分组,练习游击战。因为不需要使用容易暴露目标的火绳枪,大家机动性也大大增强了。不像使用火绳枪,肩上背着大捆的火绳,开枪前还要用火折子点燃火绳先,打个枪准备时间太长,根本不适合偷袭。而游击战的精髓,就在于偷袭,在于出手快,跑得也快。

    在熟悉了马汉燧发枪后,科瓦尼等人把大家的家眷安置好后,开始具体练习游击战。他们吧4000人分为10个营,每营400人,除了留下800人固守家眷所在的山谷外,其余人都出去打游击。不过,打游击的要求就是必须远离家眷所在的山谷,免得热纳亚人顺藤摸瓜,找到家眷所在地。

    然后,大家多半在夜晚出击,或者在人最困的黎明时分出击。夜晚出击的营,多半由没有患上夜盲症的士兵组成。而患有夜盲症的,多半留守山谷大本营了。

    大家因为使用的是燧发枪,开枪前不用点闪着火星的火绳。所以,这种枪最适合夜晚偷袭。

    在科瓦尼的安排下,8个营共3200名科西嘉农民军火枪手,轮流对热纳亚雇佣军的多个营地展开了突袭。

    他们突袭的方式很简单,就是摸到近处,打死守卫的卫兵,然后,取下门口的火把,扔进军营内,火烧敌人的帐篷。如果敌军慌乱地跑出来,正好给大家练习枪法。

    但是,在敌人稳定下来之前,大家必须撤退,不能恋战。因为,突击队的人数毕竟少,又不是职业军人。如果敌人稳定下来,再去和他们对攻,那就是找死了。趁他们混乱时抽冷杀死一批,已经算是很大的收获了。

    经过多轮打击,分兵追击(抢劫)的热纳亚雇佣军遭受了不小的损失。人其实没死多少,也就死伤七八百人。但是,太伤士气了。农民军的偷袭,使得热纳亚雇佣军一直睡不好觉,睡下去了,也担心自己半夜被打死。而追击的话,人家是本地人,熟悉复杂的地形,根本没法追。

    后来,热纳亚雇佣军组织了大规模的搜山。可是,狡猾的科瓦尼,组织当地百姓,在山区布下了很多陷阱,挖了很多坑,里面安上尖木桩……

    然后,热纳亚雇佣军被搞得苦不堪言,再也不愿意进山扫荡了。而且,他们也不敢再野外安营扎寨了。木质的帐篷营寨,太容易受到农民军的偷袭了。雇佣兵们后来干脆住进了城里,受到的偷袭立马急剧减少。因为,农民军无法翻越高大的城墙……

    但是,这样一来,热纳亚雇佣军就失去了对科西嘉岛广大的农村地区的控制权。这个情况,让热纳亚议会头痛不已。

    现在,热纳亚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进,热纳亚雇佣军无法彻底消灭躲进深山的科西嘉农民军;退,如果热纳亚解散雇佣军的话,山里的热纳亚农民军必然卷土重来……

    所以,热纳亚人眼下只能咬着牙,维持着庞大的雇佣军,控制着科西嘉岛的主要城市,避免被科西嘉农民军翻盘。可是,维持大军的话,花费的佣金也非常高,让热纳亚议会很是肉痛……

    而原本被打散的农民军散兵,纷纷向科瓦尼的军队活动区域靠近,寻找科瓦尼部起义军,并投靠之。然后,科瓦尼麾下的科西嘉起义军人数大量增加,从4000人,增加到了5500人,并且还在增加中……

第190章 莫卧儿帝国的愤怒() 
PS:三天假期,本以为能多更新几章的,没想到大学同宿舍的基友来袭,只好陪着去玩了。这不,很晚才能码字……

    ————————————————————————————————————

    印度半岛,莫卧儿帝国和德干高原上的小邦国艾哈迈德讷格尔边境处,莫卧儿帝国的又一次攻势被打退了。

    艾哈迈德讷格尔是德干高原上的小国,国家虽然不大,但因为印度地区人口稠密,也有一百几十万人口,军队更是能动员出10万人。

    而且,因为高原地形,使得艾哈迈德讷格尔的防御,比较的容易。莫卧儿帝国的确很强大,它拥有20万帝国骑兵,近20万封建王公骑兵,以及4万步兵。但在艾哈迈德讷格尔的高原地形面前,帝国的40万骑兵毫无用处,能用来进攻的,还是靠那4万步兵。

    实际上,莫卧儿帝国是来自中亚地区的游牧民族建立的。所以,它的骑兵规模远大于步兵。而如果换成莫卧儿帝国之前的德里苏丹国,那就是步兵战数量优势了。

    在平原上作战,莫卧儿人的40万骑兵自然摧枯拉朽。可到了山地城池面前,只能靠那4万步兵。

    这4万步兵中,有12000人是使用火绳枪的火枪手,还有几千炮兵。剩下的,就是拿长毛大刀的辅兵了。

    莫卧儿帝国的炮兵部队规模不小,拥有多达700门用牛拉动的轻炮(口径大约在两三磅的样子),还有21门用大象拖动的重炮。

    莫卧儿帝国的火炮一般都是用青铜铸造的,钢铁火炮,他们没那技术。当然,在这个年代,除了阿方索用超时代炼钢科技搞出的低碳钢火炮,其余国家没有除去硫和磷的生铁炮和熟铁炮,质量还不如青铜炮了。因此,就火炮本身而言,莫卧儿帝国的火炮并不落后。

