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风云起-第57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丁启睿依然命令道:“你先收兵,然后大家坐下来谈一谈。”

    “免了!”李岩拒绝道:“城里李某可是不敢进去,要是左帅和陈帅有诚意的话,就在城外谈一谈即可。要是没有诚意的话,那咱们就用简单的办法解决吧!”

    丁启睿还要劝李岩让步,却是被高名衡拦了下来。高名衡低声的说道:“督师,不要再火上浇油了。李岩虽然官职最低,可是实力却是最强!他现在可是有两万之众在城下,而左帅和陈帅加起来也没有这么多。再看看这个布置,要是谈不妥的话就要攻城了呀!李岩的部队可是能在数十万流贼阵中来去自如的呀,要是真的逼反了他,督师可曾想过后果?”

    “本督就不信,他的手下军将,就都是无君无父的悖逆狂徒!”丁启睿虽然生气,可是也只能压低声音说着。左良玉那是挂平贼将军印的大将军,陈永福也是总兵官,可是李岩是什么?不过是一个游击而已,难道他也要对一个游击退让?

    高名衡无奈的提醒道:“督师好好看看,看看那些兵将可有一丝的犹豫?再看看他们的装束衣甲,哪一样是朝廷的规制?他现在还听命于朝廷,那是天下之福呀,督师就不要再过分逼迫了。”

    “这,这,”丁启睿惊讶的说道:“他这是早有异志呀!那正该借此机会,将这个隐患剪除才是呀。”

    高名衡无力的说道:“怎么剪除?他的实力摆在那里,谁能把他拿下?刚才只是半刻钟,左良玉的部队就被击溃了。”

    李岩不耐烦的说道:“两位大人还是回城去闲话吧,免得刀剑无眼,伤了两位大人。”

    “你不要冲动,”高名衡立刻说道:“我们这就去劝一下左帅。至于陈总兵,你完全不用担心,他完全没有敌意。只是你和左帅在城外对峙,他做些防备而已,不必紧张。”

    此时李牟也等的不耐烦了,可是左良玉却是有耐心,一直在原地不动。要不是忌惮左良玉那三千骑兵,李牟早就要开始主动进攻了。不过现在,他只能派人去李岩那里问问,看到底是什么方针。

    可是他刚派出亲兵,左良玉那里也派出了一百多骑兵,远远的绕开他们的军阵追了过去。

    这下李牟可是怒了。于是他立刻吩咐道:“炮兵,向敌人的帅旗开炮!”

    炮兵们这下可为难了,他们这边都装的是霰弹,三寸炮可不是佛郎机炮,把炮弹拿出来并不容易。要是先发射了霰弹再换实心弹,又会让敌人警觉,于是他们只好把情况汇报上去。

    李牟听了也是无奈,只好说道:“那就算了,先让那个左良玉再多活几天!”

    此时左良玉距离李牟的军阵只有六百步,还在实心弹的射程之内,要是李牟再坚决一些,几门大炮同时开火,左良玉即便不死也会受重伤。不过李牟此时还没有得到李岩的明确指示,于是也就没有坚持。

    很快,李岩也得到了通报,有百余敌人的骑兵在追他们的人。于是他也不管丁启睿和高名衡了,直接命令道:“骑兵队出击!”

    很快,白世雄就带着骑兵队冲出了军阵。

    李牟的亲兵没有停留,直接绕了一下,避开冲击的骑兵,进了军阵。而那些追赶他的左良玉骑兵,看到李岩的大批骑兵向他们冲来之后,立刻调转马头,向回跑去。

    正是这一个加速,一个减速,让白世雄带着骑兵队很快就追了上去。追击要比相互对冲简单一些,至少不用担心敌人的兵器了。他们追近了,只要拿出手铳,趁着马匹腾空的那一瞬间的平稳,瞄准前面的目标扣动扳机就可以了。

    “砰”,“砰”,“砰”的声音突然密集的响了起来,左良玉的骑兵一个个惨叫着从马背上摔下来。有的被打中的骑兵脚还挂在马镫里,战马拖着尸体继续奔跑,尸体在地上被磨得血肉模糊。

