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豺狼佳人-第48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众将议论,马忠只是沉默不语。

    孙权想了半天,拿不定主意。

    他向马忠问道,“马卿,你是怎么想的?”

    马忠听了说道,“历阳军那边已经是强弩之末,若是此次不能折服,恐怕以后江东再也没有收复他们的希望。历阳城那边收兵不得。”

    “从另一方面来说,现在和我们敌对的,仅仅是合肥以及寿春的地方守军。若是我军粮草充足,天时地利尽占。区区曹休,夏侯尚等辈不在话下。可咱们不能光看着眼前,等明年曹操打完了刘备,从西北回来,咱们这边又会是什么局面?”

    马忠接着说道,“这样一来,一个陆上的据点就至关重要。若是丢了历阳,那广陵也就没了。如果朝廷从广陵出兵,偷袭石头城背后,直逼吴郡,如之奈何?”

    马忠说的这个,就是曹丕的黄初六号计划。如果不是当时徐盛机灵,恐怕江东早就完蛋了。

    孙权听到马忠说的这种设想,也不由微微色变。

    江东军兵马虽多,但是不能像朝廷一样,把劲儿用到一处。不说现在江东内部到处都是叛乱,光是各位大将拥兵自重,也不可能集中起全部的力量。

    这种劣势在面对朝廷分路打击的时候尤为严重。

    江东现在的主力都布防在芜湖柴桑一线。若是朝廷真的偷袭石头城后面的秣陵,那江东就会无比被动。

    孙权想了想问道,“那依你之见,该当如何是好?”

    马忠心说,我可不能坑队友。

    难得文官集团为了表示的诚意,下了血本来力挺自己。

    就连张昭的儿子张承都被当成牌打了出来,自己可不能不厚道。

    马忠先向张承问道,“假如将军负责濡须坞最后的抵抗,你打算怎么做?”

    张承对马忠先和自己沟通的做法很是满意,起码这是同一个战壕的态度。

    张承出来替马忠扛锅之前早就有了腹案,“咱们江东军既然陆续在撤退,那之前必须要营造声势,迷惑曹军,而且要随时做好可进可退的打算。”

    马忠一听心说,张承是个明白人,没准背后还有高人指点。

    马忠很配合的问了下去,“何为可进可退?”

    张承说道,“既要能随时撤到大江上,让曹军无可奈何。又要能随时从大江上出击,重夺濡须坞,让曹军欲罢不能。几次三番之后,曹军必然疲惧。”

    “那时朝廷就会明白濡须坞乃我江东军必守之地。现在刘备和曹操胜负未定,他们想来不敢擅自扩大战端,真正的考验恐怕要在西边的战事结束之后,才会到来。

    那时候想来咱们江东内部的叛乱已经平定,各位将军也理顺了自己封地内的事情。就算曹军再来,有江东的坚实后盾,我坐守濡须也从容无惧。”

    孙权在上首听了,心头一宽,接着笑道,“此计长远,倒像是陆伯言的筹划。”

    张承听了微笑而已,他看着马忠问道,“马将军还有什么疑惑?”

    马忠心说,怪不得你这么有胆出来扛锅,原来有陆大神帮你出谋划策啊!

    马忠说道,“张将军的谋划甚好。既然如此,我也可以放心着手预备朝廷的报复。稍后我会让丁奉带兵回历阳,构筑工事,做好预备。这些曹军在濡须坞吃了亏,说不定就会去历阳那边找补,此事不得不防。”

    孙权这时候也开始分了心思在历阳这边,“说的有理,等船再来,先送你们去历阳,反正濡须口和横江津极近,耽误不了多少时间。”

    (本章完)

第841章 陆逊的完美抄底() 
马忠听了大喜,“如此最好!我会让丁奉尽快带兵赶回历阳,做好防御工事,争取不给朝廷什么机会。”

    马忠接着说道,“至于我和手下的亲兵则回一趟丹阳郡。”

    孙权听了惊奇的问道,“马卿这种时候不去历阳坐阵吗?”

