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风云起-第60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数万马匹奔腾而来,就算是严正以待的军阵都不一定能阻挡的住,更何况是在逃遁中的顺军?清军的骑兵追上来,一阵砍杀之后,后队的顺军立即溃散,把前面的中军冲的一团混乱,自相践踏而死的人,一点儿都不比被清军砍杀的少。

    那些被抬出来的病号也都被丢在了路上。病号们感念兄弟们不离不弃的情义,于是也强撑着身体,在清军的骑兵追上来的时候,抱马腿的,砍马蹄的,突然发射弩箭的。不管用什么手段,总算是将清军的这一队骑兵阻挡住了一阵子。让清军不得不停下来,对路上的这些病号先进行清理。

    刘宗敏留下三千士兵阻挡清军的追击,也顾不上整理被冲散的部队,也极速的向保定逃去。这一路上虽然也有涿州、定兴等州县,可是刘宗敏都不敢停留。要是被围在这里,他们还能有活路吗?等他们到了保定的时候,出北京的七万人马,却是只剩下了三万多一些。那些跟着逃跑的官员,也有好些被清军抓住了。

    可清军的骑兵却是如影随行,马上就追上来了。因为清军得到被俘官员们的供述,太子跟李自成先到了保定,所以他们追的更急,一定要把太子截下来。他们既然打着给崇祯报仇的名义,要是手里有明国太子,自然也就更加名正言顺了。

    李自成等人不敢停留,于是又是先带着太子向真定跑去。刘宗敏倒是也想走,可是他刚跑过来,总要先喘口气吧。可是清军追的太急,他们也没有多休息两个时辰,就不得不又开始逃命。不过这次留下了谷英和五千人马,让他暂时阻挡一下清军的追击。

    奈何清军根本不停留,而是绕城而过,一心想要追上前面的李自成。他们两万精锐骑兵,还真不怕顺军留在地方上的部队,别说是三五百的守军,就是几千人,也会被他们一冲而散。他们只要能抢到粮食和草料,就能一直追下去。

    谷英也是赤胆忠心的汉子,没有在城里死守,而是带着部队向清兵追了上去。虽然一出城,原来的明军降兵就跑了一大半儿,可是三千多人马的队伍,还是让阿济格等人有些不放心。于是多铎带着大队继续追击,阿济格留下五千骑兵来解决这伙不要命的顺军。

    不过战斗却是很轻松,没有多少时间就结束,蕲侯谷英也战死了。不是因为顺军的部队太弱,而是他们没有想到清军不但有前面的两万追击的骑兵,后面还有五六万的奴仆骑兵跟进。

    清军都没有发起攻击,那些奴仆兵直接纵马冲了上去,就把谷英的军阵给冲散了。虽然谷英也带着几门虎蹲炮和弗朗基,可是面对五六万的骑兵冲阵,几乎起不到什么作用。就算是有些战马被开花弹的爆炸吓到了,可是它们也只能跟着更多的同伴继续向前冲。

    这些奴仆现在很卖力。他们眼看着大明完了,新朝大顺也溃败了,自然也不想着什么故国了。在有权势地位的满蒙贵族家中做奴仆,比汉军旗的军官都有体面。要是能立下功劳,还能被赏官职呢,所以即便是原来在明军中胆小懦弱的人,现在也变得凶悍异常。你不拿命去搏,自然就会被别人欺辱,要是搏出个一官半职,那就能去奴役别人了。

    好在有李过的提前准备,虽然也损失了一些人马,可是李自成和刘宗敏等人终于还是带着一万多部队到了井陉口。这次他们可算是尝到一溃千里的滋味了。以前他们追着官军打,现在却是被清军追着打。

    李自成暂时虽然摆脱了清军的追击,进入了山西地界。可是他依然不放心,毕竟山西靠着直隶很近,万一要是清兵全力来攻的话,他也没有办法短时间调集足够的兵力来与清军作战。于是他让各地留守的部下继续镇守地方,防备清军。而他和刘宗敏等人,则是打算先过黄河回陕西,整顿兵马之后,再派大兵过来。

    这一路清军追的急,不但谷英战死,而且刘忠义和刘汝魁两员大将也都战死,损失兵马超过五万,损失相当惨重。所以李自成等人过河整顿兵马的心情比较急迫,也没有留下一个人来统领山西防务,几个核心人物全都撤过了黄河以西。

    还有一个原因,可能是李自成等人认为要不了多久他们就能带部队过来,山西地利优势明显,就算清军来攻,短时间之内应该不会有太大问题。

    可是正如李岩和李牟说的,全天下都在看着呢。而李自成是一路从北京逃出去的,所以各地的降将和官绅都不再畏惧和相信李自成了。一个追赃助饷的政策,让所有的官绅人家都站到了李自成的对立面上。

    即便这次来的是清兵,是异族,他们也都是欣喜若狂。他们要是只是保护他们的家财和权势,其他的一概不管。既然李自成不但要把他们的家产都掏空,而且越是高官,越是闲置不用,那他们自然就恨不得立刻组织兵勇,好迎接清军的到来。

    不但是山西的士绅和降将在寻机造反,就连陕西和湖广也是一样。李自成回到陕西之后,根本就不能组织起大量的兵力来。他必须要把他的老部队放在重要的州府,用来监视和镇压那些不轨的官绅和降将,以此来掌控地方,征收税赋和置办军资。

    李自成既然知道了追赃助饷逼反了所有的官绅,所以回到西安之后就把这项措施停止了。可是部队没有了粮饷来源可不行,于是又改而开始按照田亩征收粮饷。

    但是这又是一个极大的错误。他本来向农民们宣传三年免征的,可是现在才立国半年就说话不算数了,所以让控制区域内的百姓们也对大顺政权没有了好感。

    所以李自成在离开了山西之后,也就永远失去了山西。

第五百四十九章 北上京城() 


