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豺狼佳人-第34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马谡听了有些懵逼,这个对手戏不好接啊。

    国企是特么什么鬼?

    马谡在那里支支吾吾,西门达观却已经后悔的肠子都青了。

    这话马忠说的并不唐突。

    孙家对江东军控制领地,采取的是一而贯之的统治策略,——那就是实行残酷的盘剥。

    在江东,有这样一个真理,那就是江东是江东军的江东。

    江东的土地,江东的物产,江东的人,都是江东军的。

    为了“光复汉室”和“国家崛起”,百姓们为“先军江东”付出一点,又算什么?

    这么一点点暂时的困难,换来的却是光明的未来。

    特别是交州这个地方,自古以来就以物产奇珍著称。

    百姓们为先军江东更是操碎了心。

    等孙皓这个奇葩一上台,更有意思了。

    他要交州人交纳三千头孔雀,因为“光复汉室”和“国家崛起”需要孔雀。

    交州老乡直接就炸毛了。

    光复你麻痹啊!

    于是整个交州迎来了轰轰烈烈的大造反。

    ……

    由上面的事情可以看得出来,江东政权对治下是如何的统治。

    交州的孔雀属于江东军,交州的珍珠自然也是属于江东军的,因为江东军“光复汉室”和“国家崛起”也需要珍珠。

    每年的时候,江东的特使都会眼含热泪的将它们从老乡家里拿走,同时,留下一两句暖心的话。

    这样的统治结果,自然是珠子越来越少,越来越小。

    一直到了三家归晋的时候。

    交州刺史陶璜才开创性的上书朝廷,要求推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他对晋武帝说,那里的土地瘦瘠,没有农田可耕,百姓一向只靠采珠为业,朝廷对珍珠的垄断,无异于断绝了百姓的生活来源。而且朝廷征调数额过高,地方的任务难以完成。

    因此,陶璜建议把珍珠定为三个等级,分别处理。具体办法是:一等品征二留一,二等品征一留二,下等品免除调征。同时允许在非采珠季节的每年十月到次年二月,准许商旅往来自由贸易等。

    作为一统天下的君主,晋武帝很有器量,痛快的答应了陶璜的请求。

    所以直到晋朝才打破官方垄断的珍珠,怎么也不可能正儿八经的出现在市面上。

    西门达观连忙跪倒在地,身子不停的颤抖,“大人恕罪,小人都是胡说的,都是胡说的!”

    马忠听了笑道,“我又不是交州刺史,这和我有什么关系。我的徒弟陈祎原本也是打算要去交州贩珠子的,后来才被我拦下。”

    说着,马忠又对马谡说道,“三弟,你知道我是怎么拦下你师侄的吗?”

    马谡那是多聪明的人啊,这会儿已经听出味来了,接口问道,“哦?不知道二哥怎么说服他的。”

    PS:感谢霸道1971同学的月票,谢谢支持!

    (本章完)

第590章 历阳都尉府() 
马忠笑道,“商人都是唯利是图,还能有什么法子?自然是给他提供比贩卖珍珠更好的买卖了。”

    这话说出来,马谡就有点不信,他好奇的问道,“难道还真有比贩卖珍珠还好的买卖?”

    “怎么没有?”马忠这话一说完。

    饶是西门达观正惶恐着,也不由在旁竖起了耳朵。

    马忠也不隐瞒,把陈族配合浪荡军,用欺诈的方式平定了两县的事情说了。“我等尽得两县府库,就连当地的豪族也拿出来不少的赎命钱。虽说打了几张硬仗,但是不到半年收益巨万,陈族拿了大头。”

    马忠这么肆无忌惮的把这么敏感的话当着西门达观来说,顿时把他吓了一跳。

    这话自己不该听啊。

    谁料,马忠接着就找上了西门达观。

    “西门大管事,不知道你有没有听说过吕不韦的故事?”

    马忠一上来就放了个大,顿时把马谡和西门达观吓出来一身冷汗。

    这个话题多敏感啊,怎么能乱说。

    马忠却毫无顾忌的继续说道,“当初吕不韦资助公子异人,最后险些囊秦国而有之,这等获利丰厚的事情,岂不是比跋山涉水,锱铢必较的强?”

    西门达观听了不敢说话,冷汗一个劲儿直流。

    马谡也有些弄不清楚马忠的意思了,他赶紧低声说道,“主公慎言。”

    马忠却摆了摆手,对公孙达观微微一笑,“我有一桩获利丰厚的买卖,不知道你们卓家有没有兴趣。”

    公孙达观这会儿秒懂,好吧,先说了那么多又说了这么多。

    你这是准备把我们卓家绑上你的战船啊。

    下一句可千万别是,让我们支持你造反,那我可不敢奉陪。

    公孙达观已经想好了一百种拒绝的方式,然而马忠说出的话,却让他发自内心的狂喜。

    “我准备谋取历阳都尉一职,如果你们卓家的人愿意帮我,在我做上历阳都尉之后,将对你们卓家放开关禁,让你们把南方的货物走私到北方,我只收取微薄的税赋。”

    公孙达观被马忠这番话说的脑子嗡的一响。

    接着不可思议的反问道,“你说的这是真的?”

    往北方走私的利润有多么丰厚,西门达观当然知道。然而那种小打小闹的玩法,哪能比得上有地方上的武官全力配合啊。

    至于马忠敢不敢这么做,刚才马忠已经向西门达观证实了自己的胆子。

    就连谎报军功,和地方上豪强合谋,隐瞒叛贼这样的事情他都敢做,何况只是帮助走私?

