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第一废柴神童-第6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柳月娥和那女山贼,二人过招急切,战到酣处,剑花似练,招招势势如若疾风。

    折依然则生恐此时,门外那群巡视的山贼,被未制住的女山贼唤进来搅合,于是先露一个破绽,待女山贼来袭击时,忽然向后翻飞,手中暴雨梨花针再次射出,那女山贼猝不及防之下,躲过两排针,却仍是中了一排针。

    不多时,那女山贼身子一软,摊倒在地。

    折依然收起袖扣,笑一笑,赶忙用方才山贼们捆绑方仲永进来时那条粗麻绳,将那女山贼五花大绑起来。

    而方仲永作为观摩群众和被拯救的人质,心下一直感叹不已:会武功的女子真心帅的一塌糊涂啊。

    这是小方同志一个头脑发达,四肢简单的文人士子,对二位功夫女将,由衷的钦佩和赞赏。

    “依然,你这暴雨梨花针上,弄的是何物啊?”柳月娥显然没有打够,对于这么快就收服了这么一个高手,感到有点意外。

    “蒙汗药。”折依然如玉似雪的清冷容颜上,忽然飘过一抹狡黠的笑容。

    “多谢二位姑娘相救。”方仲永拱手想客气几句。

    却见折依然一个“嘘——”的姿势,侧耳伏在门边一根雕绘的镂空木头上,向外细细听去。

第九十一章 身为诱饵() 


    中空的木质,声音的传播较之空气中要迅速不少。对于折依然这个举动,方仲永并没有太大的吃惊。

    但,折依然听了一会儿,却忽然面上浮现一丝调皮的微笑,这就让方仲永略略有些迷惑不解了。

    “快,顺着这根房梁,爬到屋顶上。”折依然突然对方仲永说出这一句,而后,她与柳月娥一前一后,将方仲永一同带上了屋顶。

    当从屋顶上,看到整个院子外面包围的里三层,外三层的官军时,方仲永才忽然理解了折依然当时听到了什么,那般开心。

    官军亮着火把的人群后面,是包拯那坚毅的身子,和不太黑的容貌,以及那很像月牙的痘疤。

    官军已经派出了人喊话,告诉院中人,立即投降,接受刺配充军西军者,免死。不投降的,一炷香之后,鱼死网破,全部剿灭。

    那喊话人喊完,又见包拯叫他过去,耳语交待了几句,于是又上前来补喊了一句:“交出手中绑架的良民,不然,全体射杀。”

    不等第二次喊话结束,早有一个大汉慌慌张张闯进房中,那模样年纪,一看就知道是那山贼姑娘的老爹。

    看见山贼姑娘那样儿昏迷在地,那山贼头目顿时目露凶光,先用手探一探自己家山贼姑娘的口鼻,一脸还好,还有气儿的姿势之后,

    接着,猛地一抬头,一只不过三寸,周身闪亮的飞刀,从他指尖飞出,向着屋顶飞来。

    那飞刀力道很大,直是掀翻了两片瓦片,“叮”一声射向更远的天空。

    “高手。”柳月娥和折依然彼此相视点头,异口同声。

    然而,这位高手山贼老爹,显然已然无心留恋他们这帮小喽啰了。

    他抱着自己家山贼姑娘,飞速的在血肉横飞,火油星子啪啪直冒的被围捕中,挣扎奔袭,寻找出路。

    官军拿着火弩弓和寻常弓箭,从老包一声令下开始,就开启了万箭齐发模式。

    刹那间,门窗为如蝗的箭雨穿破,墙头砖瓦一片片被撞击,碎落的如若倒了筛子的粉面,又仿佛那本就是不堪一击的一堆浮沙而已。

    那山贼老爹,虽然带着一个还有些迷迷瞪瞪没完全醒来的闺女,身法却仍然极是轻盈敏捷,丝毫不见老态。

    只见他轻飘飘一个鹘纵翻上,继而躬身,消去身旁箭支冲势,单膝落稳后顺势抬手,摆动身外长衫,舞成钢刀般的白练,斩落一地箭矢。

    打斗场面十分激烈。

    呼呼飕飕的风,四面如若流星般的火弩和寻常的箭矢一起,嗖嗖划破寂寥的夜,穿过四周,点在厢房四壁,火油星子如若噼啪落在羊毛毡摊上一般,带着焦酥的气息,密密麻麻撞的周边一切刹那间燃成火焰。

