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风云起-第66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接着又来了一个公主,还是个断臂的公主,自称是长平公主。最重要的是,长平公主还是被李岩的部队护送到两方对峙区域的。长平公主带着全套的仪仗和大队的宫女太监,还蛮像是那么回事的,被送到南京之后就马上要见南来的太子,不过后来却没有了下文。

    左梦庚急匆匆的进了左良玉的正堂,低声说道:“父亲,南都来信了。”

    “怎么说?”左良玉头也不抬,看着武昌的防御图问着。

    他知道武昌会成为李自成的首要目标,所以不敢怠慢,要好好组织防御才行。可是其他地方的兵将也不能掉调太多过来,要是地方上没有军兵了,那粮饷可就收不上来了。那些文官们可是对他这个军阀没有好脸色,百姓们也不愿意交那么重税赋。

    左梦庚低声的说道:“太子是假的,公主还不确定,不过似乎也没几个人关心公主的真假。”

    “假的?”左良玉有些失望。

    左梦庚继续道:“不过从官场,到民间,还是有很多人相信太子是真的。都说这是福王不愿意还政,才让锦衣卫弄出来的冤案。”

    左良玉没有说什么,还在盯着江防图。

    “我觉着不是冤案,太子应该是假的。”左梦庚解释着:“王铎,刘正宗,李景濂都是之前的东宫讲官,他们都说不像,那还能是真的?再说了,这些人可都是正人君子,也不会和马士英穿一条裤子吧。”

    左良玉淡然的一笑,问道:“那马士英那里,有什么消息吗?”

    左梦庚一瘪嘴,道:“还能有什么消息,根本就没有让咱们东撤的意思,还是让咱们死守上游。说已经派了袁继咸来策应,还说要给您把爵位再抬一抬,要封公呢。尽是耍嘴皮子了。”

    “哼!”左良玉冷笑一声:“他是觉着有黄得功等人给他撑腰呢,看不上咱们了。可是他也不看看,江北四镇,除了黄得功还算有些忠义之心,其他高杰和刘泽清是从北方溃败回来的,刘良佐一直都是投机取巧的家伙,哪个能够靠的住。”

    左梦庚酸溜溜的说道:“人家命好呗,能扶上去一个皇帝,就算是个草包,也会被重用的。”

    左良玉摇摇头没有说话。

    此时一个亲兵急急忙忙的冲进来,半跪抱拳,大声禀报:“侯爷,不好了,闯军过江了。”

    左良玉瞪着眼睛斥道:“胡说!闯军主力还在江北与我对峙,怎么就过江了?!”

    亲兵着急的汇报:“确实是过江了,不是在武昌对岸,是在沙湖镇那里,就在昨天。王将军麾下的败兵已经逃回来了,据说过江的闯军,已经有十万之众了。”

    咚的一声,左良玉一拳砸在了桌上的布防图上,胸口起伏的跌坐在了椅子上。他一直在武昌附近严防死守,又在江北与闯军主力对峙,没想到李闯居然从百里之外的地方渡江过来了。虽然说他不相信闯军已经有十万大军渡江,可是只要有一个渡口,闯军迟早是会大量越过长江天堑的。

    一想到闯军推着土车围逼过来,无数的开花弹在身边炸响,还有那彪悍的马队冲击,他就觉得两股战战。当年可是一路追击了他两百里呢,要不是他的马还算不错,恐怕早就被闯军割了头颅了。

    “父帅,父帅。”左梦庚赶紧去搀扶。

    左良玉坐了一会儿,想了半天,才终于咬牙,吩咐道:“传令,让江北的部队都撤回来。让后方的部队征缴粮饷船只,准备沿江东下。”

    “要撤了?”左梦庚吃惊问,之后提醒:“可是朝廷那里是让咱们死守的呀,还有袁继咸,黄得功,刘良佐在后面呢。”

    左良玉咬牙切齿的说道:“这可不是撤退,而是去清君侧!”

