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风云起-第47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末将拜见督师。”穿着便服的吴三桂见到洪承畴之后,立刻双膝跪地叩头,大礼参拜。

    洪承畴虚扶一下,道:“长伯,请起。坐下说话。”

    吴三桂起身,拱手道:“卑职不敢。督师有什么教诲,三桂一定铭记于心。”

    洪承畴笑道“不必如此,我与高监军也是老交情了,这两年时间,我待长伯如何?”

    “督师提拔之恩,卑职永生不忘。”吴三桂躬身到底,大声的说道。

    洪承畴摆摆手道:“好了,咱们不必如此客气,你我都不见得舒服。咱们还是坐下来,好好说谈说谈。”

    吴三桂见洪承畴说的诚恳,也在下手的椅子上坐了半个屁股,侧着身子,做出洗耳恭听状。

    洪承畴笑道:“这次叫长伯来,是想听长伯说一说松、杏几次大捷的情况。”

    吴三桂抱拳道:“我部与曹总兵,刘”

    洪承畴一抬手,打断吴三桂的汇报,说道:“长伯,我想听的,是实情,不是给京城送的请功奏报。”

    吴三桂看了洪承畴一速低头,摸了一下他鼻梁上的伤疤,没有立刻说话。他不知道洪承畴是什么意思,他们的奏报已经报上去了,现在才来核查功劳的真实性,算是查出什么,也是追不上了呀。难道他不怕落一个核查不实,谎报军功的罪名?

    “长伯不用担心,”洪承畴开解道:“奏功的文书已经报上去了,我不过是想知道实情。这是咱们私下里的闲谈,不是对你们功绩的核查。”

    吴三桂还是很犹豫,这可不是他一个人的事情,还关系到巡抚邱民仰,还有监军太监,也是他的义父高起潜。虽然洪承畴和高起潜关系不错,但是他却不能因为这个原因得罪了他真正得靠山高起潜。他年纪轻轻能做到总兵官的位置,全赖他义父高起潜的扶持。

    洪承畴见吴三桂不说话。于是说道:“那先喝茶吧,高监军一会儿到。”

    吴三桂也不敢喝茶,他在想着如何说辞。今天的事情极不寻常,要好好应对才行。

    一会儿之后,高起潜果然来了。洪承畴起身与高起潜见礼。

    吴三桂等洪承畴虚礼客套完了,才立刻跪下,叩头道:“卑职见过监军。”

    高起潜笑道:“你个小猴子,不用多礼了,起来吧。这都是自家人,甭来这些虚的了。”

    吴三桂这才起身,拱手道:“孩儿拜见义父。”

    高起潜摆摆手,也不客气,自己坐在了洪承畴的左手位置,问道:“九老,这是有什么事情呀?”

    洪承畴也坐下来,说道:“也没什么大事,是想了解一下松、杏这几场大捷的情况。内监也知道,陛下对辽东之事十分关注,我受任统管辽事,自然是要对辽东之事了然于心才行。当然,这和给将士们请功是没有干系的,内监应该明白的。”

    高起潜点头笑道:“嗯,是应该了然于心。”之后他对吴三桂吩咐道:“三桂,你该说什么说什么,不要隐瞒。咱们自家人说话,不用藏着掖着。”

    吴三桂抱拳道:“孩儿遵命。”之后把松、杏间的几次战事说了一遍。当然不是战报中的那样取得了大胜,而是基本还原了战争的原貌。不过还是强调了他的勇武,还有他麾下的善战,当然还有其他几个总兵官的功劳。虽然还是有些水分,但是已经挤掉了九成的水分了,对于一个武将来说,已经是很诚实了。

    洪承畴点点头,道:“好的,我知道了。你先回去休息吧。”

    吴三桂起身抱拳道:“卑职告退了。”之后又向高起潜点头致意,退了出去。

    等吴三桂离开了,高起潜才问道:“九老,你这是想要做什么呀?孩儿们也不容易,给些功劳也是应该的。”