    马忠连忙解释,“丁奉之才不下于我,由他坐镇历阳我很是放心。现在朝廷的兵马都被濡须坞吸引,以张将军的对策,短时间内分不出胜负。历阳暂时还不是双方争夺的焦点。”

    孙权听了想起前事,“对了,上次我见过丁奉,那时候我许他做偏将军,倒是有些孟浪。既然你自己都督解烦兵,倒是能给他一个中郎将。这是你解烦兵的私事,事后给书部胡综说一声就是了。”

    马忠听了大喜。如今做了解烦都督,校尉以下,他可以自己任命。到了中郎将这一级,就需要孙权点头了。

    自己要去经营泾县,那历阳这样紧要的地方,也得有大将镇之。

    无论是论能力,论威望,还是历史地位,丁奉都是不二人选。

    唯一让马忠有点儿担心的就是百里川这小子有点二,却偏偏和丁奉都是别部司马。没有足够的官阶压他,怕是要出乱子的。

    马忠接着说道,“合肥城烧绝粮田,坚壁清野,我们之前吃了大亏,可他们也不好受。现在合肥周边十余万百姓嗷嗷待哺,再加上大军云集,粮食压力很大。”

    “我会让公仇虎派一个斥候营来回袭扰他们的粮道。短时间来看,朝廷的兵马还不足为患,”

    孙权听了马忠这番分析,心中大悦。

    因为朝廷大军步步紧逼和江东军的不断溃败,而焦虑的心情也缓和了不少。

    孙权纳闷的问道,“那马卿此番去丹阳郡是为了何事?”

    马忠心说,你到底靠谱不靠谱啊。

    只能无奈答道,“前些日子,主公不是许了我可以在丹阳征兵吗?前次和乐进大战,解烦营损伤颇重,我打算趁着这个机会回丹阳看看。最好是能趁着曹操回到朝廷之前,把兵额补起来。”

    孙权听了长叹一声,“丹阳最近乱的很啊,那边主事的是贺齐,你这时候去未必就好。不如等地方安稳了,再去不迟。”

    马忠听了心说自己的出身根本不是什么秘密,之前孙权或许没上心,以后却肯定是知道的。

    于是马忠直接坦诚道,“回禀孙江东,末将……原本就是丹阳泾县人。这次泾县叛乱,末将担心乱军会冲击我的族人。所以此次回去,一是为了征补兵力,二是为了安家靖族。”

    孙权听了愕然,“原来马卿竟是丹阳人。”

    马忠听了坦诚,“不错,末将本就是丹阳人,因为读书识字,进了周公瑾的幕府。公瑾大人身亡之后,又追随鲁子敬,做了他的幕府。”

    “末将原本悠游安然,不乐得志,后来大都督把我转给潘璋去做司马。身逢乱世,又做了文职武官,只能努力向前。”

    “赖底下的将士们拥戴,总算存活于这乱世。柴桑之乱后,将军为了平息诸将之怒,让末将追随孙少君。末将去荆州之后,历尽艰难,不但接回少君,而且拔出孙夫人城两千兵马。少君过江之后心灰意冷,把兵马托付给了末将,也就是眼前的这支解烦兵。”

    马忠的这番话虚虚实实,将自己和手下解烦兵的来历交代了个清楚。

    总结出来就是四个字,根正苗红!

    虽然马忠是个丹阳人,但他并不是孙家最忌惮的丹阳武人出身。他和大多数进入江东军阵营的丹阳人一样,是文人出身。

    而且不但是文人出身,还是周公瑾幕府的老人,之后进入的又是鲁子敬的幕府,路子很正!

