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第一废柴神童-第8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公孙策疑惑的看了看包拯,试探着说:“那,大人会暗查么?”

    “你说呢?公孙先生,以你对老夫的了解,老夫会么?”包拯笑的如青花瓷自顾自美丽,面带笑意。(。)

第一百二十九章 仲永哥哥的秘密() 


    “这……”闻得包拯此言,公孙策有些迟疑。

    “此事于公于私,老夫都得查上一查,一来,方仲永乃是官家身边的人,他敢说出来的提议,必定是官家心中有心的事,二来,此事也确实乃是我大宋的一块要紧事

    ——寻个与将门,军中有牵涉的人,对方肯定不会好好干,但寻个毫无将门根基的呢,又无从下手,所以,才择定了老夫。

    老夫且不必立时做什么,只待官家派内侍官前来问候老夫病情时,再行前往奏告询问,问定个主意,也好名正言顺。

    依老夫看,让老夫暗查,必还有一路明察,就好比如今范相公在明处查官员,也必有一路暗查”包拯说着,气定神闲的看一看公孙策,再次露出自顾自美丽的笑容。

    ……

    马二丫哼着小调,亲自打理着方仲永的书房。因着方仲永并不许旁人时常前来,二丫是除了方仲永之外,唯一有书房钥匙的人,对二丫来说,只这“唯一”二字,就已经是乐坏了的事情。

    到了三月里,春风和煦,炭盆子也改撤去了。马二丫整一整书房炭盆子的炭灰,发现方仲永十分粗心的将许多戏本子的稿纸扔了进去,却并未完全烧毁。

    二丫伸出手,将那些一半烧去的稿纸取出来,在灯下一张张摆好了看。

    “皇后:郭氏,被废为净妃,后暴卒,死因成迷,史称与大太监阎文应或继后曹皇后有关。

    继后:曹氏,无子女。其妹嫁与濮王赵允让。

    赵允让第十三子赵宗实,因其关系,为赵祯收养,后封为太……”

    后面的字迹,有些不轻了,马二丫喃喃道:“太什么啊?而且,濮王现在有十几个孩子没错,倒没听过官家收养子的事啊?仲永哥哥真博学……”

    马二丫将那片丢开,又看向下一片:

    “仁宗有子三人:

    长子赵昉,景祐四年生,当天殁,母德妃俞氏,追封杨王。俞氏另育有一女,亦早亡,追封崇庆公主。

    次子赵昕,宝元二年生,庆历三年殁,四岁,母昭节贵妃苗氏,追封雍王。苗氏有一女,封陈国大长公主,寿数正常。

    三子赵曦,庆历三年正月初一生,正月初二殁,母朱才人,追封荆王。

    以寿数和母体强健程度看,雍王有希望存世,依照遗传学角度分析……”

    这是什么?难道是仲永哥哥写的皇家戏本子里,人物的命运安排?仁宗,莫不就是官家?景祐是现在,那宝元呢?庆历呢?难道,难道是未来的年号?

    天啊,仲永哥哥难道是风水先生,可是听说,风水先生因着泄漏天机,都是不得好死的啊。

    马二丫想到“不得好死”四个字,整个人打了一个激灵,两只手一下子捂住了嘴唇,忍住了自己惊惧的叫声,赶忙将那几片未化作灰烬的稿纸,丢在炭盆子里。

    然后,抖索索的拿着油灯,去点那剩下的稿纸残片。

    好巧不巧的,她的目光又落在最上面一片的字迹上:

    “仁宗有女十三人:除周贵妃所生两女,和苗贵妃长女得享正常寿数,其余全部在四岁以下早夭。

    宠冠三宫,后被仁宗追为温成皇后的张贵妃,曾生三女,皆早夭,是否因此造成张贵妃三十一岁而亡,记忆中史料不详……”

