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钢铁皇朝-第13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时间,不少被怀疑是细作的人被扭送到了府衙中,而民间细作之名更是沦为被百姓辱骂的对象。

    “打死他,打死他!臭细作,竟然出卖封地,无耻至极。”青州大街上,两个地痞被关在牢车上游行,百姓不断拿着烂蔬菜,泥巴,石子砸向二人。

    一阵阵臭骂声从百姓的口中喊出,这声音含着愤怒。

    报纸上说的很清楚,两人的细作行为严重危害了封地的安全,危害了大渝国的安全。

    百姓们自然不乐意了,现在好日子才刚刚开始,就有人出卖封地的利益,他们恨不得活活打死二人。

    一个父亲对自己儿子说道:“看见没有,这就是细作的下场,你可千万别当了细作,不然爹就不认你这个儿子了。”

    “你要当了细作,我也不认你这个爹。”少年正色道。

    “……”

    人群里,也有一些商人,仆役,百姓神色有些怪异,角落里,一个商人对另一个商人说道:“这段时间不要轻易妄动,免得暴露了,这个齐王可真狠,这个点子他是怎么想出来的?我刚才只是在路上稍微问了一些青州的事情,一个百姓就问我是不是细作?”

    “你刚来青州,已经走运了,之前来的,大半人被百姓扭送到了府衙。”另一个商人说道。

    二人同时叹息一声,缓缓离去。

    报纸的发行引起了六州百姓轰轰烈烈地反细作热潮,对萧铭来说这个事情持续一段时间对净化封地环境是有好处的,有时候矫枉必须过正。

    (未完待续。)

第二百四十三章 棉花() 
青州器械司。

    反细作法令的颁布和对百姓关于细作知识的普及让隐藏在青州的各色势力顿时抬不起头来。

    而与此同时,为了更进一步防止青州的技术被偷窃,萧铭计划将各项技术工种进行细化。

    比如火炮的生产中钢铁的炼制,铁模制造,后期浇筑,炮弹生产,完全独立出来,而每道工序中,又详细划分工种,每个匠人只负责其中一部分工艺,其他完全不涉及。

    如此一来,这将大大降低技术被盗窃的风险。

    这日,萧铭便将自己精心设计的工序交给了陈文龙,让他按照工序对器械司进行整改,防微杜渐。

    接过厚厚的小册子,陈文龙对萧铭越发敬佩,这段时间各种书籍从齐王府进入器械司,军工坊,博文学院,这都是萧铭一笔一划写下来,又让报社刊印出来的书籍。

    在大渝国,书籍一向都是极为珍贵的,但是在青州,书籍的成本大大降低。

    将工序手册交给陈文龙,萧铭问道:“黄道婆织布机现在能交付了吧?”

    “殿下,没问题了,下官正要和你说这个事情。”陈文龙带着萧铭走向了器械司的后院,这里一百套织布机摆放在这里。

    这就是闻名后世的黄道婆织布机,一个将单线变成多线纺织的织布机,一旦这个织布机投入使用,青州的纺织业效率会提高十余倍不止。

    萧铭现在正等着织布机,紫菀和绿萝的纺织坊正等着用,一旦织布机投入使用,他的风帆战舰就不会因为风帆头疼了。

    “全部运走,本王现在就要用。”萧铭心中一喜,对陈文龙说道。

    带着全部的织布机,萧铭回到了王府,见到织布机到了,紫菀和绿萝兴奋地王府里跑了出来。

    “殿下,这就是你说的黄道婆织布机?”紫菀兴奋地说道。

    绿萝和紫菀都是精通女织的,二人跟在珍妃身边,经常随着珍妃做些女红,绿萝这时碰了下紫菀说道:“姐姐,这织布机可以同时纺十根线,你看这梭子。”

    紫菀见了,顿时笑了起来,“殿下,把这些织布机运到工坊去吧,奴婢都等不及要试试了。”

