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第一废柴神童-第6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范镇的名字,在二甲七十九名进士才唱到。

    隔着雨雾,方仲永看到那个青年的脸上,平静安然。

    当然,下雨面前,众生平等。

    无论是状元郎,榜眼,还是探花郎,都被雾蒙蒙的小雨,如是灌溉了一早上。

    寒风微微吹拂过新科进士们被雨下的湿哒哒的衣衫,吹的一众想打喷嚏的进士们咬着嘴唇忍着,以免殿前失仪。

    礼部核定完毕后,由太监们将一水崭新的公服和白简朝笏发给举子们,然后官家亲自颁发锦囊,锦囊中装着官告院授予的“告身”。

    告身,经过吏部铨注后,就算正式生效,也就是官身,等同今天的纳入国家财政支付的公务员编制体系,是个编制,或相当于公务员证。

    当然,有了告身,也就是个散官,实际上的差遣,才是真正的职务。

    金殿传胪,东华唱名的仪式到这里,算是大致告一段落。

    接下来,是更为拉风的游街炫耀三日游:第一日,赴琼林宴,第二日,刻题名碑,第三日,赴金明池。

    然而,此时带着熊猫眼,将昨天赵祯要的奏章,恭恭敬敬递了进去之后的方仲永,只想回府好好睡一觉。

    人是铁,饭是钢,睡觉一天不能少啊。

    状元欢乐游街时打瞌睡,实在是一件很逗比的事情,大宋开天辟地以来头一遭。

    自然,大家不会觉得这是因为方仲永睡眠不足的缘故,反而人人交口称赞,本届新科状元,是何等的视功名利禄如浮云,如何高标出尘,卓尔不群的一个人。

    ……

    就在大宋本届进士们金殿传胪,东华唱名的这一天,李元昊收拾完了自己的两大对手吐蕃和回鹘,走上了人生的一个小巅峰。

    话说自打这李元昊即位,西夏就已经成了一匹脱了缰的野马,向着越来越狂野和坑货的道路上,狂飙突进。

    在他继位后的三年里,干的大事,那是一件件的,包括:

    下秃发令。推行党项的传统发式,一个大秃头旁边俩傻不唧唧的鞭子,禁止用汉人风俗结发。夏境内三日中,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

    ——好吧,真的是这样,蛮子所推崇的政策执行方式略同,想到了满清入关的举个手,好,放下。

    改姓立号。废除唐朝和宋朝的赐姓李氏和赵氏,改用党项姓“嵬名”。废去宋朝西平王的封号,用本族语称“兀卒”。

    还给起个汉语名儿翻译为——“吾祖”,带着浓浓的搞事意味。

    年号也改了,改掉了从他爷爷李德明时就用的宋朝年号纪年。自立年号开运、广运,后又改为大庆。

    建都城,目标既然是称帝,那都城也不能少,于是,将治下兴州升为兴庆府,扩建宫城殿宇。

    制文字,命大臣野利仁荣创制西夏文字,共五千余字,形体方整,笔画繁冗,又称为蕃书或蕃文,结构仿汉字,又有其特点。

    狼子野心,昭然若揭。下一步,腾出手来,就该搞立国了。

    当然,在这短短三年里,李元昊也没有忘记四处搜罗美女这件事业,迎娶了自己的前六个春天。

    总而言之就是,此时的西夏,已经不是用一国两制,夏人治夏,年年给贸易,给岁币,就能和平解决的了。

    李元昊的内心高呼着“我要当皇帝”的口号,谁也挡不住这种狂野原始的**大爆炸。

第九十三章 琼林美酒() 


