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风云起-第70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岩问道:“户部现在银钱还够不够?要是移民的话,需要准备粮种,口粮,农具,还有安家的费用。还有各地政府和驻军也要通知到,要妥善处置沿途的住宿和安全,各地府库是不是充盈?”

    分管户部的****马上回答:“户部钱粮充足,按每户支出五圆算,今年可担负百万户移民。”

    “军费不会受到影响吧?”李岩首先关心的是军队的开支,毕竟现在天下未平,军队必须要保持优先供给。

    ****点头:“够用,粮饷都是提前预留的,不会有任何影响。”

    现在全国的盐场都被政府切实管理起来了,虽然利润不像那些盐商那么高,可是全国这么大的市场,所得也是相当可观。而且还有边贸的厚利,各种商业税收,粮油布匹等民生物品的利润,户部现在确实不想崇祯时期那么窘迫。

    李岩得到了肯定的答复,才终于点头:“那就好,你们尽快去编制一个移民的方案吧。要计划好路线,还要和各地州府商议妥当,把各地的费用能切实报销,当然事后还要有审计,不能让他们有空子可钻。最重要的是,移民一定要公平,不能厚此薄彼,让移民和原住民形成矛盾。”

    “好的,我们会尽快完成。”作为总理大臣的李仲马上答应下来。

    此时作为政事堂参议的苏京却是站起来,抱拳建议:“陛下,臣建议移民的时候,应当按照前明旧例,同一家族,不能在同一地聚居,以免与原住民形成对立的局面。”

    李岩点头道:“你们作为参议,自然可以向他们提出意见,只要是合理的,政府都会予以考虑接纳的。”

    似乎受到了李岩态度的鼓励,一向不怎么多话的侯恂却也起身,抱拳道:“陛下,臣对江南百姓有些了解。江南工坊商行聚集,百姓们即便没有田土,也一样能找到糊口的营生,若是不能给出相当优厚的条件,想来是不会有多少百姓愿意迁徙他乡的。所以,臣以为,还是适当的强制迁徙一部分百姓,更为有效。”

    李岩没有同意,道:“强制就不必了,本来是仁政,却是让百姓心埋怨,反倒是不美了。一切都是他们自己的选择,愿意迁徙的,就会拥有自己的田地,不愿意迁徙的,就让他们自谋生路。现在是他们自己选的,将来也怨不得旁人。朝廷要做的,是保证社会的安定和公平正义。”

    见李岩似乎有些不高兴了,原本打算也露露脸的其他几个人,就此打消了继续建议的念头。他们自己心里清楚,他们不过是被放在政事堂里养老而已,不说不错,要是一不小心说错了,恐怕连这份养老的干薪都没的领了。

    既然已经有了结论,所以李岩很快就结束了这次集体议事,但是他却没有休息,而是又问起了骆淼泫的事情。毕竟有这么一个对泰西战舰好像有些了解的人,总不能就这么放过吧。李岩一直的理念都是火力至上,对于能安装上百门大炮的战舰,他还是很感兴趣的。

    “那个海匪,骆淼泫,案子判完了吗?”李岩问道。

    孙四福想了一下,回道:“判完了。那个骆淼泫没有命案,认罪态度不错,又愿意赔偿海商们的损失,也愿意认罚。不过鉴于他们的盗匪行为,登州刑科判了他服苦役二十年。他的那些喽喽们,有的在其他劫案有命案,虽然是咱们大梁建政之前的事情,但是该判死刑的也判了。其他没有命案的,也判了几年不等的苦役,不过没有送去苦役营,而是暂时关在牢里,等着水师来挑人。”

    李岩听了不断点头,不过却是说道道:“把人就近送去干活,他们知道了将要面对的惩罚之后,被水师调用才能心存感激。还有,让登州把那个骆淼泫送过来,让张翰也来,看看这个骆淼泫是不是值得留用。”

    “好的,臣下马上就安排。”

    :。:

第七百三十三章 战舰差异() 
?    也不知是李岩让军人去找亢家和其他盐商的谈话起效了,还是这些盐商原本就没有挤垮借贷行的计划,半个月之后,各地都没有收到盐商有异动的报告。至于平阳府的亢家,也不再去用金罗汉兑换银圆了。

    不过这些盐商倒是很滑头,每家都趁着兑换还便宜的时候,把自家的存银兑换了一小部分银圆。他们都知道,对大梁这个新兴的政权不能正面硬抗,凡事都要多拐几个弯儿。其就有不少,开始在暗地里寻访工匠,准备自己悄悄铸钱了。以后不是只能流通银圆了吗?那自己铸钱,也是一个生钱的好买卖。虽说私铸钱币也是杀头的大罪,可是只要在官府反应过来之前收,就能狠赚一笔。

    这些李岩不关心,毕竟还没有假币流通出来。他关心的是福建方面的消息,郑芝龙虽然依然没有投降的迹象,可是却有消息传来,说李自成好像被福建的团练给杀了。不过这是从民间传出来的,挺荒诞的,说是李自成带着没多少人逃过了闽江,在一个小庙里拜佛,却被当地团练当做盗匪,给就地剿灭了。

    虽然消息不确实,李岩还是给黄得胜发去了指令,要黄得胜把这个消息尽量散布给李自成的部下,并且让前线加强招降的宣传。李自成的大部分人马还在闽北的山区呢,只要把这部分人给瓦解掉,他就能腾出来对付郑芝龙了。

    半个月之后,骆淼泫终于被带到了开封。用了这么长时间,是因为按照李岩的吩咐,登州府把本来关在牢里的骆淼泫送到了港口,去参加岸防炮台的建设。铸炮厂刚铸造了两门六寸巨炮,连带炮架炮座重达一万余斤,射程也达到了惊人的八里。不过炮弹太重,有近六十斤,而且发射速度也很慢。

    不同的是,这次的炮架不再是木质的了,而是全部铁质。而且炮座分两层,可以滑动,前后两边装着六根粗大的弹簧减震。炮架是微微倾斜的,开炮后坐之后,后坐力把万斤的大炮抬高一点,很短的距离就能抵消后坐力。炮架底座是磨盘状的,可以百六十度转动。

    炮台是用巨大的石料建成,骆淼泫这次去了,炮台已经建好,巨炮也安放完毕,他只是赶上给炮台内外堆积沙袋,防止敌人的炮击形成二次杀伤。虽然只是小工程,可是有上峰的授意,只天也把骆淼泫给累得半死。所以他能被带去面见大梁皇帝,他下定决心,一定不能浪费这个好会,让他脱离劳役的苦海。

    他们在等了一段时间之后,才终于被引领到花园的龙亭。李岩坐在凉亭里,正眺望着远处的风景。开封已远离战乱四年,终于恢复了往昔的繁华,街上车水马龙,郊外良田与工坊遍布,一派盛世景象。

    众人行礼完毕,李岩只是随意的一摆,让他们平身。道:“都坐吧,这里是休息的所在,不必拘束。”

    张翰自然的道谢坐下,而骆淼泫却是不敢造次,老老实实的躬身站着。

    李岩笑着说道:“骆淼泫,你先站着好了。听说你对西夷的炮舰有些了解,那就说来听听。若是一知半解,甚至是胡编乱造,那你就还回劳役营。若真的知之甚详,倒不妨礼聘你到水师任职。”

    “罪民一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骆淼泫马上保证。

    李岩点头,示意骆淼泫开始。

    骆淼泫整理一下思路,才开口道:“小人去过小吕宋,正好有一艘大吕宋的战舰破损了,在船厂修缮,小人就花了些银钱,进去仔细观瞧。外表上看,红夷的战舰比咱们的福船细长些,尺寸也大一些,而且桅杆也要高耸许多。但是内里,也有诸多不同之处。”