    青州城很大,钢铁等重工业都被萧铭迁到了城外,但是这织布属于轻工业,所以工坊在城内,这也是萧铭日后的工业规划,重工业在外,轻工业在内。

    而且为了方便紫菀和绿萝时常去监管纺织坊,这个工坊的位置还不远,距离王府仅仅两个民坊,在这个民坊中有一处大院子,院子里有五排长长的砖瓦房。

    到了纺织坊,萧铭让人把织布机搬了进去。

    “以后这纺织坊可就靠你们了,青州军的将士还等着你们的军服呢?”如今纺织坊的设备已经齐全了,萧铭笑道。

    紫菀落落大方地说道:“殿下,若是这织布机真的像你说的这么神奇,这点事情对我们来说还是很简单的。”

    “大话可不要说,本王看的一向是实际工作。”萧铭嘴角带笑。

    紫菀吐了吐舌头,拉着绿萝一起坐在一个黄道婆织布机前尝试着操纵起来。

    熟悉了黄道婆织布机,紫菀说道:“殿下,既然这样,我们就把人召集过来了,只是棉花的事情怎么办?”

    “这个我和李开元会尽量想办法提供足够的棉花,你只负责纺织就可以了。”萧铭皱了皱眉头。

    紫菀和绿萝点了点头,二人商议了一下,分工去筹备纺织坊开工。

    而萧铭则是去了都督府,同时将李开元叫了过来。

    “殿下,如果要推广棉花种植的话,现在就要开始了,不然过了冬就来不及了。”庞玉坤对萧铭说道。

    纺织坊一旦建立,这便是青州纺织工业的开端,后期一旦蒸汽机出来,他机会将珍妮纺织机生产出来,那个时候,纺织业需要的棉花将更大,毕竟他可是要垄断纺织业的。

    “李开元,你听见了吗?这棉花种子可就靠你了。”萧铭对李开元说道。

    李开元闻言,露出一丝苦笑,“殿下,这事可就难办了,如今大渝国的棉花种植可主要在南方,主要的棉花来源都是楚王的封地,而这段时间我们商会来往大渝国,在楚王的封地多有被刁难的事情,现在我们去买棉花和棉花种子,这楚王会答应吗?”

    楚王也就是三皇子母亲的娘家,野心一向极大,南楚燕,北赵梁,这四个异姓藩王是最危险的,其他三家倒是一向老实,从来不喜欢多事端。

    庞玉坤点了点头,“李开元的话倒是没错,不过此时楚王肯定也是有求于殿下吧?”

    “你说的是火炮之事?”萧铭问道。

    庞玉坤点了点头,“这棉花传入大渝国之后便一直在南方种植,尤其是楚王,一向很重视棉花的种植,而且楚国盛产布匹,仅仅这一项便让楚王收入颇丰,所以,楚王一向对外人收购棉花种十分警惕,而且即便我们引入了棉花,这种植推广也需要一段时间,这段时间还是只能从楚国购买棉花。”

    “嗯,你说的有道理,只是父皇还在犹豫要不要给魏王和楚王火炮,若是同意我们倒是可以拿捏他,若是不同意,就只能被楚王拿捏了。”萧铭说道。

    这棉花的事情再次让萧铭感受到束手束脚的感觉,棉花由天竺国传入大渝,所以棉花最先在南方推广种植,而北方鲜有种植棉花地方。

    可以说,南方的富裕也跟着棉花有一定的关系,毕竟有了棉花就等于有了布匹。

    不过即便到时候可以让楚国拿棉花换火炮,萧铭还是不放心,他需要两条贸易路线,一条是楚王的封地,另外一条则是南下天竺,从棉花的原产地获得棉花,如此才不会受到楚王的钳制。