    赵祯拿着方仲永呈上来的两份奏折,看完内容后,开始对这两份奏折上面的字迹好一通研究。

    那似乎不是用狼毫、湖笔一类写出的字迹?字体框架十分纤细,笔锋处,更是如若游丝一般。

    “倒是很节约用纸,能写不少干货。”赵祯喃喃自语,略略有些发笑。

    方仲永因着时间有限,此番是用钢笔书写出来的两份奏折,

    加上为了给地震安置的事,配上具体的“抗震结构图”和“户外帐篷搭建”配图,用钢笔画图,也比较确切方便一些。

    回到方府的状元郎方仲永,终于见到了自己可爱的床。

    二话不说,褪衣脱靴,钻进被窝,酣然入梦。

    不想这一梦十分绵长,许许多多的光影在梦里绵延组合。

    方仲永仿佛回到自己穿越前的地方,在那个绚烂夏天的图书馆,碎影斑斑驳驳搂过窗外梧桐的罅隙,灿烂的金色洒进来,自己趴在一本书上,就此沉沉梦去。

    那是什么书呢?梦里的方仲永努力的寻觅着,似乎并非一本书,而是许多许多本?看不清那些都是什么书,只似乎看见,

    正正压在手下的那本书,是梁任公的一本散文,依稀记得,方仲永在那书上,用笔重复勾勒了这样两句话:

    “当世之事,一切优点与陋习,皆始于大宋。”

    皆始于大宋,皆始于大宋……

    那么,如若转变大宋,是否会转变千古呢?自己所在的那个时空,还会回去么?

    做得到转变大宋,兴旺大宋么?做得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么?

    一定要做到啊……

    方仲永嘟嘟囔囔的说梦话,鼻间却闻到一股香辣鸡翅的香味儿。

    身体诚实的向往着美食,睁开眼,身前的马二丫依旧在大宋的时空中,傻傻盯着自己,拿着一大串自己教她烤制的鸡翅。

    “好香。”方仲永伸出手,一把从马二丫手中抽出鸡翅,然后在床上吧嗒吧嗒吃起来,边吃还边点评:

    “这个烤翅最好啊,是烤鸡翅中,鸡翅尖的杂质比较多。但整个一起烤,外观线条会比较流畅。”

    ……

    包拯包大人此刻,正在开封府后院里,和折依然、柳月娥三人谈笑风生。

    “包大人,不是末将说,您拿小方状元当诱饵,围捕那群山贼,端的太冒险了,万一我二人没来得及前去,这方状元一届文人,可怎生脱险?”柳月娥说着,给身前的炭盆里,丢下一块炭。

    折依然微微笑笑,看一看包拯,又看一看柳月娥:“我猜,包大人定然安排好了高手的,只是可巧被我们抢了功劳去。”

    包拯哈哈大笑,双掌轻轻一拍。

    一个而立之年,身长八尺,俊俏挺拔,红衣纱帽的高手,从树上落下,立于三人身前。

    “这是展昭展护卫,现在是四品带刀侍卫。”包拯对柳月娥、折依然二人介绍道:“展护卫那天,在暗中保护三位,看样子,展护卫的武功似是又精进了,竟然让二位女将军都未曾发觉。”

    柳月娥听完这话,就有些脸红了。

    折依然也一样,回想起那天,看到方仲永被女山贼撕破裤子的场面,关心则乱,还真的没有太注意身后的情形。

    “展护卫,这是柳月娥柳将军,这是折依然折将军,都是名将世家中出来的女将。”包拯又对展昭介绍道。

    展昭一拱手,一脸恭敬:“在下愿去西军效力。”

    包拯被他这句话的突然乱入,弄了一个云里雾里。不是说好看自己脸色行事么?现在自己的脸色,明明只是让展昭寒暄一下而已。至于客气到这种程度?

