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豺狼佳人-第30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被呛声的那人,哈哈大笑道,“荡寇将军?你们神勇过人的张将军已经在荡寇将军这个位阶上好多年了,那还是建安八年的事儿吧。哈哈哈,还是我们乐将军帮衬着,才让他当上了这个官。”

    又有一人怪声怪气的替并州兵们打抱不平,“哎,这废物,真是把你们并州兵的脸都丢光了!”

    “哈哈,当年吕布手下的大将,怎么落魄成了这个样子?”

    “哎,这个废柴!”

    那些不屑的嘲笑和怪模怪样的惋惜,让张辽几乎要咬破了自己的嘴唇。

    他很想冲过去将那些人暴打一顿,不过很明显那些都是乐进和李典的属下,能不能让对方倒霉两说,张辽和那俩本来就不合睦的关系,更会雪上加霜。

    说起来,甚至这些嘲弄的话,张辽也从这两人口中听到过。

    张辽悲愤无比,呼吸渐渐粗重。

    他不禁悔恨的想到,如果,如果当初自己没有自信回头,现在会是什么样子。

    张辽强忍羞辱离开,接下来再也没有了巡查的心思。

    他意气消沉的回了自己的府邸,老管家连忙迎了出来,“张将军啊,薛家来人了。”

    “什么?”张辽大喜。

    自从他的妻子死后,张辽一直盘算着续个弦什么的,儿子张虎虽然争气,但也没个兄弟帮衬着。

    对于从战场上走过来张辽来说,打虎还是得亲兄弟!

    张辽虽然女人不少,也有几个妾生子,不过那些婢女生的玩意儿,怎么能上的了台面?

    前一日喝酒的时候,正好听说护军薛悌的大闺女守寡在家。

    张辽醉醺醺的一想,彼此门当户对,听说那护军家的闺女又颇有风韵,回来之后就兴冲冲的派人去薛府求亲。

    只是不知薛府来人,是带来了什么消息。

    PS:感谢more456同学的月票,谢谢支持!另外,我建了个QQ群,167994371,有兴趣的可以来水一水。

    本章节名模仿了新诗奠基人郭沫若同志的东东,额。。。算致敬吧。。。。。。。?。

    (本章完)

第530章 我有背景() 
张辽正想着,那老管家欲言又止。

    张辽微微皱眉,“怎么,有什么话不能说。”

    那老管家只能小声说道,“主人,来的是薛悌的一个侄子,只是不知为何,李将军也陪同过来了。”

    “嗯?”张辽浓眉一皱。

    老管家见张辽纳闷,连忙答道,“破虏将军李将军。”

    张辽摆摆手,“我纳闷的不是这个,我素来和他不睦,他怎么过来了。”

    说着,大步进了院子。

    一进院子就见一个年轻人从正堂里迎了出来,拱拱手说道,“见过张荡寇。”

    张辽知道这想必就是薛家的人了,他有心结好,脸上勉强挤出笑意,“你是薛悌的侄儿吧,倒是一表人才。”

    那年轻人客气道,“当不得孙荡寇的夸奖。”

    张辽正要迈步,和那年轻人进正堂去。

    就见李典施施然的从屋里出来。

    张辽见了李典,脸色又差了几分,不过毕竟是同朝为官,又共守合肥,张辽还是点点头,算作招呼。

    李典这个人有些像是迷你版的张飞,他出身大富大贵之家,少年的时候喜欢文学,不爱兵事。

    后来天下大乱,依仗着他有个很勇猛的叔父李乾,和他手下上千的族兵,这才勉强保护了宗族。

    随后李乾很有眼光的选中了曹操效力。

    吕布之乱的时候,兖州处处叛乱,曹操因为李家势力很大,让李乾回来安抚诸县。结果死在了吕布手下的薛兰、李封手里。

    好在李乾的儿子李整也不是吃干饭的,很快就和曹操手下的将军们联手,杀死了薛兰、李封。

    谁料没过多久,李整也死了。

    这样一来,李家就没人了,李典的老爹赶紧把上学的李典找回来,儿啊,你也别高考了,去当官吧。

    这样一来李典就赶鸭子上架,早早的参加了工作。

    他的第一份实习工作是做颍阴县令,大致相当于现在北京朝阳区的区委书记。

    就这样,李典从基层做起(正厅级),默默的开始了自己的政治生涯。

    谁料实习期还没过,身上又加上了中郎将的军衔,成了正儿八经“比两千石”的武将。

    李典十分生气,这特么的我是文官啊,你这不是瞎胡闹吗?

    于是他很不满的找到曹操,“叔叔,我不想当武将。”

    曹叔叔听了,慈祥的看着他,“曼成啊,你怎么不早说?你想当什么官啊?”

    李典想了想,“我就当个省长吧。”

    曹操听了眉头狂跳,半天才忍住没把这小子暴揍一顿。

    随后曹操微微一思考,意味深长的一笑,痛快的答应了李典的请求。

    ——“太祖善之,故试以治民之政。”

    李典对曹操的赏识非常感动。

    但他很快就见识到了曹孟德的老辣。

    曹操在东郡和济阴郡的三不靠地带,划出来只有一个县的郡,任命李典做了离狐太守。

    这是漫长的中华文明中,菏泽市东明县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以省级行政单位的身份露脸。

    ……

    虽然仅仅是个“省级县”的太守,但李典这个人物从一开始登上历史舞台,就用简单的履历,向所有人证明了一件事,我、有、背、景!

    那李典这么牛逼,他的背景是什么呢?