    洪承畴苦笑道:“原本我还以为东军和西军合力,能和清兵有一战之力呢。可是今天来看,还是有些自欺欺人啊。”

    高起潜喝一口茶,才慢悠悠的说道:“我从崇祯二年起在这里做监军了,我亲眼见到的和东虏厮杀不知道有多少了。那些在京城里的清议官员,哪个知道东虏的厉害?东虏的重箭,二十步之外能透甲。人人都有战马,来去如风,我们城外野战,阵型根本坚持不了半天时间。还有东虏的重甲骑兵,人马具着重甲,刀枪不能奈何。这些年,清兵的大炮也是越来越厉害了,凭坚城,用大炮这种打呆仗的办法也没有什么优势了。”

    洪承畴叹息道:“唉,城外野战不能胜,锦州之危如何得解?清兵对锦州围而不攻,是让我们去救援呀。锦州对于辽东,乃至对于京师都十分重要,咱们还是不得不救,难啊!”

    “哼!”高起潜冷哼一声,道:“当初我和杨阁部都说要先款东虏,全力对付流贼。可是朝堂上的那些乌鸦聒噪,连卢象升,孙传庭这样的总督巡抚都极力反对。结果怎么样?对上流贼战无不胜的天雄军,还不是被东虏给歼灭了?打败了高迎祥的秦兵,对上东虏一样也是毫无建树。朝廷的事情都是让那些清流给败坏的。”

    洪承畴说道:“既然陛下委我以重任,那我也只能鞠躬尽瘁,以报陛下隆恩了。”

    高起潜起身道:“算了,能使多大力使多大力吧。辽东的事情,不好办。要是九老没有其他的事情,那我先回去了。”

    洪承畴也站起来,拱手道:“没什么事了,我送内监。”

    等把高起潜送出正堂之后,洪承畴向京城方向遥望过去,也只能化作一声无奈的叹息。他在之前见过曹变蛟了,他把曹变蛟和吴三桂两人的说辞相互对照,得出的结论是,没有两倍到四倍的兵力优势,明军难以在野战中有所建树。

    也是说,他们要威逼锦州,击退围困锦州的清兵,没有十到十五万大军是做不到的。可是这么多的军队,粮饷都是一个大问题,要想进取,谈何容易?搜搜篮色书吧,即可全文后面章节

    &;&;

第一百七十九章 真正的开始() 
河南,杞县。

    李岩在陈永福带着部队去归德府剿贼之后,就分批运送粮食到开封,卖给他父亲李春玉。仇楼镇正在装车的这四百石是最后一批了,之前已经运去了一千六百石,银两已经交给了苏京。苏京看到那近两万两银子的时候,真是兴奋的不得了,那可是他的前程呀。

    还好李春玉家在开封开粮油店已经三代了,还有些家底,要不然还真一下子拿不出这么多的银两。不过这些粮食也不愁卖,今年本来粮食就歉收,春季的时候生了逃荒潮,流民们过来也毁了不少麦子,这下粮食就更紧张了。

    在出之前,李岩去南边的试验田看了看,有一片土豆地长的比其他的几片地都要好的多。问了问依然被留在这里的马师傅,马师傅回答说这片可能种对了时节,可能会大丰收。每块试验田都有详细的记录,只要这块能够大丰收,那么推广起来也就简单方便的多。

    这马师傅在这里住了大半年了,也开始学着说官话,也能够相互交流。他本来是想早些回家的,但是却被李岩强行留了下来。他在这里生活了半年的时间,觉得这里的生活条件比他们家乡好多了,田地平整肥沃,只要有足够的水源,那就能有很好的收成。关键是李岩只收农人三成的租子,其他的都不用农民来负担,这让农民们的余粮大大怎加,也让他无比羡慕。

    “李公子,我能不能把我的家人也接过来?”马师傅对李岩问道。

    李岩看了一眼马师傅,摇头道:“现在还不行。”

    马师傅立刻质问道:“我给公子出了这么大的力,公子可不能忘恩负义呀!”