    马二丫看到这里,已经有些惊心的感觉,仲永哥哥究竟是什么人?他想要做什么呢?无论如何,这些东西都要烧成灰烬才好。

    想到这里,马二丫静静的,紧张的站在炭盆子跟前,用油灯将那所有的废稿都烧成灰烬,看着火苗一点点吞噬掉所有的字迹,心下才略略松快一些。

    “仲永哥哥也太大意了?无论是不是戏本子,这样大逆不道的东西怎么能只烧掉一半呢。吓死二丫了。”二丫抚着自己的胸口,贼头贼脑的看一看书房周围。

    站起身来,一屁股坐进椅子里去,将两只脚翘在椅子边上,满脑子都是绕来绕去方才纸片上的东西。

    渐渐地,这些东西和方仲永为她修改过的《甄嬛传》融为一体。

    我的神啊!马二丫内心此时的感受,用后世一个词形容,那真是不明嚼栗啊。

    ……

    柴麟依着方仲永的要求,选好了第一批受训培养成为漫画师的画工们。

    他们用统一的炭笔,按照统一的漫画涂鸦技术进行培训和作画。柴麟为他们租了一处大宅,一群人同吃同住,有师傅管着,倒也乐呵自在。

    正当柴麟对自己和方仲永蒸蒸日上的所谓“商业帝国”梦想表现乐观时,柴家的老管家突然前来禀告:“废柴信鸽速递那边,出事了——”

    柴麟定一定心神,一边向门外走去,一边派人去寻方仲永。

    “简老爹今晚喝了两盅回来,到了巷子口,就被匪徒懒腰刺了一刀,这会子我们请了大夫,但怕是人不行了,问了匪徒的情形,竟说是没看清楚,只说似是个和,别的就都不知道了……”

    老管家一边和柴麟说着,一边吩咐车夫备马,一众人说着做着,向“废柴信鸽速递”的方向行去。

    “可曾向开封府上告了不曾?快去差人告知,看开封府如何处理审查。天子脚下,这些匪徒也太过猖狂了。”柴麟指挥着老管家,强自镇定着。

    ……

    简娇对着奄奄一息的简老爹,生平不曾有过的痛楚和难过。

    曾经相依为命,几十年养育之恩,纵然简老爹不曾像疼爱亲生女儿一般疼爱简娇,却也已经是简娇在世间最亲近的人。

    如今,那个一生强悍的简老爹,面白气弱,简娇俯下身子,将胸前的两块压扁在老爹的胸脯前,才勉强听得见他的几句声音微弱的说话。

    究竟是谁,是谁下的手?到底老爹与何人,有所恩怨?

    ……

    方仲永和折依然正正立在樊楼的最高一层上,并肩看着灯火下的汴京城。

    方仲永的胳膊,情不自禁的想挽向折依然的杨柳细腰,他机械的找着角度,缓缓将手臂一度一度向上抬,从腿部,臀部,腰,靠近,再靠近……

    正要揽上折依然时,却忽然听得一阵题里哐当上楼而来的声音,脚步声十分熟悉,带着平时日就有的冒失劲儿,

    墨香上气不接下气的冲过来,“信鸽速递的简老爹被人捅了一刀,快不行了,柴公子和小姐正打发人四处寻您呢,原来您在这儿啊——”

    正说着,墨香看到方仲永身旁的折依然,和方仲永抬到一半那只尴尬的手臂,忽然睁大眼睛,略有些失礼道:“你们,你们在做什么?”(。)

第一百三十章 聪明人的上钩() 


    方仲永和折依然闻言都回过身子,方仲永的手不受控制的向上又挪了几分,折依然翩然回身之间,正好将胸部递到了方仲永手中。

    方仲永触到那纯天然的触感,真想再摸一摸,但又生恐这猥琐的小心思被发现,加上方才听到墨香的话,心中也是一惊,对着墨香忽然转而的问话,方仲永直有些不知所措起来。

    关键时刻,折依然淡定的看一眼方仲永,又示意似的摸一摸鬓发上的发簪。

    方仲永立马会意道:“依然头上的发簪松了,我来插一插。”