    马忠认真的看了西门达观一眼,“我当然说的是真的!这历阳这么好的位置,我当然要攥在自己手里。”

    西门达观的心一下子就热了起来。

    接着,又有些迟疑,“可、可现在的历阳都尉还在呢,他可一向不太好说话。何况,任命谁来当历阳都尉这是孙江东才能决定的。如今你凭空说话,想必我家夫人也会有些疑惑。”

    马谡也认真的瞧着马忠,想看他这番话到底有几分真假。

    前些日子马忠还没露出一点口风,怎么忽然就说要谋求历阳了。

    何况历阳的位置虽然险要,但是却在两强的夹缝之中,日子哪会好过?

    马忠这是怎么就看上历阳了呢?

    马忠的这个想法还真是临时决定的。

    这几日行在江上,马忠把自己的处境仔细权衡了一遍。

    得罪了孙权的事情就不说了,恐怕这次挟持那些吴郡的子弟过江,又大大得罪了他们以及他们背后的家族。

    屈指一算,着江东之地能够容下自己那三千多兵马,又能有巨大发展空间的真没多少地方了。

    然而,这和江东隔江而望的历阳,却成了马忠绝佳的选择。

    历阳这个地方,江东军的统治本身就很薄弱,朝廷在这里的影响也不够看的。

    因为历阳地方离长江太近,随时都可能会受到江上的骚扰,因此这块地方对曹操来说,防守起来实在是有够头疼。

    曹操后来一想,得了,那块地方我干脆不要了,你爱咋咋地吧。

    于是曹操就准备把江边的百姓都迁走,把沿江土地皆都荒置,免得不够心烦的。

    ——“曹公恐江滨郡县为权所略,征令内移。”

    后来曹操的拆迁计划遭到了当地钉子户们不屈不挠的反抗,十万户百姓东渡,傻呵呵的去给孙权当奴隶了。

    剩下的故土难离聚集一处,便是这历阳。

    所以对这历阳都尉府的豪强百姓,就连孙权也没有多大的羁绊能力。

    这帮钉子户就连曹孟德的大军都不怕,哪是孙权好随便使唤的。

    孙权为了权宜之计,选中豪强中的带头人做了历阳都尉,遂成历阳都尉府。

    马谡不明白马忠心中的算计,急急阻止道。“二哥,这个历阳都护府可不是哥好地方,你想,就连曹操和孙权都只能对他们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可想他们有多刁恶。”

    马忠一笑,倒没在意,“怎么会呢。凭这两家的本事,推平一个历阳都尉府,并不费多大的功夫,只不过是得不偿失罢了。曹操本来就打算放弃江滨之地,这都是打算扔给孙权的土地了,驻扎一帮难缠的家伙,反倒是孙权的麻烦,他其实还是乐见其成的。说不准,这历阳都尉私底下还和朝廷有什么联系。”

    说到这里,马忠微微思忖,轻轻点头,“一定是了。就连远在会稽的豪强都知道脚踏两只船,多方下注,何况这边境之地呢。”

    “对于孙权来说,那就更简单了。反正这块地是白捡的,又在江北。如果自己要直接控制,那就要上岸。没能打下巢湖,完全控制周边的水系,孙权哪敢直接掌握这江北之地。以江东军的陆上战斗力,这不是给曹操送肉吗?”

    “所以说,不管是朝廷,还是江东军。对这块飞地都抱着无所谓的态度。而且对他们来说,历阳这样一个特殊的地方,有着非比寻常的价值。”

    马忠细细一讲,马谡犹豫了起来。

    显然马忠并不是一拍脑袋随便决定的,而是有着成熟的思考。

    (本章完)

第591章 独治郡县() 
马谡想了想仍旧勉强劝道,“二哥,这是牵扯到咱们解烦兵安身立命的地方。可不能草率决定,还是先和几位军候商量商量再说吧。”

    马忠独自做决定惯了,不过马谡的劝谏也有道理。

    这可不是一件小事。

    马忠直截了当的说道,“好,既然如此,咱们说做就做。你立刻去通知几位军侯,来我船上。我有大事要说。”

    接着转头对一脸激动的西门达观说道,“西门管事,你找地方把船抛锚,去用小船将几位军候接过来。”

    西门达观见马忠要强力推动此事,虽然还不知道成还是不成,仍旧有些紧张。

    他急急唤人寻找合适停靠的地方抛了锚,又派了船带着马谡派出的使者去将军候们接了。

    各位军候见马忠的船停了,都一脸奇怪的乘了小船过来集合。

    就连百里川也小脸苍白的赶了过来。

    得知百里川要见马忠,船上的纨绔们纷纷让他给马忠捎来“热烈的”问候。

    马忠要讨论的事情不是什么秘密。

    有早到的向马谡打听,马谡也直接透漏了点消息。

    所以还没等人来齐,马忠要做的事情,已经军候们之间吵开了锅。

    不少人都想和马忠讨论几句,可惜马忠一直等人齐了才肯让他们开口。

    岑狼是最后一个赶过来。

    他没有和那些人交流,自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一见马忠和众多军候都等着他,不由远远就叫嚷道,“主公有什么要紧的事啊,不等上岸再说。”

    马忠也不在意,直接回应了他,也算是给众人一个解释。

    “弟兄们,咱们手中也算是有一点实力了。就这么再做浪荡军也不是个办法,就连潘璋那小子都能在建昌就食,咱们怎么不能寻个着落?”

    不知内情的岑狼一听,立刻高兴了起来。

    他大声嚷嚷道,“主公啊,你早就该这么办了。潘璋是什么货色,就连他都知道独治郡县才是正路,咱们这样混日子可不是个头。再说,当年我们紧巴着吃用,也就勉强养活八百战兵。可咱们现在呢,战兵都快三千了。光是大军挪挪窝,花用的粮食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