    作为江东武人的重要支柱,周公瑾、鲁子敬这一脉相承的大都督一系,那是仅次于孙家体系的一支。

    马忠起步就是在周公瑾幕府,之后又是在鲁子敬幕府。别看现在挂在孙尚香名下,有些不伦不类,却是嫡系的江东武人。

    马忠手下的兵马更是来历清白,除了一部分是从潘璋那里分裂出来的,剩下的都是孙权亲妹妹孙尚香多年积攒的心血。

    孙权听完,再无疑虑,不由笑道,“马卿以一介书生投笔从戎,如今手握重兵,北镇朝廷。算得上志得意满,衣锦还乡了。”

    孙权这话,分明就是默许了马忠回柴桑的事情。

    张平和张承互望一眼,都松了口气,保住马忠这支能打的武装非常重要。

    张承作为张昭的儿子,有足够的底蕴输的起,但马忠这个吊丝却是经不起折腾的。

    两人一同看向马忠,正见马忠望了过来。三人心照不宣的目光一触即分。

    张平和张承心里明白,这个人情马忠算是接住了。

    之后的安排已经和马忠无关,马忠只顾左耳朵进,右耳朵出。

    唯一需要注意的就是回江东的时期,马忠还漏听了。

    等到军议一结束,马忠赶紧拉着张平打听。

    原来马忠的队伍安排的时间最早。

    马忠一听大喜过望,这次前来援助濡须口,打了乐进一波,不但声望刷够了,还削减了以后历阳的压力

    随后在江东军中做着无本买卖,获得了大量的兵器,把解烦营扩张以来最大的隐患解决掉了。

    在虎口夺食之后,还能全身而退,这对马忠来说再完美不过了。

    马忠和张平简单的说了两句,随后赶紧回去整理队伍。

    面对曹休领军的这朝廷大军,马忠并没有放在心上。要是他猜的不错的话,这支朝廷兵马将会完全复制之前江东军的情势。

    回到水边的江东军再次生龙活虎起来,背靠大江拥有战船之后,濡须口将成为让曹军夜不能寐的老虎口。

    这次遇到乏粮危机进退两难的,又成了曹军这边。

    陆逊一直隐忍不发,等到了最好的时机,立刻就果断出手了。

    而且他卖好的,正是马上就会崛起的文官集团。

    在马忠看来,这简直就是完美的抄底。

    只要张承打的灵活,这几支曹兵恐怕之后很长一段时间都缓不过劲来。

    (本章完)

第842章 再见徐盛() 
马忠只用四个字就表明了自己对朝廷的态度,“不足为虑”。

    马忠的安排更是贯彻了这种思路。

    马忠带着暴死卒和风字营的一个斥候营头去丹阳,争取在贺齐之前平定泾县。

    岑狼带着两个营头去迎接卫通和他携带的大笔物资。

    剩下的由丁奉带领,去防守历阳。

    马忠追述前功,当众册封丁奉为冠军中郎将,同时把镇守历阳前线的任务交给了他。

    对这个决定,诸位武官都心服口服。

    岑狼和公仇虎都心头火热,既然丁奉已经做了中郎将,那他们也为时不远。

    他们做梦都没想到,自己会有成为中郎将的那一天。而如今,这已经成为可以期待的事情。

    当然,他们也并不是没有收获。马忠正式将自己的几位别部司马都转了正。

    狼军侯成了狼校尉,百里川仍旧是镇军校尉,公仇虎也延续了风字营的传统,做了暴风校尉。

    给乐水封号则有些古怪,是什么提督。

    让李肥有些奇怪的是,原本的罗县理想国计划,似乎被马忠刻意推迟了。

    他和岑狼只是被命令接回卫通和物资后加紧招募水军,并依托横江津的江洋提督乐水训练。就连马谡都被马忠带走了。

    马忠安排完毕。

    诸军开始整理行装,带着收获的大笔兵器满载而归。

    聚集在濡须口的江东军水军已经积攒出了恐怖的规模。运送解烦营这几千兵马不费吹灰之力。

    随着江东军各军阀回到自己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