    李岩解释道:“我是说,现在还不行。毕竟这片白露(节气)左近种的土豆还没有收获,到底长的怎么样,还要等收获之后才知道。等种出了高产的土豆之后,你再回去接你的家眷过来不迟,中间也不会耽搁事情。”

    马师傅有些失望的点点头。

    李岩笑着说道:“马师傅,只要你能把这个土豆给弄出高产的来,我给你一个博士的头衔,每个月都给你俸禄。”

    马师傅这才笑着点头,道:“谢公子了。不过,能不能也给我一些土地呢?我有三个儿子呢,送一个出来给公子当兵,也没有什么不可。”他只是一个农民,还是看的田地最重要,什么博士学士的,在他眼里还没有十亩地来的实在。

    李岩哈哈哈大笑,说道:“可以,你要是送一个孩子来当兵,我给你五十亩地,靠近水源的。”

    马师傅立刻给李岩拱手,脸上笑开了话,不断的说道:“谢公子,谢公子了。”

    李岩把马师傅扶起来,说道:“我可不是忘恩负义的人。凡是给咱们做出贡献的人,我都是不吝封赏的。”

    “小老儿失言了,失言了,请公子恕罪。”马师傅赶紧赔罪。

    李岩解释道:“我不是怪罪,这是我的原则。只要给咱们做出贡献了,我是不会亏待大家的。”

    其他的照管试验田的农人们都听见了,都是高兴的说道:“公子仁义!”

    李岩让众人起来之后,就带人去了仇楼寨。那里的粮食已经装好了车,他带着护卫马上就出。

    他们上午出,傍晚的时候就到了开封城。他们扮作商队的样子,已经在这里进出了几次,和守城门的兵丁都混熟了,给了一些银钱之后,他们就顺利的进去了。

    他们这样规模的商队根本引不起开封城的任何注意,几十上百辆大车的商队都常见的。粮食贸易在开封是最常见的大宗交易,市民们看到每天都有这么多的粮食入城,也就知道城里不缺粮食,虽然粮食的价格已经很高,但是情绪还是比较平稳的。

    李岩带着车队直接去了春玉粮油行,把粮食在这里放下。他的士兵们由粮油行安排住宿,而他则是回了李宅。

    他和李春玉见礼之后,李春玉说道:“这次是最后一批吧?”

    李岩点头道:“是的,有四百石。要是父亲还想要的话,我那里还能弄来五百石左右。”

    李春玉笑道:“你是打算把我手里的现钱都掏走吗?咱们家的粮行有这么多粮食就够了,再多了就该惹人眼了。”

    李岩点头道:“好吧,正好留着应急用。”

    “你给怀庆老家的粮食,我已经给送过去了。我没说是你送的,怕家里人都跑到你那里去。咱们自家承担风险就好了,不要把整个李家都陷进来。”李春玉有些伤感的说道。

    李岩安慰道:“您放心吧,不会有什么事的。”

    李春玉叹口气,道:“你早些给我生个孙子出来,就算是你有什么事情,咱们这一支也能有一个继承香火的。”

    李岩无奈的点头道:“孩儿知道了。”

    他心里却是腹议,这生孩子又不是一个人的事情。陈氏就不说了,天天呆在佛堂里,根本就不和他亲近。孔氏则是神神叨叨的,尤其是见到他之后,总是说元斌的事情,让他也没有兴致。

    要是再纳一个妾的话,他暂时也没有这个想法。毕竟他现在还没有一个结实的基础,又何必再拖累一个人甚至是一个家族呢?

    “听说你在杞县收官绅人家的钱粮了?”李春玉突然问道。

    李岩一愣,问道:“您是怎么知道的?”

    李春玉教训道:“你收了他们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