    而这样一来,他就需要尽快让岳云等人操纵风帆战舰为商队进行护航了。

    不过目前最实际的办法还是从楚王的封地购买棉花,他对李开元说道:“你现在就组织商队去楚王的封地收购棉花,商会同时在青州也开始收购棉花,虽说火炮的事情还未定下,这段时间楚王还是不敢拿捏本王的,因为此时得罪本王,到时候本王就能用火炮拿捏他。”

    “是,殿下。”李开元说道。

    (未完待续。)

第二百四十四章 玻璃镜子的诞生() 
“殿下,看来这农业还是国之本,棉花,油菜,麻等等,这都是下一步要推广封地百姓种植的。”

    萧铭为棉花头疼,庞玉坤趁机说道,他觉得这段时间萧铭太过重视手工业,倒是忽略了农业的根本。

    “你说的没错,不过现在粮食尚且不足,让百姓种植这些东西恐怕很难,毕竟他们要承担到时候卖不出去的风险,这样吧,还是让生产兵团先进行部分种植,等粮食的生产稳定下来再继续推广。”

    萧铭说道。

    庞玉坤点了点头,这段时间他和萧铭一直在对六州的农业,工业进行规划,这些都在计划之列。

    “另外,殿下,这新的商品是什么?”

    上次的宴席上,萧铭又抛出了一个诱饵,不过因为细作的问题,所有人都忽略了,现在庞玉坤再次提起。

    “镜子。”想起这个新商品,萧铭笑了起来。

    大渝国目前使用的还是铜镜,这种镜子照人非常模糊,也看不清脸上的具体细节。

    而现代的镜子则是玻璃镜,通过在镜子后面镀上铝,让镜子能够将人清晰地照出来。

    不过现在萧铭是不可能提取铝的,因为铝的提取需要进行电解析,而传统的银镜反应需要硝酸,氨水,葡萄糖等东西,他同样也没有办法通过化学镀银办法生产镜子。

    毕竟有些工业品在没有电之前是根本无法生产的。

    思来想去,他认为以现在的条件只能采用玻璃,锡箔,水银三种东西得到镜子。

    “镜子?铜镜吗?这个大渝国多得是,下官以为没有什么新奇之处吧。”庞玉坤说道。

    萧铭摇了摇头,说道:“本王这次要生产的是玻璃镜,等两天本王就拿给你们看。”

    李开元面色激动,等了这么长时间终于要有新的商品了,他已经能够想象到时候商人又把商会堵得水泄不通的画满了。

    想到这,他不由傻笑起来。

    萧铭见他一脸猥琐,提醒道:“现在的任务是采购棉花,若是耽误了本王船队的出航,看我怎么收拾你!”

    李开元打了个激灵,“是,殿下,我现在就去办,不过殿下,这镜子可要快点呀。”,说道后面,他又猥琐地笑了起来。

    “本王正要去博文学院找陆通说这银镜之事。”一边说,萧铭一边站了起来。

    说罢,萧铭和李开元一道离开了都督府,二人一个去了商会,一个去了博文学院。

    几天前庞玉坤提到新商品的时候,萧铭就和陆通说了制备镜子的事情,让他准备锡,水银等材料。

    这锡虽说萧铭在本地没有找到矿藏,但是锡这种东西在大渝国却是一种十分普遍的金属,而铜和锡的合金就是青铜,这青铜器可是在上古时代就出现了。

    至于水银也是一样,在古代水银还是一味药材,得到水银也不是难事,制备水银也很简单,就是加热朱砂得到水银和硫。

    而朱砂这种东西,时常可以在道士炼丹的丹方中看到,可见常见之程度。

    到了博文学院,萧铭直接到了化学实验室,此时陆通正在等待萧铭。

    “殿下。”

    见萧铭过来,陆通带着一众学员向萧铭躬身行礼。

    萧铭点了点头,问道:“怎么样?材料准备妥当了吗?”

    “都妥当了。”陆通说道。

    接着他带着萧铭去看了装在玻璃容器中的水银和锡,而在前面的桌子上还摆着一堆玻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