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有昏君-第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咚咚咚!”

    “咚咚咚!”

    。。。

    “咚咚咚!”

    清脆而急促的钟声足足响了十五下。还不等钟声停下来,大门紧闭的书房的门外此时却传来了王喜的声音。

    “殿下!官家差人传下话来,今日要朝。”

    上朝?

    今日为何会上朝。赵桓的心里不由得升起了一连串的疑问。不过,嘴里却还是回答道:“知道了,安排更衣!”没想到他才刚刚有了计划,机会就来了。

    说罢,赵桓便放下了手中的书,快步上前打开了房门。

    ………

    ‘壁皆砖石间甃,镌镂龙凤飞去之状,莫非雕甍画栋,峻桷层榱,覆以琉璃瓦,曲尺朵楼,朱栏彩槛,下列两阙亭相对,悉用朱红杈子’

    “上朝!”

    伴随着秉笔太监那尖锐而洪亮的声音。

    身为太子的赵桓带领百官率先走进了文德殿。前世的赵桓曾经无数次的在电视上见到过类似的场面,然而当他设身处地的感受的时候,却还是不由得感到心悸。

    在行进的过程中本应该低头的他却还是下意识的抬头看看了看不远处的那把象征着最高权力的椅子。

    求脱樊笼的心思竟然在不知不觉中淡了几分。

    想到这里,赵桓连忙摇了摇头,驱散了某些不切实际的杂念。这才慢慢的静下心来,又将目光聚焦在了地上。

    不过,令人奇怪的是平时来的很迟的宋徽宗此时却早已经一脸红光的坐在龙椅上。

    群臣在赵桓的带领下三呼万岁之后,便各自站在了固定的位置上,而身为太子的赵桓和几位宰相则是坐在椅子上面。

    一切停当之后,宋徽宗也不等大臣们说话,反倒是率先开口说道:“诸位爱卿,可知道今日召集诸位前来是有何事吗?”

    平时看上去极其儒弱的宋徽宗罕见的中气十足了起来,语气也极其兴奋。

    群臣在听到了提问之后,皆是面面相觑,一时间不知道应该如何回答。

    几位在座的宰辅却都是一副稳坐钓鱼台的样子,互相对视了许久之后,这才由右相少宰李邦彦说道:“陛下召集我等上朝自然有军国大事商议,臣等愚钝,不敢妄自揣测,还请陛下示下。”

    赵桓不由得看了看这个被后世称为六贼之一的大奸臣,却发现仅仅从面相上来看,这人还真是相貌堂堂,任谁也没办法将此人和大奸臣联系到一起。

    看到李邦彦毕恭毕敬的样子,宋徽宗更是高兴了,当下也不卖关子,大笑着说道:“昨日,金人的临海军节度使,平州知州张觉上书请降并说可以劝降周边诸州,众爱卿,我大宋将要兵不血刃收复燕云十六州了。”

    此言一出,即使是身处朝堂之上,群臣也不由得交头接耳了起来。蜂鸣声一时间响彻了整个文德殿。

    赵桓的脸却不自然的抽动了一下,他本想说点什么,谁知道却怎么也张不开嘴,似乎是身体在拒绝他的指挥。

    “恭喜陛下,建立不世之功,完成了太祖皇帝的心愿!”

    李邦彦和王黼的反应明显比其他的宰辅要快的多,只是相互对视了一眼,便一起上前异口同声的说道。

    而本来还觉得对方的话极其可笑的赵桓,此时却也不自觉的一起点头称道了起来,又是身体不由自主的动作。

    显然这几位宰相的无耻程度明显超过赵桓的想象力,看来要做个大奸臣仅仅有才能是不够的,不要脸也是一个很重要的能力。

    听到了两位宰相的吹捧,宋徽宗更加找不到北了,丝毫没有计较群臣君前失仪的事情。

    剩下的几位宰辅不由得暗暗生气,皆认为失去了一个拍马屁的机会。

    因此,紧接着李邦彦和王黼的话头,另一位宰辅蔡攸也不甘落后的接着补充道:“陛下真乃是圣君降世,在您的治下,我大宋兵锋所指,所向披靡,先诛北辽,再破西夏,今日又收复了燕云十六州,此乃是功盖先皇的大功绩。不过,当务之急微臣还是觉得应该立即派遣大臣前去册封,以安张觉之心,笼络住燕云民心。”

