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风云起-第5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会吧,襄阳也被攻陷了?”李牟有些不信的说道:“襄王也被杀了?”

    李岩淡淡的说道:“福王不是也被杀了吗?”

    李牟说道:“我是说,张献忠他们不是一直被官军围剿吗?杨嗣昌可是传剿张献忠的呀。”

    “不是还有左良玉和贺人龙嘛。”李岩笑着摇头道:“他们两个和张献忠他们是一伙儿的。”

    李牟点头道:“这个倒是没有错,他们的确是一直在给张献忠帮忙。”

    贺人龙闹饷回陕西,让张献忠击败了实力严重被削弱的官军,逃出了包围圈。而左良玉就更厉害了,在张献忠从四川回湖广的时候,居然带着部队去了陕西的兴安,刚好给张献忠让开了通路。

    之后张献忠就派了一些部下,假扮成官军,用缴获来的杨嗣昌调兵文书混进了襄阳城。在约定的日子(二月初四)夜里在城内放火,制造混乱,第二天一早张献忠就带着大部队过去,一举拿下了襄阳城。

    不过这都和李岩无关,不论是襄王被杀还是福王被杀,杨嗣昌才是最大的责任人。

    李岩吩咐道:“要继续探查李自成的动向,张献忠离得咱们还远,但是李自成却是一个大麻烦。要确定他们真的走远了,才能放松下来。”

    “四哥放心,我已经派人出去了。”李牟点头道。之后问道:“四哥什么时候去归德?”

    李岩想了想,回道:“再等等吧。等这批新兵训练出来之后再走。杞县的兵力不能少,要保证杞县的绝对安全。”

    “那咱们带多少兵过去?”李牟问道:“归德府可是六县一州呢。”

    李岩道:“不着急,咱们现在有了游击的职位,又有苏京这个知府,做起事情来要简单的多。”

    “那倒也是。”李牟点头道。之后问道:“那咱们现在是不是就让黄得胜他们继续向睢州那边圈地?”

    李岩摆摆手,道:“先不要动,等我和苏京先见一面之后再说。总要先上了任,之后才好发号施令。”

    “嗯,有道理。”李牟深以为然的点头赞同。

    两天之后,李岩回到了县城。同时下令,解除了全县的紧急状态,紧张了七八天的民众终于都是放松了下来。虽然他们都是有决心要誓死保卫他们的田地,但是真的要他们付出生命的时候,尤其是有足够的思考时间之后,或多或少都是有一丝畏惧的。现在好了,终于可以放下心来,安心的过活日子了。

    李岩从兵营里回到家里,就看见秋娘等在客厅里,而五娘则是还是在桌子上练习写字。

    “公子,你回来了。”秋娘立刻迎了上来,说道。

    李岩点点头,问道:“你没伤着吧?”

    “没有,就是被打晕了而已。”秋娘笑着说道。之后立刻说道:“公子稍等,我给公子做了饭菜。本来以为公子能早些回来的,可是现在才回来,我去热一下就好。”

    李岩笑道:“不会又是土豆宴吧?”

    “不是,只有两个是土豆,其他的都是储存的菜蔬和肉食。”秋娘赶紧解释道。

    五娘在那里冷不丁的说道:“我也要在这里吃。”

    李岩笑呵呵的说道:“可以呀,看样子菜色应该不少呢。”

    “足足有二十四道菜呢,还有三品汤,够吃三天的了。”五娘一边写字,一边说道。

    李岩皱眉,对秋娘说道:“做这么多干什么?怪浪费的。”

    秋娘紧张的说道:“公子放心,这些食材都是我用我的米粮换来的。”

    “我不是心疼这些东西,而是觉得没有必要。”李岩解释道:“现在百姓们都是刚能吃饱而已,这样浪费东西,让百姓们知道了不好。”

    “我,我就是想感谢公子的救命之恩。”秋娘立马就变得泪眼朦胧,紧张的说道:“没有想给公子添麻烦的意思呀。”