    左良玉也听到了像火铳一样的声音,没一会儿,他就看见自己的骑兵从城墙的拐角冲了出来,还时不时的从马上掉下去几个。之后他们看见一队骑兵紧跟着追了出来,每一次他们的手上冒出一股白烟,就会有数名手下被杀死。

    一会儿功夫,左良玉手下的骑兵就没有骑在马上的了。那些追击的骑兵继续打马追赶,把还在奔跑的战马抓住,然后施施然的带着这些战马又返回了城墙那头。

    左良玉气的咬牙切齿,可是却不敢把他的骑兵派出去。这里没有骑兵的威慑,可不是李岩步兵的对手。而且到了东边,他的骑兵也一样奈何不了李岩的军阵,所以他只好忍了。

    城头上的陈永福吃惊的看着李岩的骑兵轻松的将左良玉的一百多骑兵解决掉,心中也是惊涛骇浪。他本来以为李岩也就是火炮厉害,军阵严整,可是没有想到骑兵也这么厉害。所以他这个时候就更不敢乱来了,避免和李岩发生直接冲突。

    李岩已经知道了李牟那里的情况,他们三方现在僵持着,谁也不能拿对方怎么样。他知道这不是长久办法,于是命令道:“部队开拔,去南城!”

    之后向丁启睿和高名衡抱拳道:“两位大人,李某告辞了。”

    此时丁启睿和高名衡还在惊愕之中呢。他们还在吃惊,李岩的骑兵这么轻松就把对方的一百多骑兵解决了,甚至没有一个伤亡。直到李岩的部队开始分成几个部分先后开始移动,他们才回过神来。

    “督臣看到了吧?”高名衡凝重的说道:“李岩的麾下战力惊人,他心向朝廷,那是大明之福。若是与朝廷离心离德,那是苍生之祸呀。”

    丁启睿无奈的点头道:“又是一个藩镇啊!左良玉,贺人龙,刘泽清,如今再加一个李岩。大明想要重新恢复太平盛世,何其艰难呀。”

    “我等受朝廷恩遇,还是勉力为之吧。”高名衡也是叹息这说道。

第三百八十五章 刚愎自用() 
    二月末,北京,左顺门偏殿。www*xshuotxt/com

    崇祯皇帝看着下面低眉顺眼站着的众臣,凝视良久,才又一次问道:“众卿,关于三边总督的人选,何人可当重任?众卿可畅所欲言,举荐,自荐皆可。”

    沉默,还是和上次他问过之后一样,没有一个人出来举荐。

    崇祯等了一会儿,还是没有人站出来给他分忧。他站起来,直接拂袖而去。

    “臣等恭送陛下。”在大殿里的众臣都是躬身,恭恭敬敬的向空空的龙椅拜下去。之后众臣们退出大殿,三三两两一起回衙门办公。

    陈新甲刚出了大殿没一会儿,就被一个小太监追上,小声的说道:“陈本兵,陛下传召乾清宫。”

    等到了乾清宫,陈新甲对崇祯行礼,就等在那里了。崇祯正在批奏章,他没有敢打扰。皇帝御案上的奏章放着好几摞,每一摞都有一尺多高。本来之前的奏章是让内阁先过一边,分成轻重缓急,给出意见,重要由皇帝来御批。可是崇祯嫌内阁处置失当,又怕内廷宦官专权,于是就让所有的奏章都报上来,这让他的工作量成倍增加。

    崇祯终于批示完了一本,将奏章放在一边,才抬头问道:“河南和南直隶又有什么消息吗?”

    陈新甲摇头道:“还是陈州失陷,流贼可能向太康进击。现在还没有其他新的消息。”

    “左良玉去哪里了?!贺人龙去哪里了?!”崇祯厉声问道。

    陈新甲无奈的回道:“左良玉去了信阳,贺人龙等人回了陕西。”

    “兵部打算怎么处置?!”崇祯问道。

    陈新甲为难的说道:“这,现在正是用人之际,臣认为,还是应当从宽处置。”

    “从宽,如何从宽?!”崇祯大声的说道:“已经有两个督臣失陷与贼!多少州县被流贼攻破?!最重要的是让剿贼情势一坏在坏!原本在十二年就应该剿灭的流贼,却是愈演愈烈!现如今让整个中原糜烂,这些武将罪不容诛!”