    五月初五,知道李自成还是逃了之后,李岩立刻给部队下达了战备命令,要求部队随时能够出发。

    而在北京城之外的多尔衮,则是被北京城里的大臣们迎进了北京城。毕竟清兵是来给崇祯皇帝报仇的,现在把流贼李自成吓跑了,请进城来犒劳一下也是应该的。而且据说清军已经追回了太子,过几天就会把大明太子护送回来了。

    多尔衮进了北京城之后,还算比较客气,只是派兵接手了城墙的防务。而后一面开始扑灭李自成走时放的火,一面让城内的前明官员组织郎中,救治那些患病的百姓。虽然郎中们都是束手无策,可是病死的人的尸体却是都运到城外掩埋起来了,至少让北京城又恢复了一些秩序。

    北京的明朝大臣们和百姓们都很满意,觉得这大清兵,确实是来给崇祯报仇的。从而把之前和清兵的几次战争,还有清军在直隶和山东的劫掠和杀戮全都忘掉了。他们都等着清军把太子请回来登基继续做大明的皇帝呢,至于如何酬谢清国,他们没有想过。总不过是财货和土地而已,等新皇登基了,自然会有人去操心的。

    不过也有让百姓和官员们感到恐慌的,那就是清军把城内的官兵的头发都给剃了,留成了他们金钱鼠尾的样式。有些士兵不想剃头,却是丢了性命。百姓和官员们担心,自己也会被强行剃头,所以逃跑的人也不在少数。

    得知这个情况之后,多尔衮立刻贴出告示,讲明大清没有强行剃头的做法,那些士兵是投降的军卒,为了方便区分敌我,所以才会全部剃发。大清的规矩是剃武不剃文,剃官不剃民。其他人等,留什么发式,各安其便,没有强制剃头一说。

    有了这个告示之后,北京城内的官民们才终于安心下来。大明以孝治天下,受了这么多年孝道教育,对于身体发肤这种孝道的最基本的东西,还是很看中的。

    多尔衮如此克制,并不是他有多么宽厚,而是现在条件还不成熟

    。现在山海关还在顺军手里,通州还有吴三桂没有投降,天津的李岩也是态度暧昧。要是这些不能解决好的话,等李自成重整大军,从山西再杀过来,他们也只能又一次退回关外去。

    不过对于有志于天下的他来说,现在还是邀买人心的时候。让百姓官员们都记得大清的好,等把这些反抗的力量都肃清之后,剃发易服那是必然要做的事情。他们的老祖宗金国,就是全盘接受了汉人的东西,而由强盛变的虚弱,最终被灭国。所以他们不会犯同样的错误,在辽东的时候,就是官民一体剃发易服,全部行满俗,不从者杀!

    多尔衮刚进了北京城三天,就收到了手下的汇报,天津的李岩率部北上,武清,香河还有东安三县都已经失守。而且最可疑的是,这三县的守军一个都没有回来。虽然每个县只有两百多守军,可是对于明军开说,那绝对是一股可怕的力量。多尔衮怎么也不愿意相信,李岩所部的战斗力会强到这个地步。

    多尔衮出了京城,回到了在城外的指挥部。他还是按照既定的步骤,先迅速让吴三桂投降,而后再去对付李岩。

    “派斥候去三县探查,看看咱们的人究竟去了哪里!”多尔衮冷冷的命令道:“要是他们真的贪生怕死,躲着不敢来回报,他们的家人也会被牵连!”

    他还是觉得手下有顾惜性命的人,不敢出城回来汇报军情,所以才会出现这样的状况。

    而后他又吩咐道:“告诉吴三桂,我再给他一天时间,若是还不投降,一旦开战,就没有投降的机会了!再晓谕通州的兵民,不论何时,能擒吴三桂来降者,赏银万两,官加一级。”

    他觉得吴三桂应该会投降,北京城头上的大火,通州能看的见。在没有了李自成这个新朝皇帝之后,吴三桂再坚持,还能得到什么呢?相反,只要他投降大清,就会被封为王爵。这个诱惑,应该已经足够大了。

    如果吴三桂不投降的话,他这里要放上两万兵力。除去派出去占领周围道路要地和追击李自成的部队,他现在手里也还有十万部队,足够对付李岩了。

    而李岩的部队却是没有停留,继续一路北上,直逼京城。

    他没有在沿途留下守备部队,只有在天津留下了两千守城部队而已。这次他可不是来占地盘儿的,而是来和清军决战的。若是战事不利,只要他的军阵不散,弹药粮草充足,他就能从容的退回山东去。所以他几乎带上了全部的弹药箭矢,把天津的骡马都给征集一空了。

    李岩为了不让清军知道自己的虚实,于是对于每个有清军守备的县城,都是让骑兵在四周巡视,而后用五门四寸半的火炮轰击城墙。二十斤的铁弹高速砸在城墙上,别说是这些城池都年久失修,就是全新的砖墙,也能打塌。

    不过三座县城里的清军都不傻,没有一个是等着城破的。他们全都第一时间想逃跑,回去报信。不过李岩的骑兵早就先绕到了前面等着,自然是不会让他们过去。

    虽然清军的骑射功夫厉害,可是相对于有数量优势的李岩骑兵,而且还有二十步能透重甲的手铳,清军的骑射用处也不大了。几次战斗下来,除了被射中面门,咽喉等要害而阵亡的七人之外,其他不过是受些轻伤而已。

    李岩所部三万人马,五月初十日进抵京城以南外围二十里,而后向通州方向前进。

    也就是同一天,也是多尔衮给吴三桂最后的投降期限,吴三桂没有投降。因为李岩的北进,让多尔衮改变了计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