    李岩安慰道:“好了,没有事,你去热菜吧。没有人会怪你,但是下不为例,好吧。”

    “嗯,嗯,好的。谢谢公子。”秋娘点头,然后擦着眼泪就到后面去了。

    等秋娘走了之后,李岩小声的说道:“怎么变成这个样子了?她之前可是很要强的呀。”

    五娘点点头,放下笔说道:“没错,现在变成泪人儿了,动不动就掉眼泪。会不会被那个绑匪给打出毛病来了?”史进才叛逃的事情,李岩只是在军中通报,五娘还不知道。但是秋娘却是知道的,因为在追击的时候,李岩问她的是史进才在哪里。

    李岩摇摇头,说道:“你多看着些,要是有不对的话,就带他去吴大夫那里看看。”

    五娘点点头。之后问道:“开封没有问题吧?”

    “放心,流贼没有攻进去,已经撤走了。”李岩说道。

    没一会儿之后,秋娘就带着下人,把热好的菜一个一个的端出来,放在大圆桌上。摆了十几道菜就放不下了,只好盘子上摞盘子,摆了两层才放下。而汤还在厨房温着呢。

    之后秋娘邀请道:“公子,已经好了,请入席。”

    李岩此时已经洗了手,然后落座,说道:“好了,都坐吧,一块儿吃。”

    五娘也不客气,直接就坐了下来。而秋娘则是站在李岩的旁边,没有动。

    “你怎么不坐呀?”李岩不解的问道。

    秋娘说道:“我伺候公子用饭,公子要吃哪个菜,我给公子夹菜。”说着给李岩到了一杯酒。

    李岩笑着说道:“不用伺候,我自己来就行。”

    秋娘突然给李岩跪下,说道:“秋娘感谢公子的救命之恩,从今往后,秋娘愿意当牛做马,报答公子的大恩。”

    李岩一愣,之后把秋娘扶起来,说道:“你不用如此,起来吧。”

    “公子是嫌弃秋娘吗?”秋娘依然还是跪着,倔强的说道:“难道秋娘连个丫鬟都做不得吗?”

    李岩皱眉道:“起来吧,我不需要丫鬟。要是你还坚持的话,这顿饭,我也不吃了。”

    秋娘无奈,只好站了起来。而一边的五娘,此时早已经开始享受着美味的菜肴了。

    “好了,你也坐吧,不要让这些饭菜浪费了。”李岩吩咐一声,也是开始大口大口的吃起来。

    秋娘坐下来,只是随意吃两口,就不再动筷子。而是用公筷给李岩布菜,倒酒。当然,为了不惹李岩不快,也时不时的给五娘夹两筷子,惹得五娘一阵惊讶。

第二百五十一章 朝廷的惶恐() 


    北京,乾清宫偏殿。

    崇祯皇帝在这里召见他的臣子。因为这几天崇祯生病,常朝已经停了几日,他又是极其勤勉的皇帝,所以身体一好点儿,就把臣子们召来了。

    说到生病,还是因为他得到了襄王被杀,襄阳城破的消息之后,焦虑过甚所致。福王被杀的时候,他就去太庙哭了一场,向先祖谢罪。可是还没有一个月呢,襄王也被杀了,这实在是一个天大的打击。

    这些可都是龙子龙孙呀,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接连被杀死了两个藩王,这让天下的百姓,还有满朝的文武怎么看呀?这件事让整个皇族没有了威信和神圣感,只会助长流贼盗匪的气焰,让天下更加动荡。

    崇祯也是被吓的。所谓“受命于天”,他的叔叔伯伯一个一个这么轻易的就被流贼给杀了,这是不是上天的怪罪呀?老天不中意他朱由检了,那这大明江山岂不是要危险了?