    他看一眼大梁皇帝,见没有什么不耐神色,于是接着说道:“泰西战舰与咱们福船不同,没有水密隔舱,内里各层甲板都是直通的。可是他们的坚固性却要远远比福船好,是因为他们用了肋材,就向肋条骨一样,从龙骨一条条的伸出来,十分密集,所以比咱们分十八个水密隔舱来支撑船体,要结实许多。”

    “噢?肋材?”张翰皱着眉头问。

    “对,就是肋材。”骆淼泫用比划着,解释:“就像咱们的肋骨差不多,和咱们的水密隔舱作用有些相像,不过比咱们的水密隔舱的隔板多得多,所以船体更加坚固。不过也有不好的,万一有一个破洞,堵漏不及时,可能会让整条船沉没。这一点,是不如咱们的水密隔舱实用的。”

    张翰点头,道:“嗯,你接着说。”

    “好。”骆淼泫接着道:“小人记得,西人的战舰是下宽上窄的。所以他们装在战舰上的大炮,是越下层的越大。小人看的那条船,最下层就装着近二十门四寸以上的红夷大炮,据说在百步之内,任何东方船只都会被打成碎片。不过有炮透露,他们一般都在百步之内开炮,以保证命率。再上层一些的甲板,装的则是寸半和寸红夷大炮,只有最上层的甲板上,有一些寸的弗朗基炮。”

    李岩有些羡慕的说着:“四寸以上的大炮都能上舰了,确实是火力强大。”

    “看来确实是不好对付。”张翰则是皱眉说着。

    骆淼泫马上提醒:“对了,西洋战舰用的是布帆,虽然他们的帆不能随意转动,需要的水也数倍于福船,可是他们的帆面要比我们的大的多,所以顺风的时候船速也要快的多。就算是水师的船装有轮浆,也未必能与之匹敌。所以一旦开战,数艘西洋战舰抢占上风,头尾相连而行,从咱们的舰队旁边驶过,咱们的水师必定损失惨重。而且,他们的战舰侧弦都有近两尺厚,凭水师的寸弗朗基炮,很难给他们造成伤害。”

    “这样的话,”张翰极不情愿的说道:“即便是用快船攻击,以西洋战舰数十门大炮的火力,快船上的挡板很难抵挡,也必定会损失巨大。不过既然他们没有水密隔舱,只要一艘快船成功引爆,那西洋战舰也就凶多吉少了。”

    骆淼泫也马上提议:“水师战舰装有轮浆,可以不受风向的影响。既然如此,只要想办法驶到敌人舰队的后方即可。船头和船尾只有一两门大炮,威胁要小的多。向敌舰抛射火罐,他们的布帆一烧起来,就没有速度的优势了。那个时候,水师就更容易抢占有利位置了。”

    张翰点头,赞道:“嗯,对,这也是一个办法。”

第七百三十四章 沿海被袭() 
?    李岩等了一会儿,见骆淼泫好像没有什么说的了,问道:“还知道其他的吗?”

    骆淼泫又仔细的想了一会儿,说道:“对了,小人想起来了,西夷的水们说,他们远航的时候经常会得一种可怕的病。牙齿流血,而且止都止不住,浑身骨头痛,乏力,要是不及时上岸,很有可能会死去。但是只要一到港口,这种病就会消失,很奇特。”

    李岩好奇的问:“你不是也跑过小吕宋吗,没有遇到这种情况?”

    骆淼泫摇摇头,回道:“我们走的都是走熟了的航线,沿途岛屿港口很多,顶多十来天就能靠岸休息。那些西洋船就不一样了,从他们国家来这里,要跨洋过海的,少说也有几万里。有时候遇上大风浪,就不知道飘到哪里去了,一两个月见不到陆地也常有,在船上待得太久了,所以才会得这种怪病。”

    “哦,看来以后远航的时候,也要注意这些事情才行。”李岩若有所思的点头说着。

    之后他对骆淼泫吩咐:“看来你对西洋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