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风云起-第60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宗敏开口道:“这没法儿打了。清军人又多,炮又好,骑兵也多,比李岩可是厉害多了。咱们不能再等了,得赶紧走。南边的那些小城,估计也就是能坚持个两三天。等再过些时候,想走也跑不过清军的骑兵了。”

    谷英也是劝道:“是啊,咱们八千骑军,现在只剩下一半儿了。可是清军的骑兵,少说也有五六万。要是让他们给咬住了,咱们可没几个人能回到陕西去。”

    现在是五月初二,只有六天就要登基大典了,李自成实在是不愿意放弃。所以他此时坐在龙椅上,什么也不说。

    刘宗敏可不管李自成是不是皇帝,等了一会儿,见李自成还是想拖一下。直接开口道:“不就是个仪式嘛,明天就弄一下,之后赶紧走。现在患病失去战力的军兵,已经有一万多人了,再拖些时候,全都站不起来了,咱们就只能在城里等死了。你要是再犹豫不决,我就不等你了。”

    “你!”李自成生气的说了一句,却是没有大骂出来。他心里清楚,现在这个时候可不能意气用事。

    他看了看其他人,发现都是低头当没看见。于是他只好说道:“好吧,大家都回去准备吧。明天就举行登基大典,之后立刻南撤。”

    宋献策赶紧劝道:“陛下,三日不是吉日。陛下宁可不登基,也不能胡乱择日举行大典呀。否则有违天意,时运即时就会改变啊。”

    李自成有些犹豫。可要是不登基的话,天下怎么能知道明朝正式亡了,他的大顺朝正式建立了呢?不绝了天下臣民对明朝的念想,这天下可就没那么容易归心于大顺了。

    “先生多虑了,不过是一个仪式而已。朕主中国之神器,这就是天意,不会有任何改变!”李自成斩钉截铁的说道。他知道,只有军队才是最重要的,其他的都是虚的。眼看老兄弟们都要离心离德了,他必须要把这件事处理好,让老兄弟们恢复对他的信任。

    之后又对牛金星吩咐道:“丞相,你辛苦一些,把一应诏书再重新起草一遍。组织文武百官,明天参加登基大典。而后的交天大礼,就请先生代劳了。”

    牛金星躬身答应了下来。还好天坛在南边的外城,还不用担心清军的袭扰。否则的话这个活计就不是皇上对臣下的信任,而是让臣下去送死了。

    之后李自成突然吩咐道:“派人给李岩送信,告诉他,我把整个直隶和山东都让给他了。”

    众人听了也都是默不作声,现在这种时候,靠这种办法来坑李岩,显然是不现实的。不过也算是试一试而已,有枣没枣打一杆子。要是李岩和清军打起来,正好能让他们撤退的轻松些。

    此时在通州的吴三桂,则是收到了多尔衮的劝降信。清廷对吴三桂的劝降可不是一次两次了,自从他当上记名总兵官之后就没有断了对他的劝降。等他独守关外的时候,那就更是劝降不断。皇太极亲自写信,他哥吴三凤给他写信,他舅舅祖大寿给他写信,还有洪承畴也给他写信,都是要他投降清廷的。

    可是他都拒绝了,没有投降清廷的打算。就是知道崇祯自杀之后,也是投降了大顺新朝,而没有考虑清廷。毕竟他们这些人和清廷作战多年,双方仇怨不小,就算是他的亲戚故交们在清廷过的不错,可是他吴三桂投降过去了,会是什么结局还真不好说。

    此时的吴三桂自然也是拒绝了。通州的存粮不少,箭矢弹药也充足,他不认为清兵能轻易拿下北京城。只要大顺的援军赶过来,这几十万清兵还是得退回关外去。而且他的家眷还都在北京呢,他也不能不考虑他家人的安危。

    而在天津的李岩,也同样收到了清军的来信,是让投降的顺军送过来的。不过清军给他的就不是劝降信了,而是要和李岩联合作战,一同攻打李自成。信中许诺,等将来安定天下之后,富贵与共,裂土以赏。

第五百四十七章 逃遁() 
    李牟看过了清军的书信,冷笑着说道:“这些家伙,还挺会说的。富贵与共,裂土以赏?对付李自成,咱们还用和他们合作吗?”

    对于清军的这封合作信,李岩当然没有同意,不过他也没有明确拒绝。他现在只要暂时做一个看客就好了,等突然下场的时候,就能让对手手忙脚乱。

    李岩忧心忡忡的说道:“现在不好对付的,正是这个清军。现在一下来了四五十万人,他们又有在辽东扩张的经验。要是让他们在关内站稳了脚跟,以后就不好对付了。”

    “四哥的意思是,先对付清军?”李牟问道。

    李岩摇摇头,说道:“还是先看看李自成怎么应对吧。现在北京有瘟疫,对军队也有影响,不知道他是怎么计划的。要是他能坚守的话,等清军打上一阵,师老兵疲的时候,咱们再去给清军最后一击,让他们两三年之内不敢再进来捣乱。当然,这是最理想的情况。”

    “那李自成也不会不战而走吧?”李牟想了一下,说道:“好歹也是称帝建制的人了。而且有北京那样的大城,随便都能守上个把月的。”

    李岩却是说道:“可是从现在的情报来看,他各地的兵将并没有向北京增援,再过几天,想去增援也进不去了。只希望他能打上几场吧,咱们单独对付清军,有些难度。”

    “这次咱们带的都是铁质霰弹,还有五千骑兵和两千火枪队,大炮有上百门。我就不信了,清兵还能真的刀枪不入?”李牟咬牙说道。

    李岩还是没有笑容,说道:“关键是弹药。要是久战的话,咱们就危险了。所以必须要一两次大战就把清军打怕,尤其是第一次接战最重要。”

    李牟倒是毫不在意:“还有时间,弹药还会源源不断的送来。好在清军之前把直隶和山东祸害的厉害,山东的百姓现在都自己跑到县城里去组织乡勇了,都不用咱们去动员了。天津的那些大商人也急了,给咱们送来了粮食和银钱。现在就算是在天津固守,也不会有什么问题了。”

    李岩他们这里还在希望李自成能和清军大战几个回合呢,可是转眼就收到了李自成送来的书信。

    “他娘的!”李牟大骂道:“他还算什么皇帝?!从今往后,没人再信他!”