    蔡攸的话还没有说完,赵桓便失去了接着听下去的欲望。

    这一番话可算是彻底恶心到了他,明眼人都能看的出来此事弊大于利,谁知道这群佞臣居然可以昧着良心说出这样的话,这般儿戏一样的决定可真是可笑,怪不得哲宗皇帝流下来的盛世会完全败坏在了徽宗的手上。

    “真是一群少廉寡耻的混蛋。”

    抛开对历史的了解,此时的金国乃是宋的盟友,在对方还紧守盟约的情况下,这群本应该以礼义廉耻为先的宋国君臣居然毫不犹豫的选择了被盟。

    身为太子他自然不能坐视不理,旋即就打算在蔡攸说完之后便开口劝阻,因为他可是知道,徽宗皇帝不光同意了此事还打算派兵去接应。

    果然,接下了的事情和赵桓想的并没有什么出入,伴随着蔡攸的吹捧,宋徽宗全然变了一幅模样,本来还稍显严肃的神色,猛地变成了大喜过望,丝毫没有一点皇帝的威严。

    “史书上对徽宗的评价果然没有错,轻佻这个词怕还是美化了他的形象。”

    见到皇帝的这副模样,赵桓愈发的感慨了,不过脸上却依旧是面无表情,并不敢表现出了。

    而,蔡攸则是更加激动了,他一上来便先是对着宋徽宗一顿吹捧,见到龙颜大悦之后,便又补充说道,字里行间里满是劝谏的意味。

    与大殿里那些乐而忘形的大臣不同,他却显得极其谨慎。不过,作为赵桓的铁杆之一,此人这时悄悄地给他递了一个眼神,示意赵桓也附和几句。

    不得不说,蔡攸此时的表现完全是一副忠臣良相的模样,要不是赵桓熟悉历史知道这家伙是个不忠不孝的大混蛋,怕是也会被感动。

    果然,伴随着蔡攸的进谏。宋徽宗这才算是稍稍收敛,一脸正色的对着蔡攸嘉许道:“贤相所言甚是,若不是你提醒险些误了大事。”

    显然蔡攸的话正中宋徽宗的要害,马屁也拍的恰到好处。

    宋徽宗收回了聚焦在蔡攸身上的目光,也不和其他大臣商量,便如同高屋建瓴一般的对着身旁的秉笔太监说道:“平州组建成泰宁军,命张觉为节度使,张敦固等人都加封为徽犹阁待制,再从国库里拿出银子数万两、绢数万匹犒赏军队”

    徽宗皇帝每说一句话,赵桓的心里便愈发忐忑。这一字一句竟然和史书上的记载一模一样。

    “诸位可有什么意见?”

    伴随着宋徽宗的开口,四周议论的声音戛然而止,群臣之中不管是主战派还是主和派都在此时史无前例的达成了共识。

    “臣等附议。”

    几个坐在椅子上的宰辅闻言全都郑重其事的站了起来,大臣们在几位宰相的带领下,一个个皆是躬身作揖。

    在如同山呼海啸一般的万岁声中,宋徽宗的面色也愈发红润。

    眼看着皇帝已然下旨,赵桓知道自己再也等不了了,若是木已成舟就真的追悔莫及了,此时也顾不得礼仪,当即就打算一个健步冲到了群臣的最前面。

    “臣有异议!”

    就在群臣皆称同意的时候,一个不合时宜的声音却随之传来。

    赵桓伴随着呼喊声走了出来。

第3章 张觉来降(下)() 
这句话却引得在场的所有人都将目光投了过来,就连一直端坐龙椅之上的徽宗皇帝也不例外,都露出了奇怪之色。

    “哦?说是理由!”