    那山贼老爹,肩膀已然中了两只火弩箭矢,鲜血与焦糊四溢,眼见久战下去必定不支,一个反手挥动打出一溜儿飞刀。

    最前一排身着夜色软甲的弓弩手应声倒下,似是略略一乱,但很快,又有人补上来,继续放箭。

    老包设下的埋伏和包围,怕是没有任何高手,能够全身而退。

    千军万马之中,人的力量与武艺,不过是比沧海一粟更不值一提的存在。

    这情形,想必山贼们也十分明白。

    原本可以再玩一手劫持人质,拿方仲永谈谈条件的余地也没了,山贼们遇到老包这位狠角色,是绝对没有第二次机会投降的了。

    绝杀完毕后,包大人气定神闲的指挥大家清理现场,拉去乱坟岗焚化,对打家劫舍不事生产的匪徒,没有丝毫同情,且叮嘱过处理从速,不要影响市容,引发第二天市民们的围观和惶恐。

    然后,包大人更为气定神闲的从房顶上请下了方仲永、折依然和柳月娥三人。

    方仲永和折依然相互对视,彼此点了点头。两人都很明白,自己个儿能在房顶呆住,那也是老包早知道是自己人,特意让大家没往上放箭的示下。

    今天这事儿,自己个儿,很像是老包专门为“欲借人间种”的山贼,量身订做的赴阴曹地府单程游的那张门票。

    被当成诱饵历险了,包大人,你够狠。方仲永抬起头,看着上墨色苍穹和一弯月牙儿,心中不由一阵恶寒。

    北宋时期,向状元借种等等事情,并不是什么偶然,不要说状元了,就是进士们,也多半榜下就要被捉去做女婿。

    对读书读得好,这种遗传基因的高度推重,也是大宋的一件寻常事。

    别的不说,单是前文交待过的韩琦的老妈,千里迢迢的跑到京城来,寻找能生出宰相的种子,就可见一般。神奇的是,开封府竟然连夜备好了热水和新衣,让方仲永盥沐更衣。

    原因很简单,赵祯要见方仲永。

    和皇帝喝茶前,还是要做好基本仪容工作的。

    接连经历了绑架,劫色,剿贼的方仲永同志,此时见皇帝的心境已经是心如止水。

    当然,心如止水,更主要是因为——实在太困了。

    只是赵祯并不这样,他犹在激动中,向方仲永说起了那篇《天象论》。

    “方爱卿——”赵祯一边感觉还是叫“仲永”亲切一些,一边又觉得似乎应当保持皇帝的威严,于是选了这样一个折中的称呼。

    “京中已有震感,朕担心,不知何处又发生了地震之事,内心十分焦煎啊——”赵祯的表情略略有点憔悴,内心活动也十分丰富:

    本来,自己的疆土发生了这等天灾,子民遭受灾难,国家遭受损失,自己的心疼自不必说。

    但现在,还要再多一重焦虑,那就是钦天监那帮老夫子,这次会把天象的示警,指向何人。

    “微臣愿为陛下分忧。”方仲永自然也明白赵祯的这两层担忧。但此时并不知道赵祯是要自己为他分忧哪个层面的事儿,不好乱说。

    “那篇《天象论》很好,但不知,方爱卿可知古往今来,关于地震与盛世与否的证据?再做一篇?”赵祯略略思忖,抛出了第一个想法。

    “微臣定当尽力,为陛下分忧。”方仲永困得眼皮要用牙签支起来了,却不得不应承着。

    赵祯满意的轻轻一笑,终于也打了个哈欠。

    方仲永准备告退,临行前,却不知为何,因着眼前浮现出想象中的地震惨状,自己又主动揽下一件差事道:“微臣还可以提供一些,应对地震的拉网排查方案,供陛下一观。”