    此时送信的人还在那里呢,把李牟的话听了个一清二楚。可是他也不敢说什么,毕竟他们每个人都不想呆在北京城里等死。

    李岩对送信人吩咐道:“你回去告诉李自成,这里是北京,来的是关外的虏寇,全天下的人都在看着。该怎么做,他应该自己清楚。”

    “小人记下了,小人一定会把李大帅的意思转达给皇帝陛下。”来的信使抱拳,规规矩矩的说道。他们本来在李岩这里就有些抬不起头来,这次又是明火执仗的逃遁,就更加觉得没有底气了。

    “不是我的意思,是我的原话!”李岩冷冰冰的强调。

    信使再次抱拳:“小人记下了。”

    等信使走了,李岩才无奈的说道:“看来李自成是要跑了予你此生不换。这次就剩咱们自己了,通知部队,做好准备,随时北进。”

    “嗯。”李牟皱眉答应着。虽然他之前说的好像什么都不在意,可是十几个清兵就给他造成三十多人伤亡的经历,还是让他对清军有些忌惮。而且这次清军可不是一两万,三四万,而是四十万。

    北京的李自成,五月初三在武英殿草草的举行登基大典,让六政府颁发了敕书。在第二天,他就率领集结好的部队,带着患病的兄弟,匆匆的向南边的保定而去。最后走的部队还打开南门和东门,让城内的百姓各自逃命去。

    虽然他收到了李岩激将的传话,不过他还是按照既定方略,不战而走。什么天下人望,胡汉之别,有比他能继续掌控部队更重要吗?按照他的经验,不论是割据称雄,还是夺占天下,他都得依靠他手下的这些弟兄们。

    现在是内有疫病流行,外有清兵围堵。他要是让部队死守北京城的话,弟兄们就不认他这个龙头了。再说了,李岩的话他也不相信,本来他就是向用直隶去坑李岩的,难道李岩会安什么好心吗?

    李自成这次撤的相当果断,也很彻底。明知道带着那些患病的兄弟会很危险,不但部队会有被传染的可能,而且速度也会被大大降低,可是他还是带上了。这些病患有不少都是从河南,陕西,山西,跟过来的老人,要是抛弃他们了,队伍中的其他老兵会感到寒心的。所以这是他重新收拢部下忠心的好机会,他自然不会放过。

    而且他这次后撤,没有通知通州的吴三桂。吴三桂虽然被围困了,可是吴三桂手里有三万大军,并且是能够和清军有一战之力的关宁兵,自然会吸引相当一部分清军的兵力。而且撤退就是要突然,否则被清军咬住,那就危险了。

    当然,李自成的这次撤退也还算成功。清军还在准备分出部队去攻打南边的东安,固安等地,以便把北京包围的时候,没想到堂堂大顺新皇却是迅速的带着部队逃跑了。这可是和前明的皇帝完全不一样,让他们有些发蒙。

    不过多尔衮还是反应很快,派人去抓了几个俘虏,逼问出实情之后,就立刻让多铎和阿济格带着两万骑去追击,让他们优先把大明太子抢回来。而他自己,则是留下来,先解决吴三桂。

    多尔衮把李自成逃遁的消息告诉了吴三桂,以此来向吴三桂施加压力,让吴三桂早日投降。

    吴三桂有些绝望,现在被十余万清兵包围,而且周围还被挖了沟壕,他是绝难突围出去了。只等着李自成的大军来救援呢,可是却等来了李自成逃离北京的消息。

    他现在是进退两难。要是投降的话,那他的家人肯定不保。可是他要是坚守的话,外无援兵,他能坚守多长时间?手下的兵将,也未必会跟着他死战到底呀。

    “大帅,不可轻降呀。”部将胡太乙劝道:“现在投降,那是走投无路,不会有半分好处。还是拖几天,等等再看。”

    吴三桂问道:“等什么呢?大顺的皇帝都跑了,不会有援兵过来了。”

    “南边,天津。”胡太乙解释道:“虽然那李岩的兵力似乎不多,可是从大顺皇帝对他的重视程度来看,战力应该不俗。李岩既然一路突进到天津来,自然也是有进取之心的。这个时候,京城空虚,难保不会来火中取栗。到时候咱们也一起突围,直接回山海关去。有辽民和山海关,不论哪一方,都会善待咱们的。”

    吴三桂想了想,也只能如此了。

第五百四十八章 一错再错() 
    李自成大部分都是步兵,撤退的不快。所以他在一千轻骑的护卫下,带着吴三桂的家眷还有崇祯的三个儿子,先行撤往保定。那里有李过的一万大军,相对安全一些。

    刘宗敏虽然对李自成有些不满,可是这个时候还算仗义,留下来统带部队,向保定撤退。他们本来就慢,还带着病号,自然就更慢了。一天之后,就被清兵追上。

    清军的骑兵都是满蒙旗的精兵,每人都是双马甚至是三马,所以追的很快。他们的奴仆则是骑着马匹在后面跟进,给他们的主人收集战利品。

    数万马匹奔腾而来,就算是严正以待的军阵都不一定能阻挡的住,更何况是在逃遁中的顺军?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