    但是,问题出在炮手身上。莫卧儿帝国的炮手,装填火炮技术很成问题。因为火炮是用青铜打造的,成本非常高,一门火炮用掉的铜,价值几麻袋的铜币。所以,帝国对这些火炮也非常宝贝,都不经常拿出来练习。因为,火炮炮管是有寿命的。重铸的话,虽然铜料损失并不大,但耗费工时和燃料。而且,帝国太过依仗骑兵,炮兵用途其实很少,训练自然有些懈怠。

    莫卧儿帝国炮兵的开炮速度慢得令人发指,根据葡萄牙人的情报,莫卧儿帝国的炮兵,平均下来,轻炮需要长达15分钟才能发射一次。而重炮,更是需要长达45分钟的时间,才能发射一次。

    当然,莫卧儿帝国本身也不太重视炮兵。因为,火炮在莫卧儿人看来,就是用来攻打坚固的城池和要塞的。而攻城的时候,因为有大批本方骑兵护卫,炮兵阵地根本没有危险。因此,帝国对发射速度很不在意,只要能打出来,轰到城墙上就可以。

    这次进攻艾哈迈德讷格尔,莫卧儿就动用了全部4万步兵,并派出部分骑兵下马作战,护卫左右。

    艾哈迈德讷格尔虽然国家弱小,怎么说也举国动员了10万大军。单论士兵素质,艾哈迈德讷格尔只有3万常备军素质能和莫卧儿帝国步兵有的一拼,其余7万征召兵战斗力其实不行。但是,艾哈迈德讷格尔这次是打防御战。在地利上,天然占有优势。

    而且,阿方索以英国人和荷兰人的名义,支援了艾哈迈德讷格尔大批的火绳枪和3磅炮。不止如此,阿方索还派出艹着荷兰人口音的教官,教会艾哈迈德讷格尔人开炮。经过几个月的训练,艾哈迈德讷格尔的炮兵,已经能一分钟放一炮了。虽然和熟练的撒丁炮兵30秒放一炮的标准差距有些大,但比莫卧儿帝国炮兵牛太多了。莫卧儿炮兵15分钟开一炮,艾哈迈德讷格尔炮兵一分钟开一炮,已经比对方快了15倍了。而且,撒丁岛出产的低碳钢火炮,因为采用了新技术,寿命比一般火炮长几倍,可以尽情地用。当然,这火炮的外表,和英国人及荷兰人的三磅炮没啥区别,连火炮上的铭文,都是用英语和荷兰语写的……

    莫卧儿帝国为了攻打艾哈迈德讷格尔,不仅动用了全部4万常备军步兵,还临时征召了6万壮丁,也凑成了10万大军。

    但是,在攻城战中,因为爬墙困难,炮战成了重要的决胜因素。莫卧儿帝国因为要走很多山路,重炮根本无法运上来。所以,运上来的,也只是3磅左右的轻炮。不过,数量倒不少,足足200门。

    艾哈迈德讷格尔一共在防线上布置了70门3磅炮,当初,为了支援艾哈迈德讷格尔,阿方索直接用了友情价,甚至明言半卖半送。不止如此,还给配送了很多铁球炮弹。

    真正战争打响后,提前布局的效果果然出来了。虽然数量不多,但相对超快的射击速度,让莫卧儿帝国的炮兵吃尽了苦头。双方用的都是轻炮,射程都差别不大。所以,只要打得准,都能打到对方。

    陆地炮战和海上炮战不一样,海上因为船只摇晃,一般命中率不到一成。可在陆地上,三四成的命中率,却不稀奇。当然,这是对于使用欧洲火炮的艾哈迈德讷格尔的炮兵来说的。因为,艾哈迈德讷格尔的火炮上,都安装了用于瞄准的标尺。而莫卧儿帝国的青铜炮,却没有瞄准装置,只能靠炮手的直觉来。

    这样一来,炮战中,莫卧儿帝国的炮手就吃大亏了。经过几轮校射,艾哈迈德讷格尔的炮手们,终于咬住了莫卧儿帝国的炮兵阵地,然后用猛烈的炮火,把莫卧儿帝国的炮兵阵地砸了个稀巴烂,给莫卧儿帝国炮兵造成了很大的伤亡。

    无奈之下,莫卧儿人也不再搞什么炮战了,撤回炮兵,直接逼迫征召兵用攻城梯强行爬墙头……

    可艾哈迈德讷格尔人早有准备,什么石块、滚木,甚至滚油,都准备得非常充分。所以,即便死伤惨重,也难以拿下城墙。而且,那边艾哈迈德讷格尔的炮手们也没闲着,继续轰击莫卧儿人的步兵阵。

    莫卧儿人近十万大军排得密密麻麻,尽管艾哈迈德讷格尔的3磅炮用的是实心弹,但架不住对方人密集啊。莫卧儿帝国步兵的厚度,比欧洲流行的步兵方阵厚多了,实心弹的杀伤力更大。一个铁球砸过去,一砸一条线,能连着杀伤几十人。很多步兵前一刻还很完整,后一刻头颅就被铁球炮弹砸飞了。不止如此,后面跟着一条线的步兵都倒霉,缺胳膊的缺胳膊,少腿的少腿……

    其实,70门火炮连续开炮,也打死不了多少人(相对于十万大军的数量)。但是,这种一眨眼就让人缺胳膊少腿的打击,给人的震撼非常大。很多莫卧儿士兵,都不知道下一刻自己会不会被炮弹带走自己的头颅或者身体哪个部位。所以,莫卧儿士兵开始人心惶惶了……

    在围攻了几个月后,莫卧儿人伤亡巨大,却无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