    宋徽宗先是面色一顿,而后便面露微笑的看向了赵桓说道,不过,语气里却包含着莫名的意味。谁知道只是听到了询问,赵桓的膝盖就不由得一软,差点就跪倒了下去。好在心里面还提着一口气,这才勉强的说了下去。

    不过,这样万众瞩目的场景却还是让他强打起精神,因为此时的赵桓早已经将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了这件事之上。与其他的大臣不同,赵桓可是知道,正是张觉降宋这件事才给了金灭宋的口实。在历史上,昏君佞臣们先是不计后果的接受了张觉的投降从而得罪了金国,而后又迫于金人的压力杀了张觉,寒了所有辽国降将和燕地百姓的心。

    这一来一回不光是得罪了名义上的盟友,还失去了燕地和辽国旧臣的民心,并间接的帮金国稳定了国内暗流涌动的局势。

    在这个时候,身为太子的赵桓无论如何也不能坐视不理。

    “其一,女直人(北宋对女真人的蔑称)乃是盟友与我有盟约,海上之盟的时候,我们和女直约定互相不得招降纳叛,若是收留张觉必将触怒金人得不偿失。其二,我军武备废弛,战力低下,十万大军尚且不能打赢辽军两万残兵,金人杀辽人如屠狗,我军何能相敌?其三,金人方兴未艾,军锋正强,不宜正面交锋。”也许是侃侃而谈的快感压过了恐惧,赵桓竟然越说越冷静,到最后反倒是将一切抛诸脑后,丝毫没有理会宋徽宗的话,十分快速的回答了起来。

    仿佛每说一句话,赵桓对身体的掌控便高了一分,原本唯唯诺诺的样子全然变了一副模样。

    只是他那洋洋洒洒的论述还没有说完,宰相王黼却突然跳出来说道;“太子何出此言,女直人要来犯我边境边军自当拼死抵抗,为何此时便露怯了?”

    这个身为六贼之一的老头此时的言谈显得慷慨激昂,字里行间里无时无刻不在讽刺赵桓懦弱。

    此人一向支持老三郓王赵楷,平日里就和赵桓极其不对付,此时见状哪里还能嘴下留情。

    不过,赵桓也不认输,立马反唇相讥,说道:“打仗靠的是拼死血战,不是靠嘴巴说,白沟之战我军败的还不够惨吗?十万大军顷刻之间土崩瓦解,熙丰变法以来积蓄的军用储备丧失殆尽。三万辽军败兵我等尚不可敌。而金军只用两万人便击破了辽军七十万之众。战力如此悬殊,请问贤相,若是妄动刀戈,要如何抵挡金人的虎狼之师。难不成又得花费几百万钱去赎买失地?”

    赵桓的话锐气十足,瞬间就揶揄的王黼不知道应该说什么了,张嘴结舌了许久也不见继续开口。他所说的事情正是王黼引为一生中最大的成就的事情。

    在辽灭亡之后,由于白沟的惨败,宋军再无力收复失地,因此便想出了一个贻笑大方的昏招,由金国人出力,打下燕云十六州后,宋再花钱赎买,于是,光是一个幽州城就花了足足三百万钱。不过,更加可笑的是即便是这么荒唐的做法,也被昏君佞臣们当成了自己的最大成就。

    然而赵桓却不打算放过他,锋芒毕露的接着说道:“相公可曾听说过先秦时期的赵括,长平之战前他也说过秦军不足为惧,至于结果嘛,不知道我需不需要给相公解释一下?”

    他的话字里行间的意思就是在讥讽对方是个只能纸上谈兵样子货。

    不得不说,这话真的是有些过分了,本就被诘问的已然说不出话的王黼此时更是气急了。

    “你!你!你!”

    王黼年纪本就大了,听到赵桓一连串的追问,差点背过气去,若不是站在他身后的赵楷扶了一把,怕是当即就会栽倒在大殿之上。

    而这位郓王殿下在见到王黼的惨状之后,也不再藏着掖着索性也当庭撕破了脸皮。

    “依太子之言,不应该接受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