    为了求得上天的原谅,体现他的仁慈,于是崇祯下令,大赦天下,并且把今年的死刑都停了。也不知道是吃的药管用了,还是上天原谅他了,总之,他的病是好起来了。所以这一大早,他就把重臣还有科道御史都召来了。

    等众臣跪拜完毕之后,崇祯一脸憔悴的说道:“各地灾害频奈,致使百姓食不果腹,饥民处处,盗匪猖獗,以至于连陷福、襄二藩。朕之仁德不彰,致使上天震怒,降祸于此啊。”

    说完之后,他自己也觉得委屈。他登基这些年来,先是铲除了阉党,重振朝纲。而后锐意进取,以图收复辽东失地,恢复对女真的战略优势。可是所用非人,袁崇焕只会说大话和自毁长城,而议和又要被朝中的清流们攻讦。祸不单行,陕西、山西开始大旱,流贼攻城掠地,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他每天批阅奏章到深夜,宫中也只有九个妃嫔而已。即便是烧毁皇陵的张献忠,他也是仁慈的原谅他,并且接受了张献忠的投降。他真的冤枉呀,老天怎么能降罪于他这样勤政、节俭、仁爱、进取的皇帝呢?想着想着,眼泪就不知不觉的流出来了。

    众臣一看皇帝都哭了,主忧臣辱,主辱臣死。他们一个个又都跪下来,自己请罪:“陛下仁厚德重,其罪在臣等。”

    崇祯听到众臣的这番话,才觉得心中好受些。一抬手道:“诸位卿家都起来吧。”

    驸马都尉冉兴让躬身说道:“福、襄二藩殒命,实乃气数,与陛下无涉。请陛下不必忧思,保重龙体。”

    崇祯皱眉道:“是吗?!这真的只是气数?!就没有人事?!”

    给事中李焻立刻出列,说道:“陛下,督师杨嗣昌督兵办贼一年有余,唯有玛瑙山一捷而已。现如今恐怕已经师老兵疲,臣请陛下,宜另择一人,辅佐杨督师。”

    本来崇祯是想责问一下各地流民的安置问题,即便是各地遭灾,可是各县也应该要努力安稳地方。可是现在遍地流民,贼寇盛行,那些官员也是有责任的!可是根本就没人接他这个茬,直接把矛头指向了杨嗣昌。杨嗣昌可是他的心腹重臣,要不是左良玉还有贺人龙这些骄兵悍将不听调遣,张献忠早就伏诛授首了!

    可是他即便是皇帝,也不敢立刻处置左良玉和贺人龙这两个手握重兵的悍将,也只能把已经没有几个兵的王绍禹给抓了。他的精锐部队现在都被调到了辽东,去对付东虏了。中原的匪患,还是要靠左良玉这些军将的。等他的十数万大军把女真打垮之后,他就能调这些精锐来剿贼了,到那个时候,像左良玉这样心有异志的军将,也就没有什么用处了!

    崇祯冷冷的说道:“杨督师在四川,去河南府千里之遥,怎么能遥制河南兵将呢?你们要设身处地的想一想,不要任尔等心意,随心爱憎!”

    李焻躬身道:“臣忧虑的就是杨阁部分身乏术,不好摇制各地,所以臣请陛下另派一个佐官。”

    崇祯点点头,淡淡的说道:“朕已经让朱大典去了,此事不必再提。”

    之后范复粹启奏道:“陛下,城外的流民越来越多了,臣请给河南拨发赈济银,让流民们返回原籍。”

    “不必驱赶,等风调雨顺,适合耕种了,他们自然就回去了。”他刚发了十万內帑赈济山东、河南、保定、真定灾民,现在户部还在给辽东筹集粮饷呢,哪里还有钱呀?

    之后又说到了福王世子。世子朱由崧被王府的署官还有校尉护卫着过了黄河,去了怀庆府孟县。

    给事中张缙彦还有巡按御史高名衡的奏章,要求给福王厚葬。

    崇祯吩咐道:“准奏。著驸马都尉冉兴让,同总督京营司礼太监王裕民慰问福王世子、察官眷及殉难官民。”

    冉兴让躬身道:“臣遵旨。”

    湖广,江陵县,沙市镇。

    杨嗣昌率兵追到湖广,而张献忠又接连攻克了樊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