    四个字足以蔽之,家大业大。

    曹操封为魏公之后,李典为了表明效忠之意,向曹操要求把家搬过去,户口落到魏郡。

    曹操欣然答应,等李典带着族人搬过来,曹操的脸都吓绿了。

    ——“遂徙部曲宗族万二千余口居邺。”

    想想经历过战乱的三国总人口,再算算李家在这里面占有的比例,恐怕任何人都只能长叹一声,李家真特么牛逼啊!

    所以张辽、乐进和李典的关系不好也就很正常了,这样的高富帅本身就是大家的公敌。

    而且李典在当了一段文官之后,意外的展现了他的军事才华。

    他虽然不能冲不能打,但是拥有一流的指挥才能,他能够敏锐的抓住战机,也能察觉到暗藏的杀机。

    很快李典就正儿八经的做上了破虏将军。

    合肥之战中,曹操留下的密信,就特别点名了让不能打的李典跟着张辽出战,而让胆烈勇猛的乐进守城。

    这样一个出身好,受赏识,本身还有才华的人,让张辽怎么看都碍眼。

    李典见张辽不冷不热,他也看不惯张辽这幅脸子,淡淡的说道,“薛护军求到我头上,让我陪薛家侄子来这里走一趟。也不必进去了,就在这里说了走人吧,免得李某在这里瞧人家的白眼。”

    张辽心中狐疑,怎么薛护军有事求到他的头上,再说,这和自己有什么关系?

    正在张辽犹疑不定的时候,薛悌的侄儿不卑不亢的说道,“张将军,我叔叔让我来给您回个话,我薛家诗礼传家,恐怕攀不上张将军的高门。”

    什、什么!?

    张辽脸上羞怒作色,被人拒婚也就罢了,这薛家怎么还带李典过来,当众这么羞辱自己?!

    这里面难道还有李家什么勾当?

    张辽再也按捺不住,忍不住怒喝一声,“匹夫好胆!”

    说着,就来拿那薛家的侄儿。

    李典一见张辽这么嚣张,简直不把自己放在眼中,不由得破口大骂道,“怪不得薛悌求到我头上,原来你张辽是这样跋扈。一个四处流窜乞降的背主贼子,还不夹着尾巴做人,难道想要强娶吗?”

    张辽听了这话,心中苦闷,脸上狰狞,拳头直接就奔李典去了。

    张辽这一生,先跟丁原,后跟何进,何进挂了之后,连人带兵投了董卓,董卓一死又跟着吕布四处流窜,做起了浪荡军。

    好不容易才得遇明主跟了曹操,但也只是得到了明面上的看重。

    守一个区区合肥,总共加起来才七千人的队伍,朝廷就扔在这里三个杂号将军。

    而且那俩还偏偏挑的都是和张辽不对付的。

    李典见张辽朝他动手,也毫不相让的拳脚相向。

    守在院子中的两家的亲兵都知道轻重,一拥而上过来解斗。

    好不容易打成一片混乱的两边俱都收手,张辽郁郁之下悲愤的大叫一声,“你们真是欺人太甚,难道死灰就不能复燃吗!”

    李典也是大怒,破口大骂而去。

    此时此刻,就连张辽自己也没想到,他这个经历了拒婚的废柴将军,会迎来怎样的盛放。

    (本章完)

第531章 一个个都那么叼() 
与此同时,能阻挠他威震逍遥津的真正对手,正在茫然无知的大宴众将。

    马忠还不知道张辽已经把“废柴”和“拒婚”这两大前置状态都打好了,随时准备爆种。

    他这时候还在犹豫着,要不要去参加这次大战。

    马忠回来之后,才发现自己要忙的事情那么多,简直让他头大。

    首先第一件事就是,他手下的士兵已经多的不好安置了。

    火字营,山字营,南蛮营以及置办下了一点家底的公仇虎,这些兵加起来勉强有三个营头的实力。

    这些军候硬仗打的多了,又有陈祎敞开了供应粮食,现在已经转变了观念,不追求性价比了,都是按大营头的标准来的。

    这些解烦营的老底子差不多整编了一千战兵左右。

    孙夫人城的六个营头是直接从荆南战场上撤下来的,根本没来得及恢复整编,人数在一千六百左右。

    这样一来,等马谡带着兵马赶来,光是战兵就已经两千六百多了。

    以马忠现在实打实的家底,别说校尉了,自封个中郎将都绰绰有余。

    但是这样一来,金瓯寨那个小地方就有些装不下了。

    再加上解烦营原本的妇孺,人口已经到了三千多。

    何况那些孙夫人城的士兵,和之前那些一起从吃水草走过来的老弟兄不同。

    人家追随马忠不是来共患难的,而是希望将来能有个更好的盼头。

    紧巴巴的日子,一时或许过得,时间久了,难免会生出矛盾。

    到时候这些兵一旦军心涣散,失去锐气,就失去了马忠千辛万苦带出他们来的意义。

    激情这种东西,只有不断地投入希望,才能持续的熊熊燃烧。

    “看来是该及时整编,恢复战力,然后考虑下一步怎么走了。”

    马忠毫不掩饰的和马谡商量着。

    底下的军候们正在推杯换盏,忽然听到马忠冒出这么一句,瞬间变得鸦雀无声。

    马谡有点懵了,我的哥哥啊,你就算有这样的想法,咱们两个悄悄的商量不行吗?

    你在酒席上直接挑明,岂不是让大家都失去了回旋的余地。

    王厉害同样是精神恍惚,心如刀割。

    以往这些事,大人都是和我商量来着!

    马忠看了看那些脸上明显有些不自然的军候们,从容的说道,“涉及到各位军候的事情,我都和你们当面挑明,你们不必多想,也不用胡猜。”

    “这件事我仔细想过,虽说你们都是我手下的营头,但是投奔我有早有晚,更有一些早就立有大功,应该照顾一些。这些事情虽然是人之常情,我若自己暗中权衡,不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