    “陛下三思呀。”陈新甲赶紧劝道:“左良玉麾下三十万虎狼,一旦失去控制,必定与流贼合流,势必危机天下呀。”

    崇祯喘着粗气,之后咬牙切齿的问道:“那贺人龙呢?!也不能处置?!”

    陈新甲权衡了一会儿,才回道:“贺人龙虽然实力不及左良玉,可麾下也都是骄兵悍将。若是处置不当,陕西之地也可能再起烽烟。”

    崇祯沉默了一会儿,开口道:“让孙传庭去处置,如何?他之前是陕西巡抚,指挥贺人龙追剿高闯。再有,他战功显赫,生擒高闯,想来也能得众将钦服。”

    陈新甲此时沉默下来,这孙传庭可是杨嗣昌投进大狱的,这几年无人敢问。现在虽然杨嗣昌死了,可是要论在崇祯心中的地位,依然要比洪承畴和他高的多。

    崇祯现在也是无计可施了。今天在常朝上他问了两遍,都没有一个人出来为他分忧,没有任何人给他举荐继任的陕西三边总督。这个时候想要处置贺人龙,以儆效尤,倒是让他想起来了,他手下还是有一个能打仗的文臣。

    “好了,就这么定了!”崇祯下令:“明天,你安排人上书,举荐孙传庭做三边总制。贺人龙这次必须严惩,以为诸将之鉴!至于左良玉,撤职留任!”

    “臣,遵旨。”陈新甲拱手接旨。既然杨嗣昌已经死了,又是皇帝想要启用孙传庭的,那他也无所谓了。

    崇祯的心情稍微好了一点儿,他不但确定了陕西三边总督的人选,还把屡次不战而逃的贺人龙也确定要处置了。这样就能给那些武将一个警告,朝廷还是有法度的,今后要依令而行!

    他喝了一口茶,淡淡的问道:“辽西可有奏报?”

    “兵部没有收到新的消息。”陈新甲立刻回道。

    其实此时松山城已经陷落,洪承畴、邱民仰、曹变蛟、王廷臣这些人都已经被抓住了。城内的守将夏承德在粮草无着,而援兵不救,城内的守军又无力突围的绝望情况下,与清兵沟通,里应外合,攻下了松山城。

    不过那里清兵众多,吴三桂等人不敢派去哨探,所以没有得到消息。而且就算得到了消息,这么大的事情,也要先确认一下才敢上报,因此北京这里还毫无消息。

    “祖大寿之子祖泽溥,已经变卖家产,在辽地组织兵丁数千。”崇祯说道:“他要求吴三桂起兵前驻塔山、高桥与清兵对峙,他带所部家丁兵将暗渡陈仓,直击清军无备,捣其要害。到时清军溃乱,我大兵一举掩杀过去,三城之围立时可解。这样的情况你可知道?”

    陈新甲解释道:“陛下,他这是救父心切,一厢情愿!新募的数千兵丁,能有多少战力?吴三桂等人不是没有出击,可是缺兵少械,又是新败之旅,完全不是清兵的对手。这样出击,只能徒增伤亡。”

    “他正是救父心切,才有力挫顽敌之决心。”崇祯不同意陈新甲的说法,反驳道:“辽左之民,勇悍善战,又受建奴奴役,自然会有同仇敌忾之心。吴三桂是祖大寿的外甥,岂有不出死力只理?朕倒是认为这次奇袭,定能一举败敌,解三城之围。”

    陈新甲赶紧阻止道:“陛下,不可呀。臣已经收到了清廷的来信,约定三月初四日双方接触,开始和谈,这个时候还是不要再生事端为好。只要和谈开始,三城首先停战,不论和谈成败,咱们都先把三城的兵将保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