    “清,清君侧?”左梦庚被这个决定惊到了,已经有些结巴了。

    左良玉面带笑容的说道:“不是有个太子吗,正好咱们也去扶持一个皇帝。我二十万大军东下,我看他们四镇谁能拦得住!”

    “可是,可是,只有咱们,能成事吗?”左梦庚还是有些担心。

    左良玉倒是轻松的说道:“马士英有四镇做后盾,东林急的上蹿下跳,可是有什么用?弄一个和尚来招摇撞骗,然后再弄一个假太子来扰乱人心,都是白费事。可咱们起兵就不同了,就算事先没有和他们通气,只要咱们打出清君侧的旗号,他们也知道该怎么办。”

    左梦庚恍然大悟,笑着说道:“哦,原来如此,父帅英明。”

    “快去传令,不要拖延。李闯被李岩追着,不会给咱们留多少时间的。”左良玉催促着。

    左梦庚不敢磨蹭,赶紧跑出去传令。

    两天之后,武昌地区出现了奇怪的景象,前脚左良玉用船只载着辎重财物沿江撤退,后面的李自成部队也是护送着船只沿汉水而来,进占了武昌城。左良玉逃的仓促,可是李自成也没有勇猛追击,而是在武昌周边撒开了部队,开始征集粮饷了。

    沿江的百姓怨声载道,都是盼望着这场战乱快些结束,好过上太平日子。

第六百五十四章 利益之争() 


    左良玉这清君侧,还真是威力不小。在九江的袁继咸倒是想阻挡,可是他手下的兵丁不买账呀,他这里让手下封门拒敌,里面的士兵夜里就放火烧城。九江城内的军兵一下就呆不下去了,只能自己出去,从而做了左良玉的俘虏。

    九江一下,安庆贵池就成为下一个争夺重点。要是安庆再失守,能离南京可就不远了。而且前脚左良玉走,后面李自成就带着部队跟上,左良玉简直就成了李自成的前锋了。更可怕的是,黄得功和刘良佐在洞庭,抚州一带阻挡张献忠,高杰和刘泽清在江北防备李岩,沿江地区可没有四镇那样雄厚的兵力了呀。

    当左良玉清君侧的消息传到了南京,还伴随着九江失陷,武昌、鄂州等地被李自成夺占等等的消息,本来就不算太平的南京城里,一下就乱了起来。

    之前的假太子案件还在官绅和百姓口中流传,这个时候又传来了左良玉是拿着太子的密诏来清君侧的,所以就越发坐实了福王不想还位的猜测。

    南京皇宫,乾清宫。

    痴肥的朱由崧坐在龙椅上,焦急的看着马士英和阮大铖,说道:“两位爱卿,现在到底该怎么办呀?左良玉居然轻易的就拿下了九江,离南京不远了呀。”

    阮大铖无奈的说道:“现在黄得功和刘良佐在对付张献忠,动弹不得,其他的镇将不是兵力太少,就是离的太远,没有太大用处呀。想要阻挡左良玉,还有后面的李自成,一定要把江北的高杰和刘泽清都调过来围堵才有可能。”

    “调他们?”朱由崧吃惊的问着:“可是,可是他们要防备李岩的呀。把他们都调到江南来,那江北怎么办?”

    马士英直接说道:“陛下,现在的情况十分危急。左良玉是打着太子的旗号,来南京清君侧的。虽说是听着是毛头对准臣等,可是他打的可是假太子的旗号!只要他来了南京,不但臣等要死,就连陛下,也难逃退位拘禁,甚至是~”

    朱由崧听出了其中的意思,脸上的肉一抖一抖的。他恐惧的说着:“不,不能吧。那个太子,是,是王之明,是假的呀。”

    “每个人都知道是假的,可是那些东林党依然兴风作浪。”马士英激动的说道:“他们弄一个和尚过来招摇撞骗,还说什么潞王贤德,应该当皇帝。他们是什么意思,陛下难道还不清楚吗?”