    然后,方仲永就在墨香睁得如若牛一样圆的眼睛直视之下,去帮着折依然故作样子的整了整钗环。

    接着,转身道:“究竟什么情形?你别急,先说清楚。”

    折依然收起了桌上,方仲永买给折老将军贺寿的那张宝弓,两头一挂,将其背在背上,英姿飒爽的站在方仲永身后。

    墨香见状,就将“废柴信鸽速递”那边的情形向方仲永和折依然说明一番。

    随后,三人一同出了樊楼,前往“废柴信鸽速递”探看情形。

    待到了“废柴信鸽速递”院中,院门口已经围了不少开封府的差役,里面简娇的哭泣声一阵阵传来。

    方仲永和折依然相视一眼,一同跨入院中,待走到床边时,只看见简老爹已经去了,简娇和开封府的仵作撕扯着,不让仵作触碰简老爹的身子,谁劝都不听。

    方仲永只得上前,一面劝解简娇,一面给折依然递眼色。

    折依然轻轻示意仵作跟在自己身后,然后等方仲永劝慰哭闹中的简娇时,一把上前,掀开了简老爹尸身上染了血的棉被和只穿了一半的寿衣。

    “简娇,你要坚强些,如今老爹死于非命,不让仵作检查死因,恐怕更难查出真凶,理智些,不可让凶手逍遥法外啊——”方仲永一边说着,一边用帕子帮简娇拭泪。

    简娇的双峰挤在方仲永的胳膊上,嚎哭的越发起劲,方仲永只得轻轻用另一只手臂,拍着她的背。

    仵作看了看被刺的刀口,和整个尸身的情形,对折依然道:“死者应当是为锋利的刀口,刺穿了脾脏,流血致死的,但这刀口的样子,很是奇怪,一时之间,竟也判断不出,是个怎样的刀。”

    折依然闻言上前,细细看了一番,伤口的弧度和上翻的血肉,又细细想了想自己前次遭遇党项劫匪时,右臂上划过的伤口,心下略略有了些疑惑,只轻声问那仵作道:“老先生可见过被弯刀所伤的刀口?”

    那仵作垂首想了想,忽然似是想起什么一般,又上前比划一番,抬头看向折依然道:“很有可能,但我大宋境内,少有人家使用弯刀,莫不是,为蛮子所害?”

    方仲永听得这些话,心中已经亮了七七八八:

    方才墨香前来时,说起简老爹死前曾言,看见那行刺者是个和。结合这仵作这番话,方仲永几乎直觉的感到,那并不是和,而是秃瓢党项斥谍。

    因着李元昊的二傻剃发令,党项斥谍很多都化妆成为和潜伏,以便遮掩他们的秃瓢。至于和有无戒疤,一般百姓不会太注意,更何况这种情形下呢?

    ……

    第二天方仲永当值,重新坐回阴暗的小角落修起居注。

    果然见到一早,包拯就前来拜会赵祯。

    赵祯见包拯行动迟缓,心知是绝食抗议张尧佐之事,有些不忍,就命人赐了坐。又屏退了方仲永外的其余人等,这才和包拯缓缓叙话。

    然而,这些努力表示亲近和拉拢的举动,却并没有让老包放弃他坚持的原则:弹劾外戚张尧佐。

    几个回合下来,赵祯再次显示了自己的和稀泥个性,他叹了口气,无奈道:

    “包卿家所言,朕会慎重考虑的。今日卿家前来,咳,没有其它事情了么?”

    包拯听赵祯这话,以为赵祯是暗示他主动请缨,暗查吃空饷的规模和亏空数额,于是自然滔滔不绝的开始讲了一通冗兵空饷的危害,以及密谍司在此事中,可以协助发挥的暗查作用。

    赵祯听着,不由的点头,赞许道:

    “包卿家确实心怀我大宋啊。如此,就由包卿家负责暗查此事,此事枢密院会出面给一份核准后的名单,由兵部派人核查出一个相对数额,到时包卿家再为朕核查出一个绝对数额,也好让朕不为人蒙蔽才好啊。”

    包拯听得赵祯赞美,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