    包拯边想着,边摸一摸自己的脸,确信自己的表情没啥异常。

    此番参与剿贼的官军门,不过是围住了贼人疯狂射箭,就赢得了人生好一笔军功,自然灰常开心,自此,坚决围绕在以包大人为核心的开封治安管理周围。

    ……

    晚上的琼林宴,方仲永因着在家吃多了鸡翅,竟也没有觉得御厨所做的菜式何等稀奇。

    但对于御酒,方仲永却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这酒,比之方仲永从前在柴家喝过的,要好许多,比起樊楼的招牌酒,还要甘醇上一个档次。

    来来来往往侍奉酒的宫女们一个个娇躯摇晃,媚骨天成。

    方仲永将手中银杯轻轻推上,就有宫女再次斟满,品一口,回味无穷。

    当然,此时方仲永的心里,又毫无意外的开始开历史小火车。

    宋代酒业的经营方式,实质上有了很大程度的制度创新意义。大宋对商品酒,实施三种营业制度:

    第一种,是“正店经营模式”,也就是豪华酒店售酒模式。由国家垄断酒曲,“正店”向政府购买酒曲酿酒,而后自由售卖,因着政府出售的酒曲价格中,已经包含了税金,所以政府不再另行向正店收酒税;

    第二种,是“扑买经营模式”,就是将国营酒坊的若干年经营权拍卖出去,订立经营合同,政府相当于酒坊的董事,享有一定的收益,其余的,在合同年限内,收益归“扑买”商所有;

    第三种,才是直接收取酒税的模式,乡村地区,允许酒户酿卖,为特许经营,政府征收其酒税。

    看着杯中美酒,方仲永不免心旷神怡,宋人好酒,且不宵禁,不禁酒,若能蒸馏出一批好酒,那也是钱途大好啊。

    正思忖间,旁边一位枯瘦举子,捧杯而来:“阁下可是今科状元,金溪方仲永?”

    方仲永站起身子,略略想了想这张面孔,可不就是那天正正站在自己身后的榜眼沈括?

    由于知道沈括是个怎样的人才,方仲永不由起身,也举起杯子,寒暄着:“是,这位一定就是今科榜眼,钱塘沈括吧。失敬失敬——”

    “幸会幸会。看过兄台一篇《天象论》,端的让在下好生敬佩,兄台竟对天象地况,皆有如此认识,读君一篇论作,真是胜读十年书啊。”

    “岂敢岂敢,”方仲永站在真正的科学天才大牛面前,多少显得十分拘谨,又很是敬佩,于是,为表示自己的诚挚敬意,方仲永一扬手,干了手中满满一杯酒,接着道:“久仰啊,久仰——”

    方仲永一边和沈括说着话,一边兀自想着,依照沈括原先的历史路线,此番沈括并未及第,后重考及第后,排在六名之后,所以仕途起点低了许多,

    不知是否,因着自己这只小蝴蝶的到来,改变了既定的一些轨道和路线?

第九十四章 捉婿的套路() 


    答案是肯定的,虽然方仲永并不知道。

    因为他的事,王曾和吕夷简提前撕逼,老人集团当政,吕夷简为复相提前布局,而后老人集团舞弊案牵连人数增加,判罚后黜落人数也增加,很多幸运儿因此补位出线。

    沈括就是其中之一。如若他没有幸运杀入殿试,那么就不会遇到此番殿试的《天象论》,这种简直量身定做的科学范儿策论题目,也就难以写下灿烂篇章,提前开启他的仕途之路。

    ……

    远在千里之外的王安石收到王子月的家信,又看了看手中张家寄来的书信,直是一声长叹。

    家中父亲的身子渐有了些起色,只是请医问药一直不断,到底那次为马祸所伤,伤了根本。

    不料小妹的婚事,竟也如此坎坷。遇到了这等事,自然也怪不得张家,对救了小妹的方仲永和柴麟,王安石更是内心感激的。

    只是,听小妹的口气,此生就是如此了么?似是不打算再嫁了。

    此番方仲永高中状元,榜下等着捉婿的大人物们自然不少,小妹啊小妹,为何你偏偏喜欢上这么一个人呢?

    王安石想着,轻轻将那几页信笺,放在桌上。

    一缕缕风吹过,纸片呼啦啦的响动。

    同一天明月下,王子月正对着一件手工扁簪花儿打上面的绢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