    朱由崧目瞪口呆,无言以对。他要不是有四镇兵马的支持,还真是不能安安稳稳的坐在这个龙椅上。现在东林有了左良玉这个盟友,他这个皇帝还真是有些坐不下去了。

    马士英继续说道:“陛下不用担心李岩。把江北的高杰和刘泽清撤到江南,李岩也未必能把江北全占了。即便是李岩南下,咱们还有长江天堑,而且还有关外的清国呢。我们尽快派使团由海路北上,去联络清国。割地,赎款都没有问题,只要同清国议和结盟,李岩就不敢全力南下。”

    “割地?赎款?”朱由崧紧张的重复着。这些可都是大明朝廷的禁脔,触碰不得。他堂哥崇祯,有几次和清国议和的机会,可是却因不敢答应任何割地赎款的条件而搁置,他怎么敢轻易答应呢?

    马士英却是大声的提醒着:“陛下,贼寇不但是要我大明的江山,也是来要陛下的性命的。我等臣子皆可向贼子投降,唯独陛下不可以。左良玉和东林,是来要陛下的皇位,还有臣下等人的性命。而清国,不过是要些地方放牧渔猎而已。如何取舍,陛下当有决断。”

    阮大铖也是帮腔:“是啊,陛下要分清此间之要害,此乃生死存亡之时呀。”

    朱由崧想了一下,很快就做出了决定。在性命和皇位的得失之间,这个选择并不困难。

    时间紧迫,等不到明天再朝会上商议了,而且马士英也知道,要是放到朝会上去商议,肯定是会遭到东林党人的反对的。于是他们决定,不经过朝议,直接给江北的高杰和刘泽清下旨意,把他们调到芜湖布防,坚决阻挡左良玉大军的东进。

    马士英和阮大铖督促着朱由崧在圣旨上用印,再加上兵部尚书阮大铖的行文,还有马士英的私信,一同连夜给高杰和刘泽清送去。他们期待用圣旨、兵部命令、私信这三样东西,让高杰和刘泽清服从命令,尽快来南边布防。

    果然,第二天的朝会开始商讨左良玉的问题,马士英提出将高杰和刘泽清的部队调去芜湖堵防,确实是遭到了诸多大臣的反对。就连远在江西的督师的史可法,也连夜加急送来奏疏,表示左良玉突然东进,事起仓促,才让左良玉快速攻占了九江。但是后面的安庆池州防线,他已经在调集部队增援,不用把江北兵马调过去。

    众官员争来吵去,两方各执一词,谁也不能说服对方。可是此时圣旨和书信等东西,早已过了长江,给高杰和刘泽清送过去了。马士英相信,高杰和刘泽清是会选择遵从圣意的,毕竟他们是定策元勋,这小一年受到的优待要比左良玉多的多,他们应该是不会让左良玉把他们的好处夺走的。

    不过对于阮大铖提出的联络清国,共同对付李岩的建议,双方却是很快就达成了共识。毕竟李岩现在太耀眼了,已经成为北方实力最大的一股势力,要是能用清军把李岩拖住,那么大明就还有机会,南京就暂时还能安全下去。毕竟李岩有在短时间内攻取太原和西安这样大城的能力,让李岩没有精力南下,对他们双方都是有好处的。

    南京一直处于混乱和党争之中,力量不能统一使用,甚至发生了内讧。而李岩这边也在关注着江南的态势。

    一切发生的都太快了,让李岩有些目不暇接。左良玉突然打起清君侧的旗号沿江东进;李自成跟在左良玉身后缓缓前行,而后方却只有少量驻军;江北驻防的高杰和刘泽清匆匆撤离,等等。

    不过他和李仲很快就商量好的对策,开始调集兵力,分派任务。这样好的进取机会,他自然不想错过。

第六百五十五章 意外接位() 


    李岩为了能趁机扩展地盘儿,把准备进军四川的部队也大部分调去了湖广。同时让河南和山东南部的部队南下,趁乱接受地盘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