    赵祯对小方同志这种忧国忧民的情怀,十分满意的连连点头,表示认同。

    方仲永告退出来,拖着困倦的身子,被开封府亲自派人送回到方府中。

第九十二章 熊猫眼状元郎() 


    王子月、马二丫、柴麟等一干人盼着方仲永回来,就像盼凤凰似的。好容易他回来了,大家纷纷冲上来嘘寒问暖。

    方仲永看一看时辰,离明天金殿传胪集合的时候,只剩下一个多时辰,于是只得告诉大家,自己刚刚得到皇帝一个要紧差事,需要熬夜写好,然后就直奔书房去完成任务。

    马二丫见仲永哥哥这般辛苦,自是不放心,去库里取了一条人参,就亲自去厨房炖着。王子月身子刚好,在方仲永强烈要求下终于自行休息。

    方仲永沉下心来,先集中精神,赶完了地震相关自然灾害总结的奏章,

    又在后面附上了一打临时救灾棚的搭建,选址的注意事项,免疫事项等等地震手册,

    赶工完毕后,略略做了几个伸展运动,就起身前往金殿传胪的盛典。

    马二丫从厨房里,把炖好的参汤取出来,方仲永却已经离开了府门,马二丫盯着那参汤,微微有些怔忡,但有转念一想,不能浪费嘛,于是,一不做二不休,自己捧起参汤来,呼啦呼啦喝了下去。

    喝完抹一抹嘴,不错,味道很好。

    ……

    金殿传胪是三年一度的国之盛典,虽则这天早上,天明微雨,但依然挡不住文武百官庄严肃穆的仪式感。

    染成红色的羊毛毡毯,从金殿一直铺到东华门,两边仪仗、彩亭、奏乐、鸣炮,样样齐全。

    鸿胪寺官员一二百人,如若河堤上种树一般,每隔一段站一位,均匀的站了一路。各个身姿挺拔,一本正经,担当着到时唱名传胪的任务。

    百官按着大朝规矩,在大庆殿外列班,一个个庄严肃穆。

    天上微微的小雨,给这一切罩上了一层烟斜雾横的轻纱,飘飘摇摇的雨雾如若诗行。

    赵祯今天的衣着打扮,也是大典时才穿的全套行头:通天冠,方心曲领绛纱九龙袍,坐在帝王身份象征的玉辂之上。在礼乐声中,缓缓来到大庆殿中升座。

    官家一坐定,就有阶下鸣鞭和太和门奏乐再来一段儿。

    回笼曲子,奏的依然慨当以慷。

    直到开始宣旨:策天下贡士,第一甲赐进士及第;第二甲赐进士出身;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

    然后宣制官上前,用抑扬顿挫,如若藤野严九郎般的语调,唱出皇榜:

    “一甲第一名,方仲永——”

    宣制官唱完此名后,阶下的传胪官一个个和接力一样此起彼伏,抑扬顿挫的唱一遍,

    “一甲第一名方仲永”的唱名声,响彻了整个宫殿。

    待唱名接力到东华门时,方仲永终于得以跟着礼部官员的脚步,一步步步入东华门。

    此时,接下来的名次也一一唱名而出。

    “一甲第二名沈括——”

    “一甲第三名司马光——”

    ……

    很好很强大,都是大名鼎鼎的人物。

    等到全部唱名完毕,三百多名新科进士在大成殿下列了个方阵。

    状元方仲永站在殿下正中,升龙图印和巨鳌图印的砖石中间,取其“独占鳌头”之意。他身边左右,分列着今科榜眼沈括,和探花郎司马光。

    范镇的名字,在二甲七十九名进士才唱到。

    隔着雨雾,方仲永看到那个青年的脸上,平静安然。

    当然,下雨面前,众生平等。

    无论是状元郎,榜眼,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